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日喀则市南木林高级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502507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10/28

1.选择题(共10题)

1.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
A.强横  强劲  倔强    强人所难
B.据说  据悉  拮据    据为已有
C.差别  参差  差距    差强人意
D.记载  转载   刊载   千载难逢
2.
下列各句中画线的成词,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美国在前方的兵力本就吃紧,再加上它到处插手,兵力使用已经陷入捉襟见肘的窘境。
B.桂林的山水神奇秀丽,青青的山,绿绿的水,栩栩如生,令人陶醉。
C.这们责任编辑只对文字部分负责,书的其它环节,如插图装订等,就望尘莫及了。
D.几年前,我们在清华园相识;今天,我们又在珞珈山萍水相逢
3.
下列各句中的成语,全都是褒义的一项是( )
A.神采奕奕 眉飞色舞 昂首挺胸 卧薪尝胆
B.相濡以沫 戒骄戒躁 洗耳恭听 执迷不悟
C.俯首帖耳 驰名中外 大名鼎鼎 德高望重
D.东施效颦 买椟还珠 救死扶伤 井然有序
4.
下列各句中画线的关联词语,使用不完全恰当的一项是( )
A.很多人虽然搬进了高楼大厦,但还是留恋着胡同文化。
B.无论是扫描式阅读还是跳跃式阅读,注意力也要高度集中。
C.求知不是为了吹嘘炫耀,而是为了寻找真理、启迪智慧。
D.妈妈一边帮我收拾行李,一边叮嘱我要照顾好自己
5.
下列各句没有使用修辞方法的一项是( )
A.这是一个很可爱的大花园,长满了绿茸茸的青草,美丽的鲜花随处可见,多得像天上的星星。
B.栖息在树枝上的鸟儿唱着欢乐的曲子。
C.鸟儿们在树梢翩翩起舞,兴奋地欢唱着。
D.他们在他腰周围弄了一阵子,好像是为他系上一件东西似的。
6.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绿色食品越来越受老百姓的青睬。
B.能否推行素质教育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
C.我们并不否认这部电视剧没有不足之处,但它整体上是成功的。
D.由于坚持植树造林,这一带基本上彻底消除了风沙灾害。
7.
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新春伊始,“和谐社会”这一极具亲和力的温馨词汇迅速“升温”。
B.2005年7月6日决定的2012年奥运会举办城市的投票,中国人在国际奥委会里共有两票,是国际奥委会委员何振梁先生和于再清先生。何振梁说:“伦敦胜出既在情理之中,又令人感到意外。多数人预计巴黎会强一点,伦敦是后来居上的。”
C.充满刀光剑影、奇幻色彩的金庸小说《天龙八部》如今也入选高二《语文读本》,并受到师生们的普遍接受和欢迎。
D.“生存,还是毁灭?”莎士比亚的这句名言揭示出一个最基本的哲学命题,那就是人的生存价值是什么?
8.
将下列词语填入语段横线处,排序完全恰当的一项是( )
①田间的另一头却空无一人,孩子滚到尽头后,要自己走路回家
②那头有父亲接着 ③田间另一头则是祖父
④帮助 ⑤经验 ⑥关爱
侗族人有一个特殊的成人仪式:滚泥巴。5岁时,由母亲牵着去滚泥巴,孩子从田间的这头滚向另一头, 。10岁时,由父亲领着去滚泥巴, 。l5岁时,由祖父领着继续滚泥巴, 。侗族孩子明白,在这个世间,母亲可以给我 ,父亲可以给我 ,祖父可以传授我 ,但人生的道路最终靠自己去摸索,生活才是最好的导师。
A.③①②⑤④⑥B.②③①④⑤⑥
C.③②①⑥④⑤D.②③①⑥④⑤
9.
下列句子语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猫在前,猴在后,猫拉着猴。 
②此时,我才看清楚,站在我面前的,原来是一只猫和猴的连体。
③那只猴子呢,却安闲地倚靠在猫身上,等着猫来拉它。 
④从猫的神态上可以看出,它在用力拉着,双目圆睁,张着嘴巴,作喘息状。 
⑤我伏在桌子上仔仔细细地端详着。
A.⑤①②④③B.⑤②①④③
C.③④①⑤②D.③⑤②①④
10.在(x2+2x+y)5的展开式中,x5y2的系数为{#blank#}1{#/blank#}.

