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1题)
1.
读“我国南水北调工程某输水干线纵断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6分)

(1)我国实施“南水北调”工程的主要目的是 ( )(1分)
(2)南水北调工程分东线、中线和西线工程三部分, 图示输水干线为 工程的主体;a是 ,c地位于 流域。(3分)
(3)南水北调工程的水质问题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试分析实现该线优质供水的主要措施。(2分)

(1)我国实施“南水北调”工程的主要目的是 ( )(1分)
A.防治长江流域的洪涝 |
B.连通长江、淮河、黄河和海河四大水系,发展航运 |
C.利用水流落差发电 |
D.解决北方地区水资源不足的问题 |
(3)南水北调工程的水质问题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试分析实现该线优质供水的主要措施。(2分)
2.单选题- (共7题)
2.
增加绿化面积是解决城市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在大城市提倡的营建“绿色屋顶”和“绿色阳台”,其改善环境的主要作用是( )
【小题2】我国北方一些城市在城市绿化中因使用杀虫剂而污染了地下水,下列绿化方式中污染最为严重的是 ( )
【小题1】在大城市提倡的营建“绿色屋顶”和“绿色阳台”,其改善环境的主要作用是( )
A.减少城市的噪声和光污染 |
B.减轻热岛效应和美化环境 |
C.减轻光化学烟雾的污染 |
D.降低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的数量 |
A.落叶阔叶林 | B.常绿针叶林 |
C.“绿色屋顶”和“绿色阳台” | D.人工草地 |
3.
读云南某城市的区位图(甲图)和该城市某局部地区8:30时噪声等值线分布示意图(乙图),回答问题。

【小题1】据图分析甲城市形成的区位因素最有可能是()
【小题2】乙图中n地的噪声污染值和污染来源最可能是()

【小题1】据图分析甲城市形成的区位因素最有可能是()
A.水运障碍 | B.地形 |
C.气候 | D.水源 |
A.小于100分贝,奶牛场 |
B.大于120分贝,车站和码头 |
C.小于80分贝,超市 |
D.大于60分贝,学校及其体育场 |
4.
下图为21世纪世界人口、自然资源和环境污染变化趋势图,回答问题。

【小题1】据图判断正确的是()
【小题2】“解决全球变暖,必须进行国际合作”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小题3】下列关于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小题4】我国东部、中部、西部能源生产量排序正确的是()

【小题1】据图判断正确的是()
A.A曲线表示自然资源的变化趋势 |
B.B曲线表示自然资源增长的变化趋势 |
C.B曲线表示21世纪初环境污染严重,但到了中叶有所好转 |
D.C曲线表示世界人口在不断减少 |
A.公平性原则 | B.持续性原则 |
C.共同性原则 | D.协调性原则 |
A.将西部的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 |
B.彻底解决东部地区能源短缺的状况 |
C.促进东西部地区协调发展 |
D.改善东部地区大气质量 |
A.东部>中部>西部 | B.中部>西部>东部 |
C.中部>东部>西部 | D.西部>中部>东部 |
5.
【小题1】20世纪中叶,一些新兴企业不愿意到匹兹堡落户的主要原因有()
①环境污染严重 ②劳动力素质太低 ③地价上涨 ④公共设施不齐全
【小题2】匹兹堡被称为“知识城”是处于区域发展的()
【小题3】所谓“全球性环境问题”,其真正含义是()
【小题1】20世纪中叶,一些新兴企业不愿意到匹兹堡落户的主要原因有()
①环境污染严重 ②劳动力素质太低 ③地价上涨 ④公共设施不齐全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② | D.③④ |
A.初期阶段 | B.成长阶段 |
C.转型阶段 | D.再生阶段 |
A.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面临着环境问题 |
B.已经出现了可能影响到其他国家甚至全球的环境问题 |
C.环境问题已经从发达国家扩展到发展中国家 |
D.环境问题已从地域性走向全球性 |
6.
关于区域发展再生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解决大量工人失业问题
②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区域经济复苏
③集中力量发展原有传统产业,突出主导产业的龙头地位
④人地关系逐渐由紧张走向协调
①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解决大量工人失业问题
②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区域经济复苏
③集中力量发展原有传统产业,突出主导产业的龙头地位
④人地关系逐渐由紧张走向协调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② | D.③④ |
7.
如图是我国的两个省级行政区,据图回答问题。

【小题1】造成两省区自然环境差异性的主导因素是()
【小题2】两省区共同的环境问题主要是()
【小题3】针对两省区共同的环境问题可采取的综合治理措施是()

【小题1】造成两省区自然环境差异性的主导因素是()
A.纬度位置 | B.海陆位置 |
C.地形起伏 | D.大气环流 |
A.台风 | B.洪灾 |
C.水土流失 | D.土地沙化 |
A.固沟护坡保塬工程 | B.退耕还林还草 |
C.发展小水电 | D.大力调整三产结构 |
8.
下图为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分布简图,回答问题。

【小题1】下列判断正确的叙述是()
【小题2】关于三大自然区划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3】有关东部季风区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小题1】下列判断正确的叙述是()
A.甲区比乙区纬度高,故热量较乙区少 |
B.乙区因比甲区纬度低,故太阳光照比甲区强 |
C.乙区与丙区南部距海远近不同,故以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为两区界线 |
D.甲区比丙区北部距海远,降水少,故以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为两区界线 |
A.三大自然区的划分依据是地貌、水文两大要素 |
B.三大自然区的划分依据是气候、水文两大要素 |
C.三大自然区的划分依据是地貌、气候两大要素 |
D.我国的自然地理环境可分成东、中、西三个地带 |
A.地形较平坦,海拔均在500米以下 |
B.夏季普遍高温多雨,年降水在400毫米以上 |
C.植被以森林为主,部分为森林草原 |
D.河流多为外流河,以雨水补给为主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单选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