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三台中学实验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12月月考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99445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8/25

1.选择题(共5题)

1.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逶迤 斑澜 撰写 不假思索
B.影碟 咳嗽 笙萧 博闻强记
C.颓圮 寥廓 屠戳 渊远流长
D.矫情 噩梦 殴打 百舸争流
2.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nòng)堂  酝(niàng)  美味佳(yáo)   (kū)髅
B.(qì)据   胆(què)   生杀(yǔ)夺   游(shuì)
C.(līn)着  样(mú)    可贴(chuāng)  厚(wèi)
D.拜(yè)   怜(mǐng)  水门(tīng)    目(chēn)
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构建和谐社会,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B.据统计数据显示,去年居民收入超过GDP的增速,为收入倍增计划释放了积极信号。
C.漫步小径,微风送来阵阵芬芳;环顾四周,只见一棵棵腊梅树,正在那里释放幽香。
D.鲁迅在小说《祝福》中的祥林嫂,只想以自己诚实的劳动来换取或维持起码的生活。
4.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李、杜齐名,但他们的性格和诗风却很不相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和杜甫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就像天上的双子星座一样,永远并列着发出不灭的光辉。
①一个诗风老成稳健,倾向现实主义
②一个像忍苦载重的犍牛
③一个像狂放不羁的骏马
④一个深沉悲天悯人
⑤一个诗风清新飘逸,极具浪漫色彩
⑥一个洒脱魅力十足。
A.⑥④③②⑤①B.③②⑤①⑥④
C.⑤①⑥④③②D.⑤②④⑥①③
5.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
A.妈妈对儿子说:“你既然身体欠佳,那你给老师打个电话,请半天假。”
B.刚刚接到出版社寄来的论著样书,我匆匆打开,看到扉页上印着几位编者的姓名,我的名字也忝列其中。
C.他在这次考试中表现出色,同学们让他介绍经验,他说:“你们先到一边等等,等我喝杯水再赐教。”
D.618年中大促到了,有几家手机店在搞让利促销,我过去垂询了几款品牌智能手机的价格,发现并没有便宜多少。

2.诗歌鉴赏(共1题)

6.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雨夜眠
白居易
凉冷三秋夜,安闲一老翁。
卧迟灯灭后,睡美雨声中。
灰宿温瓶火,香添暖被笼。
晓晴寒未起,霜叶满阶红。
(1)简要说说“晓晴寒未起”中的“寒”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2)诗中刻画了一个怎样的老翁形象?(用诗中一词回答)试联系全诗谈谈作者是怎样体现老翁这一特点的。

3.文言文阅读(共1题)

