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黄土高原上最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2)图甲中的a坡和c坡,土壤侵蚀力大的是 坡,原因是 。
(3)若图乙中a,b,c,d四处为工业规划用地,则 处宜建钢铁厂,理由是 。
(4)若图乙中a,b,c,d四处为农业规划用地,则 处宜建设以生产蔬菜为主的绿色食品生产基地,理由是 。
材料一:珠江三角洲地区位于我国东南部沿海,毗邻港澳。20世纪80年代受惠于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经济发展迅速。20世纪90年代后,该地区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国瞩目的成就。
材料二“广东省及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分布示意图”(图甲)和“1985年-2000年珠江三角洲地区部分工业产值比重图”(图乙)。

(1)简述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2)根据图乙说明1985年—2000年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结构发生了哪些变化?
(3)近年来,部分劳动密集型企业开始向粤东、粤西和粤北转移。简述产业转移对产业迁入地的影响。
白银市地处黄土高原和腾格里沙漠过渡地带,境内绝大部分是山区,地貌特征以基岩山地和山间盆地为主,地表基岩裸露。白银市因矿得名、因企设市,是全国唯一以贵金属命名的城市,也是新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的发祥地,被誉为中国“铜城”。经过50多年的开采,白银市已探明的铜矿资源濒临枯竭,伴生矿产资源也开始萎缩,支柱产业辉煌不再,2008年白银市被确定为全国首批典型资源枯竭转型城市。下图示意白银市的地理位置。

(1)推测白银市20世纪50年代开发矿产资源的有利自然条件。
(2)说明白银市开发矿产资源对当地的影响。
(3)请为白银市这一国家级老工业基地的产业转型升级提出合理化建议。
2.单选题- (共18题)

【小题1】图中所示河流 ( )
A.冬季有结冰期 | B.以雨水补给为主 |
C.年径流量小 | D.汛期短 |
①科技发达
②水电廉价
③有色金属原料丰富
④经济发达,工业基础好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 | D.①④ |
洞庭湖原为中国第一大淡水湖,现已退居第二。明清时期,洞庭湖面积最大可达6000km2,现在的洞庭湖面积为2820km2。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小题1】洞庭湖面积缩小加剧了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洪涝灾害,其原因是( )
A.水资源减少 | B.湖泊水对河水的补给量减少 |
C.水土流失加剧 | D.湖泊的调蓄功能降低 |
①入湖河流中上游退耕还林,植树造林
②洞庭湖区退田还湖,平垸行洪
③洞庭湖区开挖湖泊,扩大湖盆面积
④入湖河流干流修筑堤坝,加固堤坝
A.③④ | B.②③ | C.①② | D.①④ |
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并网发电是全球能源战略发展的必然趋势。下图为我国某地区根据本地自然条件制定的“火、风、光多能源互补优化调度模型”。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地区
A.风力发电日出前后占比低 | B.火力发电正午时占比最高 |
C.深夜是用电需求的高峰段 | D.最可能位于我国西南地区 |
①减轻交通压力
②充分利用资源
③保障能源安全
④遏制全球变暖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20世纪90年代,我国人口流动出现“孔雀东南飞”的现象,该时期大量的人口流入东莞。现今,有“世界工厂”之称的东莞频繁出现了企业“东南飞”的外迁现象。而东莞的制造业也逐渐由“代工厂”向“梦工厂”实现漂亮转身。
据材料回答下列各题。【小题1】影响人口“孔雀东南飞”的主导因素是( )
A.家庭因素 | B.气候因素 |
C.经济因素 | D.政策因素 |
①提供更多就业岗位,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②有利于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
③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④推动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华为作为中国出货量最大的智能手机品牌厂商,近几年一直将其旗舰级智能手机的首发选择在海外市场。华为手机属于华为消费者业务,是华为三大核心业务之一。华为消费者业务在中国、美国、德国、瑞典、俄罗斯及印度等地设立了16个研发中心。
据此回答下列小题。【小题1】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对外投资初期选择巴西、印度等欠发达地区,并没有优先选择发达地区的原因是因为发达地区
A.优惠政策较少 | B.技术水平较高 |
C.远离原料产地 | D.电信设施完善 |
①全球化战略,欧洲发布有助于品牌建设 ②开拓国际市场
③研发中心在欧洲 ④国内市场竞争太激烈
A.①③ | B.①② | C.②④ | D.③④ |
A.美学研究中心 | B.小型化、质量控制研究中心 |
C.软件、大数据研发中心 | D.操作系统、芯片研发中心 |
智慧农业运用传感器和软件通过移动平台或电脑平台対农业生产进行控制,使传统农业更具有“智”。陕西省大荔县已建成全国智慧农业示范园区,该区内的蔬菜大棚安装了传感器,可以监测土壤水分、土壤温度、空气温度、空气湿度、光照强度。农业生产人员可通过监测数据对环境进行分析,从而有针对性地投放农业生产资料,并根据需要调动各种执行设备,进行调温、调光、换气等动作,实现对作物生长环境的智能控制。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小题1】大荔县发展智慧农业的主要目的是( )
①扩大农业生产规模
②拓展农产品市场
③节约农业生产资料
④提高农产品产量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 | D.①④ |
A.政策支持 | B.气候类型多样 |
C.黑土广布 | D.水陆交通便利 |

