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富源县三中2017-2018学年下学期6月份月考 高二地理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500732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7/21

1.综合题(共6题)

1.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反映的环境问题主要是由 (  )
A.自然原因引起的  B.人为原因引起的
C.人口增长引起的  D.全球变暖引起的
(2)该类环境问题主要发生在 (  )
A.流水作用强的地区  B.流水作用弱的地区
C.风力作用强的地区  D.风力作用弱的地区
(3)结合图中内容分析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2.
阅读下列材料和图表,回答下列各题。
材料一 下图为世界能源消费构成比例变化图

材料二 日本能源安全情况(1973-2000年度)

材料三 中东地区的动荡局势和美国对中东石油的垄断使得日本开始重视从其他地区进口石油。日本如果能够争到铺设通往俄罗斯的石油管道,那么俄罗斯每天向日本出口100万桶石油,日本对中东石油的依赖度就可以降低到65%。
(1)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30年后天然气的消费比重将超过石油,其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2)读材料二和材料三,从地理角度思考我国可以从日本能源安全情况的变化中得到哪些启示?
3.
读下图,分析回答问题。

(1)从图中判读世界人口发展呈________趋势,人均粮食拥有量呈________趋势,人均工业产值的变化趋势为________,环境污染状况呈________趋势。
(2)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图中可知环境问题总是伴随着________问题、资源问题和发展问题而出现的,这四者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的。
4.
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区域图。图中从甲经乙入海的是一条水量较大的河流,C湖泊位于该河中游。A是乙地从B河引水的中继水库,丁处为面积较大的沿海湿地。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甲地若开垦陡坡,C地若围湖造田,对湖泊及其下游造成的环境影响可能有哪些?
(2)由A水库至乙地修建引水明渠后,丙地作为水源保护地,产业发展方针应该是_____________。
(3)丁地近年来湿地面积缩小很快,这对该地区局部小气候可能带来哪些不利影响?
5.
(环境保护)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企业在甲地(图)开采锰矿并建有电解锰厂,生产过程中需用硫酸和铅;在附近山坡上建有尾矿矿渣库。分析该尾矿矿渣库对环境的潜在危害,并说明为防止这种危害应采取的措施。
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长江江豚被称为“水中国宝”,是世界罕有的淡水鲸类,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干流及洞庭湖和鄱阳湖等区域,距今已生存了2 500万年,被誉为“长江精灵”,无天敌,以鱼和虾类为食,由于沿岸过度的经济活动,导致近20年来长江江豚数量急剧减少,目前总量不到百条;专家估计,人类若不采取有效保护措施,长江江豚可能在15年后绝迹。
(1)分析导致江豚数量急剧减少的原因。
(2)简述应采取哪些措施有效保护长江江豚。

2.单选题(共26题)

7.
读我国局部地区土地类型示意图。完成下题。

甲、乙、丙三地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分别是(  )
A.森林破坏、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
B.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森林破坏
C.水土流失、森林破坏、土地荒漠化
D.土地荒漠化、森林破坏、水土流失
8.
下列关于能源消耗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发达国家的能源消耗普遍较高,发展中国家的能源消耗普遍较低
B.中国的能源消耗总量和人均耗能量都很低
C.目前全球能源的年消耗量仍在增长,但全世界使用的能源大部分来自可再生能源
D.从能源消耗带来的环境污染看,发展中国家应负有更大的责任
9.
结合世界用水量增长图及部分城市生活用水价格图,完成下题。

从有关城市生活用水价格可以得知(  )
A.北京、新德里人均水资源都很丰富
B.发达国家一般通过价格手段控制用水量
C.伦敦、纽约位于海边,淡水来源丰富
D.东京人均水资源最少
10.
目前全球有11亿人缺乏安全饮水,每年有500多万人死于同水有关的疾病。预计到2025年,全球2/3的人口将生活在不同程度的缺水地区。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题。
下列措施属于节约利用水资源的是(  )
①人工降雨 ②污水排入大海 ③发展节水农业 ④开展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11.
阅读下列漫画,完成下题。

漫画②描述的环境污染与漫画③相比,不具有的危害是(  )
A.污染土壤B.占用大量土地
C.污染大气D.污染水源
12.
阅读重庆市丰都县青龙乡某中学八年级学生的调查报告,完成下题。
这里山清水秀,有巍巍青岭山,淙淙渠溪水。……尤其是青龙乡场镇后面的大塘,污染非常严重,以致鱼虾绝迹,塘水变臭变黑,由原来清可见底可用之水,变成现在连手脚沾泥都不敢到塘中洗的状况。
造成青龙乡鱼虾绝迹、塘水变臭的主要污染源是(  )
①工业废水、生活污水 ②生活垃圾、家庭炉灶 ③水土流失 ④酸雨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13.
下列物质使用后,造成“白色污染”的有(  )
①一次性塑料袋 ②一次性卫生筷 ③泡沫塑料快餐盒 ④含磷洗衣粉 ⑤纸质快餐盒
A.①②③B.①③
C.①②③⑤D.①②③④⑤
14.
读下图,完成以下两题。

