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1.
下图是某城市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图示工业区布局合理,则该市主导风向是_______。
(2)除考虑风向外,该市工业布局的主要特点还有________。
(3)该市规划在A处建一大型钢铁厂,其考虑的主要区位条件有_____。
(4)A,B,C,D四地中,最有可能发展为商业中心的是_____地。
(5)A,B,C,D四地中,最适宜建高级住宅区的是___,原因是_____。

(1)若图示工业区布局合理,则该市主导风向是_______。
(2)除考虑风向外,该市工业布局的主要特点还有________。
(3)该市规划在A处建一大型钢铁厂,其考虑的主要区位条件有_____。
(4)A,B,C,D四地中,最有可能发展为商业中心的是_____地。
(5)A,B,C,D四地中,最适宜建高级住宅区的是___,原因是_____。
2.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据材料一分析,图中武汉城市区位选择主要是________。图中岳阳市、武汉市、九江市三个城市中等级最高,服务范围广的是________。
(2)材料二漫画中出现的问题,将来在城市发展中应该怎么做?
(3)随着城市问题的日益严重,人类提出了建设“生态城市”的说法,你如何理解“生态城市”的内涵?你认为应如何搞好大城市的绿化?
材料一

材料二

(1)据材料一分析,图中武汉城市区位选择主要是________。图中岳阳市、武汉市、九江市三个城市中等级最高,服务范围广的是________。
(2)材料二漫画中出现的问题,将来在城市发展中应该怎么做?
(3)随着城市问题的日益严重,人类提出了建设“生态城市”的说法,你如何理解“生态城市”的内涵?你认为应如何搞好大城市的绿化?
3.
下面左图为世界某区域图,右图为甲、乙之间地形的变化过程示意图(阶段一至三为由早到晚)。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简述甲、乙之间地形的变化对东部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2)阶段三时期山脉西坡雪线比东坡低,试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
(3)丙地区目前有大量的荒地,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和对粮食需求的增加,有人认为,随着科技的进步,该地区有可能成为商品粮食生产基地。你是否同意此观点,请说明理由?

(1)简述甲、乙之间地形的变化对东部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2)阶段三时期山脉西坡雪线比东坡低,试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
(3)丙地区目前有大量的荒地,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和对粮食需求的增加,有人认为,随着科技的进步,该地区有可能成为商品粮食生产基地。你是否同意此观点,请说明理由?
4.
读下列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于中国西北边陲,亚欧大陆腹地,面积达166万平方千米,是中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
材料二 下图为新疆区域图:新疆是我国的优质棉生产基地,图中的阴影区域为新疆棉花的主要分布区,这里出产的棉花产量高,质量好;图中的塔中为塔中工业基地所在地,地处塔里木盆地的有“死亡之海”之称的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这里石油资源和天然气资源丰富。

材料三 贺兰山东坡是世界优质葡萄产区。图为该地葡萄加工生产流程图。

(1)评价塔中工业基地发展工业的条件。
(2)分析该地区发展材料三所示葡萄加工产业链的经济意义。
材料一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于中国西北边陲,亚欧大陆腹地,面积达166万平方千米,是中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
材料二 下图为新疆区域图:新疆是我国的优质棉生产基地,图中的阴影区域为新疆棉花的主要分布区,这里出产的棉花产量高,质量好;图中的塔中为塔中工业基地所在地,地处塔里木盆地的有“死亡之海”之称的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这里石油资源和天然气资源丰富。

材料三 贺兰山东坡是世界优质葡萄产区。图为该地葡萄加工生产流程图。

(1)评价塔中工业基地发展工业的条件。
(2)分析该地区发展材料三所示葡萄加工产业链的经济意义。
2.单选题- (共12题)
5.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上图中四段河流的流速最快的是( )
【小题2】下列关于图中四块沉积作用明显区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1】上图中四段河流的流速最快的是( )
A.R1 | B.R2 | C.R3 | D.R4 |
A.早期聚落最先形成在①、③两地区 |
B.①沉积区是我国春小麦种植区 |
C.②地区海拔最高,沉积作用最弱 |
D.④地区是最适宜种植水稻 |
6.
2015年10月,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全面放开二孩政策。下图为四个地区2013年人口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与我国目前人口统计情况最相似的是
【小题2】实施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后将最先影响我国劳动力人口的