7.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冯铁头
(清)清凉道人
吾邑(嘉兴)新市镇西庙前,有冯允昌者,以卖腐为业。勇力兼人头甚劲与人斗以头撞之罔弗披靡由是气凌一乡无敢与抗者。偶与西庙道士忤,冯于五更磨腐时,潜挟庙前二石狮,置诸庙门之外,明日,道士见而异之,雇人舁置原所。不数日,冯又如之。如是者五六次,道士费舁之值不赀,而心疑焉,夜潜卧于庙门之内,以觇其异。一日五更,闻冯店开门声,见其挟狮而来,始悟由于前次开罪之故,遂启户出,向冯谢罪恳求。冯大笑,复以狮安于原所而罢。
其邻有与昵者,谓之日:“子头诚有力,倘以石击之,恐亦不能当也。”冯拾一石,大如碗,掷于空中,而以头承之,嘣然有声,石迸去而头不伤。人大骇,遂以铁头著名。
一日,冯偶泼水于街,适陕西贩皮客张姓者过,误溅其衣,张微詈之,冯恶声相应而出,挥之以拳。张不与较,冯自后趋至,以头撞之,张不回顾,而微侧其身,冯头适入于肋间,为其所挟,竭力摇拔不可脱。张笑曰:“吾知汝为冯铁头,然果是铁否?吾当试之。”于是骈两指就肋间擦之,冯若以利刃刊其头骨者,痛不可忍,不觉失声而号。张曰:“若然,则非铁头矣,且放汝去。再加纯钢铸炼,吾当复来与较也。”遂释之,缓步而去。冯之头红肿者旬余,于是深自敛抑,顿改故态,不敢滥用其头矣。
(选自《听雨轩笔记》,有删改)
注:①清凉道人,姓徐,号清凉道人,清乾隆年间人,生平事迹不详。
②舁(yù):抬.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气一乡   凌:压倒B.罪恳求   谢:道歉
C.自后至   趋:通“促”,催促D.张不回   顾:回头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道士见异之 ②伏尸
B.①潜卧庙门之内 ②燕王拜送
C.①而头承之   ②使使闻大王
D.①若,则非铁头矣 ②沛公默
【小题3】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勇力兼人头/甚劲与人/斗以头撞之/罔弗披靡由是/气凌一乡/无敢与抗者。
B.勇力兼人头甚劲/与人斗以头/撞之罔弗披靡/由是气凌/一乡无敢与抗者
C.勇力兼人头/甚劲与人/斗以头撞之/罔弗披靡/由是气凌一乡/无敢与抗者。
D.勇力兼人/头甚劲/与人斗/以头撞之/罔弗披靡/由是气凌一乡/无敢与抗者。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冯于五更磨腐时,潜挟庙前二石狮,置诸庙门之外。 
(2)子头诚有力,倘以石击之,恐亦不能当也。
【小题5】根据文本,简要概括冯允昌的性格特点。

4.现代文阅读(共1题)

