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7题)
1.
下列加横线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饿莩(piǎo)逡巡(qūn)弃甲曳兵(yè)墨翟(zhái) |
B.中绳(zhòng)句读(dòu)瓮牖绳枢(yǒu)谪戍(zhé) |
C.庠序(yáng)氓隶(méng)度长絜大(duó)崤山(yáo) |
D.作难(nàn)经传(zhuàn)贻笑大方(yí)劲弩(nú) |
2.
下列选项中加横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为了提早开始复习备考而拼命抢进度,这种寅吃卯粮的做法必须制止。 |
B.领导干部学习应始终本着学无常师的态度,多方请教,不断学习,做到“专”与“博”结合,使知识结构更加合理,个人素质全面提升。 |
C.长久以来人事部门的管理观念是“因人成事”,其核心思想是要让人与事搭配,看重的是什么样的人适合什么样的职位。 |
D.第79届奥斯卡颁奖日前揭晓,《满城尽带黄金甲》无功而返,《颍州的孩子》则拿下最佳纪录短片奖后铩羽而归。 |
3.
下列选项中加横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作恶多端的灰太狼为了抓住小羊,设计了一个陷阱,结果自己掉进去了,灰太狼真是作茧自缚啊! |
B.为了做一名优秀歌手,她多次到北京拜师学习,每次下车伊始便直奔老师家,舍不得浪费一分钟。 |
C.文明礼貌,和气待人,这种与人为善的美德,不仅商业中需要提倡,其他行业活动中也该提倡。 |
D.某些地方的领导和群众对国家的有关法规置若罔闻,为图本地“经济发展”而大肆砍伐天然林木,这无异于望梅止渴。 |
4.
下列选项中加横线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以每个人分发一百元钱然后遣散的方式来应付民工集中追索欠款,这种做法只能是扬汤止沸,对解决问题毫无帮助。 |
B.满腹经纶,不如一善在心;高谈阔论,不如一言九鼎。 |
C.台湾当局“一边一国”的错误言论导致台湾股市下跌,也引起了台湾人民的怨声载道。 |
D.他有多年的律师实务经验,应付这种案子,真是游刃有余。 |
5.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孟子》是记载战国时期思想家孟轲言行的书,由孟轲及其弟子编成。 |
B.《荀子》,战国末期思想家荀况所作,一小部分出于弟子之手,现存32篇。 |
C.《过秦论》选自《新书》,作者贾谊,西汉人。“过秦”即指出秦的过失。 |
D.《师说》选自《昌黎先生集》,作者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昌黎”。欧阳修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列之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
2.句子默写- (共1题)
8.
名句默写。
(1) ,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2) ,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3)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 。
(4)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 。
(5) , ,为天下笑者,何也?
(6)吾师道也, ?
(7) , ,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8)《过秦论》中总结全文,概括秦朝灭亡原因的句子: 。
(1) ,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2) ,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3)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 。
(4)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 。
(5) , ,为天下笑者,何也?
(6)吾师道也, ?
(7) , ,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8)《过秦论》中总结全文,概括秦朝灭亡原因的句子: 。
3.文言文阅读- (共2题)
9.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康延孝,代北人也。为太原军卒,有罪亡命于梁。末帝以延孝为左右先锋指挥使。延孝见梁末帝任用群小,知其必亡,乃以百骑奔于唐。见庄宗于朝城,庄宗屏人问延孝梁事,延孝具言:“末帝懦弱,小人进任,而忠臣勇士皆见疏斥,此其必亡之势也。”庄宗初闻延孝言梁必亡,喜,及闻其大举也,惧,曰:“其将何以御之?”延孝曰:“梁兵虽众,分则无余。臣请待其既分,以铁骑五千自郓趣汴,出其不意,捣其空虚,不旬日,天下定矣。”庄宗甚壮其言,卒用延孝策,自郓入汴,凡八日而灭梁。
三年,征蜀,延孝为先锋排阵斩斫使,破凤州,取固镇,降兴州。蜀平,延孝功为多。左厢马步军都指挥使董璋位在延孝下,然特见重于郭崇韬。崇韬有军事,独召璋与计议,而不问延孝,延孝大怒,让璋曰:“吾有平蜀之功,公等仆相从,反俯首郭公之门,吾为都将,独不能以军法斩公邪?”璋诉于崇韬,崇韬解璋军职,表为东川节度使。延孝愈怒曰吾冒白刃犯险阻以定两川璋有何功而得旄节因见崇韬言其不可。崇韬曰:“敢违吾节度!”延孝惧而退。明年崇韬死,延孝谓璋曰:“公复俯首何门邪?”璋求哀以免。
继岌①班师,命延孝以万二千人为殿,行至武连,闻朱友谦无罪见杀。友谦有子令德在遂州,庄宗遣使者诏继岌即诛之。继岌不遣延孝,而遣董璋,延孝大怒,谓其下曰:“南平梁,西取蜀,其谋尽出于郭公,而汗马之劳,攻城破敌者我也。今郭公已死,我岂得存?而友谦与我俱背梁以归唐者,友谦之祸次及我矣!”延孝部下皆友谦旧将,知友谦被难,皆号哭诉于军门曰:“朱公无罪,二百口被诛,旧将往往从死,我等死必矣!”延孝遂拥其众自剑州返入蜀,自称西川节度、三川制置等使。继岌遣任圜以七千骑追之,及于汉州,会孟知祥夹攻之,延孝战败,被擒,载以槛车。车至凤翔,庄宗遣宦者杀之。
摘自《新五代史》
[注]:继岌:即李继岌,后唐将领,后受封为魏王。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小题2】(小题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小题3】(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小题4】(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而忠臣勇士皆见疏斥,此其必亡之势也。
(2)吾为都将,独不能以军法斩公邪?
