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2题)
1.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看了网络上的负面评论,王涛十分气愤,他在微博发文称:“种种指责,无非杯弓蛇影、无中生有,希望大家弄清事实真相后再作发言。”
②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已成为当今世界当之无愧的第一体育盛会,但随之而来的却是承办者的财政压力日益增加,賽后的设施浪费令人触目惊心。
③小刘这篇文章的第四段和第五段本来衔接得很好,让你加上这么一段描写景物的文字,很别扭,读起来一点也不顺畅了,简直是狗尾续貂。
④这是一栋风雨飘摇了十几年的楼房,破得不能再破,早已不能居住,人们从楼下经过,总是提心吊胆,都希望早一点把它拆除,消除安全隐患。
⑤班主任刘老师在这个班刚组建的时候,就天天研究这些学生,了解他们的情况,努力做到对学生的家庭状况、性格特点、思想活动了如指掌。
⑥法兰西学院共有40个席位,一旦入选,终身都是院士;由于席位珍稀,有不少大文豪与法兰西学院擦肩而过,比如赫赫有名的卢梭、萨特。
①看了网络上的负面评论,王涛十分气愤,他在微博发文称:“种种指责,无非杯弓蛇影、无中生有,希望大家弄清事实真相后再作发言。”
②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已成为当今世界当之无愧的第一体育盛会,但随之而来的却是承办者的财政压力日益增加,賽后的设施浪费令人触目惊心。
③小刘这篇文章的第四段和第五段本来衔接得很好,让你加上这么一段描写景物的文字,很别扭,读起来一点也不顺畅了,简直是狗尾续貂。
④这是一栋风雨飘摇了十几年的楼房,破得不能再破,早已不能居住,人们从楼下经过,总是提心吊胆,都希望早一点把它拆除,消除安全隐患。
⑤班主任刘老师在这个班刚组建的时候,就天天研究这些学生,了解他们的情况,努力做到对学生的家庭状况、性格特点、思想活动了如指掌。
⑥法兰西学院共有40个席位,一旦入选,终身都是院士;由于席位珍稀,有不少大文豪与法兰西学院擦肩而过,比如赫赫有名的卢梭、萨特。
A.①②⑤ |
B.①③④ |
C.②⑤⑥ |
D.③④⑥ |
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学校大力推进本科精英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推进研究生分类培养模式,形成了以听、说、读、写“新四会”为基础的学生领导力培养机制。 |
B.我长期从事文学创作,常与当地老百姓打交道,这个过程是愉悦的,因为老百姓的感情最为质朴,他们发自肺腑的衷心表白令人感动 |
C.连长的话虽然短,但铿锵有力,一下子就鼓起了战士们的斗志,他们发誓守住阵地,打退敌人的进攻,为大部队安全转移赢得宝贵时间。 |
D.《童话大王》如果未曾被创办,还是走原来投稿拿稿费的老路子,郑渊洁恐怕就会被埋没在一个小小的刊物中,成不了童话大师了。 |
2.现代文阅读- (共1题)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中国,网络與论常常是针砭时弊、激浊扬清的力量。说办事群众“不是人民”的社区党总支书记,被网民怼得不再是书记了;堵住高铁门不让开车的彪悍女教师,也在网民的指责下黯然收敛了气焰。但对于两年前曾经在医患冲突中殴打医护人员的女老师参评正高职称,是否“宜将剩勇追穷寇”?对于疑因不堪压力而结束生命的寒门博士生的指导教师,是否一定要撤职砸饭碗?
离开了社会和集体,人很难再为人。因此,人类对道德规范有着内在的需要和呼唤。尤其是作为礼仪之邦的中国,对高洁道德君子的呼唤,对失德败德行为的抨击,几千年来始终是维持社会纲纪和人们心灵秩序的重要维度。因此,我们一方面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诚实守信、急公好义、见义勇为、乐善好施等传统美德大力提倡和褒奖;另一方面,也应顺应时代的要求,努力将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之中。以法治安定天下,以道德温润人心。
一般而言,法律是针对大众所作出的最基本的道德规范要求。有时候,可能会有一些失德败德行为,没有受到法律的处置;也可能会有一些在道德上值得推崇的行为,没有得到法律的特别优待。这是因为那些达不到违法犯罪程度的失德败德行为,对他人合法权益和社会秩序的侵犯一般并不严重,所损害的往往是难以客观量化的社会道德感,法律很难对这些行为作出硬性的处罚规定。而某些道德上值得推崇的行为是否应予特别支持,法律也经常顾及不到。
但我们也必须同时认识到,法律这样的处理方式,是一种无奈,也有其道理。因为对精神损害赔偿的处理,本来就是法律上极富争议的地方,对语意模糊的“社会公众”及其难以客观量化的社会道德感的侵犯就更难讲清楚了。法律对这种情况的“宽容”,体现了一种极其重要的严肃和审慎,是一种惩罚与行为相适应的重要理念。刑法上讲惩罚与犯罪相适应原则,行政法上讲处罚与违法相适应的比例原则,民法上也讲救济应该与侵权相当。对于违法犯罪,畸轻畸重的处罚都不是好的选择,更重要的是惩罚的及时性和必然性。法律当然要惩恶扬善,但它决不是情感宣泄的工具。只有惩罚规定清楚、程序正当,才能确保法律是我们的守护者,而不会沦为操之于情绪的喜怒无常的暴君。
法律与道德的完全匹配,始终是人类社会不懈追求但很难臻至的理想。我们在疾恶如仇的同时,不应失去宽和敦厚的品格。在法律作出惩罚之后,道德虽然可以继续谴责,但“治病救人”或许更加重要。明乎此,也许我们在审视文章开头那一连串问题的时候,能够得出更为理性的答案。
(支振锋《法律与道德,应有各自的坚守》)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小题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在中国,网络與论常常是针砭时弊、激浊扬清的力量。说办事群众“不是人民”的社区党总支书记,被网民怼得不再是书记了;堵住高铁门不让开车的彪悍女教师,也在网民的指责下黯然收敛了气焰。但对于两年前曾经在医患冲突中殴打医护人员的女老师参评正高职称,是否“宜将剩勇追穷寇”?对于疑因不堪压力而结束生命的寒门博士生的指导教师,是否一定要撤职砸饭碗?
