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3题)
1.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面对灾害他奋不顾身,用行动阐释着大爱无疆,可灾害过后回到家,老父亲已经去世半月。他悲痛至极,真有百身何赎之感。
②要学会大而化之,把复杂的事情尽量简单处理,千万不要把简单的事复杂化。掌握办事效率是一门学问,要控制好节奏。
③俗话说得好:知错就改不算错,犯而不校错中错。我是你的朋友,你做错了事可以对我说,让藏在心灵深处的心事,也出来晒晒太阳!
④有时候,很多人低头看着自己索然无味的生活现状,会突然想有一次旅行,希望旅行中有班荆道故的欣喜。
⑤通过民间的交往,两国间逐渐增加了了解,最终签订了城下之盟,希望子孙后代能保持友好睦邻关系。
⑥为颠覆伊朗政权,美国可谓处心积虑,用尽手段制裁,但最终都未能得逞,反落得个干涉别国内政的坏名声。
①面对灾害他奋不顾身,用行动阐释着大爱无疆,可灾害过后回到家,老父亲已经去世半月。他悲痛至极,真有百身何赎之感。
②要学会大而化之,把复杂的事情尽量简单处理,千万不要把简单的事复杂化。掌握办事效率是一门学问,要控制好节奏。
③俗话说得好:知错就改不算错,犯而不校错中错。我是你的朋友,你做错了事可以对我说,让藏在心灵深处的心事,也出来晒晒太阳!
④有时候,很多人低头看着自己索然无味的生活现状,会突然想有一次旅行,希望旅行中有班荆道故的欣喜。
⑤通过民间的交往,两国间逐渐增加了了解,最终签订了城下之盟,希望子孙后代能保持友好睦邻关系。
⑥为颠覆伊朗政权,美国可谓处心积虑,用尽手段制裁,但最终都未能得逞,反落得个干涉别国内政的坏名声。
A.②④⑤ |
B.②③⑤ |
C.③④⑥ |
D.①④⑥ |
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近年来,我国网络强国战略蹄疾步稳,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信息经济蓬勃发展,网络空间日渐清朗。 |
B.上海迪士尼作为“打着美国烙印”的外来文化品牌,尽管一年多来时不时传出服务差、消费贵、排队时间长,但依然在短时间内迅速盈利,并拉开了高额涨价的闸门。 |
C.据12月7日对外发布的2016年中国创新指数测算结果显示,2016年中国创新指数为181.2,比上年增长5.7%,呈现稳步提升态势。 |
D.不管英国父母还是丹麦父母,他们不约而同拿“中国孩子”来做参照系,起码说明世界上的父母在焦虑权衡的时候,心底里还是会把“中国孩子”当做优等生来公认的。 |
3.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中国政府历来主张地区间的矛盾以和平方式加以解决,不要两句话说不到一块,就动刀动枪的。 |
B.某医生医术高明,治好不少患者多年的顽疾,解除了患者的痛苦。患者对该医生十分感激,其中一位患者特地制作锦旗表示感谢,上写道:“杏坛高手,医者仁心。” |
C.我妻子和郭教授的内人是多年的闺蜜,她俩经常一起逛街,一起旅游,话多得似乎永远都说不完。 |
D.某经理在部门T作分析会上做报告,最后总结说:这只是我的浅知拙见,如有不当,敬请批评指正。 |
2.诗歌鉴赏- (共1题)
4.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
水边偶题
罗隐
野水无情去不回,水边花好为谁开?只知事逐眼前去,不觉老从头上来。
穷似丘柯休叹息,达如周召亦尘埃。思量此理何人会?蒙邑先生最有才。
【注】①罗隐:晚唐著名诗人,屡试不第。②丘轲:孔丘、孟轲,周召:周公、召公。③蒙邑先生:庄子。
【小题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E. 尾联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借对庄周的称赞含蓄地表达了对弃世绝俗、隐逸山林的向往之情。
【小题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
水边偶题
罗隐
野水无情去不回,水边花好为谁开?只知事逐眼前去,不觉老从头上来。
穷似丘柯休叹息,达如周召亦尘埃。思量此理何人会?蒙邑先生最有才。
【注】①罗隐:晚唐著名诗人,屡试不第。②丘轲:孔丘、孟轲,周召:周公、召公。③蒙邑先生:庄子。
【小题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野水”和“水边花”紧扣诗题“水边偶题”。诗人批评了“野水”的无情,赞美了“水边花”的美丽。 |
B.首联运用了反衬的手法,以水之“无情”反衬人的有情,以水边“花好”反衬人心情之不好。 |
C.颔联抒写人生感慨——只知道事物一个个从眼前离去,没有发现变老是从头上开始的。 |
D.颈联用典,抑郁之情以旷达出之,使诗中感情不至过于低沉压抑,提升了诗歌的思想境界。 |
