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14题)
2.
下列各句中画线的关联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他宁可自己多干点,也不把工作推给别人。 |
B.即使明天下大雪,他也坚持去山里巡逻。 |
C.凡是高一的学生,都要去操场集合。 |
D.这个书包不是我的,但是卓玛的。 |
4.
将下列词语填入语段横线处,排序完全恰当的一项是( )
我理想中的生活环境,要有___太阳,要有___天空,要有___溪水,更要有___草原。
① 辽阔的 ②湛蓝的 ③火红的 ④澄澈的
我理想中的生活环境,要有___太阳,要有___天空,要有___溪水,更要有___草原。
① 辽阔的 ②湛蓝的 ③火红的 ④澄澈的
A.③①④② | B.③②④① | C.④③②① | D.④①③② |
6.
下列各句中画线的成语是贬义的一项是( )
A.这本书是这位老艺术家呕心沥血的杰作。 |
B.共产党人就是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
C.敌人气急败坏的向村子里冲去。 |
D.青年人要有干事业的雄心壮志。 |
8.
下列各句中画线的词,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他的幽默感是与生俱来的,总能带给人们欢乐。 |
B.同学们要多向老师请教问题,要不耻下问。 |
C.你总是漫不经心的,迎接你的只能是失败。 |
D.他们本是好朋友,但是现在却反目成仇了。 |
9.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为了防止偷窃的发生,保安部门安装了许多摄像头。 |
B.在老师的辅导下,使我的学习成绩提高了。 |
C.具有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是能否做好抗洪抢险工作的关键。 |
D.春天的西藏是个旅游的好季节。 |
10.
下列括号内的句子,与原句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我们赢得了比赛。)
A.你难道就不能早点睡觉吗? (你应该早点睡觉。) |
B.我不得不帮助村民们度过难关。 (我必须帮助村民们度过难关。) |
C.我和扎西是最好的朋友。 (扎西和我是最好的朋友。) |
D.我们几乎赢得了比赛。 |
11.
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这个暑假了读了《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传》和《西游记》。 |
B.那篇游记写到的天山景物有雪峰、溪流、森林、野花……等。 |
C.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
D.看上去,这个小女孩有七八岁的样子。 |
12.
下列各句,没有使用修辞方法的一项是( )
A.卓玛长得真得很像她的妈妈。 |
B.她一害羞,脸红的跟苹果似的。 |
C.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
D.体育课上,有的同学在打篮球,有的同学在踢足球,有的同学在踢毽子。 |
13.
下列各项,语序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喜欢唱韩红的歌曲,因为她的歌曲已经我的心灵深深地震撼了。 |
B.我喜欢唱韩红的歌曲,因为她的歌曲已经深深地震撼了我的心灵。 |
C.韩红的歌曲我喜欢唱,因为她的歌曲已经震撼了我的深深地心灵。 |
D.韩红的歌曲我喜欢唱,因为她的歌曲已经震撼了深深地我的心灵。 |
14.
将“今年是高三,高考是我实现人生目标的转择点。”插入下面的语段中,位置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一家三口挤在这两室一厅的房子里,家具很少,比较像样的还数那台老掉牙的黑白电视机。②虽然经济贫困,但我们一家三口仍然很幸福。③在这个陌生的大城市里,我没有钱去上重点高中,但我有自己的人生目标。④
①一家三口挤在这两室一厅的房子里,家具很少,比较像样的还数那台老掉牙的黑白电视机。②虽然经济贫困,但我们一家三口仍然很幸福。③在这个陌生的大城市里,我没有钱去上重点高中,但我有自己的人生目标。④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2.文言文阅读- (共1题)
1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然后完成下列小题。
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已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战国策》
【小题1】对上面划线的语句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小题2】对文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已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战国策》
【小题1】对上面划线的语句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 |
B.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 |
C.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 |
D.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 |
A.子:儿子 | B.食:吃 | C.行:走 | D.走:逃跑 |
3.现代文阅读- (共2题)
16.
