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5题)
1.
渭河是黄河的最大支流,它滋润了八百里秦川。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近年来,渭河流域水资源紧缺问题日益严重。从人类活动的角度,分析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并针对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合理的对策。
材料:横贯关中平原的渭河全场787千米。关中平原是中国历史上农业最富庶地区之一,也是目前陕西省城市最多、人口密度最大、经济最发达的地带。

近年来,渭河流域水资源紧缺问题日益严重。从人类活动的角度,分析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并针对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合理的对策。
2.
读下图及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葡萄牙的地理位置。
(2)读材料二,说出马德里的气候特点与里斯本相比有何不同,并分析其原因。
(3)评价安达卢西亚种植油橄榄的自然条件。
材料一 西班牙是世界橄榄油第一大生产国。图中阴影部分为安达卢西亚,是该国油橄榄的最大种植区,其产量高,品质好。油橄榄喜光,喜温暖,适合生长在排水良好的坡地。

材料二 马德里、里斯本的气候资料。

(1)简述葡萄牙的地理位置。
(2)读材料二,说出马德里的气候特点与里斯本相比有何不同,并分析其原因。
(3)评价安达卢西亚种植油橄榄的自然条件。
3.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候鸟式”养老是当今兴起的一种新型养老模式。不少北方老年人选择冬季到南方的城市居住、旅游,北方天暖后再回到原地居住。
材料二 近年来老钢铁工业城市攀枝花已成为我国冬季养老的热点城市之一。2015年来此过冬养老人数近10万,攀枝花正在实现由“钢城”向“阳光花城”的转型。
材料三 下图为四川省攀枝花市区位示意图,下表为攀枝花气温、降水资料。


(1)结合上图,分析攀枝花发展成为“钢城”的有利区位条件,并简述其可持续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2)结合表1,简述攀枝花成为“候鸟式”养老目的地的有利气候条件。此外,其他地理原因还有哪些?
材料一 “候鸟式”养老是当今兴起的一种新型养老模式。不少北方老年人选择冬季到南方的城市居住、旅游,北方天暖后再回到原地居住。
材料二 近年来老钢铁工业城市攀枝花已成为我国冬季养老的热点城市之一。2015年来此过冬养老人数近10万,攀枝花正在实现由“钢城”向“阳光花城”的转型。
材料三 下图为四川省攀枝花市区位示意图,下表为攀枝花气温、降水资料。


(1)结合上图,分析攀枝花发展成为“钢城”的有利区位条件,并简述其可持续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2)结合表1,简述攀枝花成为“候鸟式”养老目的地的有利气候条件。此外,其他地理原因还有哪些?
4.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越南总人口约9000万,农业人口占75%。1986年越南实行改革开放,随着外资的进入,1990~2006年越南GDP年均增长达7.7%,城市化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左图示意越南南部气候统计,右图示意越南地形、交通和资源分布。

(1)概括越南南部的气候特征。
(2)简述越南能够通过吸引外资,促使其经济快速发展的区位条件。
(3)请列举越南在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越南总人口约9000万,农业人口占75%。1986年越南实行改革开放,随着外资的进入,1990~2006年越南GDP年均增长达7.7%,城市化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左图示意越南南部气候统计,右图示意越南地形、交通和资源分布。

(1)概括越南南部的气候特征。
(2)简述越南能够通过吸引外资,促使其经济快速发展的区位条件。
(3)请列举越南在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5.
近三十年来,鄂尔多斯市产业经济快速发展,成为我国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一个缩影。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鄂尔多斯市位于我国内蒙古高原的西南部,面积8.7万平方千米,地处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西部,生态环境脆弱。该市煤炭、天然气等储量居全国前列,采矿业、天然气、电力等生产部门一直居于重要地位,1997年以来,房地产和信息产业快速发展。

(1)概括鄂尔多斯市工业发展的有利自然资源条件。
(2)根据右图,描述三个阶段鄂尔多斯市产业结构的主要特征。
(3)鄂尔多斯市利用其能源资源,积极参与国家的西电东送工程。说明西电东送对该市及我国东部地区发展的意义。
鄂尔多斯市位于我国内蒙古高原的西南部,面积8.7万平方千米,地处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西部,生态环境脆弱。该市煤炭、天然气等储量居全国前列,采矿业、天然气、电力等生产部门一直居于重要地位,1997年以来,房地产和信息产业快速发展。

(1)概括鄂尔多斯市工业发展的有利自然资源条件。
(2)根据右图,描述三个阶段鄂尔多斯市产业结构的主要特征。
(3)鄂尔多斯市利用其能源资源,积极参与国家的西电东送工程。说明西电东送对该市及我国东部地区发展的意义。
2.单选题- (共12题)
6.
下图示意的甲、乙两国分别为传统、新兴的鲜切花生产国。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比较甲、乙两国降水特点及其成因( )
①甲国受西风带和暖流影响,全年降水较丰沛且季节分配均匀 ②甲国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的交替影响,降水季节差异大 ③乙国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全年降水丰沛且季节分配均匀 ④乙国受地形影响,降水季节差异大
【小题2】与甲国相比,乙国发展鲜切花生产的优势自然条件是( )
①热量丰富 ②光照充足 ③地形平坦 ④水源丰富
【小题3】与乙国相比,甲国维持其在世界鲜切花市场竞争力的优势条件是( )

