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6题)
①无锡的梅园,面临太湖,以梅饰山,以山饰梅,□□□□。
②苏轼也擅长书法,他取法颜真卿,但能□□□□,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代四大家。
③这本侦破小说,构思新颖,□□□□,值得一看。
④电影中有几处看来是闲笔,实际上却是□□□□之处。
A.别具一格不落窠臼匠心独运独树一帜 |
B.独树一帜别具一格匠心独运不落窠臼 |
C.别具一格独树一帜不落窠臼匠心独运 |
D.匠心独运不落窠臼独树一帜别具一格 |
A.应用(yìng) 桀骜(jié) 弄堂(lòng) 喷香(pèn) 长歌当哭(dàng) |
B.卑鄙(bǐ) 解剖(pāo) 提防(dī) 着陆(zháo) 引吭高歌(háng) |
C.玉玦(jué) 参乘(shèng) 菲薄(fēi) 督亢(kàng) 垂涎三尺(yán) |
D.骸骨(hái) 创伤(chuàng) 舔舐(shì) 箕踞(jù) 溘然长逝(hé) |
A.我校举办的这次校园艺术文化节活动确定的主题是“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它向外界传达了我校师生致力于打造一个宽松的、能促使学生全面发展的学习环境。 |
B.说真的,我当时对自己的请调报告能否被批准没报太大的期望,因为当时正赶上对职工进行“安心本职工作”的教育,而且我和人事科长也发生过不小的冲突。 |
C.澳大利亚人麦士数十年来在许多厕所的门上画上了彩画,给人们增添了生活情趣。他去世后,群众虽然很怀念他,但艺术界却不把他列为艺术家。 |
D.可以这么说,不光古代的话后世听不懂,同一种语言在不同的地方经历着不同的变化,久而久之也会这个地方的人听不懂那个地方的话,形成许许多多方言。 |
2.诗歌鉴赏- (共1题)
秋夜二首(其一) [宋]孔文仲①
孤枕夜何永,破窗秋已寒。
雨声冲梦断,霜气袭衣单。
利剑摧锋锷,苍鹯缩羽翰②。
平生冲斗气,变作泪汍澜③。
[注]①孔文仲生性狷直,为官廉洁,但他反对王安石变法,因而被罢官。此诗写于被罢官后。②苍鹯(zhān): 一种猛禽。羽翰:翅膀。③汍澜:流泪的样子。
【小题1】下列对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句诘问夜晚为何如此漫长,诗人以反问的语气强烈表达出内心之愁绪。 |
B.首联以季节、时间和居所的环境来作衬托,突出了诗人清贫的生活状况以及孤寂的心绪。 |
C.“雨声冲梦断”承“孤枕夜何永”而来,极写诗人夜深难眠辗转反侧之苦;“霜气袭衣单”承“破窗秋已寒”而来,极写寒气逼人之甚。可见清廉为官的诗人被罢官后的痛楚与贫苦的生活。 |
D.尾联写出诗人平生气冲斗牛,志存高远,想不到却遭遇此种黯然神伤的落寞结果。此联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
3.文言文阅读- (共1题)
苞率步骑二万,与贼对阵。贼出母以示苞,苞悲号谓母曰:“为子无状,欲以微禄奉养朝夕,不图为母作祸。昔为母子,今为王臣,义不得顾私恩、毁忠节,唯当万死,无以塞罪。”母遥谓曰:“威豪,人各有命,何得相顾,以亏忠义!昔王陵母对汉使伏剑,以固其志,尔其勉之。”苞即时进战,贼悉摧破,其母妻皆为所害。苞殡敛母毕,自上归葬。灵帝遣策吊慰,封娄侯。苞葬讫,谓乡人曰:“食禄而避难,非忠也;杀母以全义,非孝也。如是,有何面目立于天下!”遂呕血而死。
【小题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常侍:西汉时皇帝近臣﹐给事左右﹐职掌顾问应对,东汉时多由宦者担任。 |
B.孝廉:汉武帝时设立的察举考试,以任用官员的一种科目,明清时也代称举人。 |
C.寇钞:寇为动词,劫掠的意思;钞为名词,指钱财,这里泛指财物。 |
D.无状:谓行为失检,没有礼貌,谓所行丑恶无善状。亦多作自谦之辞。 |
A.赵苞为官有能声,因治理广陵政教清明,由郡举荐升迁做了辽西太守。 |
B.赵苞的母亲和妻子、儿女在他前去迎接途中不幸被鲜卑人劫持,成了人质。 |
C.当儿子处在两难时,赵苞的母亲慷慨陈词,劝说儿子应以国家利益为重。 |
D.灵帝知悉此事,赠他母亲随葬品,并给他封侯之赏,侯爵是五等爵位之一。 |
(1)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烛之武退秦师》)
(2)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荆轲刺秦王》)
(3)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