【小题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
3.文言文阅读- (共1题)
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晋灵公不君:厚敛以雕墙;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宰夫腼熊蹯不熟,杀之,寘诸畚,使妇人载以过朝。赵盾、士季见其手,问其故,而患之。将谏,士季曰:“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会请先,不入,则子继之。”三进及溜,而后视之,曰:“吾知所过矣,将改之。”稽首而对曰:“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诗》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夫如是,则能补过者鲜矣。君能有终,则社稷之固也,岂惟群臣赖之?又曰:‘衮职有阙,惟仲山甫补之。’能补过也。君能补过,衮不废矣。”
犹不改。宣子骤谏,公患之,使鉏麑贼之。晨往,寝门辟矣,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麑退,叹而言曰:“不忘恭敬,民之主也。贼民之主,不忠;弃君之命,不信。有一于此,不如死也。”触槐而死。
秋九月,晋侯饮赵盾酒,伏甲,将攻之。其右提弥明知之,趋登,曰:“臣侍君宴,过三爵,非礼也。”遂扶以下。公嗾夫獒焉。明搏而杀之。盾曰:“弃人用犬,虽猛何为!”斗且出。提弥明死之。
初,宣子田于首山,舍于翳桑。见灵辄饿,问其病,曰:“不食三日矣。”食之,舍其半。问之,曰:“宦三年矣,未知母之存否,今近焉,请以遗之。”使尽之,而为之箪食与肉,寘诸橐以与之。既而与为公介,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问何故,对曰:“翳桑之饿人也。”问其名居,不告而退。遂自亡也。
乙丑,赵穿攻灵公于桃园。宣子未出山而复。太史书曰:“赵盾弑其君。”以示于朝。宣子曰:“不然。”对曰:“子为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讨贼,非子而谁?”宣子曰:“呜呼!‘我之怀矣,自诒伊戚’,其我之谓矣!”孔子曰:“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赵宣子,古之良大夫,也为法受恶。惜也,越竟乃免。”
(节选自《晋灵公不君》)
【小题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小题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l)君能有终,则社稷之固也,岂惟群臣赖之?
(2)子为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讨贼,非子而谁?
晋灵公不君:厚敛以雕墙;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宰夫腼熊蹯不熟,杀之,寘诸畚,使妇人载以过朝。赵盾、士季见其手,问其故,而患之。将谏,士季曰:“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会请先,不入,则子继之。”三进及溜,而后视之,曰:“吾知所过矣,将改之。”稽首而对曰:“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诗》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夫如是,则能补过者鲜矣。君能有终,则社稷之固也,岂惟群臣赖之?又曰:‘衮职有阙,惟仲山甫补之。’能补过也。君能补过,衮不废矣。”
犹不改。宣子骤谏,公患之,使鉏麑贼之。晨往,寝门辟矣,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麑退,叹而言曰:“不忘恭敬,民之主也。贼民之主,不忠;弃君之命,不信。有一于此,不如死也。”触槐而死。
秋九月,晋侯饮赵盾酒,伏甲,将攻之。其右提弥明知之,趋登,曰:“臣侍君宴,过三爵,非礼也。”遂扶以下。公嗾夫獒焉。明搏而杀之。盾曰:“弃人用犬,虽猛何为!”斗且出。提弥明死之。
初,宣子田于首山,舍于翳桑。见灵辄饿,问其病,曰:“不食三日矣。”食之,舍其半。问之,曰:“宦三年矣,未知母之存否,今近焉,请以遗之。”使尽之,而为之箪食与肉,寘诸橐以与之。既而与为公介,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问何故,对曰:“翳桑之饿人也。”问其名居,不告而退。遂自亡也。
