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99116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4/14

1.选择题(共3题)

1.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他初出茅庐的时候,常常被对手的奚落及小动作激怒,但现在他对此已经敬谢不敏,在足球场上从容不迫,一次次将足球送入对方的球门。
②明中叶以后,岭南书家人才辈出,而且颇具革新精神,能与中原书坛分庭抗礼,其中陈献章用茅草制作“茅龙笔”,创作出笔法遒劲的书法名作。
③如何让作文语言出彩呢?其中一个有效的方法就是借花献佛,即巧妙地引用诗词,用诗词“亮化”文章的语言,丰富文章的内容。
④军事手段难以给韩国带来安全,更难以维护半岛局势稳定,韩国同意美国在其领土部署萨德反导系统,无异于火中取栗,得不偿失。
⑤刘秀在位时,西域诸国主动要求“内附”,希望东汉政权出兵西域,否则他们只能被迫投靠匈奴了,但刘秀面对左支右绌开疆拓土的机会不为所动。
⑥许教授把金钱看得很淡,安于清贫,生活极其俭朴,可精神上却十分富有,他专心治学,孜孜矻矻,成为闻名中外的学术大家。
A.①②④B.①③⑤C.②④⑥D.③⑤⑥
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中国人最易读错的字》一书以近200个中国人最易读错的字为对象,除了从语音的正误方面作出判断外,还注重对读错的原因进行分析。
B.依“天人相应”养生原则,春天宜多吃温性的食物,进食冬瓜、黄瓜、绿豆芽等寒性食品要少吃,以防阻碍阳气生发。
C.香港政府强调,“占中”只会影响社会秩序,破坏市民的生活甚至生计。民主不只是制度,还是态度,不应让个人诉求凌驾于社会利益之上。
D.莫言的作品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建构了独特的主观感觉世界,带有明显的“先锋”色彩,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
3.
下列各句,最得体的一句是
A.这个问题我请教了许多人,都得不到解决,于是不耻下问,向先生您请教。
B.在座的不是董事长,就是总经理,现在请大家出钱出物,为国家尽匹夫之责。
C.护士拿着注射器说:“孩子,别哭,再哭,我就给你扎出血来了!”
D.马老师端起酒杯说:“黄老先生,今天是您的寿诞之日,我祝您健康长寿!”

2.诗歌鉴赏(共1题)

4.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题张氏隐居二首(其二)  杜甫
之子(1)时相见,邀人晚兴留。
霁潭鳣发发(2),春草鹿呦呦。
杜酒偏劳劝,张梨(3)不外求。
前村山路险⒃,归醉每无愁。
注释:①之子:这个人。指张氏。《诗经》:“彼其之子。”②鳣发发:语出《诗经》:“鳣鲔发发。”这里形容鲤鱼很多,游来游去。⑤语出潘岳《闲居賦》:“张公大谷之梨。”
【小题1】下面对诗歌内容和艺术手法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首联照应标题,又总领全诗。诗人去友人张氏隐居之所拜访,二人相聚兴致极好,友人挽留他吃过晚饭再走。
B.颈联中“杜酒”之“杜”与“张梨”之“张”,分别指作者自己和标题中的“张氏”,表现出宾主二人礼尚往来,相聚极欢。
C.这首诗中,诗人杜甫和主人张氏都是极有人情味的人,这从他们虽很少见面,可是一旦 相见,主人热情留客,客人欢饮不拘束,并且真心致谢就能看出。
D.这首诗语言浅近,用典自然。例如领联中两句都使用到了《诗经》中的典故,景中含情, 承上启下,故前人评论颔联为“三、四驱遣六艺却极清秀。”
E. 这首诗以时间顺序来展开,先写诗人前来拜访,主人留客;再写宴席之乐;最后想象归途,与首联相呼应。
【小题2】尾联“前村山路险,归醉每无愁”,既然“险”,为何又“无愁”?请结合诗歌内容,有条理地作答。

3.文言文阅读(共1题)

