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2015年12月30日,海南岛环岛高铁西段开通运营,与开通运营的海南岛环岛高铁东段实现连通,标志着全球首条环岛高铁全线贯通。读海南岛图,回答下列问题。

(1)海南岛环岛铁路建设 。
(2)海南岛的地势特征是 ,判断依据是 。
(3)影响城市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4)莺歌海发展海盐生产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

(1)海南岛环岛铁路建设 。
A.方便海南与大陆的往来 |
B.有利于反季节蔬菜外运,促进订单农业发展 |
C.促进海南旅游业发展 |
D.降低客货运输费用,促进经济快速发展 |
(3)影响城市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4)莺歌海发展海盐生产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
2.
读我国主要工业基地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主要工业基地分布的特点是 。
(2)比较辽中南工业基地与沪宁杭工业基地发展钢铁工业的优势区位条件。
相同点: 、 ;
不同点: 、 。
(3)辽中南工业基地与沪宁杭工业基地发展工业的限制性因素分别 、 。
(4)目前我国一些老工业基地正面临发展困境,我国可以借鉴鲁尔区的经验有
、 、 。

(1)我国主要工业基地分布的特点是 。
(2)比较辽中南工业基地与沪宁杭工业基地发展钢铁工业的优势区位条件。
相同点: 、 ;
不同点: 、 。
(3)辽中南工业基地与沪宁杭工业基地发展工业的限制性因素分别 、 。
(4)目前我国一些老工业基地正面临发展困境,我国可以借鉴鲁尔区的经验有
、 、 。
3.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珠江流域图。

材料二 珠江三角洲地区主要工业部门分布图。

(1)红水河流域可利用当地资源发展的优势产业有 、 等。
(2)与红水河流域相比,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结构的特点是 ,该地区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出现的问题有 。
(3)红水河流域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是 ;红水河流域水能资源的开发对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是 。
材料一 珠江流域图。

材料二 珠江三角洲地区主要工业部门分布图。

(1)红水河流域可利用当地资源发展的优势产业有 、 等。
(2)与红水河流域相比,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结构的特点是 ,该地区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出现的问题有 。
(3)红水河流域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是 ;红水河流域水能资源的开发对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是 。
2.单选题- (共6题)
4.
读京津冀1961-2008年年平均霾日数及资源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年平均霾日数是
【小题2】京津冀冬季霾多发,其主要污染源及有效对策是
①沙尘暴——扩建“三北”防护林 ②汽车尾气——推广新能源汽车
③建筑扬尘——控制城建数量和规模 ④煤烟粉尘——发展洁净煤技术

【小题1】图中年平均霾日数是
A.沿海地区多 | B.高原地区多 |
C.京津大城市多 | D.冀西南地区多 |
①沙尘暴——扩建“三北”防护林 ②汽车尾气——推广新能源汽车
③建筑扬尘——控制城建数量和规模 ④煤烟粉尘——发展洁净煤技术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
5.
【小题1】②地
【小题2】对①②③④四地农业生产优势条件的说法,正确的是
读我国部分地区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②地
A.是我国冬季气温最低的地区 |
B.是我国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地区 |
C.是我国主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 |
D.是我国地表起伏最小的高原 |
A.①处降水充沛,湿地众多 |
B.②处绿洲广布,灌溉便利 |
C.③处耕地开阔,水源充足 |
D.④处水热丰富,土壤肥沃 |
6.
读鄱阳湖2000~2010 年间枯水期不同水位的天数统计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示年间鄱阳湖
【小题2】2015年初,鄱阳湖逼近极枯水位,对其原因分析不正确的是

【小题1】图示年间鄱阳湖
A.枯水期天数波状上升 | B.丰水期天数逐年减少 |
C.丰水期天数均长于枯水期 | D.枯水期水位不断上升 |
A.长江干流水位下降,鄱阳湖水大量外泄入江 |
B.上游水库群清水排沙,湖区沉积的泥沙减少 |
C.湖区周围地区的生产生活用水量增加 |
D.大气降水少,导致入湖的径流量减少 |
7.
【小题1】山西省发展煤转电对当地的积极意义是( )
A. 节约水资源 B. 减轻环境污染
C. 减少经济收入 D. 减轻铁路运输压力
【小题2】方案①与方案②比较( )
A. ①方案环境污染严重 B. ②方案经济效益明显
C. ①方案煤炭利用率高 D. ②方案工业耗水量小
近年来,做为我国第一产煤大省的山西不断探索“集团化、洁净化、多元化和现代化”的新型煤炭产业之路。为了加快山西省煤炭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实现能源大省向经济强省的跨越,地方政府提出了两套方案。
【小题1】山西省发展煤转电对当地的积极意义是( )
A. 节约水资源 B. 减轻环境污染
C. 减少经济收入 D. 减轻铁路运输压力
【小题2】方案①与方案②比较( )
A. ①方案环境污染严重 B. ②方案经济效益明显
C. ①方案煤炭利用率高 D. ②方案工业耗水量小
8.
某科考小组对左图所示甲、乙、丙、丁四地进行生态调查,右图为他们调查某地后所作的一水井周边景观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最可能引起右图所示生态特征的人类活动是
【小题2】右图所示生态现象最可能出现在左图中的

【小题1】最可能引起右图所示生态特征的人类活动是
A.滥采矿产 | B.过度农垦 |
C.过度樵采 | D.过度放牧 |
A.甲地 | B.乙地 |
C.丙地 | D.丁地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