【小题1】与我国目前人口统计情况最相似的是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A.数量 | B.性别比 | C.年龄构成 | D.职业构成 |
7.
【小题1】有关西北地区环境承载力的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2】有关西北地区环境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我国西北地区海拔高,地势起伏大,降水稀少、气候干燥,植被大部分为荒漠,是目前我国沙尘暴的发源地。西北地区面积占全国陆地面积的30%,但人口只占全国的4%,同时西北地区经济发展较为落后。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小题1】有关西北地区环境承载力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西北地区面积广大,矿产资源丰富,环境承载力应该很大 |
B.西北地区降水稀少,气候干燥,植被为荒漠,成为环境承载力小的关键因素 |
C.西北地区地势起伏大,交通不便利,成为环境承载力小的关键因素 |
D.西北地区经济落后,社会发展落后,是环境承载力小的最关键因素 |
A.西北地区环境人口容量小,原因只在于自然条件恶劣 |
B.西北地区环境人口容量小,原因只在于经济发展落后 |
C.西北地区环境人口容量小,原因有自然条件因素,也有社会经济因素 |
D.西北地区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都不好,因此它的人口合理容量会永远很小 |
8.
进入2010年,专家呼吁中国全面放宽计划生育政策,以应对人口问题。结合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根据左图分析,专家呼吁全面放宽计划生育政策的主要依据是( )
【小题2】右图中,能够反映我国1982年人口年龄构成的是( )

【小题1】根据左图分析,专家呼吁全面放宽计划生育政策的主要依据是( )
A.人口数量持续减少 | B.0~14岁人口比重不断上升 |
C.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不断上升 | D.15~64岁人口比重有所下降 |
A.①点 | B.②点 | C.③点 | D.④点 |
9.
下图为“甲、乙、丙、丁四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有关甲、乙、丙、丁四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判断,正确的是 ( )
【小题2】目前,甲国应处于人口增长模式的( )

【小题1】有关甲、乙、丙、丁四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判断,正确的是 ( )
A.人口自然增长率变率最大的是甲 |
B.目前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乙 |
C.丙国正处于人口高增长阶段 |
D.目前丁国死亡率呈现上升趋势 |
A.原始型 | B.传统型 | C.过渡型 | D.现代型 |
10.

【小题1】该功能区属于( )
【小题2】“错峰停车”主要利用了该功能区与相邻功能区( )
【小题3】城市化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是( )
①温室气体排放多,出现“热岛”现象 ②改变局部大气环流,使降水减少
③城市建筑物面积扩大,增加了生物多样性 ④城市建设使地面径流汇集速度加快
为缓解停车难问题,北京市朝阳区草去“错峰停车”措施,鼓励各社会单位将停车位夜间或双休日向周边社区市民开放。下图为朝阳区某功能区不同时段人口流动状况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该功能区属于( )
A.商业区 | B.住宅区 | C.工业区 | D.行政区 |
A.地租水平的差异 | B.人口密度的差异 |
C.汽车拥有量的差异 | D.人口流动状况的差异 |
①温室气体排放多,出现“热岛”现象 ②改变局部大气环流,使降水减少
③城市建筑物面积扩大,增加了生物多样性 ④城市建设使地面径流汇集速度加快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④ | D.②③ |
11.
斑块是指不同于周围背景的、相对均质的非线性区域。形状指标是区域内各斑块总边长与最小斑块总边长的比值。在一定区域内,若形状指标等于1,表明该区域的景观均一。下图为1986—2013年厦门市三类建设用地景观平均形状指标示意图。读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由材料判断
【小题2】1986—1993年,厦门市城镇平均形状指标变化的原因主要是