2.文言文阅读(共1题)

1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然后完成小题。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小题1】对上面文章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B.“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C.“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D.“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小题2】对文章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毛:草木B.息:休息C.匮:竭尽D.亡,通“无”。

3.现代文阅读(共2题)

12.
现代文阅读
(1)残冬季节,世界颓败了,天地间亮丽的色彩全都熄灭。
(2)小院里那株矮小的桃树落尽了叶子,苍黑的裸枝守着它丑陋的疤痕,伛偻在荒秽的角落,卑怯而孤寂。
(3)我想念一朵小花。
(4)这是一朵早醒的桃花,它曾经开放在这株树的一根枝条上,灼灼的颜色将我照亮。至今它那轻柔的枝条还拂动我的记忆,使我舒畅难禁。
(5)那时末空正阴郁。这座被世界遗忘的小院,守着一隅冻土冬眠,白昼和夜晚同样的寂寥,没有色彩,没有生命的消息。
(6)而这朵花却骤然开放了,它独自立在枝头,大胆地舒展那娇小的花瓣,畅舒生命中全部的芳香和颜色,露出新鲜的浅笑,这死寂的世界顿时洋溢着生气。它张开纯真的眼睛,看这寥落的小院,看满院的秽土和残枝败叶,看那白寂的墙和苍灰的楼房,它的眼色越过萧索的棚栏,投向那冥漠的茫茫天宇。
(7)高邈的天空连同它覆盖下的万物冰冷地斜睨它,这朵早开的小花,它太小了,太轻、太微弱了。
(8)但它毫不羞怯地染红自己,红得那么深,那么浓艳,那么沉醉,无忌无讳地红,不掩不遮地红,在天边灰暗的背景上孤独地灿烂。
(9)它就在这一根丑陋的枝条上,独自营造着春天,充实它绚烂的年华,享受它美丽的生命。
(10)它控制不住生命的喜悦,笑出声来,声音是那么甜柔新鲜,昏梦的枝条和上下的根须都听到它这无所不在的声音。于是生命在粗糙的皮下波动、流淌,聚成苞蕾,又有一朵开了,又一朵……一簇簇一团团的花,占领了所有的枝条。这些追随者,摹仿它的颜色和姿态,拥有和分享着春天。
(11)于是引来一阵阵和暖的风,在它们的花瓣上亲昵地抚摸,把它们美艳的故事,四处张扬。于是招来一滴滴露珠,依偎着它们的娇靥旋舞虹彩,于是引来一群群异乡的蜜蜂,围绕它们嘤嘤飞鸣,倾听那些甜密的销魂的诉说。
(12)观赏者们群集而至,他们从灰袍中伸出头来,赞美说:这些春的使者,生命的先觉者,领风骚的佳丽,真是三春第一红,百卉第一香啊!
(13)但那朵最早开放的小花此刻却隐没了,人们不认识它,不知它寄托在那个位置。那朵站得离高的花不是它,那朵开得最煊赫的花不是它,那颗曾经被它染红的露珠,那只曾经被它迷醉的蜜蜂,都不记得它。
(14)在这世界的一个季节里,它开放过一阵,最先孤独地红过、香过、美丽过,它自己也没留下记忆,就消逝了。
为此,我悼念它,这朵早醒的小花。
【小题1】文中最能概括“早醒的桃花”的形象的文字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下列不是“早醒的桃花”的“早醒”的意思的是
A.独自营造春天,生命年华绚烂美丽。
B.使死寂的世界顿时溢满了生气。
C.追随者摹仿它,拥有和分享春天。
D.引来一群群异乡的蜜蜂。
【小题3】“早醒的桃花”的“孤独”表现在哪里?
【小题4】阅读全文,下列不是表现了桃花可贵精神的是(  )
A.勇敢B.善良C.自信D.执着
【小题5】“它独自站在枝头”“独自营造着春天”,“露出新鲜的浅笑”,“声音那么甜柔新鲜”等句中反复用了“独自”和“新鲜”,下列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桃花开放时,既是孤独寂寞的,又是独立无畏地开拓的。
B.起强调突出作用,。
C.表现桃花旺盛的生命活动,与死寂的世界形成鲜明对比,表现其营造春天,唤醒生命的作用。
D.显得有点啰嗦。
【小题6】第五段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小题7】文中划线句子主要用了哪些修辞,并写出其作用。
【小题8】本文的文体是( )
A.说明文B.记叙文C.议论文D.散文
【小题9】试着给本文拟一个题目
13.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加碘盐有必要吃吗

阮光锋

①有人说,碘盐吃多了会得甲亢,尤其是沿海地区的人经常吃海产品,所以不需要吃碘盐。这是真的吗?吃碘盐真的会导致碘超标吗?

