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下列对《沁园春·长沙》这首词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立”字之前加副词“独”字,表明词人此时很孤独,没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为下面追忆和抒发感慨作铺垫。
B.“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十二个字,把词人独立顾盼、意气昂扬的形象烘托如画,并为全词奠定了豪迈的基调。
C.“层林尽染”四个字,点明经过多次霜打,所有的树林都变(“染”)成了红色。这四个字,对上句“万山红遍”来说,有强调、渲染的作用。
D.这首词,通过对湘江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抒发了作者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中国的豪情壮志。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6-11-12 04:44:2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人生自古谁无死?
。(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2)大江东去,浪淘尽,
。(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3)烽火连三月,
。(唐杜甫《春望》)
(4)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君子好逑。(《诗经·关雎》)
(5)
,西北望,射天狼。(宋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6)问君何能尔,
。(东晋陶渊明《饮酒其五》)
同类题2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用“
,
”两句,分别从装束和神态上反映了周瑜当年赤壁破曹时从容潇洒,指挥若定,轻而易举。
(2)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借“
,
”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对百姓忘却国耻、安于异族统治的沉痛之情。
(3)李清照在《醉花阴》一词的下阕化用典故暗写赏菊的两句是“
,
。”
同类题3
阅读下面这首清词,完成小题。
沁园春
陈维崧
题徐渭文《钟山梅花图》,同云臣、南耕、京少赋。
十万琼枝,矫若银虬,翩如玉鲸。正困不胜烟,香浮南内;娇偏怯雨,影落西清。夹岸亭台,接天歌管,十四楼中乐太平。谁争赏?有珠珰贵戚,玉佩公卿。
如今潮打孤城,只商女船头月自明。叹一夜啼乌,落花有恨;五陵石马,流水无声。寻去疑无,看来似梦,一幅生绡泪写成。携此卷,伴水天闲话,江海余生。
【小题1】词人是从哪些方面来描写“梅”的?请根据上阕内容进行概括。
【小题2】分析下阕中词人情感变化的过程。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鹧鸪天·室人降日以此奉寄
魏初
去岁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一春心事闲无处,两鬓秋霜细有华。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何时收拾田园了,儿女团圆夜煮茶?
注:室人降日:妻子生日
(1)“满林残照见归鸦”一句,用了什么手法表达诗人的情感?请略加分析。
(2)有人认为词的后两句写得极为感人,请谈谈你的看法。
同类题5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浣溪沙·洞庭
张孝祥
行尽潇湘到洞庭。楚天阔处数峰青。旗梢不动晚波平。
红蓼
注
一湾纹缬乱,白鱼双尾玉刀明。夜凉船影浸疏星。
注红蓼,指生长在水边的红色蓼草。
【小题1】下列对本词思想内容与艺术手法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旗梢不动晚波平”和范仲淹《岳阳楼记》:“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都是写俯视洞庭湖之景。
B.“红蓼一湾纹缬乱,白鱼双尾玉刀明”诗人岸上遥望洞庭湖虽然视觉观察的角度未发生变化,显示出另一番情趣。
C.“旗梢不动晚波平”,是官船晚泊时景象,呈现出大自然清幽的静态美。旗梢,即旗旓。船头所插旌旗上的飘带一丝不动。
D.“夜凉船影浸疏星”一句,以景语收结,尤耐人寻味,运用了夸张、想象等修辞手法,写出了夜晚的冷气浸润了天上疏疏落落的星斗。
【小题2】词的下片使用了多种艺术手法,请作简要赏析。
相关知识点
阅读与鉴赏
古代诗歌
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