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山东济南一中高二上期中语文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503102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7/19

1.句子默写(共1题)

1.
在横线上写出下面句子的上句或下句。
(1)既替余以蕙兮,又申之以揽茝。_________,_________。屈原《离骚》
(2)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_____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
(3)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_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锦瑟》
(4)_________,_________?其远而无所至极也?《庄子·逍遥游》
(5)_________,__________,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齐桓晋文之事》
(6)_________,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7)_________,妾当作蒲苇。《孔雀东南飞》

2.文言文阅读(共1题)

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晋献骊姬
刘向
骊姬者,骊戎之女,晋献公之夫人也。初,献公娶于齐,生秦穆夫人及太子申生,又娶二女于戎,生公子重耳、夷吾。献公伐骊戎,克之,获骊姬以归,生奚齐、卓子。
骊姬嬖于献公,齐姜先死,公乃立骊姬以为夫人。骊姬欲立奚齐,乃与弟谋逐太子与二公子。于是骊姬乃说公曰:“曲沃,君之宗邑也;蒲与二屈,君之境也。不可以无主。无主,则开寇心。夫寇生其心,民慢其政,国之患也。若使太子主曲沃,二公子主蒲与二屈,则可以威民惧寇矣。”遂使太子居曲沃,重耳居蒲,夷吾居二屈。
骊姬既太子,乃夜泣。公问其故,对曰:“吾闻申生为人,甚好仁而强,甚宽惠而慈于民,今谓君惑我,必乱国,无乃以国民之故,行强于君,君未终命而殁,君其奈何?胡不杀我,无以一妾乱百姓。”公曰:“惠其民而不惠其父乎?”骊姬曰:“为民与为父异。夫杀君利民,民不戴。虽其爱君,欲不胜也。君不早图,祸及矣。”公惧曰:“奈何而可?”骊姬曰:“君何不老而之政。彼得政而治之,殆将释君乎?”公曰:“不可,吾将之。”由此疑太子。骊姬乃使人以公命告太子曰:“君梦见齐姜,亟往祀焉。”申生祭于曲沃,归福于绛,公田不在,骊姬受福,乃置鸩于酒,施毒于脯。公至,召申生将胙。骊姬曰:“食自外来,不可不试也。”覆酒于地,地坟,申生恐而出。骊姬与犬,犬死;饮小臣,小臣死之。骊姬乃仰天叩心而泣,见申生哭曰:“嗟乎!国,子之国,子何迟为?君有父恩,忍之,况国人乎?弒父以求利人,孰利之?”献公使人谓太子曰:“尔其图之。”太傅里克曰:“太子入自明,可以生;不则,不可以生。”太子曰:“吾君老矣,若入而自明,则骊姬死,吾君不安。”遂自经于新城庙。
公遂杀少傅杜原款。使阉楚刺重耳,重耳奔狄。使贾华刺夷吾,夷吾奔梁。尽逐群公子,乃立奚齐。献公卒,奚齐立,里克杀之。卓子立,又杀之。戮骊姬,鞭而杀之。
(选自刘向《列女传》卷七,有删节)
[注]①归福:奉献祭肉。②胙:祭祀时用的肉。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骊姬既太子  远:使……远离
B.吾将之 图:谋划
C.民不戴 孰:谁
D.君何不老而之政 授:教授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则可以威民惧寇矣   我决起
B.今谓君惑我心有戚戚焉
C.戮骊姬,鞭而杀之   是仁术也
D.君不早图,祸及矣   适南冥也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骊姬是一个性格复杂的女人。对太子申生为人评价的言辞,显示了她的险恶用心;劝献公为防止国家混乱而杀死她,又表明她能为国家大局着想。
B.骊姬劝说献公让申生镇守曲沃,让重耳镇守蒲城,让夷吾镇守二屈,其真实目的并非加强宗邑和边境的防守,而是为立奚齐为太子创造条件。
C.在献公对太子起疑心之后,骊姬欺骗太子祭祀母亲齐姜,并借机下毒陷害太子。由于太子忠厚,没有亲自前去辩白,她的诡计终于得逞。
D.骊姬工于心计,她的阴谋在精心设计下一步一步得到了实现,但这不仅让晋国付出了极其沉重的代价,也给自己与儿子招来了杀身之祸。

