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塞罕坝”意为“美丽的高岭”。原本是京外的皇家园林。清末开围放垦,树木被大肆砍伐,加之山火不断,到上世纪50年代初期,原始森林已荡然无存。冬春季节,西伯利亚寒风长驱直入,推动内蒙古浑善达克等沙地沙漠南侵,风沙紧逼北京城。塞罕坝冬长夏短,夏季凉爽湿润,冬季寒冷干燥,春秋两季多大风,气候具有过渡性。
1962年,我国设立塞罕坝林场。林场兴建之初,种树主要目的是伐木取材,提供木材产品现在种树的主要目的是增林扩绿、提供生态产品。得益于建立了一整套成熟的立体化火灾预防、监测和扑救体系,塞罕坝林场设立至今从未发生过森林火灾。近年来,针对各地生态环境建设需要大量绿化苗木,塞罕坝林场建设了8万多亩绿化苗木基地,培植1800余万株多品种、多规格的苗木,成为绿色“聚宝盆”。下图示意塞罕坝林场在京津冀区域中的位置。
(1)从气候过渡性方面描述塞罕坝地理位置特征。
(2)指出塞罕坝人工育林过程中遇到的主要困难。
(3)简述塞罕坝万里林场生态治理的经验。
(4)为塞罕坝进一步发展提出合理建议。
“塞罕坝”意为“美丽的高岭”。原本是京外的皇家园林。清末开围放垦,树木被大肆砍伐,加之山火不断,到上世纪50年代初期,原始森林已荡然无存。冬春季节,西伯利亚寒风长驱直入,推动内蒙古浑善达克等沙地沙漠南侵,风沙紧逼北京城。塞罕坝冬长夏短,夏季凉爽湿润,冬季寒冷干燥,春秋两季多大风,气候具有过渡性。
1962年,我国设立塞罕坝林场。林场兴建之初,种树主要目的是伐木取材,提供木材产品现在种树的主要目的是增林扩绿、提供生态产品。得益于建立了一整套成熟的立体化火灾预防、监测和扑救体系,塞罕坝林场设立至今从未发生过森林火灾。近年来,针对各地生态环境建设需要大量绿化苗木,塞罕坝林场建设了8万多亩绿化苗木基地,培植1800余万株多品种、多规格的苗木,成为绿色“聚宝盆”。下图示意塞罕坝林场在京津冀区域中的位置。

(1)从气候过渡性方面描述塞罕坝地理位置特征。
(2)指出塞罕坝人工育林过程中遇到的主要困难。
(3)简述塞罕坝万里林场生态治理的经验。
(4)为塞罕坝进一步发展提出合理建议。
2.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简述W矿业集团与秘鲁共同开采该国邦巴斯铜矿对秘鲁经济的影响。
(3)从社会层面说明W矿业集团进行邦巴斯铜矿开采会遇到的主要困难。
(4)说明邦巴斯铜矿开采过程应当注意的环境问题。
邦巴斯铜矿位于秘鲁南部,已查明铜资源储量超过1 200万吨,服务年限超过20年,资源勘探潜力巨大,前景广阔。2014年我国W矿业集团与秘鲁政府达成协议,共同开采该国邦巴斯铜矿资源。为确保项目按计划建成投产,我国W矿业集团加强股东层面对项目的管控力度,同时依托经验丰富的海外团队负责项目现场工作建立有效管控体系,中外团队协作配合,全面梳理建设路径,调整项目公司管理团队,推进社区搬迁和安置工作,实现了在未超工期、未超预算的情况下,顺利完成项目建设的目标。如下图示意邦巴斯铜矿区及矿产资源分布。
(2)简述W矿业集团与秘鲁共同开采该国邦巴斯铜矿对秘鲁经济的影响。
(3)从社会层面说明W矿业集团进行邦巴斯铜矿开采会遇到的主要困难。
(4)说明邦巴斯铜矿开采过程应当注意的环境问题。
2.单选题- (共4题)
3.
19世纪初,在南美洲厄瓜多尔(北邻秘鲁)和秘鲁等地,渔民们发现,每隔几年,从10月到次年年3月便会出现一股沿海岸南移的暖流,使表层海水温度明显升高,沿岸地区渔业资源也会遭受灭顶之灾。后来,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为厄尔尼诺。下图示意某次厄尔尼诺发生时太平洋部分地区表层水温距平值分布,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据图分析可知,厄尔尼诺现象对太平洋沿岸国家的主要影响是
【小题2】厄尔尼诺发生时,太平洋中

