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4题)
1.
下列词语中加横线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 ( )
A.煴火(yùn) 盆缶(fǒu ) 怒叱(chì) 连辟公府(bì)) |
B.扶辇(niǎn) 砧板(zhēn) 睥睨(nì) 长歌当哭(dàng) |
C.避匿( nì) 倨傲(jù) 廪粮(lǐng ) 斧钺汤镬(yuè) |
D.帷幄(wò) 迁徙(xí) 佯狂(yáng ) 合契若神(qì) |
2.
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最恰当的是 ( )
A.当时暴雨如注,满路泥泞,汽车已无法行走,抢险队员们只好安步当车,跋涉一个多小时赶到了大坝。 |
B.我们来到了实习工厂,厂领导和工人们对我 们的工作和生活早已做了周密安排,他们对我们的关 心真是无所不至。 |
C.一个小子走到鲍廷玺身边站着,拍着手,唱李太白《清平调》。真乃穿云裂石之声,引商刻羽之奏。 |
D.为了做一名优秀的歌手,他多次来到北京拜师学习,每次下车伊始便直奔老师家里,舍不得浪费一分钟。 |
3.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我国是食品生产和消费大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才能有效解决食品安全领域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切实增强消费安全感。
①强化执法措施,严惩违法犯罪分子
②食品产业涉及环节多,哪一环出现漏洞都会给食品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③创新食品安全监管机制
④坚决淘汰劣质企业,以震慑所有企业使之不敢越雷池半步
⑤保障食品安全需要生产经营者诚信自律,更需要严格的法律制度约束和有效监管
⑥因此,必须保持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的态势,及时消除各环节的隐患
A.②⑥①③④⑤ B. ②⑤⑥①④③ C. ⑤②⑥③①④ D. ⑤⑥②④③①
我国是食品生产和消费大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才能有效解决食品安全领域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切实增强消费安全感。
①强化执法措施,严惩违法犯罪分子
②食品产业涉及环节多,哪一环出现漏洞都会给食品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③创新食品安全监管机制
④坚决淘汰劣质企业,以震慑所有企业使之不敢越雷池半步
⑤保障食品安全需要生产经营者诚信自律,更需要严格的法律制度约束和有效监管
⑥因此,必须保持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的态势,及时消除各环节的隐患
A.②⑥①③④⑤ B. ②⑤⑥①④③ C. ⑤②⑥③①④ D. ⑤⑥②④③①
2.句子默写- (共1题)
5.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表现了刘裕当年率军北伐收复失地的英雄气概,也是描写古代英雄叱咤风云,驰骋疆场名句的句子是 , 。
(2)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展现周瑜指挥若定、轻松胜敌的风采的句子是 , 。
(3)白居易《琵琶行》中通过描写临船寂静、冷月无边来反衬音乐的强大感染力的句子是 , 。
(1)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表现了刘裕当年率军北伐收复失地的英雄气概,也是描写古代英雄叱咤风云,驰骋疆场名句的句子是 , 。
(2)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展现周瑜指挥若定、轻松胜敌的风采的句子是 , 。
(3)白居易《琵琶行》中通过描写临船寂静、冷月无边来反衬音乐的强大感染力的句子是 , 。
3.诗歌鉴赏- (共1题)
6.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满庭芳·碧水惊秋 秦观
碧水惊秋,黄云凝暮,败叶零乱空阶。洞房人静,斜月照徘徊。又是重阳近也,几处处,砧杵声催。西窗下,风摇翠竹,疑是故人来。
伤怀!增怅望,新欢易失,往事难猜。问篱边黄菊,知为谁开。谩道愁须殢酒,酒未醒、愁已先回。凭阑久,金波渐转,白露点苍苔。
(1)词作的景物描写有什么特点和作用?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2)词中流露出哪些情感?请结合诗句分析。
满庭芳·碧水惊秋 秦观
碧水惊秋,黄云凝暮,败叶零乱空阶。洞房人静,斜月照徘徊。又是重阳近也,几处处,砧杵声催。西窗下,风摇翠竹,疑是故人来。
伤怀!增怅望,新欢易失,往事难猜。问篱边黄菊,知为谁开。谩道愁须殢酒,酒未醒、愁已先回。凭阑久,金波渐转,白露点苍苔。
(1)词作的景物描写有什么特点和作用?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2)词中流露出哪些情感?请结合诗句分析。
4.文言文阅读- (共2题)
7.
