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14题)
1.
下列对加点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望穿秋水(比喻人的眼睛)惟妙惟肖(相似) 肺腑之言(比喻内心) |
B.弥漫四周(充满、布满) 不可名状(姓名) 峥嵘岁月(高峻) |
C.残酷无情(凶狠冷酷) 如愿以偿(实现、满足) 乐此不疲(乐观) |
D.错落有致(出现错误) 一丝不苟(随便) 自由翱翔(在空中回旋地飞) |
2.
下列用横线连接的词语,完全是同义词的一项是
A.晦暗—昏暗 感叹—赞叹 恬静—安静 |
B.着实—确实 平凡—普通 安分—舒服 |
C.孤僻—冷僻 慰藉—安慰 绮丽—美丽 |
D.苍穹—天空 腐朽—腐败 放任—放纵 |
4.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学习并不是有兴趣就可以的,它还需要一丝不苟的认真态度和持之以恒的毅力。 |
B.博物馆里的这件艺术作品,精致绝伦,巧夺天工,让人莫名其妙。 |
C.塑造他们的能工巧匠们,把每一个兵马俑都装扮得栩栩如生,每个最细微的地方都不放过。 |
D.小偷自以为案子做得天衣无缝,没想到两天就被抓了。 |
5.
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神龛(kān) 搁浅(ɡē) 抖擞(sǒu) 提防(dī) |
B.匍匐(fú) 冲撞(chōnɡ) 肆虐(nüè) 袒露(tǎn) |
C.轮廓(kuò) 突兀(wū) 淅沥(xī) 肋骨(lì) |
D.山坳(ào) 白炽(chì) 朝觐(jìn) 咀嚼(jǔ) |
6.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一路行来,有雨趣而无淋漓之苦,自然感到格外意兴盎然。 |
B.在那种过于雄大磅薄的荒凉自然之中,我觉得自己渺小得连悲衷都是徒劳。 |
C.经筒上那层黄铜,被千万只虔诚的手拨得赠光发亮,被千万颗虔诚的心磨得金光闪烁。 |
D.会当陵绝顶,一兰众山小。 |
7.
在下面句子横线上填写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而今确实要登泰山了,偏偏天公不作美,下起雨来, ,不像落在地上,倒像落在心里。
②山没有水,如同人没有眼睛,似乎少了 。
③那么多风尘仆仆、步履匆匆的僧侣平民,都是从各地赶来 布达拉的吧?
①而今确实要登泰山了,偏偏天公不作美,下起雨来, ,不像落在地上,倒像落在心里。
②山没有水,如同人没有眼睛,似乎少了 。
③那么多风尘仆仆、步履匆匆的僧侣平民,都是从各地赶来 布达拉的吧?
A.淅淅沥沥 灵性 朝觐 |
B.朦朦胧胧 灵性 观赏 |
C.淅淅沥沥 灵感 观赏 |
D.朦朦胧胧 灵感 朝觐 |
8.
依次填入空白处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说早期的环境污染是由于人类认识水平的历史局限, 近十多年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国际污染日益严重了。这不是某个国家能独自解决的, 国际间的共同协调和联合行动, 实现人类与自然的重新和谐。
说早期的环境污染是由于人类认识水平的历史局限, 近十多年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国际污染日益严重了。这不是某个国家能独自解决的, 国际间的共同协调和联合行动, 实现人类与自然的重新和谐。
A.尽管 那么 只有 才能 | B.尽管 所以 只要 就 |
C.如果 那么 只有 才能 | D.如果 所以 只要 就 |
9.
填入下面语段括号处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那时,我独自一人( )八面十方数百里内只有我一人单骑( )向导已经返回了( )
——那时,我独自一人( )八面十方数百里内只有我一人单骑( )向导已经返回了( )
A.。 , 。 | B., 。 , | C.、 、 。 | D., , 。 |
10.
下列各项判断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我的父亲是一位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中的主干是“我是男子汉”。 |
B.“文学”“老师”“理由”“可爱”四个词语词性相同。 |
C.“载歌载舞”“重峦叠嶂”“风尘仆仆”“改革开放”“世外桃源”都是并列短语。 |
D.“它抬头看见那灿烂的阳光”中“灿烂的”做定语。 |
11.
