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11题)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
A.阡 陌 铁 锨 纤 维 屡见不鲜 |
B.塑 料 溯 源 情 愫 夙兴夜寐 |
C.违 背 崔嵬 纬 度 为 虎作伥 |
D.召 唤 着 数 昭 彰. 朝 夕相处 |
2.
下列各词中加点字的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譬如(pì) 蜷缩(quán) 嗔怪(chēn) 浅尝辄止(zhé) |
B.倩影(qiàn) 驰骋(chěng) 漱口(shù) 亘古不变(gèn) |
C.堤坝(dī) 信札(zhá) 坍圮(pǐ) 百舸争流(kě) |
D.积攒(zǎn) 娴熟(xián) 伺候(cì) 凶神恶煞(shà) |
3.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越是没有本领的人,就越是 ,以为谁也比不上他。
②你瞧他那 、得意忘形的样子,真让人讨厌。
③学习要虚心下来,要老老实实,认认真真地学, 是学不好的。
④讨论问题,既要认真思考,又要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 是不可能得出正确的结论的。
①越是没有本领的人,就越是 ,以为谁也比不上他。
②你瞧他那 、得意忘形的样子,真让人讨厌。
③学习要虚心下来,要老老实实,认认真真地学, 是学不好的。
④讨论问题,既要认真思考,又要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 是不可能得出正确的结论的。
A.自命不凡 趾高气扬 骄傲自满 自以为是 |
B.骄傲自满 自命不凡 自以为是 骄傲自满 |
C.骄傲自满 自以为是 趾高气扬 自命不凡 |
D.自以为是 自命不凡 骄傲自满 趾高气扬 |
5.
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句了的横线处,排序完全恰当的一项是()
①不屑置辩 ②不予理睬 ③不置可否 ④不可理喻
(1)吴荪甫地淡淡一笑 ,转身就坐在一张椅子里。
(2)孔乙已喝过半碗酒,涨红的脸色渐渐复了原,旁人便又问道,“孔乙已,你当真认识字么?”孔乙已看着问他的人,显出 的神气。
(3)他们简直 ,一定要进去,终于被我们的人赶出来了对于广大消费者提出的产品质量问题,生产厂家却 。
①不屑置辩 ②不予理睬 ③不置可否 ④不可理喻
(1)吴荪甫地淡淡一笑 ,转身就坐在一张椅子里。
(2)孔乙已喝过半碗酒,涨红的脸色渐渐复了原,旁人便又问道,“孔乙已,你当真认识字么?”孔乙已看着问他的人,显出 的神气。
(3)他们简直 ,一定要进去,终于被我们的人赶出来了对于广大消费者提出的产品质量问题,生产厂家却 。
A.①③②④ | B.③①④② | C.①④②③ | D.②③①④ |
6.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辛弃疾的词大多以激昂跌宕的气势和独具匠心的构思来抒情言志,在南宋词坛上占有重要地位。 |
B.同样办一件事,有的人认真负责,有的人敷衍塞责,其效果迥然不同。 |
C.这本书给我们描述了一个绚丽多彩、光怪陆离的动物世界。 |
D.老教授学识渊博,演讲时信口开河,十分精彩。 |
7.
依次将关联词填入下列语段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一个人的兴趣爱好也是可以通过读书来培养的。一般说来, ( )一个人 兴趣越广泛,读的书越多,他的事业( )越开阔,也就越能增强自己的才 干。 ( )社会在不断进步,科技在飞速发展, ( ) 我们( )通过有 选择的读书来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 ( )适应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
一个人的兴趣爱好也是可以通过读书来培养的。一般说来, ( )一个人 兴趣越广泛,读的书越多,他的事业( )越开阔,也就越能增强自己的才 干。 ( )社会在不断进步,科技在飞速发展, ( ) 我们( )通过有 选择的读书来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 ( )适应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
A.只要 就 即使 那么 也 而且 |
B.如果 就 即使 那么 也 才 |
C.只要 就 因为 所以 也 而且 |
D.如果 就 因为 所以 只有 才 |
8.
