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阅读日本河流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日本河流众多,大多发源于中部山地。位于太平洋沿岸的山区年降水量多迭3000毫米,而面临日本海的地区与濑户内海沿岸地区年降水量较少。
材料二:日本专门设有河流水资源开发机构。该机构负责河流管理与流域综合开发,主要工作是:①用水权的管理与水权费的征收等;②河流设备设施的维护;③……
(1)从河流的长度、流域面积、水流速度、流量季节变化等方面,归纳日本河流的主要特征。
(2)除了材料二中列举的工作外,根据流域综合开发的一般原则,你认为日本河流水资源开发机构还可能进行哪些方面的工作?

材料一:日本河流众多,大多发源于中部山地。位于太平洋沿岸的山区年降水量多迭3000毫米,而面临日本海的地区与濑户内海沿岸地区年降水量较少。
材料二:日本专门设有河流水资源开发机构。该机构负责河流管理与流域综合开发,主要工作是:①用水权的管理与水权费的征收等;②河流设备设施的维护;③……
(1)从河流的长度、流域面积、水流速度、流量季节变化等方面,归纳日本河流的主要特征。
(2)除了材料二中列举的工作外,根据流域综合开发的一般原则,你认为日本河流水资源开发机构还可能进行哪些方面的工作?
2.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某跨国公司产业转移方向和产品输出方向示意图。

材料二 下图为出口加工区(产业移入地)提供的条件和进出口情况图。

(1)材料一图中实线箭头表示 ______方向,虚线箭头表示______方向。
(2)材料二图中,产业移入地为吸引更多的产业转入,除了提供完善的基础设施和优质的服务外,还应该提供哪些条件?
(3)谈谈产业转移对移人地产生的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
材料一 下图为某跨国公司产业转移方向和产品输出方向示意图。

材料二 下图为出口加工区(产业移入地)提供的条件和进出口情况图。

(1)材料一图中实线箭头表示 ______方向,虚线箭头表示______方向。
(2)材料二图中,产业移入地为吸引更多的产业转入,除了提供完善的基础设施和优质的服务外,还应该提供哪些条件?
(3)谈谈产业转移对移人地产生的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
2.单选题- (共12题)
3.
读下图并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自R河河口至Q湖北岸的距离约为
【小题2】开垦P平原首先应该
【小题3】国家在P平原兴建了许多大规模机械化农场,从事商品粮生产。但在这里生产粮食,不利的自然条件主要是
【小题4】目前国家决定停止在P平原开垦荒地,同时建立自然保护区,其主要保护对象是

【小题1】自R河河口至Q湖北岸的距离约为
A.180千米 | B.280千米 | C.380千米 | D.480千米 |
A.引入灌溉水源 | B.增加土壤肥力 | C.平整土地 | D.排水 |
A.热量条件 | B.土壤条件 | C.降水条件 | D.光照条件 |
A.天然林 | B.水源林 | C.湿地 | D.草地 |
4.
①增大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调水量 ②改善汉江下游河段的生态、灌溉与水运条件
③缩短长江荆州段至汉江潜江段的水运里程 ④改善长江龙洲垸以下河段的供水条件
【小题2】有关图示地区的地理环境及其成因,组合不正确的是( )
2014年12月28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总干渠开闸放水,北京市首次接饮长江水,而与之配套的“引江济汉”工程早在半年前已通水,作为补水工程,此工程每年向汉江输送31亿立方米的水量。据此,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①增大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调水量 ②改善汉江下游河段的生态、灌溉与水运条件
③缩短长江荆州段至汉江潜江段的水运里程 ④改善长江龙洲垸以下河段的供水条件
A.②③ | B.③④ | C.①② | D.①③ |
A.洪涝 水循环活跃 | B.湿地萎缩 人口增长 |
C.土地沙化 粮棉种植 | D.河漫滩增多 森林植被破坏 |
5.
东北三省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耕地占全国16.8%。水资源占全国4.01%。读下面两幅图,结合相关知识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有关东北三省农业灌溉状况描述正确的是
【小题2】有关东北三省水土资源利用状况描述正确的是