②其实,就目前我们的膳食情况来看,不论是沿海居民还是内陆居民,都需要吃碘盐。

③碘是身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在我们脖子上有个腺体叫甲状腺,它需要碘来生成甲状腺素,甲状腺素具有加快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发育尤其是脑发育的作用。如果缺碘,将会影响大脑发育,容易引发克丁病和大脖子病。

④碘的饮食来源主要包括食物、加碘食盐及饮用水。含碘丰富的食物主要有海带、紫菜和海鱼等。不过,国际上公认的防治碘缺乏病的主导措施就是食盐加碘。为什么呢?调查显示,无论是在低碘还是高碘地区,海带、紫菜、海鱼等传统观念中的补碘食物对于碘的摄入量都贡献甚微。因为这些食物虽然含碘量较高,但占人类膳食的比例太小。而且海盐本身其实也不含碘的。在沿海地区,碘盐仍是当地居民重要的碘来源,不通过食盐补充的话,碘摄入量就会不足。所以,即便生活在海边,仍然需要食用含碘盐。很多人担心碘吃多了会得甲状腺疾病,是过于担心了。世界卫生组织认为,每日碘摄入量在1000微克以下一般是安全的。正常饮食的话,普通人的碘摄入基本不会超过这个量。

⑤很多人认为碘盐是中国特色,其他国家都不这样做,其实,恰恰相反。食盐加碘是世界卫生组织在全球推行的预防和控制碘缺乏病的策略。世界卫生组织推荐食盐中的碘添加量为20-40毫克/千克,而我国食盐的碘添加量低于这一标准,目前为20-30毫克/千克。

(选自《百科知识》,有删改)

【小题1】下面对“沿海地区的居民仍有必要吃碘盐”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海盐本身其实并不含碘。
B.海带、紫菜、海鱼等传统观念中的补碘食物,占人类膳食的比例太小。
C.碘盐仍是沿海居民重要的碘来源,不通过食盐补充,碘摄入量就会不足。
D.世界卫生组织认为,普通人每日碘摄入量应在1000微克以上。
【小题2】对文章第⑤自然段中画线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列数字、打比方B.作比较、分类别
C.列数字、作比较D.分类别、打比方
【小题3】下面对选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①自然段针对某些人的错误认识提出问题,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B.第④自然段加点词“主要”的使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C.第④自然段加点词“这”指代的是前面提到的“碘摄入量就会不足”。
D.这篇说明文以短小的篇幅、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了生活中的科学知识。
【小题4】下列不是碘的主要饮食来源的是(   )
A.海带B.紫菜C.椰子D.黄花鱼

4.材料作文(共1题)

14.
泥人和木人在河边玩,木人调皮的向泥人泼水,泥人吓得连滚带爬地逃走,没命地喊着:“杀人啦,救命呀!”木人生气地说:“你这个人很难相处啊,泼一点水在身上算得了什么?怎地喊杀人、救命呀?没意思!”
两人走到篝火前,泥人抱起木人就往火边放,木人吓得魂飞魄散,失声喊道:“杀人啦,救命呀!”泥人赶快抱离篝火,不理解的说:“你这个人也太难相处了,怕你冷,抱你烤烤火,喊什么杀人、放火呀?没意思!”  
要求:①根据上述材料,自拟题目,自选文体。 
②不得少于600字。
③不得抄袭。
④文中不得出现考生真实姓名、校名、地名等信息。

5.其他(共1题)

15.
下列括号内的缩句,不符合原句基本意思的一项是
A.原句:读书改变命运的观念已经普及到西藏的老百姓中间。(缩句:观念普及到老百姓中间。)
B.原句:岸边的柳树上挂满了亮晶晶的冰条儿。(缩句:柳树上挂满了冰条儿。)
C.原句:母亲沉痛的三言两语的诉说以及我亲眼见到的许多不平事实启发了我少年时代反抗压迫追求光明的思想。(缩句;诉说以及事实启发了我。)
D.原句;所有的人们都是在荒凉的不毛之地上飞翔不息的鸟儿。(缩句:人们都是鸟儿。)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0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2道)

    材料作文:(1道)

    其他:(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