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福建三明一中高二下学期月考一语文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503523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7/19

1.选择题(共3题)

1.
下面加横线字拼音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hù)恶不悛毁家(shū)难(jí)屈聱牙
B.(yí)指气使力能(gāng)鼎草(gǔan)人命
C.(gū)瓜坠地直栏横(jiàn)(pǐ)极泰来
D.心宽体(pán)万马齐(yīn )(kuài)炙人口
2.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中国式现代派小说”包括王蒙等的意识流小说、宗璞等的荒诞小说和刘索拉等的“观念”意义上的现代派小说。        , __         ,并对中国新时期小说时间形式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①在这些小说中,事件与人物性格的展开均无固定的时空顺序及因果逻辑
②而王蒙等进行的小说变革,则从结构技巧、思维变换和展现风格等视角,改变了以往的小说形式
③由此形成了中国特色的“意识流”小说
④文本结构是按照人物的心理及“意识”流程演绎故事的跌宕起伏和人物的悲欢离合一
⑤从传统意义上说,中国小说长于通过描写外部现实世界,即描摹人与人之间的故事关系来表现人物性格及其命运
⑥它成为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流派中最普遍的时间形式
A.⑤①②③⑥④B.⑤②①④③⑥C.②①④③⑤⑥D.②⑤⑥①④③
3.
下列句子中加横线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不省怙而为秦人积威之劫哉
B.泣下沾襟,其衰也其又
C.橐驼非能使木寿孳故病
D.如不能守以终,遂取以来臣欲奉诏奔驰,刘病日笃

2.诗歌鉴赏(共2题)

4.
阅读下面诗词,按要求作答。  
赠燕
(金)李晏
王谢堂前燕,秋风又送归。向人如惜别,入户更低飞。
海阔迷烟岛,楼高近落晖。不知从此去,几日到乌衣。
【小题1】请简要分析首句“ 王谢堂前燕”的作用。
【小题2】诗歌的颈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技巧?请简要赏析。
5.
阅读下面诗词,按要求作答
秦楼月
向子諲①
芳菲歇,故园目断伤心切。伤心切。无边烟水,无穷山色。
可堪更近乾龙节②,眼中泪尽空啼血。空啼血。子规声外,晓风残月。
【注】①公元1127年“靖康之变”,徽、钦二帝被金兵掳去,中原尽失,向子諲就生活在这个时期。1129年,金兵进犯长沙,他曾率军民与金兵血战八昼夜。②古人以“乾龙”喻帝王。乾龙节,指宋钦宗生日。此时他已被俘。2.故园:向子于政和年间曾卜居宛丘(今河南淮阳县),此处即指宛丘居所。②乾龙节:古人以“乾龙”喻帝王。乾龙节,指宋钦宗赵桓的生日,此时他已被俘虏。
【小题1】这首词和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都运用了“晓风残月”的意象,但表达的情感有所不同,请作简要分析。
【小题2】这首词的上片是怎样表达伤心之“切”的?请简要赏析。

3.文言文阅读(共1题)