对下列复句的关系判断正确的是
①高速度地发展我国的科技事业和文教事业,既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十分可能的。
②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不过按事物的性质不同,矛盾的性质也不同。
③阳光映照着雨后的树林,树叶绿得更加鲜艳。
④除非你亲自去解释,他才会相信。
①高速度地发展我国的科技事业和文教事业,既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十分可能的。
②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不过按事物的性质不同,矛盾的性质也不同。
③阳光映照着雨后的树林,树叶绿得更加鲜艳。
④除非你亲自去解释,他才会相信。
A.并列 转折 因果 条件 |
B.递进 转折 条件 假设 |
C.并列 转折 条件 假设 |
D.递进 转折 因果 条件 |
12.
对下列公益广告运用的 修辞方法理解不正确的是
理解: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警示人们如不廉洁自律,就会自取灭亡。
A.说好普通话,走遍神州都不怕。(“推广普通话”公益广告) 理解:运用夸张的修辞方法,突出了学好普通话的益处。 |
B.别踩,我怕疼。(“爱护草坪”公益广告) 理解: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表现小草的娇嫩柔弱、惹人喜爱。 |
C.为何血浓于水?因为爱在其中。(“无偿献血”公益广告) 理解:运用设问的修辞方法,引发思考,强调献血这一善举的意义。 |
D.欲望就像气球,极度膨胀的结局只有一个——自我毁灭。(“反腐倡廉”公益广告) |
13.
对病句提出的修改意见不正确的一项是
修改意见:把“凝视”改为“注视”。
A.我估计他这道题一定做错了。 修改意见:把“一定”改为“可能”。 |
B.经过阿富汗和伊拉克两次战争,美国得出无须依靠大型军事基地也可以打赢一场战争。 修改意见:在句末加“的结论”。 |
C.震后,用我们勤劳的双手,在废墟上重建社会主义美好家园。 修改意见:把“用”移至“我们”后。 |
D.父亲从头到脚凝视着面前的儿子,激动得热泪盈眶,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
14.
下列名句出处有误的一项是
A.“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出自《孟子·尽心上》 |
B.“吸翠霞而夭矫”出自郭璞《江赋》 |
C.“云海四茫茫”出自宋之问《桂阳三日述怀》 |
D.“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出自杜甫《行路难》 |
2.话题作文- (共1题)
15.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茫茫世界,芸芸众生,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分子,也是一个独特的个体。我们需要在大众中发展,而绝不是随大众漂流。 一如那水中的石子,有的随着小溪穿越千山,最终化为大海的淤泥,而有的石子,则岿然不动,任凭流水冲涮,化为光滑完美的鹅卵石。
坚守内心的宁静,精神世界就会变得充盈而富足;坚守思想的清纯,心灵的天空必定变得清澈而透明。坚守诚实做人的原则,坚守认真做事的态度,必定收获友谊,收获真情。唯有坚守,不随波逐流,才能保持真正的自我,才能闪耀个性的光芒。
请以“坚守”为话题,自定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600字
茫茫世界,芸芸众生,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分子,也是一个独特的个体。我们需要在大众中发展,而绝不是随大众漂流。 一如那水中的石子,有的随着小溪穿越千山,最终化为大海的淤泥,而有的石子,则岿然不动,任凭流水冲涮,化为光滑完美的鹅卵石。
坚守内心的宁静,精神世界就会变得充盈而富足;坚守思想的清纯,心灵的天空必定变得清澈而透明。坚守诚实做人的原则,坚守认真做事的态度,必定收获友谊,收获真情。唯有坚守,不随波逐流,才能保持真正的自我,才能闪耀个性的光芒。
请以“坚守”为话题,自定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600字
3.文言文阅读- (共1题)