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胡世宁,字永清,仁和人。弘治六年进士。性刚直,不畏强御,且知兵。除德安推官。岐王初就藩,从官骄,世宁裁之。
迁广西太平知府。太平知州李浚数杀掠吏民,世宁密檄龙英、知州赵元瑶擒之。母丧归。服阕赴京。道沧州,流寇攻城急,世宁即驰入城,画防守计。贼攻七日夜,不能拔,引去。
迁江西副使。当是时,宁王宸濠骄横有异志,莫敢言,世宁愤甚。正德九年三月上日:“敕王止治其国,毋挠有司,以靖乱源,销意外变。”宸濠闻,大怒。列世宁罪,遍赂权幸,必杀世宁。世宁已迁福建按察使取道还里宸濠遂诬世宁逃驰使令浙江巡按潘鹏执送江西鹏尽系世宁家人索之急。李承勋为按察使,保护之。世宁乃亡命抵京师,自投锦衣狱.
狱中三上书言宸濠逆状,卒不省。系岁余,言官程启充、徐文华、萧鸣凤、邢寰等交章救,乃谪戍沈阳。居四年,宸濠果反。世宁起戍中为湖广按察使。寻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四川。以父忧归。
世宁风格峻整,居官廉。疾恶若仇,而荐达贤士如不及。都御史马昊、陈九畴坐累废;副使施儒、杨必进考察被黜;御史李润、副使范辂为时所抑,连章荐之。与人语,呐不出口,及具疏,援据古今,洞中窾会。与李承勋善,而持议不苟合。始以议礼与张璁、桂萼合,璁、萼德之,欲援以自助,世宁不肯附会,论事多牴牾。诸大臣皆忌之。帝始终优礼不替。
九年秋卒。赠少保,端敏。
摘编自《明史·列传第八十七》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世宁已迁福建按察使/取道还里/宸濠遂诬世宁逃/驰使令浙江巡按潘鹏执送江西/鹏尽系世宁家人/索之急/
B.世宁已迁/福建按察使取道还里/宸濠遂诬世宁逃/驰使令浙江巡按潘鹏执送江西/鹏尽系世宁家人/索之急/
C.世宁已迁/福建按察使/取道还里/宸濠遂诬世宁逃/驰使令浙江巡按潘鹏执送江西/鹏尽系世宁家人/索之急/
D.世宁已迁福建按察使/取道还里/宸濠遂诬世宁逃/驰使令浙江巡按潘鹏执送江西/鹏尽系世宁/家人索之急/
【小题2】(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弘治,是中国明朝第九个皇帝明孝宗朱祐樘的年号。年号,是我国历代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始于汉武帝。
B.疏,又称“奏议”或“奏疏”,是臣僚向帝王进言使用文书的统称。疏的本意为“疏通”,这里引申为分条说明的文字。
C.父忧,为“丁父忧”的省写。“丁忧”,古代官员父母亲去世后必须停职守制的制度,丁忧期间,丁忧人不准为官。
D.谥,谥号,是古代君主、诸侯死去之后,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给予的一个寓含善意评价或带有评判性质的称号。
【小题3】(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胡世宁通晓军事。他的军事才能在流寇攻打沧州时展现出来,流寇攻打沧州七天七夜,沧州城还是没有攻破,最后,流寇被迫撤离。
B.胡世宁疾恶如仇。他为人风格端庄、峻严,任广西太平知府时,太平知州李浚几次三番杀害吏民,掠夺财产,胡世宁率人逮捕了他。
C.胡世宁不畏权贵。他果断揭发宁王宸濠骄横不法和造反的意图,虽遭受迫害,并被关进监狱,也毫不屈服,他最后被谏官营救出狱。
D.胡世宁举贤荐才,唯恐他们仕途不通达,有被罢官、考评中被黜斥、被当时大臣压制的,他连上奏章推荐。
【小题4】(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道沧州,流寇攻城急,世宁即驰入城,画防守计。
(2)与人语,呐不出口,及具疏,援据古今,洞中窾会。