8.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江南雨巷
董滇宁
①有人说,江南的小巷是历史留给现实的入口。是啊!雨后的江南小巷是心灵的圣地,心在红尘中沾满尘埃,不能辨识来去,不妨就让这江南雨巷的烟雨旧梦浸润你已疲惫的心灵!
②轻轻地走入小巷。暮春的细雨在两旁的瓦楞上跳跃,忽而又顽皮地跳到青石板的路上,和他们在青石板上的伙伴们嬉闹着、喧哗着。踩在青石板的路上,这一刻,随着细雨,滑入历史的最深处……
③撑着油纸伞,血管里冲涌着莫名的悲与喜,呼吸着空气里的清新,和岁月积淀下来的味道;江南的盛世在烟雨中落下了帷幕,惟有这雨后的江南小巷,褪尽铅华,延展着世人的想象。
④空气中浸透着静谧。幽远的小巷中,我的移动和杂着雨儿们的跳动,成全了小巷的生动。小巷的两边是安然矗立着的老屋子。一幢幢灰瓦白墙的老屋子,饱受了风雨的侵袭,彰显着一种沧桑积淀后的黯然。灰白色的墙面在斑驳间隐现时光的痕迹,青黑的瓦片耐不住寂寞,邀了几根闲草做伴。
⑤几间铺子半敞着门面。铺内,几人横靠着帐台边的木柱,正在打盹;忙碌着的小二,手脚极为麻利地端茶递水之间,仿佛都不会激起哪怕一丝尘屑的飞扬。大多数的屋子已是人去楼空,一把铁锁,锁住了一屋子的寂寞春秋。透过门扉间的夹缝,瞅见一口八角的古井,井沿上残留着几片风吹落的树叶;眨眼间,似乎看见一个梳着两条小辫儿的蓝衣少女蹲在井边,手中拿着极粗的衣槌,露出一口极白的牙齿,对着这边轻轻地微笑;一阵风吹过,扫落了井沿的树叶,也带走了姑娘的影像……依然是个空落落的院落,一把生了锈的铁锁!
⑥雨停了。收起纸伞,听着檐下滴答的水声,由心底升腾起一种恍如隔世的落寞。风儿抚过脸颊,把雨的湿气驻留在我的眼窝。眼前的小巷变的迷蒙,心在此刻却显得犹为的澄净。
⑦一些墨绿的青苔粘在墙角,吮吸着雨露,淡漠了这多情的江南,绵绵的愁绪。抬眼望去,一只燕子飞掠而去。是否是从王谢堂下飞出的那只?可还能在这物是人非之外,辨识出你的故居吗?
⑧巷的尽头,是一座小石桥。扶栏上的雨滴落入水中,荡起一层层的涟漪。在繁华与颓废之间,吹箫女子的面庞有了几多的改变?碧波还聚而来的,不是那提着油纸伞的栗色长发,却是那伤心桥下的惊鸿艳影。
⑨沉浸在江南的幽幽梦幻里,抬头,眼前已是那车水马龙、人声鼎沸的街市。回望小巷,雨后的它显得更为平静与安宁。寥落的水泡,在小巷的那头冉冉升空;街市这头袭来一阵强流,一瞬的光景,五彩的霓虹映亮整个天宇,嘈杂与躁动在这个世界中无限延伸!小巷深处隐隐透出的阑珊灯火,闪动着清亮的光芒,也足以照亮夜归人的路!一座小桥,两方天地,是两势对立下的无奈疏离,也是历史白描地书写下的自然并存!是也罢,不是也罢,小巷犹在,而雨——今年下,明年下,一千年以后,还会下。
⑩走过雨巷,别无其他,清香盈鼻……
【小题1】下列对本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E.通过文章我们可以感觉到,尽管作者对眼前的美好事物正在逐渐变得模糊而倍感落寞,但最后还是表现出顺其自然的洒脱。
A.作者以时空为序,给我们描绘了具有幽雅恬静、古老纯朴特点的江南雨巷,读后使人产生无限的遐想。
B.本文和戴望舒的诗歌《雨巷》都有着浓郁的江南地域文化韵味,描绘了江南雨巷烟雨迷蒙的图景,借此构成了一个富有浓重象征色彩的抒情意境。
C.文章第⑤段,作者写雨巷两旁屋子里面的人,有的打着盹,有的忙碌着,刚写完人接着就写人去楼空。这样描写一方面以动写静,突出江南雨巷的寂静;另一方面又不至于给人以“闹”的印象,更能突出雨巷的自然、古老与宁静。
D.文章第⑨段,作者用现实的嘈杂与躁动反衬江南小巷的平静与安宁,从而表现出作者别样的思绪:现实紧张浮躁,侵扰人心;而江南小巷抚慰受伤的心灵,使人超脱于现实,让人得到慰藉。
【小题2】解释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意思 (4分)
①江南的小巷是历史留给现实的入口。(2分)
②雨后的江南小巷是心灵的圣地。(2分)
【小题3】文中第③段说:“撑着油纸伞,血管里冲涌着莫名的悲与喜。”综观全文,“莫名”实际上已“有名”,请概括说明这“悲”与“喜”的具体内容。(8分)
【小题4】第⑤段中描写的井边“蓝衣少女”与戴望舒诗歌《雨巷》中描写的“丁香一样的姑娘”有什么不同的作用。(6分)

5.情景默写(共1题)

9.
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沁园春·长沙》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现了词人年轻时意气奔放,强劲有力的特点。
(2)《再别康桥》中,诗人用一个很美的意象比喻河畔的柳树,这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鲁迅在《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中认为,真正的猛士应该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材料作文(共1题)

10.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一篇文章。
智慧老人问三个人:你们来人间干什么?
甲说:我来人间享受生活。 乙说:我来人间承受痛苦。丙说:我在承受痛苦中享受生活。智慧老人听后沉默不语。旁边的真理老人问为何不把答案告诉他们,智慧老人说:生活会告诉他们一切。
以上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思考?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7.语言表达(共1题)

11.
下面有一副打乱顺序的对联,请将其整理为一副较为工整的对联。
康桥河边 旷世伟人 游子多情 书写豪情壮志 橘子洲头 作别西天云彩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5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情景默写:(1道)

    材料作文:(1道)

    语言表达:(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