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博斯腾湖原是新疆最大的淡水湖,其流域内自古以来灌溉农业较发达,如今一些现代化城镇正在形成。原环湖芦苇湿地面积广大,现在该湖西部沿近十多年水域面积已减少460平方公里,已演变成微咸水湖。
材料二:乙河是罕见的无支流水系,全长785公里,一年四季不断流,年径流量12亿立方米。驰名中外的名牌产品“库尔勒香梨”、优质长绒棉和番茄酱主要产于此地,产品远销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及东南亚国家和地区。
材料三:博斯腾湖附近水系图

(1)说明甲河与乙河径流季节变化特征差异并分析原因。
(2)简要说明博斯腾湖由淡水湖演变成微咸水湖的原因。
(3)分析孔雀河流域建设石化工业城需克服的不利地理条件。
(4)当地政府提出扩大库尔勒香梨种植或扩大优质长绒棉种植两种发展乙河流域特色经济的方案,请为你认为可行的方案提供论据。
材料一:博斯腾湖原是新疆最大的淡水湖,其流域内自古以来灌溉农业较发达,如今一些现代化城镇正在形成。原环湖芦苇湿地面积广大,现在该湖西部沿近十多年水域面积已减少460平方公里,已演变成微咸水湖。
材料二:乙河是罕见的无支流水系,全长785公里,一年四季不断流,年径流量12亿立方米。驰名中外的名牌产品“库尔勒香梨”、优质长绒棉和番茄酱主要产于此地,产品远销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及东南亚国家和地区。
材料三:博斯腾湖附近水系图

(1)说明甲河与乙河径流季节变化特征差异并分析原因。
(2)简要说明博斯腾湖由淡水湖演变成微咸水湖的原因。
(3)分析孔雀河流域建设石化工业城需克服的不利地理条件。
(4)当地政府提出扩大库尔勒香梨种植或扩大优质长绒棉种植两种发展乙河流域特色经济的方案,请为你认为可行的方案提供论据。
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茶具有降脂、减肥、助消化、补充维生素等多种功效。藏族是全世界人均饮茶最多的民族之一。历史上,茶马古道是汉藏民族之间一种传统的以茶马互市为中心内容的贸易往来通道,它是世界上通行难度最大的古道。下图示意茶马古道路线(局部)分布。

(1)藏区居民酷爱饮茶,结合藏区居民的膳食结构分析其原因。
(2)滇藏间茶马古道的马帮商队过去多在4-5月通过滇西进入西藏。说明商队在一年中选择春季通过滇西的理由。
茶具有降脂、减肥、助消化、补充维生素等多种功效。藏族是全世界人均饮茶最多的民族之一。历史上,茶马古道是汉藏民族之间一种传统的以茶马互市为中心内容的贸易往来通道,它是世界上通行难度最大的古道。下图示意茶马古道路线(局部)分布。

(1)藏区居民酷爱饮茶,结合藏区居民的膳食结构分析其原因。
(2)滇藏间茶马古道的马帮商队过去多在4-5月通过滇西进入西藏。说明商队在一年中选择春季通过滇西的理由。
2.单选题- (共11题)
3.
下图为我国某农村生产联系图,鱼塘右岸为重要的人工多层经济林区。此时,该地太阳处于一天中最高位置,北京时间为12: 40,树影遮挡地面的面积达一年中最大。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根据材料信息,判断此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为
【小题2】图中草地所起的环境作用主要是

【小题1】根据材料信息,判断此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为
A.23°26′S,120°E | B.23°26′S,110°E |
C.23°26′N,120°E | D.23°26′N,110°E |
A.防风固沙 | B.保持水土 | C.净化空气 | D.净化水质 |
4.
冬季当冷空气到达海面时,海面上方的暖湿空气就会上升冷却凝结降雪。在气象上,这种降雪称为“冷流降雪”。烟台平均每年有29天的冷流降雪日,被称为“雪窝子”。2016年1月23曰电,近日,受强寒潮影响,渤海海冰冰情发展迅速,辽东湾浮冰范围62海里,渤海湾、莱州湾最大浮冰范围5-15海里,最大冰厚10厘米。读环渤海地区地形等高线图,完成下列下面小题。