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修辞的一项是()
A.水淀里没有一个人影,只有一团白绸子样的水鸟,也躲开鬼子往北飞去,落到人荷叶下面歇凉去。 |
B.老人眼神木然,仿佛眼前的景物已不存在,他们又回来到半个世纪前的世界中去了。 |
C.它将永远燃着,正像一个母亲的眼泪,正像一个儿子的英勇,那样永垂不朽。 |
D.这座大得犹如一座城市的的建筑物是世世代代的结晶,为谁而建?为了各国人民。 |
9.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医认为,荠菜味辛甘,具有和脾、利水、止血、明目……等祛病养生功效。 |
B.中关村企业加强技术的自主创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大 踏步迈进。 |
C.在两幅画前我感到了一种心灵的震撼,也许是与艺术家“心有灵犀一 点通。 ” |
D.对联既有雅的,也有俗的,既有严肃的,也有谐趣的,既有喜庆的, 也有悲怨的。 |
10.
给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当阳光洒在身上,它更坚定了心中的信念——要开出一朵鲜艳的花。
②不久,它从泥土里探出了小脑袋,渐渐地,种子变成嫩芽。
③从此,它变得沉默,只有它知道它在努力,它在默默汲取土壤中的养料。
④虽然它经受着黑暗的恐惧,暴风的侵袭,但是它依然努力地生长着。
⑤种子在这块土地上的生活并不那么顺利, 周围的各种杂草都嘲笑它, 排挤它, 认为它只是一粒平凡的种子。
①当阳光洒在身上,它更坚定了心中的信念——要开出一朵鲜艳的花。
②不久,它从泥土里探出了小脑袋,渐渐地,种子变成嫩芽。
③从此,它变得沉默,只有它知道它在努力,它在默默汲取土壤中的养料。
④虽然它经受着黑暗的恐惧,暴风的侵袭,但是它依然努力地生长着。
⑤种子在这块土地上的生活并不那么顺利, 周围的各种杂草都嘲笑它, 排挤它, 认为它只是一粒平凡的种子。
A.①⑤②③④ | B.①③②⑤④ | C.⑤③④①② | D.⑤④②③① |
11.
下列括号内的缩句,与原句的基本意思相符的一项是( )
A.我们随着观潮的人群,登上了海塘大堤。(人群登上了大堤。) |
B.当中国体育健儿在奥运会获得金牌的喜讯传来时,他激动得热泪盈眶。(他激动。) |
C.林中旷地附近长着一丛丛野蔷薇。(林中长着野蔷薇。) |
D.离开祖国四百年的游子今天终于回到了祖国母亲的怀抱。(今天回到母亲的怀抱。) |
2.现代文阅读- (共1题)
12.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岁月钟声
(1)我读的小学是县立第五小学,简称五小,在城北承天寺的旁边,对面是天地坛。五小有一支校歌:“西挹神山爽气,东来邻寺疏钟,看吾校巍巍峻宇,连云栉比列其中。半城半郭尘嚣远,无.女无男教育同。桃红李白,芬芳馥郁,一堂济济坐春风。愿少年,乘风破浪,他日毋忘化雨功。”
(2)“巍巍峻宇”,“连云栉比”,实在过于夸张了。但记忆中学校门外的地势确比校内高,进大门,要下一个慢坡,慢坡是砖铺的。不是笔直的,而是有点弯。不知道为什么,我们对这道弯弯的慢坡很有感情。如果它是笔直的,就没有意思了。 .
(3)慢坡的东端是门房,同时也是校工詹大胖子的宿舍。詹大胖子的主要职务是摇上课铃、下课铃。这间小屋原来盖了是为了当门房即传达室用的,但五小没有什么事可传达,来了人,大摇大摆就进来了,詹大胖子连问也不问。这间小屋就成了詹大胖子宿舍。他在屋里坐着,看看钟。他屋里有一架挂钟。这学校有两架挂钟,一架在教务处。詹大胖子一早起来第一件事便是上这两架钟。喀啦喀啦,上得很足,然后才去开大门。他看看钟,到时候了,就提了一只铃铛,走出来,一边走,一边摇:叮当,叮当,叮当……从南头摇到北头。上课了,学生奔到教室里,规规矩矩坐下来。
(4)每逢国文课都是要背诵的。一年级开头是“大狗跳,小狗叫”,后面有《咏雪》这样的诗:“一片一片又一片,两片三片四五片,七片八片九十片,飞入芦花都不见。”我学这一课时才虚岁七岁,可是已经能够感受到“飞入芦花都不见”的美。我现在写散文、小说所用的方法,也许是从“飞入芦花都不见”悟出的。我觉得那时的语文课本有些篇目是选得很好的。
