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浙江省北仑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试(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99804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2/5/4

1.综合题(共5题)

1.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一:三江并流区域是一部地球演化的历史教科书,在150公里内排列的山脉和大江形成了横断山脉的主体。高山带的喀斯特地形、花岗岩巨型独石以及丹霞砂岩地貌覆盖了若干世界上最好的山脉类型。2002年云南省的“三江并流”自然景观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名录》。
资料二:三江并流区域是世界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这里有高等植物210余种,1200余属,6000种以上。这里生活着哺乳动物173种,鸟类417种,爬行类59种,两栖类36种,淡水鱼76种,凤蝶类昆虫31种。这在中国乃至北半球和全世界都是唯一的。
资料三:三江并流区域位置图。

(1)资料三中,“三江”自西向东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区域地貌和地形的多样性的形成与_________和_________关系密切。
(3)三江并流区域是世界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试分析构成这一地区突出的生物多样性的原因有哪些?(从地形、地质、气候等因素分析)。
2.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经过对青藏高原的长期考察,科学家发现世界上最年轻的高原以每年7—30毫米的速度整体向北和向东方向移动。这种推移的变化量很小,属于毫米级的,不会对目前的中国带来什么影响,但是经过几百万年的地质年代,这个移动量还是很可观的。
材料二:图为我国西部某地区简图。

(1)A城区的交通干道走向以_______(东西或南北)为主,其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
(2)试分析青藏高原对亚洲局部地区的气候和河流所产生的影响。
(3)在松潘以北地区有我国一块著名的沼泽地,试分析该地区形成沼泽的自然原因。
3.
材料一:近期通车的舟山跨海大桥,东起舟山本岛,经舟山群岛中的几个岛到达宁波(如图所示),总长近50千米,是目前我国最大的陆岛连接工程。舟山跨海大桥通车后。舟山到宁波的车程由2个小缩短到1个小时,到上海的车程则由5个多小时缩短至3小时。
材料二:该图为舟山跨海大桥示意图。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修建跨海大桥时需要克服哪些不利的自然因素?
(2)修建跨海大桥对舟山有哪些意义?
4.
读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依据图示信息用“═══”分别画出经过甲、乙两处的山脉走向。
(2)图中小运河的主要作用是
A.防洪B.灌溉C.旅游D.航运
(3)图示地区地势特点是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析图示农业基地形成的区位优势。
5.
读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河流①的流向大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流经地形区②是_________________。这个地形区的地貌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
(2)水利枢纽③对④河下游的有利影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⑤是_________________工程,简析调入地区水资源短缺的原因。

2.单选题(共8题)

6.
读“我国某岛屿示意图”,回答23—24题。

【小题1】该岛是我国重要的海盐基地之一,图中①、②、③、④四地最适合晒盐的是
A.①B.②C.③D.④
【小题2】③地被称为中国“雨极”,其主要原因是
A.地形、洋流B.洋流、海陆分布
C.地形、大气环流D.大气环流、海陆分布
7.
图为我国三个流域“水灾受灾比(受水灾的县城个数与总县城个数的比值)多年平均的月变化图”。回答28—29题。

【小题1】三个流域水灾受灾比的特点有:
①峰值均出现在4—6月
②峰值出现月份与降水季节变化基本一致
③峰值出现的时间由北向南逐渐推迟
④珠江流域的受灾比最小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
【小题2】当黄河流域水灾受灾比出现峰值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我国傣族群众在划龙舟和过泼水节
②巴西高原草木生长旺盛
③美国南部飓风活动频繁
④阿尔卑斯山雪线处于一年中最高位置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8.
该图是某区域分布简图,判断21—22题。

【小题1】图中城市的纺织工业主要是
A.棉纺织工业B.毛纺织工业C.麻纺织工业D.丝纺织工业
【小题2】对图中铁路线建设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
A.有利于保持地域文化的独特性
B.有利于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
C.促进区域内旅游业的发展
D.提高区内矿产资源的外运能力
9.
读“某地区略图”,回答17-20题。

【小题1】一般情况下,图中河流流向、最大径流量分别是
A.由北向南流动、6月B.由南向北流动、7月
C.由南向北流动、8月D.由北向南流动、9月
【小题2】若图中黑点代表城市,则影响该地区城市分布的最主要区位因素是
A.地形B.气候C.宗教D.水源
【小题3】历史时期以来,该地大部分聚落逐步向地势较高的地区转移,其主要原因是
A.洪水泛滥B.坡地开发C.交通线增多D.荒漠化范围扩大.
【小题4】若图中黑点代表某种经济作物分布区,则该经济作物最有可能是
A.甜菜B.棉花C.油菜D.茶叶
10.
读地形剖面图,回答7—9题。

【小题1】图中山脉是
A.太行山B.秦岭C.天山D.巫山
【小题2】山脉以南地区分布的自然带主要是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B.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C.温带草原带
D.温带荒漠带
【小题3】山南的河流a的北岸沉积现象明显,说明该河流的流向是
A.由西向东B.由东向西C.由北向南D.由南向北
11.
经国务院同意,教育部决定,从2003年起,全国高考时间由现行的每年7月的7、8、9日,提前到每年6月的7、8、9、10日。回答39—41题。
【小题1】我国大部分地区7月份自然灾害频发,对考生复习应考会产生影响。这里的自然灾害主要是指
A.沙尘暴B.台风C.水灾D.泥石流
【小题2】我国大部分地区7月份的气温总体偏高,其主要原因是
A.受锋面雨带的控制B.受太阳辐射的影响
C.受副热带高压控制D.受印度低压控制
【小题3】调整后的高考期间,下列现象可信的是
A.华北地区的小麦已黄熟
B.东部地区的大部分河流已进入主汛期
C.南极长城站已处于极夜期
D.北印度洋海区洋流呈逆时针方向运动
12.

   读三种陆地水相互转化关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甲代表的水体是
A.雨水B.地下水
C.冰川融水D.积雪融水
【小题2】箭头a代表的现象一般发生在
A.1—2月B.3—4月
C.6—7月D.11—12月
【小题3】近年来,鄱阳湖区实行退耕还湖,由此导致的箭头a、b流量的变化趋势是
A.a、b都变小B.a、b都不变
C.a在丰水期变小D.b在枯水期变大
13.
该图是我国不同时间地质灾害(泥石流、滑坡等)气象预报等级分布示意图(3级表示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较大,4级表示发生地质灾害可能性大,5级表示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很大),判断小题。

造成5月28日与8月23日易发生地质灾害区域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地壳活动B.地形状况C.植被状况D.雨带分布

3.选择题(共11题)

14.

常温下,一些食物的近似pH如表,其中显碱性的是(  )

食物

柠檬汁

菠萝汁

牛奶

鸡蛋清

pH

2.1﹣2.8

3.3﹣5.2

6.3﹣6.6

7.6﹣8.0

15.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请结合图示回答问题:


16.

A、B、C、D为初中化学常是的物质,它们之间存在如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已知

B是密度最小的气体单质,D的水溶液呈蓝色.根据信息和图示回答问题(反应条件和部分生成物已略去).

17.

下列溶液中,溶剂不是水的是(  )

18.

“改变环境质量,推动绿色发展”.下列说法不符合该理念的是(  )

19.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

20.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

21.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

22.

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面题目:

23.

推理和归纳是研究和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以下说法正确是(  )

24.

推理和归纳是研究和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以下说法正确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5道)

    单选题:(8道)

    选择题:(1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