1.选择题- (共3题)
A.澎湃(pài) 可汗(kè hán) 亵渎(dǔ) 郝叟(sǒu) |
B.绚丽(xuàn) 锤炼(chuí) 军帖(tiě) 蹊跷(qī qiao) |
C.遨游(áo) 剥夺(bō) 眷恋(juàn) 不辱(rú) |
D.血脉(mài) 女工(gōng) 妯娌(zóu li) 勉强(qiǎng) |
A.律诗属于近体诗,讲究声律、对偶,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一般有几个字说几言,通常每首分别为五言、七言,简称五律、七律。通常以八句完篇的律诗,每两句成一联,依次是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 |
B.杜甫,字子美,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其诗具有“沉郁顿挫”的风格。 |
C.《最后一课》的作者是法国小说家都德,课文以“我”的见闻和感受,表现了韩麦尔先生等法国人民在国土沦亡时的悲愤心情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
D.《木兰诗》选自《乐府诗集》。两汉的乐府指音乐机关,隋唐时,乐府乃由机关的名称变为一种带有音乐性的诗体的名称。 |
2.现代文阅读- (共1题)
葫芦架下的母亲
李汉荣
①初夏的早晨,我妈吃过饭,就在门前院子葫芦架下,坐在竹凳上为我们缝补衣服,哥哥的书包带子断了,我妈要给接上;我的裤子膝盖上磨了个小洞,我妈要给修补;爹的衬衣,姐姐的枕巾,妈自己的布鞋,都等着她去连缀,去重新出落得完好。
②暖和的阳光洒在葫芦架上,嫩绿的叶子窸窸窣窣,嬉笑着伸开手掌互相抚摸,一高兴,它们手里捧了一夜的露珠,不小心洒了下来,有几颗刚好掉在我妈的脸上。我妈伸手抹了一下,放进口里,“好甜的天露水哟”,我妈叹了一声,又自言自语:天意呀,天降甘露,今天怕是个好日子哩。
③我妈开始穿针走线了。葫芦叶子的影子,掉在妈的身上,手上,掉在针线篮里,掉在哥的书包上,掉在那些等待着的衣服上、裤子上,鞋子上、针线上,掉在妈的心思上。
④我妈灵机一动,其实,也不是灵机一动,这在我妈已成习惯了,是仅属于我妈的秘密习惯——取来她的孩子们用的铅笔,将那从各个方向投影下来的葫芦叶子们画下来,就画在那接待影子的布上。若觉得掉在恰好的地方,好看,正合适点缀点什么,就依照那样式,略加放大或缩小,一针一线缝好绣好,她的艺术品就成了。瞧,此时,被我那顽皮的膝盖磨破的裤子上的窟窿,正被一片翠绿的胖叶子补丁覆盖了,那本来寒碜的补丁,却成了有趣的、摇曳着的一片初夏的叶子。
⑤快到正午了,一片叶子的影子,定定地守在刚展开的姐姐的枕巾上,好像不愿走了。妈说:这是缘分和天意,咋不早不晚,偏偏就在这时,是这片叶子,来到丫头的枕巾上,怕是要为她送些吉祥好梦?我妈就把这安静清凉的叶子,挽留在姐姐的枕上,挽留在她青春的梦边。
⑥我妈爱说缘分、天意,却很少说运气之类。可是我要说,我哥的运气比我好,你看,这时候轮到为他缝书包带了,一朵正在开着的葫芦花——它正在鼓足劲开花瓣儿,那花瓣儿还没开圆哩,它把还没有开完的花影儿匆忙地投在哥的书包上。我妈看见了,花就在她的手边颤呢,花心里还噙着亮晶晶的露珠儿。妈抬起头,望了望绿莹莹的葫芦架和蓝莹莹的天,然后把目光停在手边的葫芦花上。妈微笑着,笑意、暖意和神秘的天意,满当当地漾在妈的脸上、心上。此时,她整个儿被一种比我们后来漫不经心挂在口上的所谓诗意呀、禅意呀等等更为圆融深挚的情感暖流和纯真欢喜给笼罩和充盈了,那是只有上苍能够给予的一种福气并喜气。
⑦我妈就把那刚开的、花心里还噙着露珠的葫芦花,绣在我哥的书包上了。你说,我哥的运气多好?