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完成下列小题。
①我每年都要到圆明园去。虽然圆明园一直有荷花池,可我到圆明园看荷花,却既不在三四月间去看它的绿叶 ,也不在五六月间去看它的红花,我只愿在每年的初冬季节去。
②诚然,荷花绿叶的美是无可比拟的。它浅浅的深深的绿叶上凝聚着汪汪点点的水露,在阳光的照射下,宛如透明的翡翠上滚动的几颗珍珠。这是这一塘荷花最美的时候吗?“接天莲叶无穷碧,”的名句曾被人无数次地吟咏过。我曾经以为,这是荷花最美的时候,可是我现在却觉得,也许一切并非如此。
③诚然,荷花的红、荷花的美是有口皆碑的。它粉粉的、淡淡的、雅雅的,仿佛永远是十五六岁的年纪。不管在明亮的阳光下或是在轻风细雨中,它亭亭于岸畔又隐隐于水底的那些神秘莫测的艳影,都会使人心醉神迷。这是这一塘荷花最美的时候吗?“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诗句,人们总是不绝于口。我也曾经认为,满塘红艳是荷花最美的时候,可是我现在越来越不这么认为了。
④那是十多年前的十一月,我独自一人到圆明园,想去寻找那里的残秋。可是当我徜徉于既找不到一片绿叶也找不到一朵红花的荷花池的石岸上时,无意之间,却被蓦然呈现在面前的另一种景色震撼了:在映满圆明园断石残柱的倒影中间,是一池残荷——有的枯梗还高高地耸立着,有的则已折断在水中;有的叶子早被秋风撕破,有的卷作黑色的一团,却依然在空中高擎;那些曾是翠绿色或者金黄色的莲蓬,有的虽然已变成黑色,却依然在空中高举,有的被风雨摧折,成堆地倒伏在水中,却依然守着它自己的根。看到这些景象,我顿时感到自己走进了一个荷花的神奇世界。
⑤“留得残荷听雨声”吗?不,我感到这满池的荷花没有枯、没有死,那布满池水的断梗残枝,完全是那一池碧绿一池艳红的最高的升华。你从中可以发现一种美,那种不是红红绿绿的俗美,而是蕴藏于残破枯败之中的、充满自信和孤傲的凄美。
⑥它是满池桔梗残叶,它不再以绿叶去使人清心,也不再以红花去使人陶醉,但它却表达了一种精神,一种力量。它和圆明园留给人们的断墙一样,是一种似乎已被摧毁但却永远无法摧毁的象征,是一种不屈的沉默。因此,我想,这满塘残荷才是圆明园荷池的绝美之处,它是远胜于色、远胜于香的一池历尽凄风苦雨的绝唱。何况,隆冬过后,它那散落满地的莲子,又会吐出新芽,用它青青的绿意,覆盖着这片古老的荷池呢!
⑦不要“留得残荷听雨声”,还是“风雨声中听残荷”吧!去听它的精神,去听它的力量!
【小题1】根据①自然段的内容,作者会去圆明园看荷花的月份可能是( )
【小题2】文章第④段自然所用的表达方式,下列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小题3】对作者去圆明园的目的,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小题4】根据文章内容,下列诗句符合作者心意的一项是( )
【小题5】②自然段使用了哪一种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小题6】作者在写残荷时多次提到圆明园的断墙残柱,这两者有何相似之处?
【小题7】下列对本文写作特点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小题8】下列对本文文体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小题9】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
①我每年都要到圆明园去。虽然圆明园一直有荷花池,可我到圆明园看荷花,却既不在三四月间去看它的绿叶 ,也不在五六月间去看它的红花,我只愿在每年的初冬季节去。
②诚然,荷花绿叶的美是无可比拟的。它浅浅的深深的绿叶上凝聚着汪汪点点的水露,在阳光的照射下,宛如透明的翡翠上滚动的几颗珍珠。这是这一塘荷花最美的时候吗?“接天莲叶无穷碧,”的名句曾被人无数次地吟咏过。我曾经以为,这是荷花最美的时候,可是我现在却觉得,也许一切并非如此。
③诚然,荷花的红、荷花的美是有口皆碑的。它粉粉的、淡淡的、雅雅的,仿佛永远是十五六岁的年纪。不管在明亮的阳光下或是在轻风细雨中,它亭亭于岸畔又隐隐于水底的那些神秘莫测的艳影,都会使人心醉神迷。这是这一塘荷花最美的时候吗?“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诗句,人们总是不绝于口。我也曾经认为,满塘红艳是荷花最美的时候,可是我现在越来越不这么认为了。
④那是十多年前的十一月,我独自一人到圆明园,想去寻找那里的残秋。可是当我徜徉于既找不到一片绿叶也找不到一朵红花的荷花池的石岸上时,无意之间,却被蓦然呈现在面前的另一种景色震撼了:在映满圆明园断石残柱的倒影中间,是一池残荷——有的枯梗还高高地耸立着,有的则已折断在水中;有的叶子早被秋风撕破,有的卷作黑色的一团,却依然在空中高擎;那些曾是翠绿色或者金黄色的莲蓬,有的虽然已变成黑色,却依然在空中高举,有的被风雨摧折,成堆地倒伏在水中,却依然守着它自己的根。看到这些景象,我顿时感到自己走进了一个荷花的神奇世界。
⑤“留得残荷听雨声”吗?不,我感到这满池的荷花没有枯、没有死,那布满池水的断梗残枝,完全是那一池碧绿一池艳红的最高的升华。你从中可以发现一种美,那种不是红红绿绿的俗美,而是蕴藏于残破枯败之中的、充满自信和孤傲的凄美。
⑥它是满池桔梗残叶,它不再以绿叶去使人清心,也不再以红花去使人陶醉,但它却表达了一种精神,一种力量。它和圆明园留给人们的断墙一样,是一种似乎已被摧毁但却永远无法摧毁的象征,是一种不屈的沉默。因此,我想,这满塘残荷才是圆明园荷池的绝美之处,它是远胜于色、远胜于香的一池历尽凄风苦雨的绝唱。何况,隆冬过后,它那散落满地的莲子,又会吐出新芽,用它青青的绿意,覆盖着这片古老的荷池呢!