乙丑,赵穿攻灵公于桃园。宣子未出山而复。太史书曰:“赵盾弑其君。”以示于朝。宣子曰:“不然。”对曰:“子为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讨贼,非子而谁?”宣子曰:“呜呼!‘我之怀矣,自诒伊戚’,其我之谓矣!”孔子曰:“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赵宣子,古之良大夫,也为法受恶。惜也,越竟乃免。”
(节选自《晋灵公不君》)
【小题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 “辟”,通“避”,躲避。 |
B.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靡”,没有。 |
C.晋侯饮赵盾酒 “饮”,请……喝酒。 |
D.赵盾弑其君 “弑”,杀,只能用于臣杀君。 |
A.①厚敛以雕墙 ②先帝不以臣卑鄙 |
B.①坐而假寐 ②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
C.①莫之继也 ②孔子云,何陋之有 |
D.①弃人用犬,虽猛何为 ②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
A.赵盾不忘恭敬。组麂受晋灵公之命暗杀赵盾。赵盾清早已穿戴整齐准备上朝,由于时间还早,端坐着打瞌睡。鉏麑认为赵盾不忘记恭敬,是百姓的主宰。 |
B.赵盾忠君爱国。晋灵公因厨子没有把熊掌炖熟,就杀死他,把尸体装在草筐里,命妇女用车装着尸体经过朝堂。赵盾知道后为此事很忧虑,率先进谏,但晋灵公不听。 |
C.赵盾体恤下情。赵盾在被晋灵公追杀途中,看到灵辄饿病了,就给他吃的;听说他要省下食物给他的母亲,就专门为她准备了一筐饭和肉,放在袋子里。 |
D.赵盾深明大义。董狐是古代的好史官,记载史事的原则是直言不讳,他如实记载了赵盾弑君这件事,孔子肯定了董狐的做法。 |
(l)君能有终,则社稷之固也,岂惟群臣赖之?
(2)子为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讨贼,非子而谁?
4.现代文阅读- (共1题)
6.
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文后各题。
白轮船
【前苏联】钦吉斯·艾特玛托夫
山,山,山,四面都是山,到处是悬崖峭壁、乱石、森林。群山是那样雄伟,那样巍峨。孩子此时此刻感到自己太小、太孤单,无依无靠。太阳已经西斜,渐渐朝湖的方向落去。向东的山坡上出现了短短的阴影,阴影就要朝山脚爬去了。
孩子用望远镜第几百次甚至几千次地朝最远处望去。啊,是它!前方,伊塞克湖湛蓝湛蓝的边缘上,白轮船出现了!来了,就是它!威武、漂亮的白轮船就像滑行在琴弦上似的,又直又平稳。孩子赶紧用衣襟擦净了玻璃,又一次调好了焦距。现在可以看出,轮船在波浪中微微颠簸着,船尾拖着一条明晃晃的、泡沫翻滚的长带。孩子很长时间目不转睛地欣赏着白轮船,也长时间地想着他怎样变成鱼,顺着河游去找白轮船。
第一次在卡拉乌尔山上看到白轮船时,他的心扑通扑通地跳起来。他一下子就断定,他的爸爸就在这条船上!他坚信这一点,因为他非常希望是这样的。
他既不记得爸爸,也不记得妈妈。他一次也没有见过他们,他们也没有来看过他。但是孩子知道,他的爸爸在伊塞克湖上当水手,妈妈同爸爸离婚以后,将他留给外公,一去就再没有回来。外公说,他的女儿,也就是这孩子的妈妈,有了新家庭和两个女儿;他从前的女婿,也就是这孩子的爸爸,好像还在一条轮船上当水手,好像也有了新家庭和孩子。
轮船前进着,渐渐远去。它并不知道有个孩子变成鱼儿正朝它游去。他希望这样来变鱼:身上一切全是鱼的——鱼身子,鱼尾巴,鱼翅膀,鱼鳞,——只有头还是自己的,让又大又圆的头长在细细的脖子上,还让头上长两只招风耳朵和布满伤痕的鼻子。他跟自己的石头伙伴们告别:“再见了,‘睡骆驼’;再见,‘狼’;再见,‘马鞍’;再见,‘坦克’;我要去伊塞克湖,到白轮船上找我的爸爸去。”然后他一下子蹦到河里,钻进汹涌的激流,顺流而下,游过高高的红粘土陡崖,越过石滩,从吊桥下面钻过,擦过岸边的柳丛,顺着水声隆隆的峡谷一路向下,一直进入伊塞克湖。
他在伊塞克湖里游过了一浪又一浪,终于来到白轮船跟前。“你好,白轮船,我来了!”他对白轮船说,“天天拿望远镜望你的就是我。”船上的人都感到十分吃惊,一齐跑上来看。他对当水手的爸爸说:“爸爸,你好,我是你儿子,我是来找你的。”“你算什么儿子?你是半人半鱼!”“你快把我拉上船,我就变成人形了。”“好吧,咱们就来试试看。”爸爸撒下鱼网,从水里将他捞上去,放到甲板上,他一下子就恢复了原形。
然后——然后白轮船继续往前开。他就把自己知道的一切,把自己的全部生活都讲给爸爸听。他要告诉爸爸莫蒙外公是最好的外公,奥罗兹库尔姨父常常骂他老人家,有时当着很多人的面骂外公。我还很小的时候,亲外婆就死了。后来就来了这个外婆,有时很凶,一发起脾气,简直要吃人。
冬天,我们那里的雪齐脖子深。河那边的森林叫风吹得喀喀嚓嚓、呼呼喇喇直响,呜呜地直叫。真叫人害怕!