(5)后来,有一班毕业生凑钱买了一口小铜钟,送给母校留纪念,詹大胖子就从摇铃改为打钟。一口很好看的钟,黄铜的,亮晶晶的。铜钟用一条小铁链吊在小操场边的梧桐树上。铜钟有一个锤子,悬在当中,锤子下端垂下一条麻绳。詹大胖子扯动麻绳,钟就响了。钟不打的时候,绳绕在梧桐树干上,打一个活结。
(6)梧桐树一年一年长高了。钟也随着高了。五小的孩子也高了。
(7)詹大胖子还有一件常做的事,是剪冬青树。詹大胖子很胖,但是剪起冬青树来很卖力,他好像跟冬青树有仇,又好像很爱这些树。
(8)詹大胖子还给校园里的花浇水。
(9)秋天,詹大胖子扫梧桐叶。学校有几棵梧桐。刮了大风,刮得一地的梧桐叶。(A)梧桐叶子干了,踩在上面沙沙地响。
(10)詹大胖子还做什么事呢?他给老师烧水。烧开水,烧洗脸水。教务处有一口煤球炉子,詹大胖子每天生炉子,用一把芭蕉扇忽哒忽哒地扇。煤球炉子上坐一把白铁壶。
(11)他还帮先生印考试卷子。詹大胖子推油印机滚子,先生翻页儿。考试卷子印好了,就把蜡纸点火烧掉。(B)烧油墨味儿飘出来,坐在教室里都闻得见。
(12)每年寒假、暑假,詹大胖子要做一件事,到学生家去送成绩单。全校学生有二百人,詹大胖子一家一家去送。成绩单装在一个信封里,信封左边写着学生的住址、姓名,当中朱红的长方框里印了三个字“贵家长”。右侧下方盖了一个长方图章“县立第五小学”,学生的家长是很重视成绩单的,他们拆开信封看:国语98,算术86……看完了就给詹大胖子酒钱。 .
(13)詹大胖子和学生生活最最直接有关的,除了摇上课铃、下课铃——打上课钟、下课钟之外,
是他卖花生糖、芝麻糖。詹大胖子很坏,他的糖比外面摊子上的卖得贵。但是五小的学生只好跟他去买,因为学校有规定,不许“私出校门”。
(14)校长张蕴之不许詹大胖子卖糖,把他叫到校长室训了一顿。校长对学生说:学生在校不许吃零食;詹大胖子的糖不卫生;他赚学生的钱,不道德。
(15)但是詹大胖子还是卖,偷偷地卖。他摇下课铃或打上课钟的时候,左手捏着花生糖、芝麻糖,藏到袖筒里。有学生要买糖,走近来,他就做一个眼色,叫学生随他到校长、教员看不到的地方,接钱,给糖。
(16)五小的学生差不多全跟詹大胖子买过糖。他们长大了,想起五小,一定会想起詹大胖子,想起詹大胖子卖花生糖、芝麻糖。
(17)詹大胖子就是这样,一年又一年,过得很平静。
(18)詹大胖子的铃摇着摇着,钟打着打着,我们便长大了,便到了小学高年级了。
(19)教五年级国文的是高北溟先生。他很喜欢我,我的作文几乎每次都是“甲上”。在他所授的古文中,我受影响最深的是明朝大散文家归有光的几篇代表作。归有光以轻淡的文笔写平常的人物,亲切而凄婉。这和我的气质很相近,我现在的小说里还时时回响着归有光的余韵。教六年级国文的是张敬斋,张先生据说很有学问,他教我们《老残游记》,讲得有声有色。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大明湖上的对联“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这使我对济南非常向往。
(20)我对五小很有感情。每天上学,暑假、寒假还会想起到五小看看。夏天,到处长了很高的草。有一年寒假,大雪之后,我到学校去,大门没有锁,轻轻一推,开了。没有一个人,连詹大胖子也不在。一片白雪,万籁俱静。我一个人踏雪走了一会,心里很感伤。 .
(21)我十九岁离乡,六十六岁回故乡住了几天。我去看看我的母校:什么也没有了。承天寺、天地坛,都没有了。五小当然没有了。
(22)这是我的小学,我亲爱的,亲爱的小学!“愿少年,乘风破浪,他日毋忘化雨功!”
(选自《汪曾祺散文选》有删改)
【小题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①尘嚣( ) ②拆( )开 ③万籁( )俱静
【小题2】第(2)段中加点的“它”指代的是什么?
【小题3】调皮的小狗、飘零的雪花,课文中的这些内容都是作者小学一年级所学。结合文章第(4)段内容思考,几十年过去了,作者对此为什么依然难忘?下列各项对此原因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小题4】第(7)段中“詹大胖子很胖,但是剪起冬青树来很卖力,他好像跟冬青树有仇,又好像很爱这些树”一句,以平实的语言将作者童年的观察体会写得妙趣横生,你如何理解这句话中的“有仇”与“爱”?