【小题1】比较甲、乙两国降水特点及其成因( )
①甲国受西风带和暖流影响,全年降水较丰沛且季节分配均匀 ②甲国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的交替影响,降水季节差异大 ③乙国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全年降水丰沛且季节分配均匀 ④乙国受地形影响,降水季节差异大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①热量丰富 ②光照充足 ③地形平坦 ④水源丰富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A.专业化、规模化生产,鲜切花价格较低 | B.土地丰富,天然花卉品种较多 |
C.培植历史久,劳动力成本较低 | D.技术含量高,鲜切花质量较优 |
7.
读下面两幅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日本农业以水稻种植业为主,而新西兰则以大牧场放牧业和混合农业为主,导致这种差异的因素主要是( )
【小题2】日本与新西兰的地理特征相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1】日本农业以水稻种植业为主,而新西兰则以大牧场放牧业和混合农业为主,导致这种差异的因素主要是( )
A.气候 | B.地形 | C.技术 | D.市场 |
A.所处的南北半球不同,但都位于东半球 | B.两国的气候都具有海洋性特征 |
C.两国均以平原地形为主 | D.日本的面积小于新西兰 |
9.
下图为“城市群内部城市间的产业链分工体系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城市群中,中心城市的优势产业主要处于产业链中的位置是
【小题2】产业分工处于产业链上③位置的城市,其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

【小题1】城市群中,中心城市的优势产业主要处于产业链中的位置是
A.①③ | B.②④ | C.③④ | D.①⑤ |
A.产品需求量大 | B.劳动力廉价丰富 | C.交通便利 | D.政策支持 |
11.
A. 以水能资源的开发作为流域治理的核心
B. 采用高坝一次性开发方式发展水电站
C. 调整产业结构,重点发展轻工业保护生态
D. 水坝、运河的修筑获得发电、航运、防洪等综合效益
【小题2】伏尔加河流域综合治理和开发的影响是
A. 夏汛前降低水库水位,可提高汛期蓄水能力
B. 水位抬高,水生生物生存环境得以改善
C. 促进流域资源的开发和高耗能产业的发展
D. 下游流量明显减少
伏尔加河全长3690千米,是欧洲最长的河流,积雪融水在伏尔加河流域河水补给中起着主要作用。流域内矿产资源丰富。伏尔加河上有很多堤坝、水库和水电站,另外也连通很多运河。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A. 以水能资源的开发作为流域治理的核心
B. 采用高坝一次性开发方式发展水电站
C. 调整产业结构,重点发展轻工业保护生态
D. 水坝、运河的修筑获得发电、航运、防洪等综合效益
【小题2】伏尔加河流域综合治理和开发的影响是
A. 夏汛前降低水库水位,可提高汛期蓄水能力
B. 水位抬高,水生生物生存环境得以改善
C. 促进流域资源的开发和高耗能产业的发展
D. 下游流量明显减少
12.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小题2】图示反映出区域的主要特征是
【小题3】【小题4】图中区域发展水平差异的原因可能是

【小题1】【小题2】图示反映出区域的主要特征是
A.区域内部的相似性和连续性 |
B.区域之间相互联系 |
C.具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和功能 |
D.区域具有明显的界线 |
A.两区域的领导人差异 | B.两区域的地理环境相同 |
C.两区域的人种分布差异 | D.两区域的地理环境差异 |
13.
19世纪中叶,随着运河的修通,铁路的兴建,芝加哥农产品加工业迅速发展;20世纪上半叶,芝加哥发展以钢铁为主导的重工业,成为全美最大的钢铁工业基地;2010年,芝加哥成为美国最大的空运中心和铁路枢纽,制造、印刷、出版、会展占据较大比重。芝加哥以特殊的区位,发展成为美国的第三大城市。下图示意芝加哥的位置与交通。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芝加哥
【小题2】19世纪中叶,芝加哥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有利条件是
【小题3】从19世纪中叶到2010年,不断推动芝加哥发展的区位条件是

【小题1】芝加哥
A.濒临大西洋 | B.处于美国本土中心 |
C.位于平原,地势平坦开阔 | D.重工业发达,污染严重 |
A.原料充足 | B.科技发达 |
C.水源充足 | D.气候优越 |
A.丰富的煤炭和铁矿 | B.良好的工业基础 |
C.充足的劳动力 | D.便捷的交通运输 |
15.
下图为世界两区域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小题2】图示两区域
【小题3】【小题4】关于两国的航运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小题1】【小题2】图示两区域
A.都处于河口三角洲,以生产水稻为主 |
B.河流水量大,均可以大量进行梯级开发 |
C.都地处板块交界处,地震多发 |
D.灌溉水源丰富,均为该国主要的农业区和人口密集区 |
A.甲国的河网更密集,河运条件更好 |
B.乙国热带季风气候,降水的变率大,无法河运 |
C.中国船只到乙国,夏季更省油 |
D.甲国靠近欧洲,运河处于海运要冲,海运发达 |
16.
读“巴西人口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巴西北部人口很少,是因为
【小题2】当前造成亚马孙雨林毁坏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人口增长和贫困——根本原因
②世界木材的需求量上升——根本原因
③过度的迁移农业、开辟大型农场和牧场——直接原因
④商业性伐木、采矿、修路、城镇建设——直接原因

【小题1】巴西北部人口很少,是因为
A.海拔高,地形复杂 |
B.气候温差大,潮湿闷热 |
C.经济落后,资源贫乏 |
D.分布热带雨林,开发晚 |
①人口增长和贫困——根本原因
②世界木材的需求量上升——根本原因
③过度的迁移农业、开辟大型农场和牧场——直接原因
④商业性伐木、采矿、修路、城镇建设——直接原因
A.①② | B.①②③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5道)
单选题:(1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