【小题1】有关东北三省农业灌溉状况描述正确的是
A.农田灌溉用水量都呈增长态势 |
B.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自1990年以来呈快速增长态势 |
C.灌溉用水量自1998年以来呈减少趋势 |
D.有效灌溉面积与灌溉用水量同步增长 |
A.水土资源丰富 | B.耕地资源集中在东部 |
C.水土资源呈现西多东少的特点 | D.耕地资源丰富,水资源相对短缺 |
6.
下图表示某产业在世界上的迁移过程,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反映的产业部门可能是( )
【小题2】该产业部门属于( )
【小题3】导致该产业迁移变化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小题1】图中反映的产业部门可能是( )
A.玩具制造 | B.汽车产业 |
C.石化工业 | D.钢铁工业 |
A.劳动密集型工业 | B.技术密集型工业 |
C.原料指向型工业 | D.资金密集型工业 |
A.劳动力价格 | B.技术 |
C.交通运输 | D.原料 |
7.
下图为某地区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以下图层组合最适合用遥感(RS)技术获取信息的是
A. ①②④ B. ①③⑤ C. ③④⑥ D. ②③⑥
【小题2】进行农业适宜性评价可以利用的图层组合是
A. ①②④⑤ B. ②③④⑤ C. ②③④⑥ D. ①③⑤⑥

【小题1】以下图层组合最适合用遥感(RS)技术获取信息的是
A. ①②④ B. ①③⑤ C. ③④⑥ D. ②③⑥
【小题2】进行农业适宜性评价可以利用的图层组合是
A. ①②④⑤ B. ②③④⑤ C. ②③④⑥ D. ①③⑤⑥
8.
【小题1】“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
【小题2】“红色荒漠”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
【小题3】根据江西丘陵山区自然条件的特点对“红色荒漠”进行治理工作应当先做好工作是( )
据报载我国江西省中南部山区出现大片“红色荒漠”即在亚热带湿润的岩溶地区土壤遭受严重侵蚀基岩裸露地表出现出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小题1】“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
A.风化作用 | B.风蚀作用 | C.水蚀作用 | D.沉积作用 |
A.破坏植被 | B.过度放牧 | C.开山取石 | D.环境污染 |
A.大力开荒种田,保持植物覆盖率 | B.农业生产加强综合开发 |
C.发展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生产 | D.彻底退耕还林 |
9.
目前,我国已经建成“数字中国”的地理空间框架。“天上看、地上查、网上管”的国土资源管理运行体系初步形成,大大提升了国土监管能力。对土地资源进行“天上看”和“网上管”,需要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分别是( )
A.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 | B.全球定位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 |
C.遥感和全球定位系统 | D.全球定位系统和数字地球 |
10.
中国邮政曾发行“中国民居”特种邮票一套,邮票上的民居建筑不仅反映了各地风俗,还反映了当地地理环境的重要特征。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傣家竹楼底层为架空层,说明该地夏季的气候特点是( )
【小题2】蒙古包反映了其所居民族主要从事( )
【小题3】上图中三种民居的不同特点反映了不同区域地理环境具有( )

【小题1】傣家竹楼底层为架空层,说明该地夏季的气候特点是( )
A.炎热干燥 | B.寒冷干燥 | C.温和湿润 | D.高温多雨 |
A.种植业 | B.畜牧业 | C.林业 | D.渔业 |
A.整体性 | B.统一性 | C.差异性 | D.共同性 |
11.
埃博拉病毒是一种能引起人类和灵长类动物产生埃博拉出血热的烈性传染病病毒,有很高的死亡率,在50%至90%之间。近日,科学家描绘了最新的埃博拉疫情暴发高风险区地图(下图中颜色较深部分)。该图的绘制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RS | B.GPS | C.GIS | D.DE(数字地球) |
13.
“快的打车”是中国首款便民打车的智能手机应用软件,输入目的地即可将信息发送给离其最近的若干出租车(如图),“快的打车”软件采集乘客附近出租车的位置信息,并显示在手机上的最主要地理信息技术是( )


A.RS | B.GPS | C.GIS | D.数字地球 |
14.
不符合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加快了城市化进程表现的是
A.城市人口比重逐步提高 |
B.乡村地区迅速变成城镇地区 |
C.城市的规模迅速扩大 |
D.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城市人口向近郊区迁移,呈现出城市与乡村交错分布的景观 |
3.选择题- (共4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12道)
选择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