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一轮复习选择题创新演练:河流的综合开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99481

试卷类型:专题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8/8/21

1.单选题(共8题)

1.
读金沙江下游河段水能资源开发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金沙江干流适于水电梯级开发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A.华东地区能源短缺,电力缺口大B.位于地势阶梯交界处,落差大
C.径流量大且季节变化大D.地质条件稳定,适于建坝
【小题2】金沙江干支流水能资源丰富,但长期以来未得到充分开发,其主要原因有(   )
①地质条件复杂,工程技术难度大  ②该地区能源需求量小
③水能开发易诱发滑坡、泥石流等灾害  ④移民难度大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2.
下图为甲河水系及该河干流下游某水文站各月径流量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甲河的流量变化是
A.各月流量均较小B.夏半年流量较冬半年小
C.冬半年受信风影响,降水多,流量大D.季节变化与气压带移动有关
【小题2】与甲河中下游地区相似的景观图是
A.B.C.D.
3.

   曹娥江是钱塘江最大的支流,向北注入杭州湾,上浦闸是曹娥江干流上的一道涵闸,距河口约60千米,于 1979年建成,它的建成对曹娥江河床的变化具有很大的影响。河道纵比降是指河 流(或某一河段)水面沿河流方向的高差与相应的河流长度比值。下图为曹娥江建上浦闸前后河床 纵剖面变化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与建闸前相比,建闸后曹娥江河床剖面的总体变化是(    )
A.河床高程上升B.河床高程先降后升
C.河道纵比降减缓D.河道纵比降渐升
【小题2】上浦闸在曹娥江的主要作用是(    )
A.拦沙防洪B.御咸蓄淡C.促进水产养殖D.保障饮水水源
4.
黄河临河段位于黄河上游,流经河套平原,途中无支流汇入。1978~2012年黄河临河段河道总体上处于萎缩状态。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黄河临河段河道萎缩最严重的时期是
A.1985~1990年B.1990~1995年
C.l995~2000年D.2000—2005年
【小题2】1978~2012年,黄河临河段总体变化趋势是
A.流域面积缩小B.河道弯曲变大
C.侵蚀作用增强D.年径流量增加
5.
读世界某流域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该流域综合开发利用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上游地区重点开发利用水能发电、发展航运、发展种植业
B.下游地区利用河流水源发展灌溉农业,大力种植水稻、棉花等作物
C.河口处大力发展沙丁鱼渔业捕捞
D.利用流域内名胜古迹、沿岸风光、沙漠奇景发展旅游业
【小题2】关于兴建N水库大坝对当地地理环境的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保证下游地区农田常年得到灌溉B.河口三角洲增长速度加快,面积扩大
C.河流下游沿岸平原土地肥力增加D.保证大坝以下河段水量充足,防止海水倒灌
6.
读“某河流域等高线地形图”及“该流域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表”,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与1 980年相比,2015年Q地下游河段
A.汛期变长B.结冰期变短C.含沙量增大D.水位季节变化增大
【小题2】该河流域的治理中,合理的措施是
A.植树种草,发展大牧场放牧业B.小流域综合开发,建设商品粮基地
C.治水改土绿化相结合,发展立体农业D.PQ河段的东侧坡植树种草,西侧坡修建梯田
7.
  澜沧江在我国境内长约2160km,流域面积约为17.4万km2,干流可开发21个梯级电站,总装机约32000MW,年发电量约1500亿kW·h,是我国规划建设的十三大水电基地之一。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湄公河在甲-乙河段流域范围非常狭窄,其主要原因是(  )
A.泥沙淤积使河床过高,支流难以汇入B.河流两岸被高山束缚,山高谷深
C.上游气候寒冷干燥,支流稀少D.河流落差大,水流湍急
【小题2】澜沧江流域(我国境内)最适宜发展的工业部门(  )
A.钢铁工业B.机械工业C.有色金属冶炼D.造船工业
8.
阅读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与治理,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在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中,发电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田纳西河流域水力资源,在综合开发中,为保护环境只进行了水电站的建设,未开发其它电力
B.在流域开发中共建成30座水电站,并大规模发展火电和核电,使其成为仅次于五大湖地区的电力供应基地
C.廉价可靠的电力供应,促进了流域内高新技术工业的发展,使其成为美国新兴的高新技术工业区
D.廉价可靠的电力供应,促进了流域内高耗能工业的发展,在田纳西河两岸形成一条“工业走廊”
【小题2】田纳西河流域实行梯级开发的原因是(  )
①梯级开发分段修建水库和船闸,能改善不稳定径流,使各段水位相对平稳,利于通航;
②水库建成之后,可以抵御洪涝灾害,蓄水利用落差可以发电,电力充足用于钢铁工业,既保护了森林,又减轻了二氧化碳的排放,使环境质量得到改善;
③水源充足,小气候得以改善,干旱气候环境得到改善,地力和植被都可得到恢复,植被恢复,又可改善不稳定径流;
④水库储存的水源,可以解决农业灌溉所需,对农业生产十分有利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