【小题1】烟台号称“雪窝子”,其影响因素包括
①洋流 ②大气环流 ⑧地形 ④海陆分布⑤人类活动
【小题2】监测渤海及黄海北部海域海冰覆盖面积的现代化手段主要是

【小题1】烟台号称“雪窝子”,其影响因素包括
①洋流 ②大气环流 ⑧地形 ④海陆分布⑤人类活动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⑤ | D.③④⑤ |
A.GIS | B.GPS | C.RS | D.数字地球 |
5.
和田玉矿脉位于昆仑山,开采难度大,发源于昆仑山的玉龙喀什河,自古是和田玉的主要产地,古代采玉的主要方法之一是在河床拣玉,结合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古人采玉的主要河段在
【小题2】影响图中和田城市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小题1】古人采玉的主要河段在
A.M河段 | B.N河段 | C.H河段 | D.R河段 |
A.资源 | B.地形 | C.水源 | D.交通 |
6.
干旱是我国普遍存在的气象灾害。图A是我国某省区轮廓图,图B是楚雄常年逐月降水量与蒸发量对比图。读下图,回答问题。


【小题1】楚雄最严重的旱情多发生在 ( )
【小题2】该季节蒸发量最大的主要原因是( )


【小题1】楚雄最严重的旱情多发生在 ( )
A.夏秋季节 | B.春夏季节 | C.冬春季节 | D.秋冬季节 |
A.纬度低,气温高,降水少,海拔高,地表植被少 |
B.太阳辐射强,气温高,降水少,日照多,风力较强 |
C.北方冷空气势力强,辐射弱,降水少,日较差大 |
D.喀斯特地貌分布广,易漏水,径流少,地表干燥 |
7.
新疆罗布泊水面在古代曾经超过3000平方千米,100多年前尚存500多平方千米,1972年完全干涸。下图示意罗布泊不同时期湖岸线及河流入湖三角洲分布。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坡度最缓的是
【小题2】老三角洲到较新三角洲的位置和面积变化说明
【小题3】新三角洲的位置后退说明

【小题1】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坡度最缓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河流侵蚀作用增强 |
B.河流搬运作用增强 |
C.河流入湖口的沉积量增加 |
D.河流入湖口向湖心推进 |
A.湖泊水面上升 | B.河流搬运作用减弱 |
C.湖水侵蚀能力增强 | D.河流改道 |
8.
【小题2】产生图示水沙变化的原因最可能是( )
【小题3】该变化可能导致下游( )
下图反映黄河下游花园口站在三个不同时段内年径流及输沙量的变化范围,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A.年径流和输沙量都增大 | B.年径流和输沙量都减小 |
C.年径流量先减后增,输沙量减小 | D.年径流量减小,输沙量增大 |
A.全球气候变暖 | B.上游植树造林 | C.流域降水增多 | D.上游修建水库 |
A.三角洲增长减慢 | B.淤积增加,河床抬升 |
C.洪涝灾害加重 | D.土地荒漠化 |
9.

【小题1】造成 100°E 以东植被叶面积指数变化最主要因素是
【小题2】在我国 30°N 附近地区,100°E 以西叶面积指数较小,发展农业遇到的限制性因素主要是
【小题3】与 100°E 以东地区植被叶面积指数变化所反映的地域分异规律最符合的是
植被叶面积指数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植物叶片总面积占土地面积的倍数,即:叶面积指数=叶片总面积/土地面积。在我国,大致以 100°E 为界,东部大部分地区的植被叶面积指数大于西部。读“我国 30°N 植被叶面积指数变化示意图”。
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造成 100°E 以东植被叶面积指数变化最主要因素是
A.土壤 | B.降水 | C.冰川 | D.海拔 |
A.光照 | B.水分 | C.热量 | D.土壤 |
A.从新疆向东依次出现的沙漠,草原和枫叶 |
B.由刚果盆地向北到地中海沿岸依次出现的自然植被 |
C.阿尔卑斯山从山麓到山顶的自然景观 |
D.塔克拉玛干沙漠的点点绿洲 |
10.
农业生产往往需要改造自然条件,为农作物生长提供最优环境。“畎(沟)亩(垄)法”是在我国北方地区最早出现的耕作方法,这种耕作法对土地的利用包括“上田弃亩(左图),下田弃畎(右囹)”两种方式。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小题2】“上田弃亩”最主要的目的是( )
【小题3】【小题4】我国南方地区的经济作物普遍种植的位置及原因是 ( )