⑧我妈几乎不识字,仅认得一、二、三、天、地、人、山、水、田、土、木,火、上、中、下,总共就三十来个字,也没受过什么美学教育和艺术培训,但是,有很纯正的美感,有她朴素的美学。我妈的美感和艺术灵感来自大自然,来自她劳作、生活的田野、山水、草木和花鸟,来自她对美的事物的直觉领悟。我家门前这菜园,这蓬勃着青藤绿叶黄花的葫芦架,就是我妈的美学课堂。就在此刻,在这个早晨,在葫芦架下,我妈凝神静气,感受着天意,进行着对大自然的模仿和美的创造……
【小题1】请简要分析题目“葫芦架下的母亲”的作用。
【小题2】联系上下文,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品析第②段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暖和的阳光洒在葫芦架上,嫩绿的叶子窸窸窣窣,嬉笑着伸开手掌互相抚摸,一高兴,它们手里捧了一夜的露珠,不小心洒了下来,有几颗刚好掉在我妈的脸上。
【小题3】文章开头和结尾两次写到葫芦架下的母亲,前后写法有所不同,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小题4】阅读全文,简要概括母亲这一人物形象的特征。
3.综合性学习- (共1题)
八年级(3)班准备开展“我爱我的祖国”主题教育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一起参加。
(1)请为下面的实施方案补充活动主题,补充的主题应突出节日特点,并与已有活动主题的语言形式相同。
实施方案
日期(2017年) | 节日 | 活动主题 |
4月4日 | 清明节 | 祭奠英灵,缅怀先烈 |
5月1日 | 劳动节 | ① |
5月30日 | 端午节 | ② |
10月1日 | 国庆节 | ③ |
10月4日 | 中秋节 | ④ |
(2)你们学校打算举办一场关于爱国的歌咏比赛,你们班所选曲目是《歌唱祖国》,请根据歌词说说选择这首歌曲的理由。
歌唱祖国(歌词)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越过高山,越过平原,跨过奔腾的黄河长江,宽广美丽的土地,是我们亲爱的家乡。英雄的人民站起来了!我们团结友爱坚强如钢……
(3)林欢想用拟对联的方式来表现第一单元人物的“爱国情怀”。请你根据他拟好的上联,选择下面提供的一篇文章,根据文章内容对出下联。
《始终眷恋着祖国》 《过零丁洋》 《枣核》 《春望》
上联:韩麦尔饱含悲痛别课堂
下联:
4.作文- (共1题)
题一:鼓励就像阳光和空气,它是人们所必需的。有时候一句热情的鼓励,会让人增添无穷的力量;有时候,一句友好的鼓励,会让人忘却紧张;有时候,一句不经意的鼓励,会让人忘却失败的痛苦……
请以“那一声鼓励,让我 ”为题,写一篇文章。
题二:阅读下面的材料,从中选择一个角度构思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可叙述经历,可抒发情感。(文章主旨必须从所给的材料中提炼,不得对材料进行改写、扩写、续写)
泰戈尔说:“世界以痛吻我,要我回报以歌。”生活中,阴风冷雨会不时来袭,常常暗淡了我们天空的色彩。但如果我们拿出勇气去改变那能改变的,拿出智慧去改变那应该改变的,拿出意志改变那很难改变的,我们的天空就会五彩斑斓。然后我们可以微笑着说世界以痛吻我,我却回报以歌!
要求:
(1)若选题一,请先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若选题二请按要求拟题,然后写作。
(2)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3)说真话,抒真情,忌抄袭。
(4)文中请不要使用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5)书写工整,不少于500字。
5.- (共1题)
(甲)
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盗。”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选自《晏子使楚》)
(乙)
秦兴师临周而求九鼎,周君患之。颜率①请借救于齐。至齐,谓齐王曰:“夫秦之为无道也,欲兴兵临周而求九鼎。与秦,不若归之大国。愿大王图之。”齐王大悦,发师救周,而秦兵罢。齐求九鼎。
周君又患之。颜率复诣齐。曰:“周赖大国之义,愿献九鼎,不识大国何途之从而致之齐?”齐王曰:“寡人将寄径于梁。”颜率曰:“不可。夫梁之君臣欲得九鼎,其日久矣。鼎入梁,必不出。”齐王曰:“寡人将寄径于楚。”对曰:“不可,楚之君欲得九鼎,其日久矣。鼎入楚,必不出。”王曰:“寡人终何途之从而致之齐?”颜率曰:“臣窃为大王忧之。”齐王曰:“子之数来者,犹无与耳。”颜率曰:“不敢欺大国,疾定所从出,敝邑迁鼎以待命。”齐王乃止。
(选自《战国策》,有删改)
(注释)①颜率:人名。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齐之习辞者也(______) (2)晏子避席对曰(______)
(3)周君患之(______) (4)子之数来者(______)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2)臣窃为大王忧之。
【小题3】晏子成功地出使楚国,并维护了齐国的尊严;颜率出使齐国,促使了周鼎,你认为他们依靠的是什么?
【小题4】“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西汉刘向在《战国策》中高度评价了颜率的谋略;“此特儿童之见耳”,宋人洪迈则在《容斋随笔》中对颜率的谋略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你对颜率的行为有怎样的评价呢?请简述理由。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3道)
现代文阅读:(1道)
综合性学习:(1道)
作文:(1道)
:(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5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