康延孝,代北人也。为太原军卒,有罪亡命于梁。末帝以延孝为左右先锋指挥使。延孝见梁末帝任用群小,知其必亡,乃以百骑奔于唐。见庄宗于朝城,庄宗屏人问延孝梁事,延孝具言:“末帝懦弱,小人进任,而忠臣勇士皆见疏斥,此其必亡之势也。”庄宗初闻延孝言梁必亡,喜,及闻其大举也,惧,曰:“其将何以御之?”延孝曰:“梁兵虽众,分则无余。臣请待其既分,以铁骑五千自郓趣汴,出其不意,捣其空虚,不旬日,天下定矣。”庄宗甚壮其言,卒用延孝策,自郓入汴,凡八日而灭梁。
三年,征蜀,延孝为先锋排阵斩斫使,破凤州,取固镇,降兴州。蜀平,延孝功为多。左厢马步军都指挥使董璋位在延孝下,然特见重于郭崇韬。崇韬有军事,独召璋与计议,而不问延孝,延孝大怒,让璋曰:“吾有平蜀之功,公等仆相从,反俯首郭公之门,吾为都将,独不能以军法斩公邪?”璋诉于崇韬,崇韬解璋军职,表为东川节度使。延孝愈怒曰吾冒白刃犯险阻以定两川璋有何功而得旄节因见崇韬言其不可。崇韬曰:“敢违吾节度!”延孝惧而退。明年崇韬死,延孝谓璋曰:“公复俯首何门邪?”璋求哀以免。
继岌①班师,命延孝以万二千人为殿,行至武连,闻朱友谦无罪见杀。友谦有子令德在遂州,庄宗遣使者诏继岌即诛之。继岌不遣延孝,而遣董璋,延孝大怒,谓其下曰:“南平梁,西取蜀,其谋尽出于郭公,而汗马之劳,攻城破敌者我也。今郭公已死,我岂得存?而友谦与我俱背梁以归唐者,友谦之祸次及我矣!”延孝部下皆友谦旧将,知友谦被难,皆号哭诉于军门曰:“朱公无罪,二百口被诛,旧将往往从死,我等死必矣!”延孝遂拥其众自剑州返入蜀,自称西川节度、三川制置等使。继岌遣任圜以七千骑追之,及于汉州,会孟知祥夹攻之,延孝战败,被擒,载以槛车。车至凤翔,庄宗遣宦者杀之。
摘自《新五代史》
[注]:继岌:即李继岌,后唐将领,后受封为魏王。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乃以百骑奔于唐以:凭借 |
B.庄宗屏人问延孝梁事屏:屏退,使……隐退 |
C.以铁骑五千自郓趣汴趣:通“趋” 奔赴、趋向 |
D.知友谦被难被:遭受 |
A.延孝愈怒曰/吾冒白刃/犯险阻/以定两川/璋有何功而得/旄节因见/崇韬言其不可/ |
B.延孝愈怒曰/吾冒白刃犯/险阻以定两川/璋有何功而得旄节因见/崇韬言其不可/ |
C.延孝愈怒曰/吾冒白刃/犯险阻/以定两川/璋有何功而得旄节/因见崇韬言其不可/ |
D.延孝愈怒曰/吾冒白刃犯/险阻以定/两川璋有何功/而得旄节/因见崇韬言其不可/ |
A.康延孝虽是亡命之身,但他熟谙兵法,洞察实事,他审时度势,向庄宗分析后梁的弊端,并为其出谋划策,堪称后唐灭梁的功臣。 |
B.康延孝生性耿直,性情暴躁,当位居其下的董璋受到郭崇韬的重用时,他大为不满,以军功自居,力劝郭崇韬用军法处置董璋。 |
C.康延孝虽立有大功,但恃功自傲,不满同僚,顶撞上级,猜疑朝廷对其不公,竟至公开谋反,最终兵败被杀。 |
D.康延孝本是前朝旧臣,“背梁投唐”是他人生的转折点,献计灭梁、征蜀立功更是他人生的辉煌。 |
(1)而忠臣勇士皆见疏斥,此其必亡之势也。
(2)吾为都将,独不能以军法斩公邪?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7道)
句子默写:(1道)
文言文阅读:(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