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99250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8/1/30

1.综合题(共5题)

1.
渭河是黄河的最大支流,它滋润了八百里秦川。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横贯关中平原的渭河全场787千米。关中平原是中国历史上农业最富庶地区之一,也是目前陕西省城市最多、人口密度最大、经济最发达的地带。


近年来,渭河流域水资源紧缺问题日益严重。从人类活动的角度,分析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并针对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合理的对策。
2.
读下图及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西班牙是世界橄榄油第一大生产国。图中阴影部分为安达卢西亚,是该国油橄榄的最大种植区,其产量高,品质好。油橄榄喜光,喜温暖,适合生长在排水良好的坡地。


材料二 马德里、里斯本的气候资料。


(1)简述葡萄牙的地理位置。
(2)读材料二,说出马德里的气候特点与里斯本相比有何不同,并分析其原因。
(3)评价安达卢西亚种植油橄榄的自然条件。
3.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候鸟式”养老是当今兴起的一种新型养老模式。不少北方老年人选择冬季到南方的城市居住、旅游,北方天暖后再回到原地居住。
材料二 近年来老钢铁工业城市攀枝花已成为我国冬季养老的热点城市之一。2015年来此过冬养老人数近10万,攀枝花正在实现由“钢城”向“阳光花城”的转型。
材料三 下图为四川省攀枝花市区位示意图,下表为攀枝花气温、降水资料。


(1)结合上图,分析攀枝花发展成为“钢城”的有利区位条件,并简述其可持续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2)结合表1,简述攀枝花成为“候鸟式”养老目的地的有利气候条件。此外,其他地理原因还有哪些?
4.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越南总人口约9000万,农业人口占75%。1986年越南实行改革开放,随着外资的进入,1990~2006年越南GDP年均增长达7.7%,城市化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左图示意越南南部气候统计,右图示意越南地形、交通和资源分布。

(1)概括越南南部的气候特征。
(2)简述越南能够通过吸引外资,促使其经济快速发展的区位条件。
(3)请列举越南在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5.
近三十年来,鄂尔多斯市产业经济快速发展,成为我国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一个缩影。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鄂尔多斯市位于我国内蒙古高原的西南部,面积8.7万平方千米,地处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西部,生态环境脆弱。该市煤炭、天然气等储量居全国前列,采矿业、天然气、电力等生产部门一直居于重要地位,1997年以来,房地产和信息产业快速发展。

(1)概括鄂尔多斯市工业发展的有利自然资源条件。
(2)根据右图,描述三个阶段鄂尔多斯市产业结构的主要特征。
(3)鄂尔多斯市利用其能源资源,积极参与国家的西电东送工程。说明西电东送对该市及我国东部地区发展的意义。

2.单选题(共12题)

6.
下图示意的甲、乙两国分别为传统、新兴的鲜切花生产国。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比较甲、乙两国降水特点及其成因( )
①甲国受西风带和暖流影响,全年降水较丰沛且季节分配均匀 ②甲国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的交替影响,降水季节差异大 ③乙国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全年降水丰沛且季节分配均匀 ④乙国受地形影响,降水季节差异大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小题2】与甲国相比,乙国发展鲜切花生产的优势自然条件是( )
①热量丰富 ②光照充足 ③地形平坦 ④水源丰富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小题3】与乙国相比,甲国维持其在世界鲜切花市场竞争力的优势条件是( )
A.专业化、规模化生产,鲜切花价格较低B.土地丰富,天然花卉品种较多
C.培植历史久,劳动力成本较低D.技术含量高,鲜切花质量较优
7.
读下面两幅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日本农业以水稻种植业为主,而新西兰则以大牧场放牧业和混合农业为主,导致这种差异的因素主要是(   )
A.气候B.地形C.技术D.市场
【小题2】日本与新西兰的地理特征相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所处的南北半球不同,但都位于东半球B.两国的气候都具有海洋性特征
C.两国均以平原地形为主D.日本的面积小于新西兰
8.
爱尔兰与我国协商,决定由该国提供原料,在我国建设生产基地,共同生产某类工业产品,最有可能是
A.石油制品B.婴儿奶粉C.手机D.机床
9.
下图为“城市群内部城市间的产业链分工体系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城市群中,中心城市的优势产业主要处于产业链中的位置是
A.①③B.②④C.③④D.①⑤
【小题2】产业分工处于产业链上③位置的城市,其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
A.产品需求量大B.劳动力廉价丰富C.交通便利D.政策支持
10.
图是我国四个不同地区区域城市化的典型模式,其中代表江苏省的是
A.AB.BC.CD.D
11.