我们那里到了夏天放牧的人偶尔带着羊群和马群在大草甸子上过夜,我跟他们的孩子们在一起,玩捉迷藏,学打仗,玩得非常带劲儿,简直不想走了。要是天天能跟孩子们一块儿在草甸子上玩,那该有多好啊!
冬天,晚上,事情做完后,外公就给我讲故事。我知道,这时候外面是漆黑漆黑、冰冷冰冷的夜,风刮得很凶。连最大的山在这样的夜里也胆小起来,挤成一堆,拼命朝我们的房子、朝窗户里的灯光眼前靠。
这叫我又害怕又高兴。我要是一个巨人,一定会走出房去,大声对山说:“山,胆子别那样小,有我在这里!就让风大,就让天黑,就让雪猛,你们也不要怕,快站回原地方,别挤成一堆。”然后我就踩着雪,蹚过河,到森林里去。夜晚树木在森林里是感到很害怕的。树木很冷清,没有人跟它们说话。光秃秃的树木冻得瑟瑟发抖,没地方好躲藏。我要到森林里去,拍拍每一棵树的树身子,叫树别这样害怕。大概,那些到春天不发绿的树就是吓死了。
外公给我讲故事的时候,我就想着这一切。他往往要讲很长时间,有各种各样的故事。冬天很长很长,要是没有外公讲故事,冬天是很乏味的。
白轮船渐渐远了,轮船的烟囱在望远镜里已经看不清了。现在孩子该给随爸爸轮船航行的故事想出个结尾了。一切都想得很好,就是结尾老是想不出来。他可以毫不费事地想象出他怎样变成鱼,怎样顺着河向湖里游去,怎样遇到白轮船,怎样同爸爸见面,也能想象出他要对爸爸讲的一切。但再往下,事情就难了。因为,如果再往下,轮船就要渐渐靠近码头,水手们就要各自回家,爸爸也要回家。这可怎么办呢?跟爸爸走?
爸爸肯带他吗?
白轮船越走越远,渐渐变成一个隐隐约约的小白点儿。太阳眼看着就要落到水面上。在望远镜里可以看到,紫红色的湖面正闪着耀眼的光芒。
(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小题2】请简要赏析小说中孩子的形象。
【小题3】这篇小说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请结合文本赏析。
白轮船
【前苏联】钦吉斯·艾特玛托夫
山,山,山,四面都是山,到处是悬崖峭壁、乱石、森林。群山是那样雄伟,那样巍峨。孩子此时此刻感到自己太小、太孤单,无依无靠。太阳已经西斜,渐渐朝湖的方向落去。向东的山坡上出现了短短的阴影,阴影就要朝山脚爬去了。
孩子用望远镜第几百次甚至几千次地朝最远处望去。啊,是它!前方,伊塞克湖湛蓝湛蓝的边缘上,白轮船出现了!来了,就是它!威武、漂亮的白轮船就像滑行在琴弦上似的,又直又平稳。孩子赶紧用衣襟擦净了玻璃,又一次调好了焦距。现在可以看出,轮船在波浪中微微颠簸着,船尾拖着一条明晃晃的、泡沫翻滚的长带。孩子很长时间目不转睛地欣赏着白轮船,也长时间地想着他怎样变成鱼,顺着河游去找白轮船。
第一次在卡拉乌尔山上看到白轮船时,他的心扑通扑通地跳起来。他一下子就断定,他的爸爸就在这条船上!他坚信这一点,因为他非常希望是这样的。
他既不记得爸爸,也不记得妈妈。他一次也没有见过他们,他们也没有来看过他。但是孩子知道,他的爸爸在伊塞克湖上当水手,妈妈同爸爸离婚以后,将他留给外公,一去就再没有回来。外公说,他的女儿,也就是这孩子的妈妈,有了新家庭和两个女儿;他从前的女婿,也就是这孩子的爸爸,好像还在一条轮船上当水手,好像也有了新家庭和孩子。
轮船前进着,渐渐远去。它并不知道有个孩子变成鱼儿正朝它游去。他希望这样来变鱼:身上一切全是鱼的——鱼身子,鱼尾巴,鱼翅膀,鱼鳞,——只有头还是自己的,让又大又圆的头长在细细的脖子上,还让头上长两只招风耳朵和布满伤痕的鼻子。他跟自己的石头伙伴们告别:“再见了,‘睡骆驼’;再见,‘狼’;再见,‘马鞍’;再见,‘坦克’;我要去伊塞克湖,到白轮船上找我的爸爸去。”然后他一下子蹦到河里,钻进汹涌的激流,顺流而下,游过高高的红粘土陡崖,越过石滩,从吊桥下面钻过,擦过岸边的柳丛,顺着水声隆隆的峡谷一路向下,一直进入伊塞克湖。
