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新余市第四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501438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4/12

1.选择题(共2题)

1.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工商资本下乡,应该带动农民而不是代替农民,把“老板”与“老乡”的优势结合走来,让农民通过土地等资源获得应有利益。
B.除了导弹,未来中国的航母编队要面对电子对抗和反潜等任务都会很重,这些设备显然也是需要相当的空间和电力支持
C.长期以来,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受到地震、海啸、洪水、风暴潮等诸多自然灾害,迫切需要利用大数据来提高自身的减灾应对能力。
D.我国铁路部门将通过研究应用信息新技术,不断提高铁路的智能化服务水平,使旅客的心情和客户满意度进一步得到提升。
2.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父亲季尧是著名学者,儿子季舜也新晋教授,朋友真诚赞美季氏父子说:“季氏伯仲,一门双杰,虎父无犬子!”
B.在欢迎张笃行重回母校的晚会上,主持人发言:“这套丛书,收录了多位大师的作品,张先生的作品忝列其首。”
C.小李大学毕业求职,在自荐信中写道:“虽然我只有本科学历,但能力不逊于研究生,请领导任人唯贤,唯才是用。”
D.为恭贺张老师乔迁新居,我送上画作,对张老师说:“学生水平有限,画艺不精,敬奉涂鸦之作,权当补壁。”

2.诗歌鉴赏(共1题)

3.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伤春
陈与义
庙堂无计可平戎,坐使甘泉照夕烽
初怪上都闻战马,岂知穷海看飞龙。
孤臣霜发三千丈,每岁烟花一万重。
稍喜长沙向延阁④,疲兵敢犯犬羊锋。
注:①建炎三年(1129年),金兵大举过江,攻下建康,十二月,入临安。第二年春又攻破明州,迫使宋高宗乘船逃入海上。面对这种局面,陈与义写下了这首诗。②甘泉:汉代行宫,因在甘泉山上而得名。③夕烽:夜里报警的烽火。④向延阁:长沙太守向子湮。延阁是汉代史官官署,向曾任秘阁直学士,故称。
【小题1】【小题2】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首句直叙国事,指出朝廷对金兵的进犯毫无对策。诗人感叹朝廷无能,将矛头直指当朝统治者。
B.第二句以“甘泉”借指宋皇宫,直陈南宋统治集团的不抵抗,致使金兵长驱直入,到达了内地。
C.“岂知”具有强烈的惊叹意味,哪里知道高宗已逃到东南方的海上!表达诗人对朝廷的失望。
D.诗人起初对在南宋京城里听到宋王朝军队战马的嘶鸣感到奇怪,突出对时局恶化的疑虑和担忧。
E. 尾联写长沙太守向子湮率领疲弱力单的军队敢于抵挡侵略军的锋锐之气,又让诗人满怀希望。
【小题3】【小题4】本诗的颈联使用了什么表达技巧?请加以赏析。

3.现代文阅读(共1题)