16.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然后完成下列小题。
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韩非子·五蠹》)
【小题1】对上面文章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小题2】对文章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韩非子·五蠹》)
【小题1】对上面文章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
B.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
C.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
D.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
A.触:撞到。 | B.冀:希望。 | C.释:放下。 | D.走:漫步。 |
4.现代文阅读- (共2题)
1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①研究表明,成年人大约有5﹪的人患有“自体免疫病”。这种病人的自身免疫力不但进攻侵入人体内的细菌和病毒,同时也进攻自身的机体。这会引起终身的炎症,如风湿病。此外,心脏、肾和肠子也都可能受到攻击,在引发多发性硬化症的情况下,脊髓和脑神经细胞亦会受到破坏,后果可能是瘫痪或失明。
②至今自体免疫病的患者完全治愈还很少见。现在只能用副作用很大的药物来减轻症状。这种情况将由于研究人员最近提出的一种新方法得到改善。这种新方法叫做“免疫吸附法”,它可以从外部消除免疫系统的导向错误。在实施这种方法时,根据有目的的洗血原则从血液循环中去掉致病的防御分子。
③在治疗过程中,让血液经过一个圆柱体,免疫系统的不良成员便被吸附在这个圆柱体上。充当“捕捉器”的是在羊血中形成的结构,这些结构专门捕捉不良的防御分子。经过过滤的血液重新流回患者体内。“过滤”的原则虽然早就得到应用,但都没有这样的特效。例如,有一些同类的方法并不能把所有该过滤的防御分子都过滤出来,或者同时把重要的凝血因子也过滤出来了。使用新的系统还很少有其他的副作用,如过敏反应。现在这种新方法只需在临床研究中得到验证。
【小题1】第①段在全文中的主要作用是
【小题2】根据文意,对“免疫吸附法”的解释最准确的一项是
【小题3】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是一项是
【小题4】下列说法中恰当概括全文意思的一句是
①研究表明,成年人大约有5﹪的人患有“自体免疫病”。这种病人的自身免疫力不但进攻侵入人体内的细菌和病毒,同时也进攻自身的机体。这会引起终身的炎症,如风湿病。此外,心脏、肾和肠子也都可能受到攻击,在引发多发性硬化症的情况下,脊髓和脑神经细胞亦会受到破坏,后果可能是瘫痪或失明。
②至今自体免疫病的患者完全治愈还很少见。现在只能用副作用很大的药物来减轻症状。这种情况将由于研究人员最近提出的一种新方法得到改善。这种新方法叫做“免疫吸附法”,它可以从外部消除免疫系统的导向错误。在实施这种方法时,根据有目的的洗血原则从血液循环中去掉致病的防御分子。
③在治疗过程中,让血液经过一个圆柱体,免疫系统的不良成员便被吸附在这个圆柱体上。充当“捕捉器”的是在羊血中形成的结构,这些结构专门捕捉不良的防御分子。经过过滤的血液重新流回患者体内。“过滤”的原则虽然早就得到应用,但都没有这样的特效。例如,有一些同类的方法并不能把所有该过滤的防御分子都过滤出来,或者同时把重要的凝血因子也过滤出来了。使用新的系统还很少有其他的副作用,如过敏反应。现在这种新方法只需在临床研究中得到验证。
【小题1】第①段在全文中的主要作用是
A.说明自体免疫病的成因。 |
B.提出自身免疫力对人体的危害。 |
C.提出多种疾病与自身免疫力的关系。 |
D.引出对免疫吸附法的介绍。 |
A.从外部消除免疫系统的导向错误,副作用很小的治疗方法。 |
B.根据洗血原则去掉血液中的防御分子的治疗方法。 |
C.利用羊血中形成的结构,吸附血液中致病的防御分子的治疗方法。 |
D.根据过滤原则,滤掉血液中该过滤的防御分子和凝血因子的治疗方法。 |
A.大多数人的自身免疫力对人的机体没有损害。 |
B.瘫痪病人、风湿病人的病因是由自身免疫力引起的。 |
C.治疗自体免疫病的药物往往只能减轻症状,不能根治。 |
D.自体免疫病患者免疫系统的不良成员进攻自身机体可能引起终身炎症。 |
A.自身免疫力对人体有负面作用。 |
B.治疗自体免疫病有多种方法。 |
C.用免疫吸附法治疗自体免疫病。 |
D.免疫吸附法在临床上的运用。 |
18.
