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2题)
1.
下列各组词语中字音和字形全对的一组是( )
A.忖(cǔn)度懵(méng)懂寒喧(xuān)炮烙(luò) |
B.纨绔(kù)杜撰(zhuàn)朱拓(tuò)鞭笞(tái) |
C.湮没(yān)畏葸(sī)广袤(mào) 聒(guō)躁 |
D.俨然(yǎn)渑池(miǎn)敕(chì)造饿莩(piǎo) |
2.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说到仕与中国文学传统,是个恒久的主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朱光潜先生曾说,以出世之精神,做入世之事业。
①仕,古同“事”。
②学而优则仕,前面还有一句,即仕而优则学。
③这句话,并不是说学习好就能做官,做了官就一定有学问,而是说学无止境。
④做官,仕途,是一种事业。
⑤优,是说做官的事情做好了,如果还有余力,就去做学问。
⑥学习学好了,如果还有余力,可以去做官,以便更好地推行仁道。
说到仕与中国文学传统,是个恒久的主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朱光潜先生曾说,以出世之精神,做入世之事业。
①仕,古同“事”。
②学而优则仕,前面还有一句,即仕而优则学。
③这句话,并不是说学习好就能做官,做了官就一定有学问,而是说学无止境。
④做官,仕途,是一种事业。
⑤优,是说做官的事情做好了,如果还有余力,就去做学问。
⑥学习学好了,如果还有余力,可以去做官,以便更好地推行仁道。
A.①④②③⑤⑥ | B.①⑤②⑥④③ | C.②③⑤①④⑥ | D.②⑤⑥③①④ |
2.诗歌鉴赏- (共1题)
3.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的问题。(6分)
塞下曲(其六)
戎 昱
北风凋白草,胡马日骎骎①。
夜后戍楼月,秋来边将心。
铁衣霜露重,战马岁年深。
自有卢龙塞②,烟尘飞至今。
注:①骎骎(qīn qīn):形容马跑得很快的样子。②卢龙塞:古地名。
(1)请概括首联描写的“塞下”环境的特点,并分析其作用。(3分)
(2)这首诗刻画了怎样的边将形象?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3分)
塞下曲(其六)
戎 昱
北风凋白草,胡马日骎骎①。
夜后戍楼月,秋来边将心。
铁衣霜露重,战马岁年深。
自有卢龙塞②,烟尘飞至今。
注:①骎骎(qīn qīn):形容马跑得很快的样子。②卢龙塞:古地名。
(1)请概括首联描写的“塞下”环境的特点,并分析其作用。(3分)
(2)这首诗刻画了怎样的边将形象?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3分)
3.文言文阅读- (共2题)
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后迁侍中,帝引在帷幄,讽议左右。尝问天下所疾恶者。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衡乃诡对而出。阉竖恐终为其患,遂共谗之。
(节选自《后汉书·张衡传》)
【小题1】下列各句中加横线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小题2】下列各句与“永元中,举孝廉不行” 的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小题3】指出下列句子加横线词语解释有误的一组是( )
汉亦留之以相当(抵押)
【小题4】翻译下列句子
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衡乃诡对而出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后迁侍中,帝引在帷幄,讽议左右。尝问天下所疾恶者。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衡乃诡对而出。阉竖恐终为其患,遂共谗之。
(节选自《后汉书·张衡传》)
【小题1】下列各句中加横线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因入京师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
B.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
C.阉竖恐终为其患 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其一人夜亡,告之 |
D.衡乃诡对而出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
A.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
B.不拘于时 |
C.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 |
D.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 |
A.大将军邓骘奇(为……才能感到惊奇,形容词意动用法)其才 假舟楫者,非能水(游水,用作动词)也 |
B.衡少善属(连缀)文,游于三辅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打开粮仓,赈济百姓) |