方欲发使送武等,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与昆邪王俱降汉,后随浞野侯没胡中。及卫律所将降者,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会武等至匈奴,虞常在汉时,素与副张胜相知,私候胜曰:“闻汉天子甚怨卫律,常能为汉伏弩射杀之。吾母与弟在汉,幸蒙其赏赐。”张胜许之,以货物与常。
后月余,单于出猎,独阏氏子弟在。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其一人夜亡,告之。单于子弟发兵与战。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单于使卫律治其事。张胜闻之,恐前语发,以状语武。武曰:“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欲自杀,胜、惠共止之。虞常果引张胜。单于怒,召诸贵人议,欲杀汉使者。左伊秩訾曰:“即谋单于,何以复加?宜皆降之。”
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武谓惠等:“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引佩刀自刺。卫律惊,自抱持武,驰召毉。凿地为坎,置煴火,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武气绝,半日复息。惠等哭,舆归营。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而收系张胜。
【小题1】下列加横线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小题2】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小题3】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后月余,单于出猎,独阏氏子弟在。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其一人夜亡,告之。单于子弟发兵与战。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单于使卫律治其事。张胜闻之,恐前语发,以状语武。武曰:“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欲自杀,胜、惠共止之。虞常果引张胜。单于怒,召诸贵人议,欲杀汉使者。左伊秩訾曰:“即谋单于,何以复加?宜皆降之。”
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武谓惠等:“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引佩刀自刺。卫律惊,自抱持武,驰召毉。凿地为坎,置煴火,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武气绝,半日复息。惠等哭,舆归营。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而收系张胜。
【小题1】下列加横线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幸蒙其赏赐 希望 |
B.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 被活捉 |
C.见犯乃死,重负国 又、再 |
D.惠等哭,舆归营 抬、抗 |
A.常能为汉伏弩射杀之 若属皆且为所虏 |
B.单于壮其节 吾其还也 |
C.恐前语发,以状语武 则请立太子为王 以绝秦望 |
D.见犯乃死,重负国 精思傅会,十年乃成 |
A.卫律负汉归匈奴,被赐称王,拥众数万,获得了荣华富贵;张胜不降,最后被刺死;匈奴人对苏武软硬兼施,但苏武不为所动。 |
B.单于用了种种办法劝降,结果都不成功,后来把苏武放逐到北海。苏武牧羊,表现了他不屈节、不辱命的精神追求和崇高的爱国气节。 |
C.苏武出身于功臣之家,兄弟几人在汉朝做官;苏武受汉武帝派遣,与张胜、常惠等出使匈奴,后来因受谋反事件牵连而被匈奴扣押。 |
D.北海极其荒凉,条件十分恶劣,但并未消磨苏武的意志,软化他的决心。苏武对李陵的一席话至诚动人,既让李陵不禁赞叹,又使他万分羞愧。 |
8.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小题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小题3】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小题4】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
(2)皇上诛匈奴,愚以为贤者宜死节,有财者宜输之,如此而匈奴可灭也。
(3)会吕嘉反,式上书,愿父子及齐习弩习船者往死之,以尽臣节。
卜式,以田畜为事。有少弟,弟壮,式出,独取畜羊百余,田宅财物尽与弟。入山牧,十余年,羊致千余头,买田宅。而弟尽破其产,辄复分与弟者数矣。
时汉方事匈奴,式上书,愿输家财半助边。上使使问式:“欲为官乎?”曰:“自小牧羊,不习仕宦,不愿也。”曰:“家岂有冤,欲言事乎?”曰:“臣生与人亡所争,邑人贫者贷之,不善者教之,所居,人皆从式,式何故见冤!皇上诛匈奴,愚以为贤者宜死节,有财者宜输之,如此而匈奴可灭也。”使者以闻。上以语丞相弘。弘曰:“此非人情,不轨之臣不可以为化而乱法,愿陛下勿许。”于是上久不报式,数岁,乃罢式。式归,复田牧。岁余会浑邪等降县官费众仓府空贫民大徙皆仰给县官无以尽赡。复持钱二十万与河南太守,以给徙民。河南上富人助贫民者,上识式姓名,曰:“是固前欲输其家半财助边。”是时,富家皆争匿财,唯式尤欲助费,上于是以式终长者,乃召拜为中郎,赐爵左庶长,田十顷,布告天下,尊显以风百姓。初,式不愿为郎,上曰:“吾有羊在上林中,欲令子牧之。”岁余,羊肥息。上过其羊所,善之。式曰:“非独羊也,治民亦犹是也。以时起居,恶者辄去,毋令败群。”上奇其言,欲试使治民,拜式缑氏①令,缑氏安之。迁成皋令,将漕②最。上以式朴忠,拜为齐王太傅,转为相。会吕嘉反,式上书,愿父子及齐习弩习船者往死之,以尽臣节。上贤之,下诏曰:“今天下不幸有事,郡县诸侯未有奋由直道者也。齐相雅行躬耕,不为利惑。昔者北边有兴,上书助官;今又首奋,虽未战,可谓义形于内矣。”乃拜为御史大夫。
赞曰:卜式以鸿渐之翼困于燕雀,远迹羊豕之间,非遇其时,焉能致此位乎?