6.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乌古孙泽,字润甫,临潢人。泽性刚毅,读书举大略,不事章句,才干过人。
世祖将取江南,泽以选输钞至淮南饷军,丞相阿术见而奇之,补淮东大都督府掾。至元十四年,元帅唆都下兵闽、越,见泽,与语而合,即辟元帅府提控案牍。十五年春正月,击潮州,守将马发备御甚固,泽曰:“潮人所以城守不下者,以外多壁垒,为之援应也。第翦其外应,潮必覆矣。”乃分兵攻其一大垒,破之,余垒尽散走,二旬而潮拔,马发死焉,唆都还军福建。
夏五月,诏立行中书省于福建,以唆都行参知政事,泽行省都事,从朝京师,命知兴化军,赐金织衣,赏其善谋也。继改兴化军为路,授泽行总管府事,民歌舞迎候于道曰:“是吾民复生之父母也。”喜极而继以泣。郡新残于兵,白骨在野,首下令掩埋之;又衣食其流离之民,有弃子于道者,置慈幼曹籍而抚育之。郡中恶年少喜为不义,以资求窜名卒伍,冀后得计功授官。官吏恐激变,不敢洁,泽悉追毁所授,诛其尤无良者,贪暴始戢。泽又兴学校,召长老及诸生讲肄经义,存乡饮酒礼,旁郡闻而慕之。兴化故号多士,士咸知向慕。
御史台言:“乌古孙泽奉使知大体,如汲长孺;为将计万全,如赵充国。可属大任。” 诏擢为海北海南廉访使。故例,圭田①至秋乃入租,后遂计月受之。泽视事三月,民输租计米五百石,泽曰:“夫子有言,事君者先其事,后其食。吾莅政日浅,而受禄四倍,非情所安。”量食而入,余悉委学官,给诸生以劝业。常曰:“士非俭无以养廉,非廉无以养德。”身一布袍数年,妻子朴素无华,人皆言之,泽不以为意也。
至大元年,改福建廉访使。泽宿有德于闽,闽人安之。有芝五色产于宪司之澄清堂,士民以为泽之所致。以母年逾八十,求归养长沙。岁余,母丧,泽以哀毁卒。泽积官自承直郎至中大夫,谥正宪。 (节选自《元史》)
(注)①圭田:古代供卿、大夫、士祭祀花费用的田地。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翦其外应,潮必覆矣翦:除掉
B.置籍幼曹籍而抚育之籍:户籍
C.官吏恐激壶,不敢诘诘:责问
D.可属大任属:委托
【小题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乌古孙泽“为官仁爱”的一组是
①读书举人略,不事章句  ②白骨在野,首下令掩坪之
③乂衣食其流离之比  ④置慈幼普籍而抚育之
⑤泽悉追毁所授  ⑥民:输租计米五百石
A.①⑤⑥B.②③④C.①②③D.④⑤⑥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乌古孙泽在军事上有谋略。元军攻打潮州时,他主张先分兵各个击破潮州城外做外应的每个营垒,这样潮州城不攻破。
B.乌古孙泽为官非常重视教化。任职兴化路时,他兴办学校,召集长老及诸生讲解经义,举行“乡饮酒礼”,邻郡闻知羡慕不已。
C.乌古孙泽为官敢于惩治贪暴。面对郡里一些品质恶劣、喜欢做不义事情的青年人,他严厉处置,处死了其中行为特别恶劣的人。
D.乌古孙泽为人节俭,为官清廉。他经常说,为官者不节俭就不能保持廉洁;一件布袍他穿了数年,家人衣着朴素无华。
【小题4】(小题4)把第1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以资求窜名卒伍,冀后得计功授官。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量食而入,余悉委学官,给诸生以劝业。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现代文阅读(共1题)

