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1.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随着新农村建设推进,农村住房条件大大改善的同时,也要关注环境问题。许多农村家畜还是放养式或半放养式,猪圈牛栏用的排污沟也裸露于地面,下雨时与雨水混杂,造成满地湿泥。生活垃圾大都堆积于房前屋后的空地,或直接倒入水沟之中,任雨水冲洗,人畜用水和灌溉用水多未处理直接进入河道。
分析新农村建设过程主要的环境问题及解决的具体措施。
材料:随着新农村建设推进,农村住房条件大大改善的同时,也要关注环境问题。许多农村家畜还是放养式或半放养式,猪圈牛栏用的排污沟也裸露于地面,下雨时与雨水混杂,造成满地湿泥。生活垃圾大都堆积于房前屋后的空地,或直接倒入水沟之中,任雨水冲洗,人畜用水和灌溉用水多未处理直接进入河道。
分析新农村建设过程主要的环境问题及解决的具体措施。
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龙眼树是亚热带果树,喜高温、怕严寒、耐旱、喜温、怕淹,为药食两用的果品。
攀枝花市位于四川省西南部,是我国龙眼的主产区,成熟期为9-10月。目前攀枝花市集聚了几十家龙眼加工和产销企业。下图为攀枝花地区地图和龙眼景观图。

(1)根据材料分析攀枝花市龙眼树的主要种植区并说明理由。
(2)与华南沿海产区比较,指出攀枝花市龙眼上市时间的早晚及其优势。
(3)简析众多龙眼加工企业落户攀枝花市对当地经济的积极影响。
材料:龙眼树是亚热带果树,喜高温、怕严寒、耐旱、喜温、怕淹,为药食两用的果品。
攀枝花市位于四川省西南部,是我国龙眼的主产区,成熟期为9-10月。目前攀枝花市集聚了几十家龙眼加工和产销企业。下图为攀枝花地区地图和龙眼景观图。

(1)根据材料分析攀枝花市龙眼树的主要种植区并说明理由。
(2)与华南沿海产区比较,指出攀枝花市龙眼上市时间的早晚及其优势。
(3)简析众多龙眼加工企业落户攀枝花市对当地经济的积极影响。
3.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俄罗斯在伏尔加河上修建了众多的大型水库,同时还修建了伏尔加河——顿河、伏尔加河——波罗的海等运河,使伏尔加河与波罗的海、黑海、白海(北冰洋)航运联为一体,形成庞大的内河航运网。左图为航运水系图,右图为1900-1987年伏尔加河三角洲的面积变化示意图。

材料二:2016年,中俄原油管道、东线(我国东北油气进口管道)天然气管道等能源领域战略性大项目相继运营或开工建设(俄罗斯已成为我国第一大原油进口来源国,第一大电力进口来源国,原油进口量5248吨,电力进口量33亿千瓦时,最高每年向中国输送380亿立方米天然气),连同我国西南能源进口通道(含中缅原油管道和天然气管道)、西北油气进口通道(含中哈原油管道和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海上油气运输通道,我国能源进口四大战略通道格局初步形成。
(1)根据材料,简述伏尔加河上修建大型水库对伏尔加河三角洲的影响。
(2)评价伏尔加河发展内河航运的条件。
(3)简述伏尔加河内河航运网的形成对伏尔加河流域开发的积极影响。
(4)随着我国能源供给与能源消费结构的大大改善,有人建议: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应以石油和天然气为主。你是否赞成?并说明理由。
材料一: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俄罗斯在伏尔加河上修建了众多的大型水库,同时还修建了伏尔加河——顿河、伏尔加河——波罗的海等运河,使伏尔加河与波罗的海、黑海、白海(北冰洋)航运联为一体,形成庞大的内河航运网。左图为航运水系图,右图为1900-1987年伏尔加河三角洲的面积变化示意图。