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完成下列小题。
①细想,人格这个词是造得很准确的。就像我们写稿子时要按格填字,不能乱,编辑才好改,读者才好看。写诗也是这样,要有格律,只有合了格律才美,才算是诗。那么做人呢?应该说也有一定的格,合起码的格才是正常的人,合乎更高更严的格,便是好人、高人、伟人。做好人难,做伟人更难,好比律诗难写,因为那是一个更高的标准。当然社会上也有不合格的人,就像我们常于报刊上看到一些歪诗,虽然也算是诗,其实并不合格。人的品德分成许多高低不等的格,这便是人格。
②一般说来人有三项资本,或曰三种魅力:一是外貌,这主要来自于先天;二是知识技能,这要靠后天的学习;三是人格,这是一种独立于“貌”和“能”之外关于思想和世界观的修炼。这其中哪一个更重要呢?雷锋是大家学习的好榜样,论“貌”,他个子不高,只有一米五多;论“能”,他只是一个普通的汽车兵,但他无私奉献的精神和助人为乐的品德,超过了外貌之美和才智之强,成为了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的精神财富。可见,在实现人生价值的过程中,美貌和才能 重要, 完美的人格才是更重要的。
③当我们歌颂英雄,赞叹那些开国元勋的惊人业绩时,我们常常是被他们的人格魅力所感染。***转战陕北,拄一根柳木棍子,在胡宗南大军的鼻子底下来去的那种「甲」;周恩来日理万机,面对内挤外压却无私无怨的那种「乙」;彭德怀在庐山一人独谏万言,拍案力争的那种「丙」,都远远超出他们所为之事的意义,而特别爆发出一种人格的冲击波和辐射力。他们的主要业绩仅仅是因为做成了某一件事吗?不是,相反,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人格魅力比他们显赫的业绩更加受到人们的推崇。
④其实,一个人也只有具备了高尚完美的人格,才能成就一番伟大事业而青史留名。岳飞虽被奸臣所逼却仍精忠报国的忠诚;司马迁虽身负大辱却为民族修史记事的坚韧;荆轲明知赴死却不违一诺的诚信;布鲁诺宁愿被教会处以火刑,也不改捍卫科学真理的无畏;马克思虽然一生多次被各国资产阶级政府驱逐,但决不放弃对伟大理想追求的执著,他们的这种高尚人格正是从事惊天伟业的基础。一部中国历史,不,整个世界历史,就是这样在人类前进、创新和牺牲精神的鼓舞下书写而成的。而体现着这种精神的,正是那些跨越时空在人格方面光芒四射的人物。
⑤不可否认,当一个人只靠貌美出众时,他(她)可能成为一个名人;当一个人业有所成时,他可能是一位功臣。然而,只有当一个人在人格上达到一定的高度时,他才会是一个高尚的人。当然,如果他又能貌压群英,才出于众,他便是一个难得的伟人。但无论怎样,最基本的还是要先从修炼人格做起,只要躬行实践,日积月累,人人都可以通过思想和世界观的修炼,成为一个在德行上合格的人。
(选自梁衡《觅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4月版,有删改)
【小题1】作者认为一个人应该具备三项资本,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小题2】在第②段“美貌和才能 重要, 完美的人格才是更重要的。”此句中空格处应填的关联词是
【小题3】第③段中加点字“柳”“怨”“谏”三个字在文中的准确读音是
【小题4】作者在论述第③④段时运用了下列哪种论证方法
【小题5】根据文意,下列理解不正确的的一项是
【小题6】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小题7】阅读第③段,根据上下文,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分别填入文中「甲」「乙」「丙」处。
「甲」处应填____________(从容 敏锐)
「乙」处应填____________(大方 大度)
「丙」处应填____________(骨气 气势)
【小题8】请你简要分析第④段的论证过程。
【小题9】联系实际,谈谈怎样才能形成良好的人格。
①细想,人格这个词是造得很准确的。就像我们写稿子时要按格填字,不能乱,编辑才好改,读者才好看。写诗也是这样,要有格律,只有合了格律才美,才算是诗。那么做人呢?应该说也有一定的格,合起码的格才是正常的人,合乎更高更严的格,便是好人、高人、伟人。做好人难,做伟人更难,好比律诗难写,因为那是一个更高的标准。当然社会上也有不合格的人,就像我们常于报刊上看到一些歪诗,虽然也算是诗,其实并不合格。人的品德分成许多高低不等的格,这便是人格。