(节选自《汉书·卜式传》,有改动)
注释:①缑氏:县名。②将漕:办理漕运。【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愿输家财半助边 输:捐献 |
B.人皆从式,式何故见冤 见:被 |
C.富家皆争匿财,唯式尤欲助费 匿:隐匿 |
D.于是上久不报式,数岁,乃罢式 报:报复 |
A.岁余/会浑邪等降县官/费众仓府空/贫民大徙/皆仰给/县官无以尽赡 |
B.岁余/会浑邪等降/县官费众/仓府空贫民/大徙皆仰给/县官无以尽赡 |
C.岁余/会浑邪等降县官/费众仓府空/贫民大徙/皆仰给县官/无以尽赡 |
D.岁余/会浑邪等降/县官费众/仓府空/贫民大徙/皆仰给县官/无以尽赡 |
A.卜式愿意资助朝廷抗击匈奴,却什么事情也没有求;被封为中郎官却不愿意做,宁可替皇上放羊。在皇上看来,卜式是一个品德高尚但不善于表达的人。 |
B.从卜式愿意拿出一半的家产抗击匈奴、出资二十万作为迁徙百姓的花费等事件中可以看出卜式是一个不吝啬钱财、不图回报、忠心为国的人。 |
C.当富豪人家纷纷隐匿家产时,卜式却热衷于拿出家产去资助官府。皇上重赏了卜式,封他为中郎官。 |
D.卜式与他的弟弟分家时,自己只要了一百来只羊,把其他田地、房屋等都留给了弟弟。他弟弟家业尽破,他又多次相助,这说明卜式是一个友爱兄弟的人。 |
(1)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
(2)皇上诛匈奴,愚以为贤者宜死节,有财者宜输之,如此而匈奴可灭也。
(3)会吕嘉反,式上书,愿父子及齐习弩习船者往死之,以尽臣节。
5.现代文阅读- (共1题)
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沈二哥加了薪水 老舍
四十来岁,扁脸,细眉,冬夏常青的笑着,就是沈二哥。走路非常慎重,左脚迈出,右脚得想一会儿才敢跟上去。因此左肩有些探出。在左肩左脚都伸出去,而右脚正思索着的时节,很可以给他照张像,姿态有如什么大人物刚下飞机的样子。
自幼儿沈二哥就想作大人物,到如今,可是还没信儿作成。凡事他都要“想想看”,唯恐碰在钉子上。他躲开了许多钉子,可是也躲开了伟大;安慰改成了失望。四十来岁的了,他还没飞起来过一次。
太太要件蓝自由呢的夹袍。他照例的想想看,不说行,也不说不行。
“想想看,老想想看,”沈二嫂挂了气:“想他妈的蛋!你一辈子可想出来什么了?!”
太太没这样厉害过,野蛮过。他不便还口,老夫老妻的,别打破了脸。太太会后悔的,一定。他管束着自己,等她后悔。
一两天了,他老没忘了她的话,一时一刻也没忘。时时刻刻那两句话刺着他的心。他仿佛忽然明白过来:他得干点什么,要干就干,再没有想想看。
是的,马上给她买自由呢,没有想想看。
沈二哥夹着那卷儿自由呢,几乎是随便的走,歪着肩膀,两脚谁也不等着谁,一溜歪斜的走。没有想想看,这是点劲儿。
“给你,自由呢!”连多少钱一尺也不便说,丈夫气。
“你这个人,”太太笑着,“不问问我就买,真,我昨天已经买下了。得,来个双份。”
“那你可不告诉我?!”沈二哥还不肯后悔,只是乘机会给太太两句硬的:“双份也没关系,买了就是买了!”