C.举孝廉不行(不能够) 璧有瑕,请指示(指给……看)王 |
D.公车特征(征召)拜郎中 |
【小题4】翻译下列句子
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衡乃诡对而出
5.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题
吴祐字季英,陈留长垣人也。父恢,为南海太守。祐年十二,随从到官。恢欲杀青简以写经书,祐谏曰:“今大人逾越五岭远在海滨其俗诚陋然旧多珍怪上为国家所疑下为权戚所望此书若成则载之兼两。昔马援以薏苡①兴谤,嫌疑之间,诚先贤所慎也。”恢乃止。及年二十,丧父,居无檐石,而不受赡遗。常牧豕于长垣泽中,行吟经书。遇父故人,谓曰:“卿二千石子而自业贱事,纵子无耻,奈先君何?”祐辞谢而已,守志如初。
后举孝廉,将行,郡中为祖道,祐共小吏雍丘黄真欢语移时,与结友而别。功曹以祐倨,请黜之。太守曰:“吴季英有知人之明,卿且勿言。”真后亦举孝廉,除新蔡长,世称其清节。迁胶东侯相。祐政唯仁简,以身率物。民有争诉者,辄闭门自责,然后断其讼,以道譬之。或身到闾里,重相和解。啬夫②孙性私赋民钱,市衣以进其父,父得而怒曰:“有君如是,何忍欺之!”促归伏罪。性惭惧,诣阁持衣自首。祐屏左右问其故,性具谈父言。祐使归谢其父,还以衣遗之。
祐在胶东九年,迁齐相,大将军梁冀表为长史。及冀诬奏太尉李固,祐闻而请见,与冀争之,不听,冀怒而起入室,祐亦径去。冀遂出祐为河间相,因自免归家,不复仕,躬灌园蔬,以经书教授。年九十八卒。
(选自《后汉书•吴祐传》,有删节)
注:
①薏苡:一种禾本科植物。
② 啬夫:农夫。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两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横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昔马援以薏苡兴谤,嫌疑之间,诚先贤所慎也。
(2)民有争诉者,辄闭门自责,然后断其讼,以道譬之
吴祐字季英,陈留长垣人也。父恢,为南海太守。祐年十二,随从到官。恢欲杀青简以写经书,祐谏曰:“今大人逾越五岭远在海滨其俗诚陋然旧多珍怪上为国家所疑下为权戚所望此书若成则载之兼两。昔马援以薏苡①兴谤,嫌疑之间,诚先贤所慎也。”恢乃止。及年二十,丧父,居无檐石,而不受赡遗。常牧豕于长垣泽中,行吟经书。遇父故人,谓曰:“卿二千石子而自业贱事,纵子无耻,奈先君何?”祐辞谢而已,守志如初。
后举孝廉,将行,郡中为祖道,祐共小吏雍丘黄真欢语移时,与结友而别。功曹以祐倨,请黜之。太守曰:“吴季英有知人之明,卿且勿言。”真后亦举孝廉,除新蔡长,世称其清节。迁胶东侯相。祐政唯仁简,以身率物。民有争诉者,辄闭门自责,然后断其讼,以道譬之。或身到闾里,重相和解。啬夫②孙性私赋民钱,市衣以进其父,父得而怒曰:“有君如是,何忍欺之!”促归伏罪。性惭惧,诣阁持衣自首。祐屏左右问其故,性具谈父言。祐使归谢其父,还以衣遗之。
祐在胶东九年,迁齐相,大将军梁冀表为长史。及冀诬奏太尉李固,祐闻而请见,与冀争之,不听,冀怒而起入室,祐亦径去。冀遂出祐为河间相,因自免归家,不复仕,躬灌园蔬,以经书教授。年九十八卒。
(选自《后汉书•吴祐传》,有删节)
注:
①薏苡:一种禾本科植物。
② 啬夫:农夫。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今大人逾越五岭远/在海滨其/俗诚陋/然旧多珍怪/上为国家所疑/下为权戚所望/此书若成则/载之兼两 |
B.今大人逾越五岭/远在海滨/其俗诚陋/然旧多珍怪/上为国家所疑/下为权戚所望/此书若成/则载之兼两 |
C.今大人逾越五岭/远在海滨其/俗诚陋/然旧多珍怪上/为国家所疑下/为权戚所望/此书若成/则载之兼两 |
D.今大人逾越五岭远/在海滨/其俗诚陋/然旧多珍怪上/为国家所疑/下为权戚所望/此书若成/则载之兼 |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横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字,古人幼时命名,成人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是出于礼貌和尊敬。 |
B.太守,是郡守的尊称。汉景帝更名为太守,为一郡的最高行政长官,除治民、进贤、决讼、检奸外,还可以自行任免所属掾史。 |
C.孝廉,是秦始皇时设立的察举考试以任用官员的一种科目。孝廉是“孝顺亲长,廉能正直”的意思。后代,也变成明朝、清朝对举人的雅称。 |
D.杀青,古人在竹简上写字,用火烤去竹简的水分,以便书写和防虫蛀,这道工序称为杀青。后来泛指书籍定稿。 |
A.吴祐父亲去世后,安于清贫自立,边放猪边吟诵经书,不为人言所动。后与黄真一起被举荐为孝廉并被人称赞为清廉有节操。 |
B.吴祐十二岁时就跟随父亲到任所生活,在劝谏父亲停止烤简刻书这件事上,他表现出了成人一般的沉稳与远见。 |
C.吴祐后升迁为胶东侯相,他为政仁慈清简,率先垂范。遇到打官司的百姓,有时到乡里亲自调解。 |
D.吴祐坚守志节,大将军梁冀曾上表推荐他任长史,但当梁冀诬奏太尉李固时,吴祐就前去与之争辩。后被调出任河间相,辞官回乡耕读。 |
(1)昔马援以薏苡兴谤,嫌疑之间,诚先贤所慎也。
(2)民有争诉者,辄闭门自责,然后断其讼,以道譬之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2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