②一般说来人有三项资本,或曰三种魅力:一是外貌,这主要来自于先天;二是知识技能,这要靠后天的学习;三是人格,这是一种独立于“貌”和“能”之外关于思想和世界观的修炼。这其中哪一个更重要呢?雷锋是大家学习的好榜样,论“貌”,他个子不高,只有一米五多;论“能”,他只是一个普通的汽车兵,但他无私奉献的精神和助人为乐的品德,超过了外貌之美和才智之强,成为了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的精神财富。可见,在实现人生价值的过程中,美貌和才能 重要, 完美的人格才是更重要的。
③当我们歌颂英雄,赞叹那些开国元勋的惊人业绩时,我们常常是被他们的人格魅力所感染。***转战陕北,拄一根柳木棍子,在胡宗南大军的鼻子底下来去的那种「甲」;周恩来日理万机,面对内挤外压却无私无怨的那种「乙」;彭德怀在庐山一人独谏万言,拍案力争的那种「丙」,都远远超出他们所为之事的意义,而特别爆发出一种人格的冲击波和辐射力。他们的主要业绩仅仅是因为做成了某一件事吗?不是,相反,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人格魅力比他们显赫的业绩更加受到人们的推崇。
④其实,一个人也只有具备了高尚完美的人格,才能成就一番伟大事业而青史留名。岳飞虽被奸臣所逼却仍精忠报国的忠诚;司马迁虽身负大辱却为民族修史记事的坚韧;荆轲明知赴死却不违一诺的诚信;布鲁诺宁愿被教会处以火刑,也不改捍卫科学真理的无畏;马克思虽然一生多次被各国资产阶级政府驱逐,但决不放弃对伟大理想追求的执著,他们的这种高尚人格正是从事惊天伟业的基础。一部中国历史,不,整个世界历史,就是这样在人类前进、创新和牺牲精神的鼓舞下书写而成的。而体现着这种精神的,正是那些跨越时空在人格方面光芒四射的人物。
⑤不可否认,当一个人只靠貌美出众时,他(她)可能成为一个名人;当一个人业有所成时,他可能是一位功臣。然而,只有当一个人在人格上达到一定的高度时,他才会是一个高尚的人。当然,如果他又能貌压群英,才出于众,他便是一个难得的伟人。但无论怎样,最基本的还是要先从修炼人格做起,只要躬行实践,日积月累,人人都可以通过思想和世界观的修炼,成为一个在德行上合格的人。
(选自梁衡《觅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4月版,有删改)
【小题1】作者认为一个人应该具备三项资本,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一是美貌;二是能力;三是自尊。 |
B.一是礼貌;二是知识;三是自信。 |
C.一是外貌;二是知识技能;三是人格。 |
D.一是外貌;二是知识技能;三是个性。 |
A.不仅 而且 | B.固然 但 |
C.固然 只有 | D.不仅 还有 |
A.liǔ chóu jiàn | B.liǔ yuàn jiǎn |
C.lǔ yuàn jiàn | D.liǔ yuàn jiàn |
A.道理论证 | B.比喻论证 | C.对比论证 | D.举例论证 |
A.第①段主要运用了比喻论证和道理论证,使论证很有说服力。 |
B.第③段运用了排比、设问,增强了语言的气势。 |
C.本文的语言骈散结合,给人以美的享受。 |
D.文章首先论述了什么叫人格,然后论证了人格的意义,最后号召我们做人先从人格做起。 |
【小题7】阅读第③段,根据上下文,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分别填入文中「甲」「乙」「丙」处。
「甲」处应填____________(从容 敏锐)
「乙」处应填____________(大方 大度)
「丙」处应填____________(骨气 气势)
【小题8】请你简要分析第④段的论证过程。
【小题9】联系实际,谈谈怎样才能形成良好的人格。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4道)
话题作文:(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