【小题1】图示农业模式主要分布在( )
A.西南地区 | B.东南丘陵 | C.珠三角 | D.我国西北地区 |
A.土壤盐碱化 | B.环境污染 | C.土地荒漠化 | D.气候变暖 |
A.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种植业 | B.发展生态农业,实施集约化养殖 |
C.增加牲畜数量,增大饲养面积 | D.农林牧副渔相结合,大力发展水产养殖 |

【小题1】城市群中,中心城市的优势产业主要处丁产业链中的位置是
A.①⑤ | B.②④ | C.③④ | D.①③ |
A.产品需求童大 | B.交通便利 | C.劳动力廉价丰富 | D.政策支持 |
20世纪80年代以来,广西一直是我国最大的食糖生产基地。但到了21世纪初,广西食糖产量下降、企业利润降低,我国食糖进口大幅度增加。近年来,广西加强与巴西等世界主要产糖国交流合作,产糖业正逐步走出困境。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小题1】广西是我国最大的食糖生产基地,主要的原因是
A.市场广阔 | B.原料充足 | C.劳动力丰富 | D.土地价格低 |
A.生产成本低 | B.产品质量高 | C.加工技术先进 | D.社会协作条件好 |
①扩大甘蔗播种面积 ②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③增加农药化肥施用量,提高甘蔗单产④培育甘蔗良种,提高含糖率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小题1】云贵高原和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共同成因是 ( )
①石灰岩广布,土壤发育浅薄
②植被破坏
③土质疏松
④夏季降水集中且强度大
A.①② | B.②④ | C.③④ | D.②③ |
A.北方平原面积比南方多 | B.北方不合理的灌溉和春季蒸发量大于降水量 |
C.南方多水田,北方多旱地 | D.人类大量开垦湿地 |

【小题1】促使该地产业链成型的主导因素是( )
A.市场 | B.劳动力 |
C.原料 | D.交通 |
A.发展新兴产业,优化产业结构 |
B.降低运输成本,缓解交通压力 |
C.降低大气污染,改善生态环境 |
D.实现产业升级,减轻用工数量 |

【小题1】图中西气东输管道没有向东南直出甘肃,而是绕道宁夏北部与山西,其主要原因是
A.节约管道建设成本 | B.补充气源 |
C.为贫困的山区人民提供天然气 | D.保护东部的生态环境 |
A.油气资源分布西多东少 | B.油气资源分布西少东多 |
C.油气资源消费西多东少 | D.油气资源消费东西平衡 |
A.欧洲 | B.俄罗斯 | C.新加坡 | D.日本 |

【小题1】下列有关我国产业转移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海外产业首先向我国沿海经济区转移 |
B.海外产业向我国的转移,最初主要集中在环渤海区域 |
C.目前,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产业大量转移至中西部地区 |
D.目前,劳动密集型产业大量向长三角经济区和环渤海经济区转移 |
A.造成沿海地区人口外迁 |
B.促进西部地区的矿产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 |
C.对迁出地来说可能带来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
D.产业转移必将导致原工业区的衰落 |
某地发生森林火灾,通过对该地卫星影像的分析,绘制出“森林大火燃烧示意图”,t1至t4表示火灾的四个阶段。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绘制森林大火燃烧示意图,需要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RS和GIS | B.RS和GPS | C.GIS和GPS | D.数字地球 |
A.a区比e区燃烧时间早 | B.b区比c区燃烧时间早 |
C.森林大火至t4阶段结束 | D.d区有可能是湖泊 |

【小题1】下列关于①②③④四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图①中河口农业生产的水利工程量小 |
B.图②中河口三角洲面积不断缩小 |
C.图③中河口三角洲植被类型为温带落叶阔叶林 |
D.图④中河流径流量稳定 |
A.近年来①国的宇航、电子产业发展迅速 |
B.长绒棉、粮食是②国的经济支柱 |
C.③国东海岸以高科技产业著称 |
D.④国劳动力指向型产业呈现向内地转移的趋势 |

【小题1】该区土地退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流水侵蚀 | B.风力侵蚀 | C.物理风化 | D.化学溶蚀 |
A.南方低山丘陵区 | B.黄土高原地区 |
C.云贵高原 | D.西北内陆地区 |

【小题1】西北地区风能资源丰富的原因不包括( )
A.距离冬季风源地近 | B.植被稀疏、摩擦力小 |
C.区域间气压差异大 | D.距离夏季风源地近 |
A.坡地开垦导致水蚀严重 | B.不合理灌溉导致土壤盐碱化 |
C.农业结构调整导致湿地萎缩 | D.不合理工程建设导致石质荒漠化 |
“引汉济渭”工程从汉江取水,调入渭河补充西安、宝鸡等城市的给水量。
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影响“引汉济渭”工程修建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河流 | B.气候 | C.地形 | D.资金 |
①提高社会对汉江水质的关注
②缓解西安等城市的饮用水安全
③缓解渭河下游地区的土地盐碱化问题
④提高渭河流域的水运里程,提高运输效率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④ | D.③④ |
3.选择题- (共1题)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18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