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2016-2017学年选修《现代散文选读》《难以忘怀的故事》《怀念红狐》同步练习语文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502730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7/7/3

1.选择题(共12题)

1.
下列词语中加线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  )
A.河堤/提防  芳菲/菲薄  夹袄/汗流浃背
B.炽热/旗帜  殷红/殷勤  质朴/风尘仆仆
C.亲昵/拘泥  慰藉/蕴藉  纤维/纤尘不染
D.绮丽/旖旎  信笺/栈道  刹那/铩羽而归
2.
下列词语中加线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中风/中断 痊愈/鬈发 炫耀/旋涡
B.教唆/嗾使 裨益/奴颜婢膝 炽烈/胼胝
C.茁壮/拙劣 深邃/半身不遂 雪茄/伽蓝
D.抨击/怦然心动  抽搐/酗酒 摈弃/缤纷
3.
下列词语中加线的字,每组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主/斗 永/秀婀娜 押/浑身
B.放/破 劾/冠相庆 隙/不容发
C.量/忖 布/拐弯角 游/一不二
D.晖/觐 纰/未雨绸 减/足适履
4.
下列语段中画线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清代的学者积累知识是明代人无法望其项背的,许多传统的学问在清代复兴了,但这种繁荣是以清代的文化限制、压迫和文字狱为前提的。清代是文字狱最频繁的时代,只言片语就有可能招致飞来横祸,清代一朝禁毁之书达数千种之多,制造出一种非常恐怖的氛围,弄得文人士大夫危若累卵,动辄得咎,他们只好躲进离现实最远的文字训诂和考据当中去了。
A.望其项背
B.飞来横祸
C.危若累卵
D.动辄得咎
5.
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怎样使新闻报道写得别具一格,克服平铺直叙的缺陷,它不仅需要从语言的丰富多彩上下功夫,还从文体上探索创新,引人入胜的散文化手法使新闻更加生动、更令人回味。因此书中的每篇作品在写作上最突出的特点无不是有生动活泼的现场感、生动感,有美轮美奂的人物刻画,有如临现场的人物对话,使笔下描写的人物立体地跃然纸上、呼之欲出
A.别具一格
B.引人入胜
C.美轮美奂
D.呼之欲出
6.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随着孙杨、宁泽涛等人的强势崛起,中国男子游泳项目的实力和过去相比,已经不可
②现在之所以有人误将贵阳目前的经济总量与一线城市 ,是因为在过去一年里,贵阳奇迹般地创造出五个“中国第一”,大有实现弯道超车的势头。
③花千骨怎能和赵丽颖 ?虽然近期由同名畅销小说改编的玄幻古装电视剧《花千骨》热播叫座,花千骨红得发紫,但毕竟是赵丽颖入骨入心演绎的功劳。
A.同日而语 等量齐观 相提并论
B.同日而语 相提并论 等量齐观
C.相提并论 等量齐观 同日而语
D.相提并论 同日而语 等量齐观
7.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说实话,当时对自己的稿子能否被刊用,没抱太大的希望,因为那时经常在该报发表文章的都是一些大家。
B.种种迹象表明,购房者的观望非但没有像往日那样,坚持几日就选择放弃,重新加入到购房大军中去,而且政策的从严,让购房者对房价下降充满信心。
C.那些以繁体字作为生活、工作、创作必需品的书法家,与生活、工作中不需要繁体字也使不上毛笔的人比较,其作品的味道是不同的。
D.扶起老人反被讹诈,一个历来以“助人为乐”为传统美德的民族遭遇了严峻考验。我们应该如何防止此类事件不再发生呢?
8.
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

职责的转变与业务量的增加使得对消防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新兵从一个地方青年到一个合格的消防战斗员,通过训练和实战需要半年到一年左右的时间。除了理论知识的学习,体能的训练,心理素质也是极为重要的一项课程。后期实战也会让新人真正深入到各种突发灾害中,让其心理素质和胆量在训练和实战中得到强化。

A.如此繁重的任务需要坚毅的性格、过人的胆量、高超的技艺才能胜任
B.坚毅的性格、过人的胆量、高超的技艺才能胜任如此繁重的任务
C.没有坚毅的性格、过人的胆量、高超的技艺是无法胜任如此繁重的任务的
D.胜任如此繁重的任务使人必需拥有坚毅的性格、过人的胆量、高超的技艺
9.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我们的文学对于神话的淘汰,或者说是神话的褪色,速度比希伯来,比印度,比希腊都要快,为什么?    