“哟,瞧这股子劲!”太太几乎要佩服丈夫一下。
沈二哥没再言语,心中叫上了劲。快四十了,不能再抽抽。英雄伟人必须有个劲儿,没有前思,没有后想。
衙门里同事的有三个加了薪。沈二哥决定去见长官,没有想想看。沈二哥在衙门里多年了,哪一件事,经他的手,没出过错。加薪没他的事?他挺起身来,去见司长。
“司长,我要求加薪。”没有想想看。
“沈先生,”司长挺和气,“坐,坐。”
没有想想看,沈二哥坐在司长的对面,脸上红着。“要加薪?”司长笑了笑,“老人儿了,应当的,不过,我想想看。”
“没有想想看,司长,说句痛快的!”沈二哥一辈子没说过这样的话。
司长愣了,手下没有一个人敢这样说话,特别是沈二哥;沈二哥一定有点毛病,也许是喝了两盅酒,“沈先生,我不能马上回答你;这么办,晚上你到我家里,咱们谈一谈?”
“晚上见,司长。”他退出屋。
晚上司长真等着他呢。很客气,并且管他叫沈二哥。沈二哥感激司长,想起自己的过错,不该和司长耍脾气。“司长,对不起,我那么无礼。”他就是这么说话的时候觉得自然,合身分。“
“你在衙门里有十年了吧?”司长问,很亲热的。“十多年了,”沈二哥不由的有点骄傲,十多年了,没碰过钉子。
“你看,今天你找我去……我明白……你是这样,我何尝不是这样。”司长思索了会儿。“咱们差不多。没有想想看,你说的,对了。咱们都坏在想想看上。不是活着,是凑合。你打动了我。咱们都有这种时候,不过很少敢象你这么直说出来的。”司长的眼中露出真的情感。
“司长,对!咱们,我,一天一天的思索。对谁,对任何事,想想看。精明,不吃亏。其实,其实……”他再找不到话,嗓子中堵住了点什么。
“几时咱们才能不想想看呢?”司长叹息着。
“几时才能不想想看呢?”沈二哥重了一句,作为回答。
“说真的,当你说想想看的时候,你想什么?”“我?”沈二哥要落泪:“什么也不想,只是一种习惯,一种习惯,象小麻雀听见声儿必飞一下似的。我……”
“像个没病而怕要生病的,”司长接了过去。“什么事都先从坏里想,老微笑着从反面解释人家的好话真话。”他停了一会儿。“可是,不用多讲过去的了,现在我们怎办呢?”
“怎办呢?”沈二哥,“我们得有劲儿,我认为?”
“今天你在衙门里总算有了劲儿,”司长又笑了笑,“沈二哥,假若在四川,或是青海,有个事情,需要两个硬人,咱俩可以一同去,你去不去?”
“我想想看,”沈二哥不由的说出来了。
司长哈哈的笑起来,可是他很快的止住了:“沈二哥,别脸红!假如你问我的话,我也得这么说。人家托咱们捎封信,带点东西,咱们都得想想看。惯了。头裹在被子里咱们才睡得香呢。沈二哥,明天我替你办加薪。”“谢”堵住了沈二哥的喉。
载一九三四年十一月《现代》第六卷第一期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E.司长问沈二哥是否愿意与自己一同到外地处理事情,以此试探沈二哥是不是个硬人,沈二哥却回答“我想想看”,司长有些失望。
(2)小说在刻画沈二哥这一人物时,突出了他的哪些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
(3)小说安排沈二哥的太太这一人物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4)老舍写作这篇小说的意图有哪些?请根据对全文的理解谈谈你的认识。
沈二哥加了薪水 老舍
四十来岁,扁脸,细眉,冬夏常青的笑着,就是沈二哥。走路非常慎重,左脚迈出,右脚得想一会儿才敢跟上去。因此左肩有些探出。在左肩左脚都伸出去,而右脚正思索着的时节,很可以给他照张像,姿态有如什么大人物刚下飞机的样子。
自幼儿沈二哥就想作大人物,到如今,可是还没信儿作成。凡事他都要“想想看”,唯恐碰在钉子上。他躲开了许多钉子,可是也躲开了伟大;安慰改成了失望。四十来岁的了,他还没飞起来过一次。
太太要件蓝自由呢的夹袍。他照例的想想看,不说行,也不说不行。
“想想看,老想想看,”沈二嫂挂了气:“想他妈的蛋!你一辈子可想出来什么了?!”
太太没这样厉害过,野蛮过。他不便还口,老夫老妻的,别打破了脸。太太会后悔的,一定。他管束着自己,等她后悔。
一两天了,他老没忘了她的话,一时一刻也没忘。时时刻刻那两句话刺着他的心。他仿佛忽然明白过来:他得干点什么,要干就干,再没有想想看。
是的,马上给她买自由呢,没有想想看。
沈二哥夹着那卷儿自由呢,几乎是随便的走,歪着肩膀,两脚谁也不等着谁,一溜歪斜的走。没有想想看,这是点劲儿。
“给你,自由呢!”连多少钱一尺也不便说,丈夫气。
“你这个人,”太太笑着,“不问问我就买,真,我昨天已经买下了。得,来个双份。”
“那你可不告诉我?!”沈二哥还不肯后悔,只是乘机会给太太两句硬的:“双份也没关系,买了就是买了!”