7.
现代文阅读
借助于《百家讲坛》的神力,沉寂了很长时间的庄子也终于开始风光起来,他的人生哲学也变得流行起来。什么“逍遥游于物外”,什么“无为、无功、无名”,追求绝对的自由精神,等等。可是我们也不要忘记了,庄子也是中国犬儒主义的创始人,庄子的“自由精神”混合了犬儒精神而显得俗不可耐。
《庄子》的“自由精神”似乎早为大家公认,其高蹈超越、想象之奇绝,可谓前无古人后无去者。但我要补充的是:《庄子》中还有大量犬儒主义言论,体现了一种非常糟糕的鸵鸟智慧和乌龟哲学。庄子一方面大骂世俗,一方面又反复说要“不谴是非而与世俗处”,也就是说,不要去管什么是非,要无条件地和世俗世界好好相处;一方面大谈“不为物役”,但另一方面又告诫人们要“与物周游”、“与物为春”。庄子一方面是大胆想象,神游于九天之上,另一方面则奉行“识时务者为俊杰”的现实主义策略。庄子的想象更多地体现在玄空的神游上,在实际行为上却认同价值颠倒的现实世界。他的“游”也只是不触及现实的“神游”而已。其实这看似矛盾的两个方面的结合习是完整的庄子,它们共同组成了犬儒式的人生态度。
所谓“犬儒主义”,指的是个体与社会之间的一种畸形关系。犬儒主义诞生于公元前5世纪的希腊,它指一种对文化价值的对抗精神,一种深刻的怀疑,它认为世界是不值得严肃对待的,不妨游戏之。到了现代,犬儒主义的含义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但是其对于世界的不信任和拒绝的态度没有变,犬儒主义虽然对现实不满,但是又拒绝参与社会世界,或遁入孤独和内闭,或转向任诞的审炎主义,而其骨子里则是虚无主义。他们对于世界保持了清醒的距离意识,但是却不敢戈不愿与之正面对抗,而以一种嬉笑怒骂、冷嘲热讽的处理态度来曲折地表达自己的不满和妥协混合的矛盾立场。
犬儒主义不仅仅表现了现实的黑暗,或者现实世界中道德曲颠倒争价值的真空状态,更是人们对于这种颠倒和真空状态的麻木、接受乃至积极认同。犬儒主义者不再坚持起码的是非美丑观念,不但对现实T-抱希望,而且对未来也不抱希望。犬儒主义的核心是怀疑一切!不但怀疑现实:而且也怀疑改变现实的可能性。也就是说犬儒主义是一种深刻的虚无主义。这种虚无主义有可能表现为死气沉沉、一潭死水,也可能表现为装疯卖傻、装神秀鬼。犬儒主义常常出现在社会黑暗、绝望感弥漫的历吏时期。这个时候的突出特点是现实世界的无奈和想象世界的高蹈,两者相互强化。在这个意义上,大概庄子的确算得上是当今中国某些群体精神界的导师,它应和了当今中国一定程度土存在的社会冷漠,极少数人试图通过内心的所谓“宁静”拳掩盖现实生活中的元奈。
在目前中国的情况下,庄子人生哲学的流行所导致的只能是全社会的犬儒主义,它或许能够培育出一批不问世事的逍遥派,却永远不可能培养出积极参与的现代公民。这难道是我们需要的吗?
(陶东风《目前的中国不需要庄子精神》,有改动)
【小题1】下列关于“深刻的虚无主义”的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深刻的虚无主义”对待现实世界既强烈不满,又主动认同。
B.“深刻的虚无主义”对现实不抱希望,且对未来也不抱希望。
C.“深刻的虚无主义”既怀疑现实,也怀疑改变现实的可能性。
D.“深刻的虚无主义”可能表现为死气沉沉或表现为装疯卖傻。
【小题2】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全文的总体思路是先总后分再总,首段总领,末段总括,中间三段分述。
B.第二段承接首段,解剖庄子的“自由精神”,指出其“犬儒主义”实质。
C.第五段着重阐明庄子人生哲学的流行带来的严重后果,我们应该说“不”。
D.三、四两段对“犬儒主义”作平行式分析,并与庄子的人生哲学联系起来。
【小题3】下列观点与原文内容不相符的一项是( )   
A.庄子的“自由精神”俗不可耐,部分内容有相互矛盾之处,体现了“鸵鸟智慧”。
B.“犬儒主义”让中国人试图通过自己内心的“宁静”来掩盖现实生活中的无奈。
C.“庄子精神”在当今中国一定范围内的走红与某些不良的社会现象有内在联系。
D.“庄子精神”既强调人要背离世俗,又要不问现实是非,主张“识时务者为俊杰”。

5.语言表达(共1题)

8.
有关研究调查机构共同实施了中日韩美死过“高中生生活意思比较”课题研究,调查结果表明四国高中生学习生活意识各不相同。请根据表格,回答问题。

(1)综合图表内容,以“中国高中生”为陈述对象,得出一点结论(不要出现数字)。
(2)请从人的综合素质发展的角度给中国高中生提出一点建议。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3道)

    诗歌鉴赏:(2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语言表达:(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