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江苏扬州中学高一10月月考语文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503192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7/19

1.选择题(共4题)

1.
下列加横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予(jǐ)   性(nián) 颓(qǐ)   百争流(gě)
B.拾(zhé)  抹(shā)  大(ruò)  而不舍(qiè)
C.丽(xuàn)  吸(yǔn)  噬(niè)  尽职守(kè)
D.干(biě)   慰(jiè)  道(hàng) 气凝神(bǐng)
2.
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今年年初,中国股市首次实施熔断机制,引起了社会 ,中央政府要求证监会高度重视,严密监控。
(2)自郎平执教以来,中国女排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水平突飞猛进,令关注女排的人们无不
(3)虽然早已知晓杨绛的声名,我   从未读过她的作品,    没有关注过她的生平,这不能不说是个遗憾。
A.振荡   刮目相看   却/也   
B.震荡   侧目而视   竟/更
C.震荡   刮目相看    却/也   
D.振荡   侧目而视   竟/更
3.
下列对联内容与横批匹配最为恰当的一项是
A.向阳花木三春秀/得意马蹄一路风    横批:百花齐放   
B.彩云片片显吉祥/月光屡屡照前方    横批:彩云追月   
C.有志宝驹奔大道/马跃前程步步高    横批:马到成功   
D.月下赶黄彪/龙马壮精神    横批:喜气盈门
4.
下列对《沁园春·长沙》这首词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立”字之前加副词“独”字,表明词人此时很孤独,没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为下面追忆和抒发感慨作铺垫。
B.“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十二个字,把词人独立顾盼、意气昂扬的形象烘托如画,并为全词奠定了豪迈的基调。
C.“层林尽染”四个字,点明经过多次霜打,所有的树林都变(“染”)成了红色。这四个字,对上句“万山红遍”来说,有强调、渲染的作用。
D.这首词,通过对湘江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抒发了作者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中国的豪情壮志。

2.句子默写(共1题)

5.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故木受绳则直,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荀子·劝学》)
(2)故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3)师者, 。(韩愈《师说》)
(4)吾师道也, ?(韩愈《师说》)
(5)闻道有先后,  ,如是而已。(韩愈《师说》)
(6)子曰:“敏而好学,  ,是以谓之‘文’也。”(《论语》)
(7)  ,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8)高山仰止,  。(《诗经·小雅》)

3.诗歌鉴赏(共1题)

6.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文后各题。
早梅
唐·张谓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小题1】第一句写梅花用“白玉条”作比,意在表现什么?
【小题2】分条说出此诗中作者意在表现“早梅”什么样的品格?

4.文言文阅读(共1题)

7.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一)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选自韩愈《师说》)
(二)
二十一日,宗元白:辱书云欲相师,仆道不笃,业甚浅近,环顾中,未见可师者。虽常好言论,为文章,甚不自是也。不意吾子自京师来蛮夷间,幸见取。仆自卜,固无取,假令有取,亦不敢为人师。为众人师且不敢,况敢为吾子师乎?
孟子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由魏、晋氏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东,如是者数矣。
(选自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小题1】对下列加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众人:许多人
B.小学而大    遗:丢弃
C.不意吾子自京师来蛮夷间 吾子:对对方的敬称
D.因抗颜而为师  抗颜:态度严正
【小题2】下列各句中,加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皆出于此乎    环顾
B.由魏晋氏下    愈是得狂名
C.耻学于师 又挈挈
D.今其智反不能及 幸见取
【小题3】下列对两个文段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韩、柳两文内容有相似之处,都是针对当时“耻学于师”的社会现实立论。
B.韩文侧重于批判“不屑从师”,柳文则更重于论证“师道之衰”。
C.柳文热烈赞扬了韩愈“抗颜而为师”的勇气,对处于逆境中的韩愈进行声援,表达了向韩愈学习的迫切愿望。
D.韩文主要运用了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柳文则主要使用例证法。
【小题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2)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3)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4道)

    句子默写:(1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