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说,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同类相依,同义相亲,同难相济。(甲)世人皆知俞伯牙与钟子期的“高山流水”,桓谭《新论·琴道》也讲述了一个关于“雍门周以琴见孟尝君”的故事。(乙)孟尝君曰:“先生鼓琴,亦能令文悲乎?”对曰:“臣之所能令悲者,先贵而后贱,昔富而今贫。”雍门周说孟尝君养尊处优,流连声色,沉醉忘归,所以无法让孟尝君闻琴而生悲。等到雍门周惟妙惟肖地描述人死后的凄凉景象,引琴而歌之,孟尝君遂悲伤流泪。要被音乐感动,既取决于音乐本身,也取决于听者的心境。
琵琶有独特的表现力。《宋书·乐志》引傅玄《琵琶赋》称:“汉遣乌孙公主嫁昆弥,念其行道思慕,故使工人载筝、筑,为马上之乐。欲从方俗语,故名曰琵琶。”(丙)如此说来,琵琶是在公主和亲的路途上使用的,所宣泄的必然是幽怨,悲哀和无可奈何,是难以排解的离愁别绪,是命运无定的惆怅和迷惘。
近年来,各种类型的网络社交平台不断涌现,在满足人们社交需求的同时,也带来类似的网络社交诈骗问题。(甲)网络社交平台多建立在虚拟、开放的基础上,除了现实中的熟人外,使用者很难了解其他虚拟ID的真实情况,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落入不法分子的圈套。更重要的是,一些社交平台不善监管、缺乏自律,给诈骗分子可乘之机。丢失了诚信的本色,必然问题百出,行之不远。
中华民族一直有崇尚诚信的优良传统。(乙)“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将守信视为人安身立命的基础;“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认为诚实是天道人伦的法则。周幽王烽火戏诸侯以致亡国,商鞅“徙木立信”为后世所传诵。(丙)诚信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要素。正因此,我们一直大力倡导和践行诚信价值观,高度重视诚信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