4.现代文阅读- (共1题)
在风中长大
朱以撒
①说风,可以从我小时候居住的环境追溯过来。这个滨海小城,走几步就可以看到逐排推动的雪浪花;而城市的另一面,则是终年绿意披拂的高山。这个小城的古典气味,就在海风和山风的冲兑下回旋,漾来漾去。
②小城人家安然地度着夏日,每人一把蒲扇,指掌轻轻收住扇把,左右摇动。一个没有任何降温设备的居家生活,从夏日里探到了它的朴素和简单,同时充满了对于气候轮转的乐于接受,还有婉约的调整,调整到稍稍适应即可,用一把充满草香的蒲扇。这与如今终日在写字楼内,空调的制动使整座大楼冷飕飕不同,白领可以在夏日穿着笔挺的西服,却不知,一个人不感受夏日之炎热,是辜负了这个时节固有的赏赐。
③总是在晚饭的时候,借助夕阳的余晖品尝,每一口饭和菜,都充满芳香。一盏忽忽悠悠的煤油灯摆上了桌,火舌温柔、委婉,昏黄暗淡,却可以照见一家老小。在摇曳的火舌下,厨房里是母亲熟练运动着的双手,碗碟正在被涮洗,暗中反射着寒光。没有电灯通明的老宅,简陋中透着温馨,是一种干稻草堆那般的温暖。
④有一些人注定要离乡背井,到更广阔的空间接受风雨的扑打。我从风中的山野来到这个省会城市,已经二十六岁,又高又瘦如风中之丝。城市是乡村的怪胎,许多的空旷越来越紧密地被高层建筑挤占,似乎不占尽空间就不足以称城市。一座高大的建筑就是一面挡风的盾牌,盾牌多了,激荡的风难以穿越。城市闷热起来,蒲扇已经消失,电器降温设备在炎炎夏日的居室里制造着非自然的情调。有时也能巧遇故旧,当我放弃大路钻入小巷,风突然旋转而至,皮肤准确地判断它来自高空或者原野。即使城市生活久了,皮肤的感觉依旧,像一小节细微的芒刺拂动,有一点幸福的异样。
⑤台风是这个城市最大的威胁。当我们看到台风时,已经是这股力量穿行过后留下的破坏痕迹了——楼房倒塌,桥梁倾圮,林木拔起,船只颠覆。装点城市的无数大型广告,妖冶的美女花容失色,断成几节,只余一只煽情的眼。每一次台风过去,城市惊魂未定。对于大自然而言,只不过是它一次急促的呼吸罢了。
⑥曾经有一出戏代表了一个时代对于风的强硬态度,它的名字叫《战台风》。当几百万知青躬耕于大野,对于自然的力量不寒而栗时,这出戏的出现,增添了人们不自量力的胆魄,面对台风、暴雨、山洪、泥石流,以血肉之躯去抵挡的人不在少数。
⑦然而,自然界永远是一幅广阔高迥的相貌,深含超人的力量。人类无法拒绝风,无法改变风的走向,人的自尊自信受到了风的挑战。人在长大,除了肉身的伸张之外,更重要的标志是人的思维摆脱了愚昧,走上了正常的轨迹。我注意到,面对破坏力强大的风,人们已经从迎战转为躲避,避其锋芒、尖锐,不再侈谈人定胜天这类空话。渔船靠港、学校放假,举村迁移,这些都是认识上的觉醒和进步——没有什么比人的生命更加紧要,人在大自然自然面前低头,并不是人类的羞耻。
⑧在风中,我们长大。
(选自《十月》,有删节)
(1)文章第③节描写了家庭生活温馨的一幕,请分析其表达特色。(2)文章第⑥节写《战台风》这出戏,有何作用?
(3)文章题目“在风中长大”中“长大”的内涵有哪些?
(4)本文蕴含着作者丰富的情感,请予以探究。
5.情景默写- (共1题)
(1)杜牧在《赤壁》中借古物引出历史,写出兴亡之由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白《行路难》(其一)中,用夸张的手法写宴席之奢侈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柳宗元《小石潭记》中,写谭中小鱼调皮活泼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荆轲和而歌,_________________,士皆垂泪涕泣。(《荆轲刺秦王》)
(5)_________________,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
(6)真的猛士,_________________,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记念刘和珍君》)
6.语言表达- (共2题)
中国文化里有个很有趣的现象。比方说:有“忍一时风平浪静”,又有“是可忍孰不可忍”;有 ,又有 ;有 ,又有 ;很难说谁对谁错,应该一分为二,具体问题具体对待,切不可走极端。
7.命题作文- (共1题)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6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情景默写:(1道)
语言表达:(2道)
命题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