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广东省汕头市潮师高级中学高二上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503480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5/4/13

1.单选题(共14题)

1.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有关这条分界线南北自然景观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秦岭—淮河以北耕地以旱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是春小麦
B.秦岭—淮河以南耕地以水田为主,主要油料作物是油菜
C.秦岭—淮河以北典型植被是亚寒带针叶林
D.秦岭—淮河以南主要是热带季雨林
2.
下图是我国东北某地区的局地地形图,据图回答各题。

【小题1】一般情况下,河流R()
A.只有春汛B.只有夏汛
C.只有秋汛D.有春汛和夏汛两个汛期
【小题2】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区相比,图示平原地区成为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的优势条件是( )
A.交通发达B.单位面积产量高
C.水热条件好D.人均耕地面积广
3.
区域发展的不同阶段,人地关系变化是
A.不协调——协调——不协调B.不协调——协调
C.协调——不协调——协调D.协调——不协调
4.
西北地区的自然景观为
A.以荒漠为主B.以草原为主
C.以森林、草原为主D.以草原、荒漠为主
5.
下列有关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区域划分的指标和方法是固定的B.区域之间有明确的边界
C.区域是最小的单位不可分割D.每一个区域都具有特定的地理环境条件
6.
目前,三江平原还有大片沼泽荒地,但2000年国务院下令停止围垦,其主要原因是(    )
A.我国已加入WTO,可从国际市场大量进口廉价粮食
B.保护“湿地”,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
C.开展多种经营,发展菱藕等水生植物
D.煤、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今后应转向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
7.
下列不属于湿地的是(   )
A.三峡水库B.海南岛红树林C.长湿水稻田D.青藏高原上的冰川
8.
关于区域内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区域之间都有明确的界限
B.区域是地球表面客观存在的不受人为因素影响的空间单位
C.区域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
D.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绝对一致
9.
以下不属于该商品粮基地特点的是(    )
A.以国营农场的经营方式为主
B.粮食商品率处于较低水平
C.已经基本形成粮食作物的地区专业化生产
D.是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
10.
(题文)下列有关我国三个经济地带产业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中部地带第一产业比重最大B.东部地带第三产业比重最小
C.经济越发达,第三产业比重越小D.产业结构能反映当地经济发展水平
11.
下列四组省区全部属于东部经济地带的是( )
A.吉林、山西、湖南、海南B.山西、内蒙古、陕西、广东
C.河南、黑龙江、江西、湖北D.浙江、山东、北京、福建
12.
目前,发达国家如美国等已开始把GPS技术引入农业生产,将产量和土壤状态信息装入带有GPS设备的喷药、施肥设备,即所谓的“精准农业耕作”。“精准农业”与“石油农业”相比,可以(    )
A.降低因施肥除虫对环境造成的污染B.对同一农田内的作物统一均匀施药
C.忽视农田内农作物的差异D.在不减产的情况下,增加生产成本
13.
“人家半凿山腰住,车马多从头顶过”,右下图是我国某地居住景观的示意图。据此判断下列各题。

【小题1】有这种居住景观的地区,最须克服的环境问题是()
A.土壤盐碱化B.洪水泛滥
C.地层下陷D.水土流失
【小题2】该区人地矛盾尖锐,关键问题在于()
A.植被破坏B.人口过度增长
C.土质疏松D.环境恶化
14.
下列产业属于第二产业的是(    )
A.旅游业B.林业C.建筑业D.农业

2.选择题(共1题)

15.

水利部确定每年的3月22日至28日为“中国水周”(1994年以前为7月1日至7日),从1991年起,我国还将每年5月的第二周作为城市节约用水宣传周.某社区为了进一步提高居民珍惜水、保护水和水忧患意识,提倡节约用水,从本社区5000户家庭中随机抽取100户,调查他们家庭每月的平均用水量,并将调查的结果绘制成如下的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表:

用户月用水量频数分布表

平均用水量(吨)

频数

频率

3~6吨

10

0.1

6~9吨

m

0.2

9~12吨

36

0.36

12~15吨

25

n

15~18吨

9

0.09

请根据上面的统计图表,解答下列问题:

3.多选题(共11题)

16.
下列关于我国不同地区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A.西南地区地质灾害严重B.东北地区酸雨危害严重
C.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严重D.华南地区土壤盐碱化严重
17.
区域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密切相关。下列组合合理的是
A.四川盆地——绿洲农业B.宁夏平原——灌溉农业
C.长江三角洲——大牧场放牧业D.洞庭湖平原——水稻种植业
18.
发展中国家较发达国家更容易引发环境问题,其主要原因是()
A.人口压力大B.人口分布不均
C.经济技术水平低D.环保法规不完善
19.
关于城市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城市化水平是城市人口与乡村人口的比值
B.城市化过程中,乡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
C.城市化过程中,农业用地转化为城市用地
D.城市化影响工业化,工业化对城市化不产生影响
20.
美国农业生产的主要特点是( )
A.高度机械化B.粗放型经营
C.商品率较低D.生产布局专门化
21.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建设有利于
A.航运、发电和灌溉B.防治水污染,净化水源
C.鱼类洄游产卵,保护流域生态环境D.调节河川径流的季节变化,抵御洪水
22.
城市中大面积绿化带的主要作用有
A.净化城市空气B.减轻酸雨危害C.防止水土流失D.减轻“热岛效应”强度
23.
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行之有效的措施是
A.将石油和煤炭转化为气态燃料B.全面禁止使用氟氯烃类制冷物质
C.植树造林,增加绿地面积D.开发新能源,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
24.
广东省北部山区及粤东、粤西等地经济发展比较缓慢,现将与珠江三角洲地区联手,在当地划出专用土地设立产业转移园区。下列生产模式中,适宜当地发展的是(  )
A.发展天然橡胶、花卉、水果等高产值农产品生产
B.发展杉木—果树—稻田—鱼塘的立体农业生产
C.发展技术密集型工业,发挥当地的人才优势
D.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发挥当地劳动力资源的优势
25.
近30年来,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进程快,主要表现在
A.城市规模扩大B.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C.城镇数量增加D.人口自然增长率增加
26.
下列有关我国三个经济地带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将部分劳动密集型加工企业逐步转移到中西部
B.将农牧产品加工企业逐步转移到东部
C.优先安排东部地区基础设施和资源开发项目
D.充分发挥三个地带各自的优势,实现协调发展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4道)

    选择题:(1道)

    多选题:(1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