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衡阳市第十四中学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50162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8/2/11

1.选择题(共6题)

1.
选出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    )
A.嘶哑(sī) 悲天悯人(mǐn)    噙(qín)住泪水
B.贿赂(hui  luò)  颧骨(quán  gǔ )  举世瞩(zhǔ)目
C.安谧(mì) 阴晦(huì) 隘口(ài)
D.拈轻怕重(niān)  蹲踞(dūn jū)    颤动(chàn)
2.
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世外桃园  弄巧成绌 拯救 稍纵即逝
B.首当其冲  光彩熠熠 祭祀 歇斯底里
C.按步就班  脍炙人口 斑斓 风度翩翩
D.咄咄逼人  水泻不通 滑稽 无所事事
3.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父母含辛茹苦地抚育我们,我们应该学会感恩。
B.为了提高学生的成绩,老师牺牲休息时间,处心积虑地给他们辅导。
C.语言应该是发展的、规范的、标准的,也不是固定不变的,不可能一劳永逸。
D.每次大扫除时,他总是拈轻怕重,对集体的荣誉漠不关心。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孩子能否树立正确的财富观,是他们形成良好人生观的关键。
B.通过这次文学活动,使很多同学找到了写作的诀窍。
C.政府部门采取紧急措施,防止超级病菌不再蔓延。
D.各级各类学校正在深入开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主题活动。
5.
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诗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奇怪得很,这次却有迥乎不同的印象。六月,并不是好时候,没有春光,没有雪,也没有秋意。那几天,有的是满湖烟雨,山光水色俱是一片迷蒙。西湖,仿佛在半睡半醒。空气中,弥漫着经了雨的栀子花的甜香。记起东坡诗句“          。”
便想,东坡自是了解西湖的人,实在应该仔细观赏领略才是。
A.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B.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C.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D.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6.
对下列加点词语意义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五色交辉(辉映) 晓雾将歇(散尽) 夕日欲颓(坠落)
B.积水空明(清澈透明)水尤清冽(寒冷,文中指清凉)往来翕忽(轻快敏捷)
C.俶尔远逝(飞快地) 沉鳞竞跃(鱼) 月色入户(文中指窗户)
D.藻荇交横(交错纵横)猿鸟乱鸣(此起彼伏,文中指热闹)古来共谈(共同)

2.诗歌鉴赏(共1题)

7.
游山西村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小题1】从诗体上看,这是一首_______诗,全诗紧扣一个“____”字,按时间的推移和空间的转换来叙述。
【小题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一名句为什么千百年来被人们广泛引用?

3.文言文阅读(共1题)

8.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乌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挈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太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张岱《湖心亭看雪》)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无与为乐者 念:______
(2)湖中人鸟声俱   绝:_____
(3)余饮三大白而别  强:______
(4)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______
【小题2】翻译画线句子。
(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小题3】下面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寥寥数语描绘了月夜小景,语言凝练而又意味深长。
B.甲文第二、三句中的“遂”“亦”二字流露出作者与张怀民相知的喜悦。
C.乙文“湖中人鸟声俱绝”中的“绝”字,从听觉入手,写出了寒冬雪后西湖的冷寂。
D.甲乙两文都是作者被贬后所写的借景抒情的文章,乙文写金陵人饮酒的场面,是为了突出雪景的迷人
【小题4】古游记大多较简。通常开篇交代时间、地点、人物、环境,中间写景,篇末感怀。甲乙两文也是如此,甲文强调“闲”,乙文着重“痴”,你是如何理解这“闲”与“痴”的?

4.现代文阅读(共1题)

9.
齐刷刷的目光
①岁月如歌,心灵的历程如一叶孤舟,停泊过温柔恬静的港湾,也经历许多惊涛骇浪。每个人的心中总有一些无法抹去的伤痕。
②四年前,我无缘参加高考,因为我预考的分数离分数线都还差二百多分。我并没有痛不欲生,在那个偏僻的山沟里,我从来没有想过自己要上大学,也从来没有想过自己能上大学。
③接下来,像其他学生一样,父母要我去复读。我呢,要我去我就去,反正再考不上父母就死了心。母校肯定是不要我的,因为老师知道我是连预考都没通过的差生,后来,父母托亲戚帮我联系另一中学,称我高考只差几分。于是我便来到了那个中学读补习班,稀里糊涂读了几天,和以前读书没什么区别。这一天上午,补习班的彭老师,一个胖胖的却很认真的老师,在讲台上大声宣布我是一个不受欢迎的人,勒令我立刻滚蛋,因为他在县教委查过我的分数,发现我连预考都差十万八千里。当时我坐在教室的后面,全班同学齐刷刷地都回过头来看着我这个混进高考队伍的倒霉蛋。
④那一刻,教室里静得可怕,空气都凝固了,我感觉老师和同学的目光都像利剑一样,我已经没有勇气再赖着不走了,在极度的羞愧中我不知道我是怎样离开教室的。回家的路上阳光暴晒,分外刺眼,我的眼泪在无声地流个不停,我感到心也在一滴滴流血。我发誓,如果不考上大学,誓不为人。
⑤想读书了,却没有学校接受我,我惶惶不可终日。忽然有一天,一个同学来邀我去湘乡读补习班,于是我跟着她来到了湘乡。
⑥在一个四面漏风破庙似的教室里,我开始疯狂地读书。我知道,我面临的比赛,别人都快接近终点了,而我此时还刚开始跑,我只有拼命地跑、不停地跑,才能赶上和超过别人。强烈的信念使我不知疲惫不分昼夜地读书,早上我是第一个来到教室,晚上我一个人还在点着蜡烛看书。头发长及披肩也浑然不觉,因为,我就压根儿没照过镜子……
⑦第二年,我以班上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大学,从此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在以后的日子里,当小有成绩沾沾自喜时,一想起当年老师和同学们那齐刷刷的利剑穿心般的目光,我便不再得意,前面的路还很长、很长。
【小题1】本文的叙事线索是______________;记叙的顺序是____________。
【小题2】从文中找出一个与第②段中画线句子相照应的句子,并抄写在下面。
【小题3】文中“我”的“心中总有一些无法抹去的伤痕”,这伤痕指的是什么?
【小题4】第①段中画线句子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小题5】第④段中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小题6】最后一段中画线的语句有什么深刻含义?

5.综合性学习(共1题)

10.
综合性学习
语文课外小组进行家乡旅游资源调查活动。
(1)请你简要介绍家乡的一处风景。
(2)下面这则告示告诉旅客的主要意思是什么?
除了你的脚印,什么都别留下;除了你的记忆,什么都别带走!
(3)为了充分开发这一旅游资源,请你给有关部门拟一条合理的建议。

6.作文(共1题)

11.
请围绕“尊重”这个话题,写一篇作文,不得少于600字。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6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综合性学习:(1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