4.现代文阅读(共2题)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徐志摩的另一面

1897年1月15日,徐志摩出生在浙江省海宁县硖石镇。徐志摩的父亲徐申如是硖石镇首富,对于儿子,徐老先生不仅给他丰厚的物质、无私的爱和呵护,更多的是给他优越的教育条件。徐志摩上的小学、中学,都是当地最好的学校。1914年,徐志摩中学毕业,考入北京大学预科,攻读法律专业。在北京求学期间,徐志摩最重要的收获是他在父亲的支持下,由内兄张君劢介绍,于1918年夏拜在了梁启超的门下。

带着亲友的厚望,1918年8月14日,徐志摩赴美,进入克拉克大学学习历史,当时他的抱负是未来在中国的政治经济舞台上大显身手,改造中国社会,使之尽快走向民主、独立与富强。他选修了社会学、心理学、商业管理、19世纪欧洲社会政治学等课程,还参加了国防训练团,和同学一起携手并进,显示了中国留学生的气节。

1919年底,徐志摩来到纽约,进入哥伦比亚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学习政治学。徐志摩对于社会主义抱有同情的看法,在纽约的这一年,他购买了相关书籍,并撰写了一系列论文和书评,宣传社会主义学说。他因此被叫作“鲍雪微克”,就是布尔什维克。值得一提的是,徐志摩是从人道主义出发的,他接受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与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相距甚远。

为了追随罗素,徐志摩于1920年9月去往伦敦,此行的代价是他放弃了即将拿到的哥伦比亚大学的博士学位。这是徐志摩的又一次转折,从此,“中国少了一个政治经济学家,多了一个诗人、文人”。在伦敦,徐志摩喜欢这里频繁的社交活动和自由的民主学术气氛,他和陈西滢、章士钊等留英中国学者混熟了,也结识了傅斯年、赵元任、刘半农等中国留学生,还认识了不少英国的作家、诗人。这对于徐志摩从事文学创作并加深对文学的认识,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1921年春,徐志摩进入剑桥大学皇家学院学习,从此开始了剑桥生活。他说:“我在康桥的日子,可真幸福,深怕这辈子再也得不到那样甜蜜的洗礼。”可以说,康桥的美唤起了徐志摩心中的灵性,让他苏醒。康桥的一切给了徐志摩新的洗礼——生命的蓬勃、自然的和谐。在这里,他开始步入文学殿堂,情感的孤独与美景的融合,个性的追求与现实的困顿,使徐志摩在康河的波光潋滟中沉淀了丰富的文学孕思。可以说,康桥情结贯穿在徐志摩一生的诗文中。

1922年10月,徐志摩回国。在他回国之前,已经出现了两个颇具声势的文学社团,一个是1921年年初在北京成立的文学研究会,一个是同年7月在东京成立、很快移师上海的创造社。这两个文学社团可以说都是由五四运动精神催生的,都有不可抹杀的功绩。但赓续五四精神、影响广泛的还要数1923年徐志摩首倡成立的新月社。他是新月派的中坚分子,曾一度出任《新月》的主编。梁实秋晚年回忆说:“胡适先生当然是新月的领袖,事实上志摩是新月的灵魂。”

领袖要的是德高望重,应者云从。而灵魂即生命,有他在,不管人多人少,这一轮新月升起落下、落下升起,运转自如;没了他,这轮新月只会落下,不复升起。事实上也确实如此,1931年11月,徐志摩遇难后,标志着新月派活力的《新月》月刊,虽经叶公超等人艰难支撑,终是气数已尽,不久便寿终正寝。

徐志摩是这么悄悄地来,又这么悄悄地去了。他虽然不曾带走人间的一片云彩,却把永远的思念留给了中国诗坛。像徐志摩这样做一个诗人是幸运的,因为他被人们谈论。徐志摩以他短暂的一生而被人们谈论了这么久(相信今后仍将被谈论下去),而且人们的谈论中毁誉的“反差”是如此之大,这一切就说明了他的价值。不论是人们要弃置他,或是要历史忘掉他,也许他真的曾被湮没,但他却在人们抹不掉的记忆中顽强地存在着。

(摘编自韩石山《揭秘徐志摩的另一面》、孙晓娅《读懂徐志摩》等)