⑦不要“留得残荷听雨声”,还是“风雨声中听残荷”吧!去听它的精神,去听它的力量!
【小题1】根据①自然段的内容,作者会去圆明园看荷花的月份可能是( )
A.三四月 | B.五六月 |
C.七八月 | D.十一月 |
A.记叙 | B.抒情 |
C.说明 | D.描写 |
A.欣赏残荷 | B.欣赏荷叶 |
C.欣赏荷花 | D.欣赏断墙 |
A.风雨声中听残荷 | B.接天莲叶无穷碧 |
C.留得残荷听雨声 | D.映日荷花别样红 |
【小题6】作者在写残荷时多次提到圆明园的断墙残柱,这两者有何相似之处?
【小题7】下列对本文写作特点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借景抒情 | B.语言流畅 |
C.气势恢宏 | D.巧用对比 |
A.诗歌 | B.小说 |
C.散文 | D.戏剧 |
A.文章运用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一波三折,作者的思想经历了一个复杂的变化过程。 |
B.作者借对残荷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坚强、独立、历尽苦难而不屈的精神的赞美之情。 |
C.在构思上本文颇有特色,一是文眼显现,反复照应,二是说理水到渠成,卒章显志。 |
D.本文语言华丽,词藻丰富,且大量地运用修辞手法,呈现出一种典雅高贵的富态美。 |
17.
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完成下列小题。
①一个健康的人,有足够的水喝,即使一段时间内不进食,也能维持生命。如果没有水,三天就会导致死亡。如果在酷暑的沙漠中,甚至坚持不到两个小时,死神就会降临。所以《本草纲目》把水放在第一章。中国的先人有“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水补”的说法。为什么水对人如此重要?
②人体内三分之二以上是水。水是传送养分至人体各个组织、排泄人体废物、体液(如血液)循环的载体,是消化食物、润滑关节和各内脏器官以及调节体温所必须的物质。水是含有溶解性矿物质的血液系统的一部分,它同溶解的钙、镁一样,对维持身体组织的健康必不可少。
③喝足够的水有利于防病治病。比如可以预防感冒,并使感冒患者早愈。其原因在于,感冒大多数由病毒引起,身体的皮肤和黏膜是防御病毒和病菌入侵的免疫机制的第一道防线,足够地饮水,可避免皮肤和黏膜干燥,有利于阻止细菌和病毒进入人体。足够的水可促使人体排除废物,使患者早愈。
④喝足够的水有利于营造好的心情。人如果长期处于心理紧张状态,身体就无法抵御细菌或病毒的入侵。所以我们在心情烦躁时,应多饮水。水本身对人体有安神镇静作用,有利于人体健康。老年人睡前喝少量的水,可很快安神入睡。
⑤喝足够的水,可以延缓衰老,有利于长寿。人体衰老的过程,就是人体脱水的过程。例如老年人皱纹增多,就是皮肤干燥、脱水引起的。随着年龄的增长,水占人体体重的比例会逐渐下降。已知水占人体的比重,大体如下:胎儿90%、初生婴儿80%、少年75%、成年男子70%、老年男子小于65%。所以,老年人尤其要养成喝水的习惯。
⑥那么人一天需要喝多少水呢?正常人体内的水总是处于动态平衡状态,摄入和排出量相差无几,变化幅度为1%—2%。美国科学家测定,一个体重65千克的中年人,通过尿液、皮肤蒸发等多种途径,每日排出水的总量为2569毫升。为保持人体内水的平衡,每日必须补充2560毫升左右的水。但我们所需的水,不完全来自饮水,粮食、肉类、蔬菜、水果等食品,所以每日需要从饮水中获取的水,约需1200毫升。常用饮水杯容量为200毫升,即每天约需饮6—8杯,才能说饮了足够的水。当然,这是指正常状态,在高温天气和运动、劳动强度大的情况下,还要补充约三分之一的饮水量。
⑦还要注意,喝可乐等饮料不能代替喝水。饮料多为酸性,经常喝酸性的饮料,会使机体酸性物质增多,容易产生疲劳,导致免疫功能降低。
【小题1】关于文中第⑤段划线句子主要使用的说明方法,下列最符合题意的一项是( )
【小题2】下列说法与原文第⑥段内容不相符的一项是( )
【小题3】根据文章内容,下列说法与原文不相符的一项是( )
【小题4】下列各项中,最适合用作本文标题的是( )
①一个健康的人,有足够的水喝,即使一段时间内不进食,也能维持生命。如果没有水,三天就会导致死亡。如果在酷暑的沙漠中,甚至坚持不到两个小时,死神就会降临。所以《本草纲目》把水放在第一章。中国的先人有“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水补”的说法。为什么水对人如此重要?