【小题5】第(15)段画横线的句子在刻画人物时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刻画出了人物什么的特点?
【小题6】作者也将詹大胖子这个人物放在现实生活中进行客观地描述,使这一人物的优缺点都很鲜明。下列各项中不能够体现詹大胖子优点的一项( )
【小题7】文中(A)(B)画波浪线的句子中,对两处事物的描写角度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听觉 嗅觉 B. 听觉 味觉 C. 视觉 触觉 D. 视觉 味觉
【小题8】“童年化育师恩久,花甲感念教益长”,在第(19)段中汪曾祺先生以浓情的笔墨追忆了自己小学五、六年级的两位国文老师,他们授课的内容分别对作者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小题9】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分析文章最后一段的作用。
【小题10】对本文特点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
【小题11】对本文文体的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岁月钟声
(1)我读的小学是县立第五小学,简称五小,在城北承天寺的旁边,对面是天地坛。五小有一支校歌:“西挹神山爽气,东来邻寺疏钟,看吾校巍巍峻宇,连云栉比列其中。半城半郭尘嚣远,无.女无男教育同。桃红李白,芬芳馥郁,一堂济济坐春风。愿少年,乘风破浪,他日毋忘化雨功。”
(2)“巍巍峻宇”,“连云栉比”,实在过于夸张了。但记忆中学校门外的地势确比校内高,进大门,要下一个慢坡,慢坡是砖铺的。不是笔直的,而是有点弯。不知道为什么,我们对这道弯弯的慢坡很有感情。如果它是笔直的,就没有意思了。 .
(3)慢坡的东端是门房,同时也是校工詹大胖子的宿舍。詹大胖子的主要职务是摇上课铃、下课铃。这间小屋原来盖了是为了当门房即传达室用的,但五小没有什么事可传达,来了人,大摇大摆就进来了,詹大胖子连问也不问。这间小屋就成了詹大胖子宿舍。他在屋里坐着,看看钟。他屋里有一架挂钟。这学校有两架挂钟,一架在教务处。詹大胖子一早起来第一件事便是上这两架钟。喀啦喀啦,上得很足,然后才去开大门。他看看钟,到时候了,就提了一只铃铛,走出来,一边走,一边摇:叮当,叮当,叮当……从南头摇到北头。上课了,学生奔到教室里,规规矩矩坐下来。
(4)每逢国文课都是要背诵的。一年级开头是“大狗跳,小狗叫”,后面有《咏雪》这样的诗:“一片一片又一片,两片三片四五片,七片八片九十片,飞入芦花都不见。”我学这一课时才虚岁七岁,可是已经能够感受到“飞入芦花都不见”的美。我现在写散文、小说所用的方法,也许是从“飞入芦花都不见”悟出的。我觉得那时的语文课本有些篇目是选得很好的。
(5)后来,有一班毕业生凑钱买了一口小铜钟,送给母校留纪念,詹大胖子就从摇铃改为打钟。一口很好看的钟,黄铜的,亮晶晶的。铜钟用一条小铁链吊在小操场边的梧桐树上。铜钟有一个锤子,悬在当中,锤子下端垂下一条麻绳。詹大胖子扯动麻绳,钟就响了。钟不打的时候,绳绕在梧桐树干上,打一个活结。
(6)梧桐树一年一年长高了。钟也随着高了。五小的孩子也高了。
(7)詹大胖子还有一件常做的事,是剪冬青树。詹大胖子很胖,但是剪起冬青树来很卖力,他好像跟冬青树有仇,又好像很爱这些树。
(8)詹大胖子还给校园里的花浇水。
(9)秋天,詹大胖子扫梧桐叶。学校有几棵梧桐。刮了大风,刮得一地的梧桐叶。(A)梧桐叶子干了,踩在上面沙沙地响。
(10)詹大胖子还做什么事呢?他给老师烧水。烧开水,烧洗脸水。教务处有一口煤球炉子,詹大胖子每天生炉子,用一把芭蕉扇忽哒忽哒地扇。煤球炉子上坐一把白铁壶。
(11)他还帮先生印考试卷子。詹大胖子推油印机滚子,先生翻页儿。考试卷子印好了,就把蜡纸点火烧掉。(B)烧油墨味儿飘出来,坐在教室里都闻得见。
(12)每年寒假、暑假,詹大胖子要做一件事,到学生家去送成绩单。全校学生有二百人,詹大胖子一家一家去送。成绩单装在一个信封里,信封左边写着学生的住址、姓名,当中朱红的长方框里印了三个字“贵家长”。右侧下方盖了一个长方图章“县立第五小学”,学生的家长是很重视成绩单的,他们拆开信封看:国语98,算术86……看完了就给詹大胖子酒钱。 .