【小题1】【小题2】“上田弃亩”最主要的目的是( )
A.增加土壤肥力 | B.减少洪涝威胁 |
C.增加耕地面积 | D.减少干旱影响 |
A.沟,土壤肥沃 | B.垄,排水防涝 | C.垄,光照充足 | D.沟,水分充足 |
11.
下图所示区域人口密集,其中甲市出产的白酒驰名中外。酿造该种白酒的原料主要为生长在甲市周边区域的糯红高粱。为了确保白酒品质,当地种植的糯红高粱一般不施用化肥和农药。为了扩大产量,农业专家曾尝试在他处种植糯红高粱,但离开其原产地仅数十公里,便会出现质量变差、减产等问题。结合图文资料,完成下列下面小题。

【小题1】关于图中,甲地附近糯红高粱种植的有利自然条件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2】本地区糯红高粱种植业不利的区位条件描述正确的是

【小题1】关于图中,甲地附近糯红高粱种植的有利自然条件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热量充足,光照特别强烈 |
B.位于云贵高原,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有机质积累 |
C.位于我国南方地区,水稻土广布,土壤肥沃 |
D.位于四川盆地,广泛分布有紫色土,富含微量元素 |
A.本地区位置偏僻,经济落后,对糯红高粱的需求较小 |
B.本地区地处高原地区,耕地规模小,不利于扩大生产规模 |
C.受到(交通、城市等)环境污染威胁,产量和种植空间有限 |
D.本地区人口稀少,糯红高粱种植的生产缺少劳动力 |
12.
吐鲁番葡萄藤蔓剪枝分为冬剪和夏剪,冬剪在秋末葡萄藤埋土前完成,夏剪指生长季节的修剪。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关于冬剪和夏剪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冬剪利于葡萄藤下架覆土,夏剪利于葡萄果实增加光照②冬剪利于剪除患病虫的藤蔓,夏剪可去掉无用的芽和新梢③冬剪和夏剪主要是为了提高葡萄品质④冬剪和夏剪主要是为了增加葡萄产量
【小题2】秋末冬初,吐鲁番各地开始对土地开深沟,葡萄藤下架并用土覆盖,来年再拨去覆土,重新上架。将葡萄藤下架并埋土覆盖的主要目的是
【小题3】吐鲁番市区步行街2000米葡萄长廊街景极具地域特色,下列选项中属于该景观主要作用的是
①增加绿地面积②扩大葡萄种植面积③美化环境,吸附灰尘④彰显地域特色

【小题1】下列关于冬剪和夏剪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冬剪利于葡萄藤下架覆土,夏剪利于葡萄果实增加光照②冬剪利于剪除患病虫的藤蔓,夏剪可去掉无用的芽和新梢③冬剪和夏剪主要是为了提高葡萄品质④冬剪和夏剪主要是为了增加葡萄产量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A.防冻害 | B.防风沙 |
C.减少植物蒸腾作用,防止水分流失 | D.覆土隔绝空气,减少来年虫害 |
①增加绿地面积②扩大葡萄种植面积③美化环境,吸附灰尘④彰显地域特色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⑧④ |
13.
读某区域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所示区域的数码代号与文化景观描述连线正确的是( )
【小题2】关于图中各区域突出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3】关于图中各区域河流水文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1】图中所示区域的数码代号与文化景观描述连线正确的是( )
A.①—梯田层层稻花香 | B.②—草原茫茫牧牛羊 |
C.③—翠竹青青有人家 | D.④—山歌阵阵采茶忙 |
A.①区常绿阔叶林破坏严重 |
B.②区水土流失面积广大 |
C.③区泥石流、滑坡灾害频发 |
D.⑤区土壤盐渍化普遍 |
A.①区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小 |
B.②区河流春汛长于夏汛 |
C.③区河流含沙量大,有结冰期 |
D.⑥区河流汛期短,径流量季节变化小 |
3.选择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11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