4.
语文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涵养向新而行的文化自信
沈壮海
文化自信问题,在当下的中国再次凸显为重要的实践问题和学术课题,这是历史、时代、现实多重因素促成的。
涤除仍客观存在的文化上的不自信,是一个现实课题。中华民族有着早醒的文化自觉、骄傲的文化自视,曾长期饮誉潮头。然而,近代以来接踵而至的外力犯侵,使得中华民族的自信心不断遭遇重创。在顽强抗争、拼搏、逐梦中站起来、强起来的中华民族,改变着现实命运,也改变着精神面貌、文化心理。但漫长历史积淀而成的文化心理,其调适提升,绝非旦夕之功。
要引导我们的文化自信由自发恢复走向自觉成长。随着我们国际影响力的迅速提升,当下国人的民族自信心也不断恢复、增强。这是与民族振兴进程必然伴行的文化自信的自发恢复。强调文化自信的涵养,就是要引导这种自发恢复,走向自觉成长。一方面,要引导人们克服一时的虚骄、自负的膨胀等非理性的成分;但另一方面,更要引导人们认识当代中国向前向上的大局,认识增进文化自信之于文明重振、民族复兴的意义,促进国人民族自信、发展自信、文化自信的普遍性增进。虽然我们的文化实力在不断增强,但文化的魅力还亟待增强。
我们所要涵养的文化自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构成,推进这样的文化建设,需要的是与之相应的文化自信。这是我们所要涵养的文化自信的本质所在。
我们所要涵养的文化自信是立足当下、继往开来的文化自信。辉煌璀璨的历史文化,是我们文化自信的重要底气。但是,这种底气只有在旧邦新命的历史接续中、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当下实践中,才会更加充盈浩荡。对本民族优秀传统的高扬,有助于我们持守民族自信、文化自信。不过,现实中不同文化猛烈激荡,如果我们迎对现代的西方,只能求助于古老的传统,那即是对当代国人文化责任的逃避。当代中华民族,不能做望“洋”、望“古”兴叹者,而要有承于古、强于今的雄心和作为。
我们所要涵养的文化自信是立足中国、面向世界的文化自信。文化自信不等于文化上的自我迷恋、自我封闭,它既要体现在对自我文化的确信,也内含着开放包容的气度。既要坚守中国文化的主体性,作出具有中华民族主体性原创性的文化开拓,又要注重对世界优秀文化成果的吸纳镜鉴。
立足当下继往开来、立足中国面向世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是当今时代中华民族向新而行的文化自信,也是我们的自觉追求。
涵养向新而行的文化自信,重要前提是普遍性地增进、提升对于我们自己的文化的认知、理解,进而走向认同与确信,增强传承好、发展好自己民族文化的自觉,增强推动当代中国文化创新饯展的责任意识与使命感。概言之,文化自信立基于文化自知之上,包括对优秀传统文化之“知”,对近代以来革命文化革命传统之“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之“知”。系统推动中国文化的社会化普及,激发普遍的文化建设的当下意识责任意识,需要我们基于时代特点、受众特点顶层规划与落地设计。同时,还需要聚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这个核心,抓住全民族文化能力建设这个关键,用好当代中国发展进步这个最大的教育资源。
(选自2017年10月18日《光明日报》,有删改)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虽然民族振兴的进程会伴随着文化自信的自发恢复,但是我们仍需要通过自觉努力,深刻认识提振文化自信的意义,增强民族文化的魅力。
B.重新强大的中华民族,使自己的现实命运得以改变,使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也使文化心理得到快速调适提升,彻底改观。
C.面对西方文化的激烈竞争,仅凭优秀传统文化给我们带来的文化自信的底气是不够的,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发展也是非常必要的。
D.涵养向新而行的文化自信,应该夯实对传统优秀文化、近代以来的革命文化革命传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三种文化自知的基础。
【小题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二段结合历史说明了现实中文化不自信客观存在,论证了涵养文化自信的必要性。
B.文章在第三、四、五、六段中,条分缕析,阐释我们所要涵养的文化自信的丰富内涵。
C.第七段在前文论证的基础之上,水到渠成得出了要涵养向新而行的文化自信的结论。
D.第八段属于文章解决问题部分,重点说明涵养向新而行的文化自信所应选择的路径。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早醒的文化自觉、骄傲的文化自视,并没有改变中华民族文化的脆弱性,当其面对外力入侵时缺乏必要的自信,不堪一击。
B.在国际影响力日渐提升的当下中国,只要克服文化自信中的虚骄、自负等非理性成分,就能普遍增进国人的文化自信。
C.涵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需要立足当下,继往开来,这足以说明文化开拓的重要性远远超过文化传承。
D.文化自信力与国家竞争力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增强文化自信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国家竞争力,反之亦然。

4.情景默写(共1题)

5.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氓》中表现男子反复无常,感情不专一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离骚》中,屈原面对群小诬陷、风气败坏的环境,在发出优愁苦闷、走投无路的慨叹后,仍坚定地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苏轼《赤壁赋》中,“___________”句与感叹生命的短暂形成对照,引出了下文与神仙相交、与明月同在的描写。

5.材料作文(共1题)

6.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17年7月9日,马云的无人超市在杭州开业了,一开业就引起轰动。从无人售货机、无人银行柜员机(ATM)、无人售票公交车到无人超市、无人便利店,“无人”的公共设施、公共服务正在我们身边兴起。对此,我们或许会联想到:便捷、进步、时尚、规则、秩序、自律、道德、困惑、失业……
对以上材料中的无人现象,你有怎样的思考?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6.语言表达(共2题)

7.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人有双眼,不止流连于观日与赏月之间,正如李太白的抒怀;人有两足,______,就像范仲淹的忧虑。魏晋风流里,既有王羲之借山水以游目骋怀,寄托人生之感;______,破解羁绊之慨。文人们在独特的语境中,不但没有屈从于现实的泥淖,______,从而直抵逍遥的北冥。
8.
(题文)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各校要加强单位微型消防站建设,才能杜绝安全隐患。要组织师生开展消防应急疏散演练,通过各种途径宣传消防安全知识,只有大力普及消防安全知识,才能避免消防事故的发生。要结合本区教育系统实际情况,开展火灾隐患排查工作。对存在的消防安全问题和火灾隐患,要列出清单,才能保证全区各学校消防安全。
①加强微型消防站建设,不一定就能杜绝安全隐患。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2道)

    诗歌鉴赏:(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情景默写:(1道)

    材料作文:(1道)

    语言表达:(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