材料二:2016年,中俄原油管道、东线(我国东北油气进口管道)天然气管道等能源领域战略性大项目相继运营或开工建设(俄罗斯已成为我国第一大原油进口来源国,第一大电力进口来源国,原油进口量5248吨,电力进口量33亿千瓦时,最高每年向中国输送380亿立方米天然气),连同我国西南能源进口通道(含中缅原油管道和天然气管道)、西北油气进口通道(含中哈原油管道和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海上油气运输通道,我国能源进口四大战略通道格局初步形成。
(1)根据材料,简述伏尔加河上修建大型水库对伏尔加河三角洲的影响。
(2)评价伏尔加河发展内河航运的条件。
(3)简述伏尔加河内河航运网的形成对伏尔加河流域开发的积极影响。
(4)随着我国能源供给与能源消费结构的大大改善,有人建议: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应以石油和天然气为主。你是否赞成?并说明理由。
4.
【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
材料:位于河西走廊的山丹军马场(左图甲区域)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地势平坦,水草丰茂,夏季绿草如茵,冬季一片金黄,是马匹繁衍,生长的理想场所(右图),游客可举行骑马旅游、野营,参观赛马或马术表演的体验活动,并游览自然风景名胜。

(1)从气候角度说明夏季前往军马场旅游时需携带的生活用品及其理由。
(2)说明该地设有一系列旅游体验活动的目的。
材料:位于河西走廊的山丹军马场(左图甲区域)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地势平坦,水草丰茂,夏季绿草如茵,冬季一片金黄,是马匹繁衍,生长的理想场所(右图),游客可举行骑马旅游、野营,参观赛马或马术表演的体验活动,并游览自然风景名胜。

(1)从气候角度说明夏季前往军马场旅游时需携带的生活用品及其理由。
(2)说明该地设有一系列旅游体验活动的目的。
2.单选题- (共3题)
5.
读甲“世界某地区图”和乙“我国某地区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甲、乙两地区气候特点及其成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小题2】由C向B的引水计划实施的原因是
【小题3】与A河相比较,D河水文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4】从C海域到英国的伦敦港,当船只经过直布罗陀海峡时船只可能看到的自然现象及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1】甲、乙两地区气候特点及其成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暖湿润,年降水量较多;海洋深入大陆内部,受海洋影响大 |
B.甲——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深居亚欧大陆内部,受海洋影响小 |
C.乙——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
D.乙——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及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
A.B是内陆湖泊,湖区周围气候干燥,蒸发量大,实施引水可增加沿岸降水量 |
B.B是内陆湖泊,湖区周围气候干燥,蒸发量大,实施引水可增加外流区域面积 |
C.B沿岸工农业用水量大,入湖水量减少,实施引水可增加入湖河流的径流量 |
D.缓解B水位下降、盐度增大、生态失衡的现状 |
A.内流河,落差小,水流平稳 | B.支流多,含沙量较小 |
C.外流河,落差小,水流平稳,有凌汛现象 | D.外流河,落差大,水能资源较丰富,有凌汛现象 |
A.夏季,顺风顺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影响 |
B.夏季,逆风顺水,受西风和海水密度差异影响 |
C.冬季,逆水逆风,受西风和海水密度差异影响 |
D.冬季,逆风顺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海水密度差异影响 |
6.
中亚位于古代“丝绸之路”和现在“第二亚欧大陆桥”的中部。读图“中亚部分地区略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从“丝绸之路”到“亚欧大陆桥”,交通运输方式转变的原因是
①经济发展,运输需求量增大②科技的进步,修建成本低③地域广,运距长
④运输快捷,灵活方便⑤连续性好、速度快、安全性高
【小题2】关于图中铁路建设难度较大的自然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小题3】锡尔河流域种植水稻的主要主导条件是
【小题4】下列对中亚地理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1】从“丝绸之路”到“亚欧大陆桥”,交通运输方式转变的原因是
①经济发展,运输需求量增大②科技的进步,修建成本低③地域广,运距长
④运输快捷,灵活方便⑤连续性好、速度快、安全性高
A.①②③ | B.②③⑤ | C.①③⑤ | D.①④⑤ |
A.气候干旱,水源少 | B.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多沙尘、暴雪天气 |
C.沙漠戈壁广布 | D.需翻越山地 |
A.夏季高温,光照充足,有利于提高单产 | B.河流沿岸,有灌溉水源 |
C.沙质土,疏松、肥沃 | D.沿岸平原,地形平坦开阔 |
A.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地表径流少,均属于内流区域 |
B.里海北部湖水较难南部深,北部湖水盐度较南部低 |
C.土地利用类型以灌溉农业用地为主 |
D.东南部的吉尔吉斯斯坦国人均水资源居世界前列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单选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