(13)詹大胖子和学生生活最最直接有关的,除了摇上课铃、下课铃——打上课钟、下课钟之外,
是他卖花生糖、芝麻糖。詹大胖子很坏,他的糖比外面摊子上的卖得贵。但是五小的学生只好跟他去买,因为学校有规定,不许“私出校门”。
(14)校长张蕴之不许詹大胖子卖糖,把他叫到校长室训了一顿。校长对学生说:学生在校不许吃零食;詹大胖子的糖不卫生;他赚学生的钱,不道德。
(15)但是詹大胖子还是卖,偷偷地卖。他摇下课铃或打上课钟的时候,左手捏着花生糖、芝麻糖,藏到袖筒里。有学生要买糖,走近来,他就做一个眼色,叫学生随他到校长、教员看不到的地方,接钱,给糖。
(16)五小的学生差不多全跟詹大胖子买过糖。他们长大了,想起五小,一定会想起詹大胖子,想起詹大胖子卖花生糖、芝麻糖。
(17)詹大胖子就是这样,一年又一年,过得很平静。
(18)詹大胖子的铃摇着摇着,钟打着打着,我们便长大了,便到了小学高年级了。
(19)教五年级国文的是高北溟先生。他很喜欢我,我的作文几乎每次都是“甲上”。在他所授的古文中,我受影响最深的是明朝大散文家归有光的几篇代表作。归有光以轻淡的文笔写平常的人物,亲切而凄婉。这和我的气质很相近,我现在的小说里还时时回响着归有光的余韵。教六年级国文的是张敬斋,张先生据说很有学问,他教我们《老残游记》,讲得有声有色。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大明湖上的对联“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这使我对济南非常向往。
(20)我对五小很有感情。每天上学,暑假、寒假还会想起到五小看看。夏天,到处长了很高的草。有一年寒假,大雪之后,我到学校去,大门没有锁,轻轻一推,开了。没有一个人,连詹大胖子也不在。一片白雪,万籁俱静。我一个人踏雪走了一会,心里很感伤。 .
(21)我十九岁离乡,六十六岁回故乡住了几天。我去看看我的母校:什么也没有了。承天寺、天地坛,都没有了。五小当然没有了。
(22)这是我的小学,我亲爱的,亲爱的小学!“愿少年,乘风破浪,他日毋忘化雨功!”
(选自《汪曾祺散文选》有删改)
【小题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①尘嚣( ) ②拆( )开 ③万籁( )俱静
【小题2】第(2)段中加点的“它”指代的是什么?
【小题3】调皮的小狗、飘零的雪花,课文中的这些内容都是作者小学一年级所学。结合文章第(4)段内容思考,几十年过去了,作者对此为什么依然难忘?下列各项对此原因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小时候的背诵记忆深刻。 |
B.作者后来写散文、小说所用的方法,都是从“飞入芦花都不见”中悟出的。 |
C.内容生动有趣,贴近儿童生活。 |
D.课本中有些选篇很好。 |
【小题5】第(15)段画横线的句子在刻画人物时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刻画出了人物什么的特点?
【小题6】作者也将詹大胖子这个人物放在现实生活中进行客观地描述,使这一人物的优缺点都很鲜明。下列各项中不能够体现詹大胖子优点的一项( )
A.每天早晨按时开大门,按时摇铃。 |
B.给校园里的花浇水给,老师烧水。 |
C.低价卖糖给学生。 |
D.帮先生印考试卷子,到学生家去送成绩单。 |
A. 听觉 嗅觉 B. 听觉 味觉 C. 视觉 触觉 D. 视觉 味觉
【小题8】“童年化育师恩久,花甲感念教益长”,在第(19)段中汪曾祺先生以浓情的笔墨追忆了自己小学五、六年级的两位国文老师,他们授课的内容分别对作者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小题9】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分析文章最后一段的作用。
【小题10】对本文特点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辞藻华丽,颇具几分古典韵味。 |
B.客观真实,人物刻画“不虚美,不隐恶”。 |
C.行文流畅,结构清晰。 |
D.温婉细腻,素朴中有真味。 |
A.议论性散文 | B.叙事性散文 | C.说明文 | D.写景抒情散文 |
3.材料作文-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材料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