①就是因为我们确立了一个以人为本的文明,把神的意义贬低了。
②这是因为“子不语怪力乱神”,所以我们的文明都不太喜欢神话,甚至想把这东西去掉。
③我们发现,在商代的甲骨文文化中,神秘性和幻想性都很高,但到了周朝,很快就进入理性思想中。
④当我们满足于人的世界时,怎么会愿意去尝试飞起来呢?
⑤缺少了神话以后,你会发现我们的文明,少掉了丰富,少掉了对宇宙更大的好奇。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①⑤④
C.①③②⑤④
D.②③①⑤④
10.
把下面的语句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瘦肉精是一类动物用药,   
①将瘦肉精添加于饲料中
②可以增加动物的瘦肉量、减少饲料使用、使肉品提早上市、降低成本
③有数种药物被称为瘦肉精
④例如莱克多巴胺及克伦特罗等
⑤各国开放使用的标准不一
⑥但因为考虑对人体会产生副作用
A.③④①②⑥⑤
B.①③⑤④⑥②
C.②⑤④③⑥①
D.①④③⑥②⑤
11.
将下列句子组成一个语段,顺序恰当的一项是(  )
①语段,又叫句群,是由句子组成的语言表达单位。
②它是建筑在逻辑思维基础上的表意“层次”。
③语段正是这样一个相对独立的较大语义单位。
④但是,要表达多方面的、比较复杂的思想,往往需要把几个句子组织起来,结成更大的言语片段,以表达“一层”的意思。
⑤我们知道,句子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能够单独地使用,能够单独地表达相对完整的思想。
⑥它是句子和语篇之间的中间层次。
A.①②⑤④③⑥B.①⑤④③⑥②C.①⑥⑤④③②D.①⑤④③②⑥
1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美国索尼公司制作了一部广泛引发关注的《刺杀金正恩》影片,制作虽粗糙,剧情狗血,但至少就影片的制作到公映而言,美国始终在以一颗平常心看待这一封闭的国家。
B.身为第九届茅盾文学奖得主的王蒙有时也会产生这样的疑问:文学作品是像小笼包一样新出锅时滋味好,还是像醇酒一样经年发酵滋味好?
C.劳动者的时间都去哪儿了?据调查结果显示,中国九成行业周工时超过40小时,众多劳动者的权利正在侵蚀。
D.今年,我国正式将9月3号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并以全国放假和盛大阅兵的形式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意义重大。

2.现代文阅读(共1题)