城市废水的一般处理工艺流程图
在城市污水的净化处理过程中,居核心因素的是(  )
A.物理的重力沉积作用B.生物的氧化分解作用
C.阳光的暴晒作用D.风的吹拂作用
15.
下表所反映的上海市垃圾的最主要的特点是(  )
上海城市垃圾成分的变化及预测/质量分数

①数量大 ②品种多 ③变化大
A.①B.②C.①③D.③
16.
读“某区域环境问题示意图”,完成下题。

图中问题①②产生的后果分别是(  )
A.引发赤潮现象;臭氧层出现空洞
B.产生“公害病”;河流流量季节变化会变小
C.鱼因缺氧而大批死亡;洪水灾害增多
D.酸雨现象;气候恶化
17.
下图是可吸入颗粒物形成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

下列不属于可吸入颗粒物产生原因的是(  )
A.冬季燃煤取暖B.汽车尾气排放
C.农村大量使用沼气D.尾气处理技术的落后
18.
读“某日我国部分城市环境监测周报图”,完成下题。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杭州是空气质量状况优的沿海开放港口城市
B.兰州的空气质量状况最差是因为远离海洋
C.位于京广线上的城市中,广州的空气质量状况最好
D.重庆的空气质量状况劣于太原而优于武汉
19.
读“我国自然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题。

图中A,C,D,E四个生态脆弱区共同存在的生态问题为(  )
A.森林破坏B.水土流失
C.草场退化D.生物多样性锐减
20.
读下图,完成下题。

近年来,该区域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
A.风沙危害严重B.林草种植面积扩大
C.矿产开采规模加大D.自然保护区面积扩大
21.
(题文)根据沙尘暴产生的条件,分析北京会遭到沙尘暴袭击的原因(  )
①北京位于华北地区,离冬季风的源地比较近 ②冬春季节西北季风风力强劲 ③北京的西部和北部地区是我国的黄土高原和内蒙古地区,这些地区地表有大量的松散沉积物 ④北京植被覆盖率低
A.①②④B.②③④
C.①②③D.①③④
22.
下图中的四条折线分别表示某河段①污水排放量②人口数量③流量④渔业资源量四个因子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污水排放有助于鱼类生长,所以(2)(3)时段①④峰值同时出现
B.渔业资源量峰值只反映自身的变化,和污水排放量峰值同步纯属偶然
C.流量影响河流自净能力,渔业资源量峰值出现与①③折线的变化密切相关
D.由于人类活动影响的普遍性,渔业资源量峰值的出现与人口数量呈负相关
23.
下图为我国两大淡水湖。读图完成下题。

甲湖面积比20世纪缩小近一半,其后果是(  )
A.造成上游水土流失
B.导致湖泊周围地区土地沙漠化
C.人口密度减少,城市数量减少
D.对河流调节能力减弱
24.
关于地热能开发利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热能分布广,储量大
B.地热能使用成本高
C.地热能是可再生资源,更新速度快
D.地热能的开发也要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
25.
下图中甲位于华北平原,乙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读图回答下题。

甲、乙两地共有的地理现象是(  )
A.广泛种植水稻B.雨热同期
C.冬季河流结冰D.水运发达
26.
下图为“人类文明不同发展阶段的经济资源及生产力发展水平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促进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主导因素是(  )
A.资源B.科技C.市场D.交通
27.
促使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最主要原因是
A.古代可持续发展思想对当代人的影响深刻而长久
B.人口、资源、环境问题使我国社会发展面临巨大的压力
C.很多地区缺水严重,工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影响
D.人口数量过于庞大,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28.
下图为“鄱阳湖2000年~2010年间枯水期不同水位的天数统计图”。读图回答下题。

为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发展,江西省将实施鄱阳湖水利枢纽建设,这是鄱阳湖上第一座大型水电站,项目建成后可能产生的影响有(  )
A.提高鄱阳湖枯水期水位,增加湖区面积
B.导致鱼类江湖交流减少,增加生物多样性
C.调蓄长江洪水的能力下降,下游地区的防洪压力增大
D.减少与长江水体之间的交换,影响鄱阳湖自身的水质
29.
过去50年来,鄱阳湖湿地大面积减少的最主要原因是
A.水土流失加速湖泊淤积B.围湖造田
C.气候变干造成湖泊水位降低D.湖区地壳明显抬升
30.
西藏和黑龙江沼泽湿地面积广大。读占全国沼泽湿地面积比(%)表,回答下题。

黑龙江省和西藏自治区沼泽湿地成因的相似之处是(  )
A.降水丰富,集中于夏季
B.纬度高,蒸发微弱
C.冰雪覆盖,有利于下渗
D.气温低,蒸发微弱
31.
读我国2000年和2007年能源消费结构图,完成下题。

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对山西能源基地的影响表现为(  )
A.提供了广阔的消费市场
B.提供了便利的交通运输
C.提高了煤炭的开采水平
D.提高了煤炭的经济效益
32.
下图为“某区域平均每万元生产总值的碳排放量和该区域产业CO2减排效率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CO2排放总量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呈正相关 ②我国CO2减排效率西部高于东部,南部高于北部 ③南部沿海因高耗能的重工业比例小,减排压力较小 ④西北地区减排效率最低,主要原因是科技水平低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6道)

    单选题:(2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