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共10题)
2.综合题- (共2题)
11.
读下面一组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长江上游原始森林具有很高的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等方面的功能。但长期以来乱砍滥伐、毁林开荒,使长江上游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导致水土流失加剧、河道湖泊淤塞。
材料二:湖北省境内湖泊众多,星罗棋布,50年代有大小湖泊1052个,有“千湖之省”的美誉,但现在只有83个。湖南省的昔日“八百里洞庭”水面也缩小四成。
材料三:左图为长江流域图;右图为长江流域某地气候特征图。


(1)塑造长江丙河段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流水______________作用。
(2)长江乙河段易遭遇洪灾,简要分析乙处形成洪灾的自然原因:气候________;地形________。
(3)试分析近年来洞庭湖面积缩小的主要人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防治长江乙河段洪灾,采取的工程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一:长江上游原始森林具有很高的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等方面的功能。但长期以来乱砍滥伐、毁林开荒,使长江上游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导致水土流失加剧、河道湖泊淤塞。
材料二:湖北省境内湖泊众多,星罗棋布,50年代有大小湖泊1052个,有“千湖之省”的美誉,但现在只有83个。湖南省的昔日“八百里洞庭”水面也缩小四成。
材料三:左图为长江流域图;右图为长江流域某地气候特征图。


(1)塑造长江丙河段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流水______________作用。
(2)长江乙河段易遭遇洪灾,简要分析乙处形成洪灾的自然原因:气候________;地形________。
(3)试分析近年来洞庭湖面积缩小的主要人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防治长江乙河段洪灾,采取的工程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读下面一组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随着东北三省粮食产量近年来不断提高,东北“粮仓”作为我国粮食市场“稳压器”的作用得到进一步加强。下图为东北地区商品粮基地分布图

(1)A地区是世界范围内纬度最高的水稻种植区,该地区适宜水稻种植的主要自然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区域是玉米的集中产区,被称为中国的“玉米带”。如果借鉴美国“玉米带”的经验,该地区今后应制定怎样的发展策略(多选)( )
(3)C区域曾有“北大荒”之称,建国以后该地区大量开垦荒地,提高粮食生产水平,成为“北大仓”。但现在该区域的主要生态问题是什么?有哪些应对措施?
随着东北三省粮食产量近年来不断提高,东北“粮仓”作为我国粮食市场“稳压器”的作用得到进一步加强。下图为东北地区商品粮基地分布图

(1)A地区是世界范围内纬度最高的水稻种植区,该地区适宜水稻种植的主要自然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区域是玉米的集中产区,被称为中国的“玉米带”。如果借鉴美国“玉米带”的经验,该地区今后应制定怎样的发展策略(多选)( )
A.扩大生产规模 | B.提高机械化水平 |
C.提高生产技术水平 | D.改良品种 |
3.单选题- (共14题)
14.
下面是我国四个不同地区区域城市化的典型模式,其中代表江苏省的是
A.对外开放→外资企业建立→工业化→城市化 |
B.小商品经营→个体私营企业→工业化→城市化 |
C.大城市扩散→乡镇企业发展→工业化→城市化 |
D.资源开发→国有大中型企业→工业化→城市化 |
16.
我国为了改善日趋恶化的生态环境,建设了许多防护林体系,其中规模较大的是“三北”防护林和长江中上游防护林。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三北”防护林所起的主要的环保功效是( )
A. 净化空气 B. 美化环境
C. 涵养水源 D. 防风固沙
【小题2】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所起的生态作用是( )
A. 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B. 繁衍物种、维护生物多样性
C. 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
D. 净化空气、吸烟除尘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三北”防护林所起的主要的环保功效是( )
A. 净化空气 B. 美化环境
C. 涵养水源 D. 防风固沙
【小题2】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所起的生态作用是( )
A. 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B. 繁衍物种、维护生物多样性
C. 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
D. 净化空气、吸烟除尘
18.
读“我国正在实施的资源跨地区调配示意图”及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箭头①和③的运输方式中具有共性的是
【小题2】有专家指出,④工程很可能加重沿途有些地区土壤的次生盐碱化。有关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沿途有些地区潜水面较低,河水渗漏补给地下水
②沿途有些地区土壤中的盐分有逐渐向地表积聚的可能
③沿途地区城市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
④沿途地区主要地处半湿润地区,非雨季时段,蒸发量大于降水量
⑤沿途地区有大量海水的侵入