13.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题目。
抽烟的父亲
韦 名
  父亲烟瘾特大。母亲说,嫁给父亲一辈子,就没见父亲睡过一个安稳觉,他一个晚上不起来抽三五支烟保准天不会亮,放在白天,常常是烟一根连一根,父亲管叫节约柴火。母亲去世后,父亲进城里来住,父亲的烟瘾还是很大,常常抽得满屋子乌烟瘴气。
夏天家里开空调,父亲只好自个儿每隔十几分钟就从舒舒服服的屋子溜出去,到阳台上去过瘾。对着炙人的太阳,叼着烟的父亲那陶醉的样子,真像是拾了金元宝。烟抽多了,痰自然多。父亲咳得相当厉害。可对着光彩照人的抛光砖铺就的地板,父亲不敢像在家里一样随地吐痰,父亲于是老跑卫生间。
因为父亲有这老改不掉的不良习惯,在城里,我一般不敢带父亲出门。父亲来住了三几个月,老嚷这边不舒服那里不痛快。
那天,刚好我有空,我想带父亲去医院检查身体。医院离家较远,坐公共汽车要一个小时。出门前,我又交代父亲不能在公共汽车上抽烟吐痰。父亲一听一个多小时要忍这么多事,便不想去看医生。
百般哄劝,父亲才同意出门。
上车时,人多。我和父亲都站着。
一路上,我一直担心父亲会随时忍不住抽烟吐痰。
几次,我见父亲清了清喉咙,我便赶紧拉了拉父亲的衣角。
父亲回头望望我,“嘿嘿”笑了一下,极不自然。
终于忍到车站,父亲刚下车站稳,右手便伸进口袋掏烟。
烟叼上了,父亲的陶醉又写到了脸上。突然,父亲咳了一下,我意识到父亲的一口痰便要迫不及待地飞流直下。对着满街的人群,我窘了,赶紧从口袋里掏纸巾给父亲……
可是,父亲还没从我手中接过纸巾,一口浓痰已经吐出来了……那口浓痰却落进了父亲空了一半的烟盒子里。
我愣了一下,对父亲笑。
父亲望着整洁的街道,也“嘿嘿”地笑,“吐下去可惜了。”
父亲把沾满黄痰的半包烟扔进垃圾箱时,一脸却是讪讪的。
回来时,车站里很多人在挤一辆刚靠站的公共汽车。父亲忽然拉着我朝人堆里挤。
我最讨厌人家不排队没秩序乱哄哄地挤公共汽车,我冲父亲嚷:“挤啥挤!”
“不挤,位子光了。”父亲不满地对我说。
让年过花甲的父亲和我一道站一个多小时的公共汽车,我突然生出一丝愧疚……
这时,父亲已和蜂拥着的人群一起挤上了公共汽车。上了车,父亲迅速在车厢里抢座位。父亲在一张双人凳子上坐下时,还不忘用右手放在另一个座位上,为我也霸一个座位。可说时迟那时快,父亲的右手还没在座位上放稳,一个小伙子已一屁股坐到父亲的右手上,痛得父亲“哇”的一声叫唤。
车一站站停,人一茬茬上,车厢内人越来越多,我被挤到了车厢尾部。
站在车厢尾部,我担心坐着的父亲“条件”宽松了会做出不合时宜的事来,一直张望着父亲,一颗心也一直悬着。
车摇摇晃晃又到一站时,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妇人艰难地挤进车厢。尽管老妇人友善地朝着她身边坐着的人笑,可就是没人站起来为她让座。
这时,我见父亲倏地站了起来,粗着嗓门用不大标准的普通话喊老妇人:“这便(边)坐!”
几乎所有的目光都投向了父亲。父亲那头几乎和老妇人一样花白的头发在车厢里异常耀眼。
父亲和我站着到了家门口。父亲刚下车站稳,右手又伸进口袋掏烟。一包新买的红双喜在医院已被父亲抽了大半。
烟叼上了,父亲的陶醉又写回脸上。还没听到父亲的咳嗽声,我已把纸巾递到父亲手中……
“爸,你这么大年纪让座,想博人家喝彩”我调侃父亲。
“你没见那老女人站都站不稳。我可比她硬朗多了。”
“那你既然要让座,上车时何苦要抢座位”
“……”父亲沉默了一阵,“嘿嘿”笑,“让别人悠着坐着,还不如自己坐着。这不,我博人喝彩了!”
父亲一脸的得意。
父亲住了不到半年就回乡下了。
父亲走时怕我误会,悄悄说:“都好,就是这憋气。”
父亲指了指口袋里的烟。
我一脸苦笑。
(选自《羊城晚报》,有删节)
⑴在陪父亲去医院的过程中,“我”的心理有什么变化请分条概括。
⑵写父亲上公交车抢占座位这一情节有什么作用
⑶小说中的父亲具有怎样的特点请简要分析。

3.语言表达(共4题)

14.
《萃文校园网·中学生版》设有四个版面,请在版面名称之后填写体现版面宗旨的句子。要求第二版与第一版、第四版与第三版字数相同,结构一致。
 版次  版面名称 版面宗旨
第一版  校园新闻   聚焦学校大事,发布热点新闻
第二版  班级采风        
第三版  校际链接   信息交流,汇四面八方新资讯
第四版  文学园地        
15.
下面是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形象标识的主体图形,请写出除文字外的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0个字。
16.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给“拍客”下定义。不超过40字(5分)
互联网时代出现了这样一群人。他们富有社会责任心和爱心,眼界开阔,留意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从中择取社会“热点”,用手机、数码相机或数码摄像机等数码设备拍下图像或视频,用来表达对百姓生活和人文历史的理解与思考,然后以发彩信或电子邮件的方式,上传到网络分享、传播。他们被称作“拍客”,不需要高超的摄影技术,妇孺皆可,老少皆宜。
17.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财经日报》近日指出,产业转移是一把“双刃剑”。尽管有关部门一再表态,西部承接产业不能转移污染,但这恐怕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诚然,西部跟东部不在一个起跑线上,西部也要吃饭,要发展,但复制东部地区的老路,以重化工业为支柱产业,往往突破了环保底线。有的部门甚至为增加税收对污染企业放任不管。专家认为,承接产业转移只是一个阶段,还要在此基础上加快本地产业升级和创新。

(1)“双刃剑”在文中的具体含义是?(15字以内)
(2)依据上文,西部产业健康发展的对策在于?(20字以内)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2道)

    现代文阅读:(1道)

    语言表达:(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