   伏尔加河全长3690千米,是欧洲最长的河流,积雪融水在伏尔加河流域河水补给中起着主要作用。流域内矿产资源丰富。伏尔加河上有很多堤坝、水库和水电站,另外也连通很多运河。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伏尔加河流域的综合治理和开发措施包括
A. 以水能资源的开发作为流域治理的核心
B. 采用高坝一次性开发方式发展水电站
C. 调整产业结构,重点发展轻工业保护生态
D. 水坝、运河的修筑获得发电、航运、防洪等综合效益
【小题2】伏尔加河流域综合治理和开发的影响是
A. 夏汛前降低水库水位,可提高汛期蓄水能力
B. 水位抬高,水生生物生存环境得以改善
C. 促进流域资源的开发和高耗能产业的发展
D. 下游流量明显减少
12.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小题2】图示反映出区域的主要特征是
A.区域内部的相似性和连续性
B.区域之间相互联系
C.具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和功能
D.区域具有明显的界线
【小题3】【小题4】图中区域发展水平差异的原因可能是
A.两区域的领导人差异B.两区域的地理环境相同
C.两区域的人种分布差异D.两区域的地理环境差异
13.
19世纪中叶,随着运河的修通,铁路的兴建,芝加哥农产品加工业迅速发展;20世纪上半叶,芝加哥发展以钢铁为主导的重工业,成为全美最大的钢铁工业基地;2010年,芝加哥成为美国最大的空运中心和铁路枢纽,制造、印刷、出版、会展占据较大比重。芝加哥以特殊的区位,发展成为美国的第三大城市。下图示意芝加哥的位置与交通。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芝加哥
A.濒临大西洋B.处于美国本土中心
C.位于平原,地势平坦开阔D.重工业发达,污染严重
【小题2】19世纪中叶,芝加哥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有利条件是
A.原料充足B.科技发达
C.水源充足D.气候优越
【小题3】从19世纪中叶到2010年,不断推动芝加哥发展的区位条件是
A.丰富的煤炭和铁矿B.良好的工业基础
C.充足的劳动力D.便捷的交通运输
14.
精准农业中获取作物分布和监测作物生长主要依靠
A.地理信息系统B.全球定位系统C.遥感技术D.数字地球
15.
下图为世界两区域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小题2】图示两区域
A.都处于河口三角洲,以生产水稻为主
B.河流水量大,均可以大量进行梯级开发
C.都地处板块交界处,地震多发
D.灌溉水源丰富,均为该国主要的农业区和人口密集区
【小题3】【小题4】关于两国的航运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甲国的河网更密集,河运条件更好
B.乙国热带季风气候,降水的变率大,无法河运
C.中国船只到乙国,夏季更省油
D.甲国靠近欧洲,运河处于海运要冲,海运发达
16.
读“巴西人口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巴西北部人口很少,是因为
A.海拔高,地形复杂
B.气候温差大,潮湿闷热
C.经济落后,资源贫乏
D.分布热带雨林,开发晚
【小题2】当前造成亚马孙雨林毁坏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人口增长和贫困——根本原因
②世界木材的需求量上升——根本原因
③过度的迁移农业、开辟大型农场和牧场——直接原因
④商业性伐木、采矿、修路、城镇建设——直接原因
A.①②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
17.
2017年2月2日是第21个“世界湿地日”。今年的主题是“湿地减少灾害风险”,宣传口号是“健康的湿地有助于应对极端天气,让我们为保护和合理利用湿地作出承诺”。据此完成下题。 
  
湿地的主要生态功能是   
①保护生物多样性,提高环境质量  ②提供丰富的农副产品  ③航运、旅游观光  ④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调蓄洪水  ⑤为人类提供后备耕地资源
A.①②B.②④
C.③⑤D.①④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5道)

    单选题:(1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