【小题1】箭头①和③的运输方式中具有共性的是
A.管道运输 |
B.高压输电 |
C.水陆联运 |
D.利用地势的自然落差自行输送 |
①沿途有些地区潜水面较低,河水渗漏补给地下水
②沿途有些地区土壤中的盐分有逐渐向地表积聚的可能
③沿途地区城市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
④沿途地区主要地处半湿润地区,非雨季时段,蒸发量大于降水量
⑤沿途地区有大量海水的侵入
A.①②④ | B.①③④ | C.②③⑤ | D.③④⑤ |
19.
读我国地理自然分区局部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决定甲、乙、丙、丁四大自然区域差异的基本因素是( )
【小题2】关于中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1】决定甲、乙、丙、丁四大自然区域差异的基本因素是( )
A.土壤和水文 | B.气候和地貌 |
C.土壤和植被 | D.地形和植被 |
A.甲区域和乙区域之间没有整体性的特征 |
B.乙区域与丙区域之间有相对一致性 |
C.丙区域与丁区域之间有显著的差异性 |
D.甲区域和丁区域独立存在,丁区域的发展变化不会影响甲区域 |
20.
2017年11月5日19时45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第二十四、二十五颗北斗导航卫星。这两颗卫星属于中圆地球轨道卫星,是我国北斗三号第一、二颗组网卫星,开启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全球组网的新时代。读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我国“北斗”系统主要属于下面哪一类现代技术( )
【小题2】下列领域中可以应用“北斗”系统的是( )
【小题1】我国“北斗”系统主要属于下面哪一类现代技术( )
A.GPS | B.RS | C.GIS | D.3S |
A.作物估产 | B.交通运输 | C.病虫害分析 | D.海底矿产分布 |
21.
2017年6月17日是第23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世界主题是“我们的土地,我们的家园,我们的未来”,我国宣传的主题是 “防治荒漠化,建设绿色家园 ”,国家林业局倡议:人人参与防治荒漠化,共建绿色美丽家园!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为迎接今年的“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制作了四幅景观图片,其中属于土地荒漠化的是( )
【小题2】导致②中现象出现的自然原因是( )

【小题1】为迎接今年的“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制作了四幅景观图片,其中属于土地荒漠化的是( )
A.①②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A.气候干旱,大风频繁 | B.降水少,但有时强度大 |
C.人口增长迅速 | D.不合理的生产活动 |
23.
读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小题2】限制该地所在农业生产基地发展的重大生态问题是( )
【小题3】【小题4】该地区农业部门拟建设水土保持林、果林、耕地、水库大坝,合理的规划方案是( )

【小题1】【小题2】限制该地所在农业生产基地发展的重大生态问题是( )
A.草场退化和土地沙化 | B.干旱缺水和低洼易涝 |
C.水土流失和土壤酸化 | D.黑土流失和湿地退化 |
A.①地—水库大坝、②地—果林、③地—耕地、④地—水土保持林 |
B.①地—水土保持林、②地—耕地、③地—果林、 地—水库大坝 |
C.①—果林、②地—耕地、③地—水库大坝、④地一水土保持林 |
D.①—耕地、②地—水土保持林、③地—水库大坝、④地—果林 |
25.
下图为某电子产品生命周期模型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根据图示信息,正确的叙述有( )
【小题2】产品的生命周期理论能够解释产业转移现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
【小题3】近年来,外商的投资逐步从珠三角地区转移到江苏省。对比珠三角地区,江苏省具有的
优势条件是

【小题1】根据图示信息,正确的叙述有( )
A.第一阶段丙国国内对该产品需求少而全部供出口 |
B.进入第二阶段后丙国该产品的技术水平落后于乙国 |
C.甲国该产品的出口量今后也不会出现减少趋势 |
D.该产品的生命周期反映了各国技术水平的差异 |
A.该产业转移路径是由甲国—乙国—丙国 |
B.该产业是向着矿产资源丰富地区转移 |
C.该产业转移反映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
D.该产业的转移主要反映的是资本转移 |
优势条件是
A.丰富的矿产资源 | B.较高的科技水平 |
C.国家对外开放政策 | D.海外华侨的大规模投资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判断题:(10道)
综合题:(2道)
单选题:(1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