他在伊塞克湖里游过了一浪又一浪,终于来到白轮船跟前。“你好,白轮船,我来了!”他对白轮船说,“天天拿望远镜望你的就是我。”船上的人都感到十分吃惊,一齐跑上来看。他对当水手的爸爸说:“爸爸,你好,我是你儿子,我是来找你的。”“你算什么儿子?你是半人半鱼!”“你快把我拉上船,我就变成人形了。”“好吧,咱们就来试试看。”爸爸撒下鱼网,从水里将他捞上去,放到甲板上,他一下子就恢复了原形。
然后——然后白轮船继续往前开。他就把自己知道的一切,把自己的全部生活都讲给爸爸听。他要告诉爸爸莫蒙外公是最好的外公,奥罗兹库尔姨父常常骂他老人家,有时当着很多人的面骂外公。我还很小的时候,亲外婆就死了。后来就来了这个外婆,有时很凶,一发起脾气,简直要吃人。
冬天,我们那里的雪齐脖子深。河那边的森林叫风吹得喀喀嚓嚓、呼呼喇喇直响,呜呜地直叫。真叫人害怕!
我们那里到了夏天放牧的人偶尔带着羊群和马群在大草甸子上过夜,我跟他们的孩子们在一起,玩捉迷藏,学打仗,玩得非常带劲儿,简直不想走了。要是天天能跟孩子们一块儿在草甸子上玩,那该有多好啊!
冬天,晚上,事情做完后,外公就给我讲故事。我知道,这时候外面是漆黑漆黑、冰冷冰冷的夜,风刮得很凶。连最大的山在这样的夜里也胆小起来,挤成一堆,拼命朝我们的房子、朝窗户里的灯光眼前靠。
这叫我又害怕又高兴。我要是一个巨人,一定会走出房去,大声对山说:“山,胆子别那样小,有我在这里!就让风大,就让天黑,就让雪猛,你们也不要怕,快站回原地方,别挤成一堆。”然后我就踩着雪,蹚过河,到森林里去。夜晚树木在森林里是感到很害怕的。树木很冷清,没有人跟它们说话。光秃秃的树木冻得瑟瑟发抖,没地方好躲藏。我要到森林里去,拍拍每一棵树的树身子,叫树别这样害怕。大概,那些到春天不发绿的树就是吓死了。
外公给我讲故事的时候,我就想着这一切。他往往要讲很长时间,有各种各样的故事。冬天很长很长,要是没有外公讲故事,冬天是很乏味的。
白轮船渐渐远了,轮船的烟囱在望远镜里已经看不清了。现在孩子该给随爸爸轮船航行的故事想出个结尾了。一切都想得很好,就是结尾老是想不出来。他可以毫不费事地想象出他怎样变成鱼,怎样顺着河向湖里游去,怎样遇到白轮船,怎样同爸爸见面,也能想象出他要对爸爸讲的一切。但再往下,事情就难了。因为,如果再往下,轮船就要渐渐靠近码头,水手们就要各自回家,爸爸也要回家。这可怎么办呢?跟爸爸走?
爸爸肯带他吗?
白轮船越走越远,渐渐变成一个隐隐约约的小白点儿。太阳眼看着就要落到水面上。在望远镜里可以看到,紫红色的湖面正闪着耀眼的光芒。
(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孩子和外公相依为命,他常常带着望远镜,在山头眺望白轮船,因为他坚信船上有他素未谋面的爸爸。 |
B.白轮船是父爱的象征、孩子的希望,以它为题可以凸显孩子对父爱的期盼。 |
C.白轮船是小说的线索,通过孩子盼白轮船、看白轮船、想象中登上白轮船展开情节。 |
D.小说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描写了孩子到伊塞克湖的过程,表现出孩子对登上白轮船、找到爸爸的渴望。 |
【小题3】这篇小说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请结合文本赏析。
5.情景默写- (共1题)
7.