【小题1】据图分析可知,厄尔尼诺现象对太平洋沿岸国家的主要影响是
A.印尼东部岛屿降水增多 |
B.澳大利亚东部森林火险等级升高 |
C.秘鲁沿岸降水减少 |
D.厄瓜多尔西部沿海洪涝减少 |
A.赤道逆流增强 |
B.秘鲁寒流东移并减弱 |
C.南赤道暖流增强 |
D.热带地区西部表层海水普遍升温 |
4.
北欧是指北欧理事会的五个主权国家:瑞典、挪威、芬兰、丹麦、冰岛,那里冬季漫长气温较低,夏季短促凉爽。北欧国家的人口密度在欧洲相对较低,林业、水力发电、铁矿开采、渔业、造船业和航运业,均为北欧的传统经济部门。下图示意北欧资源及产业分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冰岛和芬兰主要的气候类型分别是
【小题2】北欧林业发达,其主要的森林类型是
【小题3】北欧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发达,影响其布局的主要因素是

【小题1】冰岛和芬兰主要的气候类型分别是
A.极地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 B.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
C.极地气候、极地气候 | D.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
A.温带落叶阔叶林 | B.亚寒带针叶林 | C.常绿阔叶林 | D.常绿硬叶林 |
A.经济发展水平高 | B.社会协作条件好 |
C.水能资源丰富 | D.有色金属矿产丰富 |
5.
章丘素有“铁匠之乡”之美誉,曾有“章丘铁匠遍天下”之说。据统计,上世纪50年代初的章丘,境内人口为73万,约有38万人以打铁养家糊口。“章丘手工铁锅制造需要历经十二道工序,再过十八遍火候,一千度高温锤炼,经受三万六千次锻打,直到锅如明镜。2018年2月,随着《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播出,渐受冷落的章丘铁锅受到关注。章丘铁锅的销量同比增长近6000倍,生产的铁锅和库存被“抢光”,一时间,章丘“无锅”。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近些年,章丘铁锅备受冷落的主要原因是
【小题2】针对章丘“无锅”现象,合理的对策是
【小题1】近些年,章丘铁锅备受冷落的主要原因是
A.缺少铁匠艺人 | B.机械化生产锅具的冲击 | C.锅具品质下降 | D.传统技艺的缺失 |
A.提高章丘铁锅价格,降低公众购买愿望 | B.提高机械化水平,降低成本 |
C.加强培训,培养更多拥有传统工艺的铁匠 | D.改进生产工序,提高生产效率 |
6.
中俄石油管道全长4770千米,中国境内支水线全长965千米,图2示意中俄石油管道中国境内漠河至大庆段沿线地形分布,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中俄石油管道漠河至大庆段南部与北部相比,建设中遇到的主要困难是
【小题2】中俄石油管道在中国境内选择漠河至大庆段,而非漠河至哈尔滨段的主要原因是
【小题3】中俄石油管道建设对我国的重要意义是

【小题1】中俄石油管道漠河至大庆段南部与北部相比,建设中遇到的主要困难是
A.气温低,年温差大 |
B.地表崎岖,起伏大 |
C.冻土广布,技术要求高 |
D.沼泽广布,建设困难 |
A.大庆石油资源丰富 |
B.大庆劳动力价格更低 |
C.大庆石油运输条件更便利 |
D.大庆石油产业基础好 |
A.优化东北地区的能源结构 |
B.促进东北地区基础设施建设 |
C.加快我国能源资源开发 |
D.增加我国能源供应通道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