【小题1】由材料判断
A.1986—2001年,出现不同景观类型间相互竞争、相互交错的格局 |
B.1986—2001年,农村平均形状指标迅速上升,农村景观均一性增强 |
C.1993—2001年,城镇平均形状指标下降,城镇景观均一性下降 |
D.1993—2001年,独立工矿平均形状指标上升,工业趋向集聚 |
A.逆城市化的出现 | B.乡村传统文化的保护 |
C.城市化快速发展 | D.工矿企业的迅速发展 |
12.
2015年以来,因赣州城市发展需要,对南康区很多村庄进行了拆迁,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赣州城市用地日益紧张,对此贡献度最大的土地开发活动是( )
【小题2】赣州市郊近年来塑料大棚菜田发展迅速的原因是( )
【小题1】赣州城市用地日益紧张,对此贡献度最大的土地开发活动是( )
A.交通道路建设 | B.公园绿地增加 |
C.房地产开发 | D.工业用地增加 |
A.平原地形为主 | B.雨热同期的气候 |
C.城市市场需求量大增 | D.农业技术的推广 |
13.
读三个地区农业基本情况比较表,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①②③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依次为( )
【小题2】下列关于②地区农业地域类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小题1】①②③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依次为( )
A.季风水田农业、混合农业、大牧场放牧业 |
B.商品谷物农业、混合农业、种植园农业 |
C.商品谷物农业、混合农业、大牧场放牧业 |
D.种植园农业、混合农业、商品谷物农业 |
A.主要分布在发展中国家 | B.受市场波动影响小 |
C.机械化水平高 | D.形成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 |
14.
下图是某国河流和主要山脉示意图,该国某地的梯田式葡萄园,用陡峭的山坡上的石头垒成一道道石墙,在上面堆积土壤,建成一道道梯田,梯田脚下是波光粼粼的湖泊,对岸是连绵起伏的山脉。充足的阳光和湿润的气候使这里成为该国著名的葡萄酒产地。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材料中描述的葡萄园在图中的位置是 ( )
【小题2】有诗人这样写道:“德萨雷是幸福的,因为有3个太阳照耀着它的葡萄园”,诗中的“3个太阳”是指 ( )
①日照充足 ②土壤在夜晚提供热量 ③湖面反射太阳光提供热量 ④石墙在夜晚提供热量 ⑤气候湿润,降水较多

【小题1】材料中描述的葡萄园在图中的位置是 ( )
A.a处 | B.b处 | C.c处 | D.d处 |
①日照充足 ②土壤在夜晚提供热量 ③湖面反射太阳光提供热量 ④石墙在夜晚提供热量 ⑤气候湿润,降水较多
A.①②③ | B.①③⑤ | C.①③④ | D.①②⑤ |
15.
图为台湾岛物产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有人据图中信息判断,台湾属于热带、亚热带气候,他判断的依据是()
①河流流向 ②纬度位置 ③农产品种类 ④地形
【小题2】台湾盛产稻米,有“海上米仓”之称,稻米主要产自()

【小题1】有人据图中信息判断,台湾属于热带、亚热带气候,他判断的依据是()
①河流流向 ②纬度位置 ③农产品种类 ④地形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A.台湾岛东部 | B.台湾岛中部 |
C.台湾岛西部 | D.台湾岛东北部 |
16.
下图为“中国农业综合开发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造成我国各地农业生产发展水平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
【小题2】地区③作为全国性商品粮基地的地位在逐年下降,其最主要的原因是 ( )
【小题3】下列地区中,符合可持续农业发展原则的生产活动是 ( )

【小题1】造成我国各地农业生产发展水平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
A.水源、土壤 | B.劳动力、技术 |
C.气候、地形 | D.市场、交通 |
A.耕地大规模流转而集中 | B.农民就业结构得到优化 |
C.食物结构发生根本性改变 | D.工交住宅用地大量增加 |
A.②区改良盐碱渍地,发展节水农业生产 |
B.③区利用光热优势,发展甘蔗大棚农业 |
C.④区开发原始森林,扩大柠檬种植面积 |
D.⑥区增加牲畜数量,扩大畜牧产业规模 |
3.选择题- (共3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单选题:(12道)
选择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