相关链接:
①我觉得在他所有努力过的文学体裁里,他最高的成就是在他的散文方面。(梁实秋《谈徐志摩的散文》)
②徐志摩是一位说不清楚的复杂的人。他的思想驳杂这一事实,长期受到了忽视。一些评论家论及他的艺术,往往以漫不经心的方式进行概括,判之以“唯美”“为艺术而艺术”一类结论;论及他的思想倾向,则更为粗暴,大概总是“反动、消极、感伤”一类。在徐志摩那里,由于视野的开阔,培养了一个世界性的文化性格。(谢冕《云游》)
【小题1】下列对材料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徐申如先生具有长远的教育眼光,徐志摩能成为现代中国著名的诗人与文化人,与他的教育支持是分不开的。
B.徐志摩在国外结交中西方贤达名流,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游学于西方名校,涉猎广泛,活跃于多个领域。
C.徐志摩对社会主义学说抱有同情,他购买相关书籍、撰写论文和书评、获称“鲍雪微克”等都是很有力的证据。
D.文学研究会和创造社是20世纪20年代初国内很有影响的文学社团,但就文学创作的实绩而言,二者远远不如新月社。
【小题2】下列对材料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徐志摩进入克拉克大学学习历史,立志在中国的政治经济舞台上大显身手,这是他人生中的一次最重要的转折。
B.在康桥的学习经历,对徐志摩而言至关重要,因为他的创作灵感是康桥唤醒的,这一时期是他的文学观和美学观形成的重要阶段。
C.徐志摩是一位具有世界性文化性格的著名诗人,同时也是著名的散文家,其散文创作获得同时代名家的高度评价。
D.胡适和徐志摩,一为新月社的领袖,一为新月社的灵魂,对于新月社而言,两人的地位与发挥的作用同等重要。
E.徐志摩的思想性格复杂多变,对这样一位文化名人不应该只是简单的肯定或否定,而应站在历史的高度作出全面评价。
【小题3】徐志摩取得成功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价值观是文化的内核和灵魂
郝立斯
文化具有丰富多样的形态或表现方式。文化大体上存在着精神形态(如观念等),实物形态(如器物等),以及实践形态(如生活方式、精神生产、文化产业等)。剥开文化的外壳,我们会发现,深藏其内并持久发生重要作用的是价值观念。
价值观反映一定社会主体的利益和需求,并渗透在文化的各种形态中。价值观作为文化影响力的最重要的构成因素,强烈地影响社会和人的行为。虽然不能把所有文化都归结为价值观念,但文化中的价值观念对于人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特殊重要性越来越被人们所认同,以至于人们在谈论传统文化、文化影响力或文化软实力时,主要是指特定的价值观念。例如,中国古代的孔孟老庄之学之所以今天仍然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其中重要的原因就在于这些中国先哲的思想表达了深邃的人伦价值、生活意义、社会理想,这些传统文化蕴含的价值观念散发着恒久的魅力。“软实力”概念的提出者约瑟夫·奈把国家政治价值理念视为国家最重要的软实力,这一观点得到普遍认同。
价值观体现民族和时代的特点,并成为不同民族文化和不同时代文化的最重要特征。一定社会文化蕴含的价值观往往反映不同民族的诉求,受制于特定的时代、制度和实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也出现过重视人际和谐、尊重自然等价值观念,至今为人们所重视。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的机器大生产和市场经济消除了等级制和人身依附关系,既催生了“自由、平等、博爱”口号,也培育了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等价值观念。这些价值观都带有民族和时代的印记。
当代中国的主流价值观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基础上产生的。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包括文化在内的一切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中国特色社会实践构成中国文化发展的基础和动力。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在向现代化目标迈进的过程中,伴随着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应运而生。当代中国价值观表达了国家、社会和公民的基本价值目标、价值取向和价值标准:实现国家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促进社会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提倡公民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些价值观念已经成为社会共识。
文化建设特别是国家软实力提升的关键在于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在经历了改革开放并取得巨大经济成功的当代中国,需要继续整合东方和西方、传统和现代的优秀思想资源,弘扬人文关怀和科学精神相统一、物质需求与精神追求相和谐的价值理念。在全球化趋势继续扩展、各国之间文化软实力竞争日趋激烈、各种社会文化思潮日益传播的情势下,我们更应大力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既使之普及于国民,渗透于社会的各个领域,也使之贯穿于国际交流和传播的方方面面,塑造好国家的文化形象。
(选自《光明日报》,2014年2月19日,有删节)
【小题1】下列对于“价值观”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价值观深藏在文化存在的形态和表现方式中,并能够持久发生重要的作用。
B.价值观与文化相互依存,相互渗透,反映了所有社会主体的利益和需求。
C.价值观体现民族和时代的特点,成为不同民族文化和时代文化的最重要特征。
D.价值观强烈地影响社会和人的行为,是文化影响力的最重要的构成因素。
【小题2】(小题2)关于“价值观”与“文化”关系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价值观念就是指传统文化、文化影响力或文化软实力,对人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并得到认同。
B.一定社会文化蕴含的价值观必然反映不同民族的诉求,民族的诉求与时代的局限性都制约着价值观念的形成。
C.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是文化建设特别是国家软实力提升的关键,因此要使之贯穿于国际交流和传播的方方面面。
D.我国古代传统文化蕴含的价值观念能够散发着恒久的魅力,其中重要的原因在于这些价值观念已被人们所认同。
【小题3】(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价值观是文化的内核和灵魂,根据约瑟夫·奈对价值观的理念,国家政治价值理念是一种软实力,也是国家最重要的文化力量。
B.不同的时代有不同时代的价值观,中国传统文化中曾出现过的重视人际和谐、尊重自然等价值观念也带有时代的印记。
C.文化的本质是实践,因此离开实践就产生不了真正的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产生也不例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产物。
D.要塑造好国家的文化形象,需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为国家、社会和公民的基本价值目标、价值取向和价值标准是中国价值观的唯一表达。