离开了社会和集体,人很难再为人。因此,人类对道德规范有着内在的需要和呼唤。尤其是作为礼仪之邦的中国,对高洁道德君子的呼唤,对失德败德行为的抨击,几千年来始终是维持社会纲纪和人们心灵秩序的重要维度。因此,我们一方面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诚实守信、急公好义、见义勇为、乐善好施等传统美德大力提倡和褒奖;另一方面,也应顺应时代的要求,努力将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之中。以法治安定天下,以道德温润人心。
一般而言,法律是针对大众所作出的最基本的道德规范要求。有时候,可能会有一些失德败德行为,没有受到法律的处置;也可能会有一些在道德上值得推崇的行为,没有得到法律的特别优待。这是因为那些达不到违法犯罪程度的失德败德行为,对他人合法权益和社会秩序的侵犯一般并不严重,所损害的往往是难以客观量化的社会道德感,法律很难对这些行为作出硬性的处罚规定。而某些道德上值得推崇的行为是否应予特别支持,法律也经常顾及不到。
但我们也必须同时认识到,法律这样的处理方式,是一种无奈,也有其道理。因为对精神损害赔偿的处理,本来就是法律上极富争议的地方,对语意模糊的“社会公众”及其难以客观量化的社会道德感的侵犯就更难讲清楚了。法律对这种情况的“宽容”,体现了一种极其重要的严肃和审慎,是一种惩罚与行为相适应的重要理念。刑法上讲惩罚与犯罪相适应原则,行政法上讲处罚与违法相适应的比例原则,民法上也讲救济应该与侵权相当。对于违法犯罪,畸轻畸重的处罚都不是好的选择,更重要的是惩罚的及时性和必然性。法律当然要惩恶扬善,但它决不是情感宣泄的工具。只有惩罚规定清楚、程序正当,才能确保法律是我们的守护者,而不会沦为操之于情绪的喜怒无常的暴君。
法律与道德的完全匹配,始终是人类社会不懈追求但很难臻至的理想。我们在疾恶如仇的同时,不应失去宽和敦厚的品格。在法律作出惩罚之后,道德虽然可以继续谴责,但“治病救人”或许更加重要。明乎此,也许我们在审视文章开头那一连串问题的时候,能够得出更为理性的答案。
(支振锋《法律与道德,应有各自的坚守》)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难以对侵犯社会道德感的行为进行处罚,是法律的无奈,也是法律的“宽容”。 |
B.网络舆论作为针砭时弊、激浊扬清的力量,能够呼唤有德君子、抨击败德行为。 |
C.法律惩恶扬善,道德温润人心,两者的完全匹配很难,但这是我们追求的理想。 |
D.对违法行为的判决,最重要的是惩罚的及时性、必然性,其次是判决的准确性。 |
A.首段两个事例论述网络舆论的作用,两个问句则引发读者对网络舆论导向的思考。 |
B.文章主体部分先分析了法律对某些败德和有德行为的鞭长莫及,然后指出了原因。 |
C.文章强调刑法的惩罚与犯罪相适应原则,旨在强调法律不能成为情绪宣泄的工具。 |
D.文章首尾呼应,结尾处“得出更为理性的答案”一句实际已经回答了开头的问题。 |
A.对维持社会纲纪和人们心灵秩序而言,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法治同样重要。 |
B.只要“治病救人”的理念得到认可,对失德败德行为的过度抨击就可能相对减少。 |
C.法律如果沦为情绪宣泄的工具,会导致惩罚规定不清楚,达不到惩恶扬善的目的。 |
D.作者的主张是,我们既要疾恶如仇,又要宽和敦厚,法律与道德应有各自的坚守。 |
3.材料作文- (共1题)
4.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凡百事之成也,必在敬之。其败也,必在慢之。(战国·荀子)
②学之广在于不倦,不倦在于固志。(晋·葛洪)
③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唐·韩愈)
④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华严经》)
⑤凡事都要脚踏实地去做,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而惟以求真的态度作踏实的工夫。(李大钊)
⑥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无数的名句,对于我们的立志、追求、奋斗多有指导意义。读了上面六句,你有怎样的感受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①凡百事之成也,必在敬之。其败也,必在慢之。(战国·荀子)
②学之广在于不倦,不倦在于固志。(晋·葛洪)
③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唐·韩愈)
④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华严经》)
⑤凡事都要脚踏实地去做,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而惟以求真的态度作踏实的工夫。(李大钊)
⑥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无数的名句,对于我们的立志、追求、奋斗多有指导意义。读了上面六句,你有怎样的感受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4.语言表达-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2道)
现代文阅读:(1道)
材料作文:(1道)
语言表达:(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