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7题)
1.
选出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 ( )
A.瓦菲(fēi)团箕(qī)彳亍(chì)分外(fèn) |
B.跫(qióng)音颓圮(pǐ)忸怩(niǔ)青荇(xìng) |
C.装饰(shì)舵手(duò) 寂寥(jì)火钵(bó) |
D.长篙(gāo )河畔(pàn)琼葩(bā)百舸(gě) |
6.
在漫长的地球历史上,生命经历了由{#blank#}1{#/blank#} 到{#blank#}2{#/blank#} ,由{#blank#}3{#/blank#} 到{#blank#}4{#/blank#} ,由{#blank#}5{#/blank#} 到{#blank#}6{#/blank#} 的进化过程.
7.
在漫长的地球历史上,生命经历了由{#blank#}1{#/blank#} 到{#blank#}2{#/blank#} ,由{#blank#}3{#/blank#} 到{#blank#}4{#/blank#} ,由{#blank#}5{#/blank#} 到{#blank#}6{#/blank#} 的进化过程.
2.诗歌鉴赏- (共1题)
8.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余干旅舍①
刘长卿
摇落暮天迥,青枫霜叶稀。孤城向水闭,独鸟背人飞。
渡口月初上,邻家渔未归。乡心正欲绝,何处捣寒衣②?
注:①本诗是刘长卿寄居在余干(今属江西)旅舍时所作。
【小题1】这首诗选用了哪些意象来表达离情乡思?
【小题2】有人评论此诗具有“时渐进,情渐浓”的特点,请结合相关意象赏析这一特点。
余干旅舍①
刘长卿
摇落暮天迥,青枫霜叶稀。孤城向水闭,独鸟背人飞。
渡口月初上,邻家渔未归。乡心正欲绝,何处捣寒衣②?
注:①本诗是刘长卿寄居在余干(今属江西)旅舍时所作。
【小题1】这首诗选用了哪些意象来表达离情乡思?
【小题2】有人评论此诗具有“时渐进,情渐浓”的特点,请结合相关意象赏析这一特点。
3.文言文阅读- (共1题)
9.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9分 每小题3分)
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初起时,年二十四。其季父项梁。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
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项梁杀人,与籍避仇于吴中,吴中贤士大夫皆出项梁下。每吴中有大徭役及丧,项梁常为
主办,阴以兵法部勒①宾客及子弟,以是知其能。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
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
秦二世元年七月,陈涉等起大泽中。其九月,会稽守通谓梁曰:“江西皆反,此亦天亡秦之时也。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吾欲发兵,使公及桓楚将。”是时桓楚亡在泽中。梁曰:“桓楚亡,人莫知其处,独籍知之耳。”梁乃出,诫籍持剑居外待。梁复入,与守坐,曰:“请召籍,使受命召桓楚。”守曰:“诺。”梁召籍入。须臾,梁眴②籍曰:“可行矣!”于是籍遂拔剑斩守头。项梁持守头,佩其印绶。门下大惊,扰乱,籍所击杀数十百人。一府中皆慴③伏,莫敢起。梁乃召故所知豪吏,喻以所为起大事,遂举吴中兵。使人收下县,得精兵八千人。梁部署吴中豪杰为校尉、候、司马。有一人不得用,自言于梁。梁曰:“前时某丧使公主某事,不能办,以此不任用公。”众乃皆伏。于是梁为会稽守,籍为裨将,徇下县。
注:①部勒;组织,调度。②眴;使眼色.。③慴;因怕而屈服
【小题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小题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与例句中加点的词的词类活用类型相同的一项是( )
例:此亦天亡秦之时也。
【小题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其九月,会稽守通谓梁曰
【小题4】下列对文中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小题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阴以兵法部勒①宾客及子弟,以是知其能。(3分)
(2)吾欲发兵,使公及
桓楚将。(2分)
(
3)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2分)
(4)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3分)
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初起时,年二十四。其季父项梁。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
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项梁杀人,与籍避仇于吴中,吴中贤士大夫皆出项梁下。每吴中有大徭役及丧,项梁常为


秦二世元年七月,陈涉等起大泽中。其九月,会稽守通谓梁曰:“江西皆反,此亦天亡秦之时也。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吾欲发兵,使公及桓楚将。”是时桓楚亡在泽中。梁曰:“桓楚亡,人莫知其处,独籍知之耳。”梁乃出,诫籍持剑居外待。梁复入,与守坐,曰:“请召籍,使受命召桓楚。”守曰:“诺。”梁召籍入。须臾,梁眴②籍曰:“可行矣!”于是籍遂拔剑斩守头。项梁持守头,佩其印绶。门下大惊,扰乱,籍所击杀数十百人。一府中皆慴③伏,莫敢起。梁乃召故所知豪吏,喻以所为起大事,遂举吴中兵。使人收下县,得精兵八千人。梁部署吴中豪杰为校尉、候、司马。有一人不得用,自言于梁。梁曰:“前时某丧使公主某事,不能办,以此不任用公。”众乃皆伏。于是梁为会稽守,籍为裨将,徇下县。
注:①部勒;组织,调度。②眴;使眼色.。③慴;因怕而屈服
【小题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学书不成。书:识字,写字 |
B.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竟:完毕 |
C.力能扛鼎![]() |
D.是时桓楚亡在泽中亡:死 |
例:此亦天亡秦之时也。
A.皆白衣冠以送之。 | B.项伯杀人,臣活之。 |
C.常以身翼蔽沛公。 | D.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 |
A.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 后则为人所制。 |
B.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及子弟,以是知其能。 梁以此奇籍 |
C.与籍避仇于吴中 有一人不得用,自言于梁。 |
D.其季父项梁。 |
【小题4】下列对文中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项羽少时学书法、剑法、兵法,什么都学,但学啥啥不成,没耐性,半途而废,让他的叔父项梁非常生气。而项羽却还在他的叔父面前为自己辩解,以表明自己志在高远。 |
B.在秦王朝最强大之时,面对秦始皇巡游时的威仪,项羽宣称“彼可取而代之”,透露出他非凡的气魄、志向以及直率的性格。 |
C.“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所反映的土著子弟敬畏项羽的事实,证明项羽的力量和才能都超过一般人。 |
D.剑杀殷通,夺了会稽的军政权利,表现了项羽叔侄为达到目的不择手段的行事心理,反映了二人残酷暴虐的性格。 |
(1)阴以兵法部勒①宾客及子弟,以是知其能。(3分)
(2)吾欲发兵,使公及

(

(4)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3分)
4.命题作文-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7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命题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