②人体内三分之二以上是水。水是传送养分至人体各个组织、排泄人体废物、体液(如血液)循环的载体,是消化食物、润滑关节和各内脏器官以及调节体温所必须的物质。水是含有溶解性矿物质的血液系统的一部分,它同溶解的钙、镁一样,对维持身体组织的健康必不可少。
③喝足够的水有利于防病治病。比如可以预防感冒,并使感冒患者早愈。其原因在于,感冒大多数由病毒引起,身体的皮肤和黏膜是防御病毒和病菌入侵的免疫机制的第一道防线,足够地饮水,可避免皮肤和黏膜干燥,有利于阻止细菌和病毒进入人体。足够的水可促使人体排除废物,使患者早愈。
④喝足够的水有利于营造好的心情。人如果长期处于心理紧张状态,身体就无法抵御细菌或病毒的入侵。所以我们在心情烦躁时,应多饮水。水本身对人体有安神镇静作用,有利于人体健康。老年人睡前喝少量的水,可很快安神入睡。
⑤喝足够的水,可以延缓衰老,有利于长寿。人体衰老的过程,就是人体脱水的过程。例如老年人皱纹增多,就是皮肤干燥、脱水引起的。随着年龄的增长,水占人体体重的比例会逐渐下降。已知水占人体的比重,大体如下:胎儿90%、初生婴儿80%、少年75%、成年男子70%、老年男子小于65%。所以,老年人尤其要养成喝水的习惯。
⑥那么人一天需要喝多少水呢?正常人体内的水总是处于动态平衡状态,摄入和排出量相差无几,变化幅度为1%—2%。美国科学家测定,一个体重65千克的中年人,通过尿液、皮肤蒸发等多种途径,每日排出水的总量为2569毫升。为保持人体内水的平衡,每日必须补充2560毫升左右的水。但我们所需的水,不完全来自饮水,粮食、肉类、蔬菜、水果等食品,所以每日需要从饮水中获取的水,约需1200毫升。常用饮水杯容量为200毫升,即每天约需饮6—8杯,才能说饮了足够的水。当然,这是指正常状态,在高温天气和运动、劳动强度大的情况下,还要补充约三分之一的饮水量。
⑦还要注意,喝可乐等饮料不能代替喝水。饮料多为酸性,经常喝酸性的饮料,会使机体酸性物质增多,容易产生疲劳,导致免疫功能降低。
【小题1】关于文中第⑤段划线句子主要使用的说明方法,下列最符合题意的一项是( )
A.作比较 | B.举例子 |
C.分类别 | D.列数字 |
A.正常人体内的水总是处于动态平衡状态,摄入和排出量相等 |
B.为保持人体内水的平衡,每日必须补充2560毫升左右的水 |
C.常用饮水杯容量为200毫升,即每天约需饮6—8杯,才能说饮了足够的水 |
D.我们所需的水,不完全来自饮水,粮食、肉类、蔬菜、水果等食品 |
A.喝足够的水有利于营造好的心情。 | B.喝足够的水,可以延缓衰老,有利于长寿。 |
C.喝可乐等饮料是可以代替喝水的。 | D.喝足够的水有利于防病治病 |
A.多喝水的好处 | B.养成饮水的习惯 |
C.饮水的重要性 | D.饮水与健康 |
4.材料作文-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4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2道)
材料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