补写出下列句中的空缺部分。
(l)大学之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趵突泉水一年四季都清澈见底,水中鱼儿仿佛在空中嬉戏,正像柳宗元在《小石潭记》中所写“________,________”。
(l)大学之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趵突泉水一年四季都清澈见底,水中鱼儿仿佛在空中嬉戏,正像柳宗元在《小石潭记》中所写“________,________”。
6.材料作文- (共1题)
8.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进入三月份,拥有自主招生资格的国内高校陆续发布2018年招生简章,一年一度的自招大战已然拉开序幕。对于在校高三学生来说,准备自主招生材料和报名势必耽误一定的复习时间。正因为如此,不少人认为准备自招材料和报名都应该家长来代替学生完成,必要时花钱请外面的机构代为办理。
关于“自招代办”这件事,你有什么观点和态度?请写一篇文章,明确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进入三月份,拥有自主招生资格的国内高校陆续发布2018年招生简章,一年一度的自招大战已然拉开序幕。对于在校高三学生来说,准备自主招生材料和报名势必耽误一定的复习时间。正因为如此,不少人认为准备自招材料和报名都应该家长来代替学生完成,必要时花钱请外面的机构代为办理。
关于“自招代办”这件事,你有什么观点和态度?请写一篇文章,明确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7.语言表达- (共2题)
9.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5个字。
太岁又称“肉灵芝”。现代科学发现,肉灵芝是介于原生物与真菌之间的大型粘菌复合体,是由细菌、粘菌和真菌三类构成的一个聚合体。按照《生命起源及进化谱系图》分析,它的位置应在菌(藻)类植物和原生物、动物之间,可惜的是该生物进化到此种程度,①____。因此生物专家称它为“盲支”,处于生命演化的一个岔道口上:往左会发展到植物界,②____,原地不动就会变成像蘑菇灵芝一样的真菌类,为自然界中非植物、非动物和非菌类的第四种生命形式。虽然许多典籍都记载它有增强人体免疫力的功效,但实际上真菌类品种十分复杂,即使真的是“太岁”,自身可能会附着各种有害生物或有毒物质,③____,并不建议大家轻易服用。
太岁又称“肉灵芝”。现代科学发现,肉灵芝是介于原生物与真菌之间的大型粘菌复合体,是由细菌、粘菌和真菌三类构成的一个聚合体。按照《生命起源及进化谱系图》分析,它的位置应在菌(藻)类植物和原生物、动物之间,可惜的是该生物进化到此种程度,①____。因此生物专家称它为“盲支”,处于生命演化的一个岔道口上:往左会发展到植物界,②____,原地不动就会变成像蘑菇灵芝一样的真菌类,为自然界中非植物、非动物和非菌类的第四种生命形式。虽然许多典籍都记载它有增强人体免疫力的功效,但实际上真菌类品种十分复杂,即使真的是“太岁”,自身可能会附着各种有害生物或有毒物质,③____,并不建议大家轻易服用。
10.
提取下面文段的主要信息,在横线上写出四个关键词(每个词不超过三个字)。
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供给和需求两侧都有,但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我国不是需求不足,或没有需求,而是需求变了,供给的产品却没有变,质量、服务跟不上。
有效供给能力不足带来大量“需求外溢”,消费能力严重外流。解决这些结构性问题,必须推进供给侧改革。
所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简而言之,就是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际上是根据市场预测,提高供给侧的质量,让需求侧得到更高的享受,人民群众的福祉也会跟着提高,是一项利国利民的举措。加强供给侧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供给质量满足需要,使供给能力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供给和需求两侧都有,但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我国不是需求不足,或没有需求,而是需求变了,供给的产品却没有变,质量、服务跟不上。
有效供给能力不足带来大量“需求外溢”,消费能力严重外流。解决这些结构性问题,必须推进供给侧改革。
所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简而言之,就是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际上是根据市场预测,提高供给侧的质量,让需求侧得到更高的享受,人民群众的福祉也会跟着提高,是一项利国利民的举措。加强供给侧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供给质量满足需要,使供给能力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3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情景默写:(1道)
材料作文:(1道)
语言表达:(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