5.情景默写(共1题)

8.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秦国统治者将剽掠而来的美玉金银珠宝等当成石头沙土,从而表现其奢侈之风。
(2)“明月”与“东风”是古诗词中常用的意象,在李煜的诗词中也用了这两个意象,这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煜《虞美人》)
(3)李商隐的《五绝·登乐游原》中的“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表示对美好而又行将消逝的事物的留恋。而在李煜的《虞美人》中那美好的事物却使李煜倍添烦恼,劈头怨问苍天,你什么时候才能了结呢。这句诗是:“______________”。(李煜《虞美人》)

6.材料作文(共1题)

9.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英国时代剧《唐顿庄园》中有这样一段台词:“我们都有伤疤,外在的或内在的,无论因为什么原因伤在哪个部位,都不会让你和任何人有什么不同。除非你不敢面对,藏起伤口,让它在暗地里发脓溃烂,那会让你成为一个病人,而且无论如何假装,都永远正常不了。”
对于“伤疤”你怎样看待呢?请结合材料内容及含义写作文,体现你的思考,阐述你的看法。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7.语言表达(共2题)

10.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近视眼要戴眼镜,这个大家都知道。但具体到个人,也有不少想法。有的人听别人说近视眼戴眼镜会越戴度数越深,因此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实这是不对的。因为眼睛近视了,看不清时就会迫使眼睛加大调节,眼压上升,眼外肌收缩,长期下去可导致眼轴变长,近视加深。同时,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势必离书本、桌面很近,更容易加深近视。所以,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那么,哪些近视要配眼镜?据专家研究,假性近视原则上不配,真性近视要配眼镜,混合性的配镜度数不能超过真性近视的度数。
11.
请从五方面简要概括“4G”优越性。

4G是第四代移动通信及其技术的简称,是集3G与WLAN于一体的技术产品,运用4G能够传输高质量视频图像,其图像传输质量与高清晰度电视不相上下。 4G系统能够以100Mbps的速度下载,比拨号上网快2 000倍,上传的速度也能达到20Mbps,并能够满足几乎所有用户对于无线服务的要求。而在用户最为关注的价格方面,4G与固定宽带网络不相上下,而且计费方式更加灵活机动,用户完全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确定所需的服务。此外,4G可以在DSL和有线电视调制解调器没有覆盖的地方部署,然后再扩展到整个地区。很明显,4G有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3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2道)

    情景默写:(1道)

    材料作文:(1道)

    语言表达:(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