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福建省龙海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503588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5/1/28

1.综合题(共3题)

1.
下图为R河流域及周边地区图。R河中上游地区年降水量约为250-500mm,下游地区年降水量一般不足100mm。甲国在R河干支流上修建了近百座水库和大型引水工程,促进了该国西部城市和工农业的发展。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1分)

(1)分析R河河口出现断流现象的原因。(4分)
(2)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分析R河径流量减少对下游自然环境各要素的影响。(7分)
2.
读世界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9分)

(1)评价图示地区铁路布局的合理性。(4分)
(2)分析图中聚落主要分布在该区域南部的原因。(5分)
3.
近年来,受诸多因素影响,很多钢铁企业相继出现减产、限产、甚至停产。读下图结合有关地理知识回答问题。

指出与宝钢相比,攀钢发展钢铁工业的主要区位优势。
从区位因素变化的角度说明导致攀钢和宝钢减产、限产的主要原因。
从地理角度分析,两家企业如何分工合作才能更好提高产品国际竞争力?

2.单选题(共9题)

4.
下图示意北半球某森林带分布上限海拔与经纬度的关系。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该森林带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最南界线为25°S
B.最北界线为60°N
C.上限海拔大体随纬度升高而降低
D.上限海拔最高可超过5000米
【小题2】从60°E到130°E,引起该森林带分布上限海拔逐渐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
A.热量B.地形
C.水分D.土壤
5.
下图示意某个时期宁夏部分县级行政区的环境人口容量(单位:万人),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影响图中宁夏各县级行政区环境人口容量的最主要因素是(  )
A.矿产资源B.淡水资源
C.地形地势D.科技水平
【小题2】宁夏南部地区今后一段时间人口发展的正确做法是(  )
A.放宽生育政策,鼓励生育
B.增加人口密度,接纳宁夏北部地区的移民
C.垦荒拓耕,向宁夏东部地区迁入部分人口
D.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同时向宁夏北部地区迁入部分人口
6.
读 “某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迁移率(净迁入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随时间变化曲线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该地区人口增长最快的时期是()
A.①B.②
C.③D.④
【小题2】与该地③时期人口增长相似的是现在的()
A.科威特B.德国
C.美国D.巴西
【小题3】③时期以后该地区人口迁移率下降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A.自然灾害频发B.人口老龄化
C.技术人才外流D.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出
7.
读下表我国2011年年末人口构成表和下图“我国1990~2010年总人口、城镇人口、乡村人口数量及城镇人口、乡村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图”, 图中①~⑤变化线分别表示城镇人口数量与乡村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是:

A.④①B.⑤①
C.②⑤D.④③
8.
读某地区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图(图A)和劳动力在各行业中就业的百分比图(图B),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A中,E→F反映的现象是
A.逆城市化B.郊区城市化
C.城市化加速D.城乡差距拉大
【小题2】甲、乙表示不同城市化阶段的就业比重状况,下列组合较合理的是
A.甲—AB.乙—CC.甲—BD.乙—F
9.
下图A表示甲~己六种农业地域类型的经营特色,图B示意某种农业的活动模式。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A中甲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商品谷物农业B.大牧场放牧业
C.混合农业D.季风水田农业
【小题2】图A所示农业活动模式,与图B中哪一农业地域类型的经营特色一致()
A.丙B.己
C.戊D.丁
10.
下图中甲、乙、丙、丁为“某省区四个不同区域示意图”,其某种工业企业规模、人口密度及人均收入分别如图所示,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企业最有可能是()
A.汽车制造厂B.钢铁厂
C.可口可乐厂D.电子装配厂
【小题2】调查发现,图中乙区第三产业所占比重超过69%,影响其发展的主要优势区位条件最有可能的是()
A.交通便利B.科技发达
C.政策优惠D.环境优美
11.
下图是四种运输方式(铁路、公路、海运、航空)特征比较示意图。下列贸易中,选择的运输方式合理的是(   )
A.天然橡胶:曼谷→上海选乙
B.铁矿石:澳大利亚→中国选丁
C.鲜花:鹿特丹→纽约选②
D.集成电路:硅谷→华盛顿选③
12.
《2013年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以1995年全国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数为100,提出可持续发展五大支持系统。下图反映2010年五大支持系统的能力指数。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1995~2010年发展支持系统发展最快,其代价有()
①大量消耗资源 ②大量排放污染物 ③科教投入不足 ④人口增长缓慢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小题2】为保障各支持系统协调发展,应大力加强()
①社会保障建设  ②经济基础建设 ③农业基础建设  ④生态与环境建设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