3.现代文阅读(共1题)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目。
维也纳的“金戒指”
谢冕
①自从那次访问维也纳,距今已八年多了。我不喜欢写浮光掠影的猎奇式的文字,到过一些地方极少留下笔墨。关于这座城市我竞写了两篇,这已有点例外了,但我似乎依然有话要说,我一直想着那座城市的魅力:它无疑是现代西方文明的结晶,但又古老,而古老中又透出青春之气。这是一座毫无龙钟之态的充盈着活力的历史名都。
②想起维也纳,就想起它保存完好的古建筑,这种对于各种艺术风格充满敬意的维护和修缮,表现出奥地利的坚定和自信。每次想起维也纳,想起它的这种对于自己文化传统的珍惜和尊重,我就会痛苦地想想我们曾经是多么轻率地对待我们自身的丰富,而又是多么浅薄地趋同于流行的时尚。
我们在地下有那么多的埋藏,在地面又有那么多的堆积,可是,这个古老的民族却往往在自己的拥有面前举止失措。一方面,我们不遗余力地拆毁、捣碎包括古都北京这样经营了几个世纪的庞大城墙,从外城到内城,从巍峨的城门到金碧辉煌的牌楼,无一例外地拆个精光;另一方面,我们又乐此不疲地、兴致勃勃地制造假古董,从西游宫到封神宫,从“狮子楼”到三国城,以及随处都可以营造的连曹雪芹也没有说清在哪里的“大观园”。
④由维也纳的保护旧建筑,联想到维也纳的保护有轨电车,更是让人感慨。游维也纳能够坐上一趟有轨电车,在电车有节奏的行进中,领略沿线“建筑博物馆”如画轴般展开,那真是一次精神和文化上的享受。在奥地利这样发达的欧洲国家,像有轨电车这样陈旧的交通工具怎么会得到保护并生存了下来,这真是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而事实却不仅是保存,有轨电车这一种被称为维也纳“金戒指”的内环线,已成为这座城市的骄傲和象征。为此,它吸引了源源不断的客人。
⑤世界上的城市我走的不多,我只知道香港也是保留了有轨电车的一个国际性大都会。香港作为国际金融、贸易的中心之一,它的交通实现了全面的立体的现代化,但是,就在陆海空风卷电闪的奔驰中,居然保存了有轨电车这个慢吞吞的“老者”。尤为令人惊异的是,有轨电车穿行的竞是香港最繁华的黄金地段,其中包括中环、金钟、湾仔、铜锣湾这些堪称全港最忙碌、最多彩,也是最富有的地区。当双层电车敲打着铃声行进在被称为香港的华尔街的德辅道、金钟道和英皇道摩天大厦的密林中,那种现代与传统的完美融合造出的和谐真让人叹为观止。
⑥在香港居住的一段时间,我有充裕的时间可以游览海洋公园等旅游热点,但我不曾,也不愿,我若有闲暇便去乘坐有轨电车,而且总是登上电车的上层前端,取古老”的角度看现代文明的丛林疯狂地耸起。香港有轨票价极为低廉,上车投币一元二角,便可乘坐全程,“一元二角”在港人的概念是连几棵小葱都买不到;而“全程”又是什么概念,它意味着你可以从港岛东北端一直乘坐到西南端,行程约七十五分钟,沿途经过的都是香港最热闹的街区,包括蔚蓝色的维多利亚海湾。在香港的日子,我把这种近乎免费的漫游当做最好的休闲活动。
⑦北京原先是有这种电车的。记得五十年代初到北京,有轨电车还是主要的交通工具。后来就如同反对一切旧物那样,一如既往而又义无反顾地把那路轨刨了,据说,城市因此就变得现代化了,也因此就赶上了发达社会了。而维也纳和香港(肯定还有别的重要的城市)依然保留了那“落后”的有轨电车。北京则是被刨得连一点痕迹都不留了。当然,我们据说也因此告别了“落后”。
⑧近来的心境变得有些“怀旧”起来。由此总是想,要是北京城里如今也还保留着有轨电车,要是这北京城也还保留着城墙和城门楼,我们也花上一元或不到一元的车资,从西直门那高大得让人震撼的门楼下登车,一路打着丁丁当当的铃,摇晃着穿过西四牌楼、西单牌楼,穿过正阳门的箭楼直抵天桥,一路上谈不尽古典的辉煌,看不尽醇厚的悠远,会是何等惊人的风情!
一九九五年十二月三十日于北京
【小题1】简析第①段在文中的作用。
【小题2】理解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
(1)我们在地下有那么多的埋藏,在地面又有那么多的堆积,可是,这个古老的民族却往往在自己的拥有面前举止失措。
(2)我若有闲暇便去乘坐有轨电车,而且总是登上电车的上层前端,取“古老”的角度看现代文明的丛林疯狂地耸起。
【小题3】文章多处运用了对比手法,请选择其中两处,结合文本具体分析。
【小题4】作者以“维也纳的‘金戒指’”为题目有什么用意?

4.其他(共2题)

4.
下列划线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永(juàn) 予(jǐ)    铁栏(zhà) 首以待(qiáo)
B.击(zū)   唤(zhào)  护权(bì)   兵不刃(xuě)
C.沌(hún)  价(zhǎng)  稀泥(hé)  唯诺诺(wéi)
D.动(chàn) 帖(yùn)   马脚(lòu)  枪实弹(hè)
5.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在施工过程中,因疏忽造成的安全事故如期而至,人员伤亡严重,救援队伍很快赶到现场,克服困难抢救危重人员,并对轻伤者进行了处理。
B.那位著名学者去年在北京大学所作的关于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演讲,观点鲜明,切中时弊,真可谓不刊之论啊!
C.一名惯偷在车站行窃后正要逃跑,两位守候多时的反扒队员突然拦住他的去路,二人上下其手地将他摁倒,结果人赃俱获。
D.滚滚长江水,滔滔黄河浪,翻卷起中国历史上多少为争夺权力而相互杀戮、茹毛饮血的残酷故事。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句子默写:(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其他:(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