“哟,瞧这股子劲!”太太几乎要佩服丈夫一下。
沈二哥没再言语,心中叫上了劲。快四十了,不能再抽抽。英雄伟人必须有个劲儿,没有前思,没有后想。
衙门里同事的有三个加了薪。沈二哥决定去见长官,没有想想看。沈二哥在衙门里多年了,哪一件事,经他的手,没出过错。加薪没他的事?他挺起身来,去见司长。
“司长,我要求加薪。”没有想想看。
“沈先生,”司长挺和气,“坐,坐。”
没有想想看,沈二哥坐在司长的对面,脸上红着。“要加薪?”司长笑了笑,“老人儿了,应当的,不过,我想想看。”
“没有想想看,司长,说句痛快的!”沈二哥一辈子没说过这样的话。
司长愣了,手下没有一个人敢这样说话,特别是沈二哥;沈二哥一定有点毛病,也许是喝了两盅酒,“沈先生,我不能马上回答你;这么办,晚上你到我家里,咱们谈一谈?”
“晚上见,司长。”他退出屋。
晚上司长真等着他呢。很客气,并且管他叫沈二哥。沈二哥感激司长,想起自己的过错,不该和司长耍脾气。“司长,对不起,我那么无礼。”他就是这么说话的时候觉得自然,合身分。“
“你在衙门里有十年了吧?”司长问,很亲热的。“十多年了,”沈二哥不由的有点骄傲,十多年了,没碰过钉子。
“你看,今天你找我去……我明白……你是这样,我何尝不是这样。”司长思索了会儿。“咱们差不多。没有想想看,你说的,对了。咱们都坏在想想看上。不是活着,是凑合。你打动了我。咱们都有这种时候,不过很少敢象你这么直说出来的。”司长的眼中露出真的情感。
“司长,对!咱们,我,一天一天的思索。对谁,对任何事,想想看。精明,不吃亏。其实,其实……”他再找不到话,嗓子中堵住了点什么。
“几时咱们才能不想想看呢?”司长叹息着。
“几时才能不想想看呢?”沈二哥重了一句,作为回答。
“说真的,当你说想想看的时候,你想什么?”“我?”沈二哥要落泪:“什么也不想,只是一种习惯,一种习惯,象小麻雀听见声儿必飞一下似的。我……”
“像个没病而怕要生病的,”司长接了过去。“什么事都先从坏里想,老微笑着从反面解释人家的好话真话。”他停了一会儿。“可是,不用多讲过去的了,现在我们怎办呢?”
“怎办呢?”沈二哥,“我们得有劲儿,我认为?”
“今天你在衙门里总算有了劲儿,”司长又笑了笑,“沈二哥,假若在四川,或是青海,有个事情,需要两个硬人,咱俩可以一同去,你去不去?”
“我想想看,”沈二哥不由的说出来了。
司长哈哈的笑起来,可是他很快的止住了:“沈二哥,别脸红!假如你问我的话,我也得这么说。人家托咱们捎封信,带点东西,咱们都得想想看。惯了。头裹在被子里咱们才睡得香呢。沈二哥,明天我替你办加薪。”“谢”堵住了沈二哥的喉。
载一九三四年十一月《现代》第六卷第一期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沈二哥从小就立志做个大人物,可是直到四十来岁,也只是衙门里的一个普通职员,他的运途不济和他的性格、人生哲学密切相关。 |
B.小说描写了沈二哥在买了自由呢后走路的情态,这一情态与小说开篇描写的沈二哥走路的情态形成对比,突出爱情力量的伟大。 |
C.小说中人物对话具有口语化特点,增强了小说的生活气息;小说中对话占了较大篇幅,一些对话起到了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 |
D.沈二哥找司长要求加薪,司长被沈二哥的一句“没有想想看”深深打动,认识到自己工作上的不足,最终答应为沈二哥办加薪。 |
(2)小说在刻画沈二哥这一人物时,突出了他的哪些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
(3)小说安排沈二哥的太太这一人物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4)老舍写作这篇小说的意图有哪些?请根据对全文的理解谈谈你的认识。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4道)
句子默写:(1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2道)
现代文阅读:(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