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3题)
1.
(题文)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①诗歌解读就是专家也未必在行,特别是将汉以前的古体诗拿给讲授古代文学的老师解读,也不见得句句都是十分到位的真知灼见。
②曾经一文不名的马云,经过自己的不断努力,创办了阿里巴巴,并且凭借他的毅力和才智,成为了中国年轻一代创业者的楷模。
③通过民间的交往,两国逐渐加深了了解,最终签订了城下之盟,希望子孙后代能保持两国之间的友好睦邻关系。
④中国文坛对莫言作品中所展现的高密东北乡的特点曾经多有批判之声,可自从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移樽就教的人纷至沓来。
⑤面对灾害他奋不顾身,用行动阐释着大爱无疆,可灾害过后回到家,老父亲已经去世半月。他悲痛至极,真有百身何赎之感。
⑥一些美国高中追求博雅教育,固然是为了提升学生进入常春藤高校的竞争力,更是为了让学生触类旁通到其他领域。
①诗歌解读就是专家也未必在行,特别是将汉以前的古体诗拿给讲授古代文学的老师解读,也不见得句句都是十分到位的真知灼见。
②曾经一文不名的马云,经过自己的不断努力,创办了阿里巴巴,并且凭借他的毅力和才智,成为了中国年轻一代创业者的楷模。
③通过民间的交往,两国逐渐加深了了解,最终签订了城下之盟,希望子孙后代能保持两国之间的友好睦邻关系。
④中国文坛对莫言作品中所展现的高密东北乡的特点曾经多有批判之声,可自从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移樽就教的人纷至沓来。
⑤面对灾害他奋不顾身,用行动阐释着大爱无疆,可灾害过后回到家,老父亲已经去世半月。他悲痛至极,真有百身何赎之感。
⑥一些美国高中追求博雅教育,固然是为了提升学生进入常春藤高校的竞争力,更是为了让学生触类旁通到其他领域。
A.①②③ |
B.③④⑤ |
C.③④⑥ |
D.②④⑤ |
2.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荒芜(wú) 惆怅(zhàng) 轻飏(yáng) 熹微(xī) |
B.载体(zài) 僮仆(tóng) 壶觞(shāng) 怡颜(yí) |
C.流憩(qì) 矫(qiǎo)首 出岫(xiù) 盘桓(huán) |
D.丰稔(niàn) 西畴(chóu) 窈窕(tiǎo) 耘耔(zǐ) |
3.
(题文)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国家宝藏》演绎文物的故事,对一件件文物的历史进行梳理,让观众在懂得如何欣赏文物之美的同时,也了解到文物所承载的中华文化。 |
B.《见字如面》节目之所以受到观众好评如潮,主要是因为读信者声情并茂地用信件打开一段段尘封的历史,让听众入耳入心享受精神的愉悦。 |
C.针对美国以维护“国家安全”为名实施贸易保护主义,损害中国正当权益,中国在2018年4月5日正式向世贸组织起诉美国。 |
D.外卖小哥雷海为十三年刻苦读诗背诗,终换来他完成人生中最美的经历——站在央视的舞台并成为第三季《中国诗词大会》总决赛冠军。 |
2.诗歌鉴赏- (共1题)
4.
阅读王勃的《滕王阁诗》,完成下列题目。
滕王阁诗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题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小题1】下列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
【小题2】对这首诗分析不确切的一项是( )
【小题3】颔联使用了什么艺术手法,有什么作用?
滕王阁诗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题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小题1】下列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
A.第一句点出滕王阁的形势:高阁临江;第二句写了滕王阁的现状:意兴阑珊。 |
B.三、四两句中的“朝”“暮”和“云”“雨”是从宋玉《高唐赋》“旦为朝云,暮为行雨”化用而来的。这两句极写了阁之高,阁之静。 |
C.第五句是写阁外的景象:阁外有一深潭,白云飘在空中,日影投入深潭,一切都显得那样寂静悠闲。 |
D.最后三句的意思是:物象更换,星宿迁移,如今阁在而滕王不在;只有长江仍在奔流不息。 |
A.一、二两句总起,三到六句以滕王阁为对象分层次地加以描写,最后以议论作结。全诗有总有分,首尾照应。 |
B.“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题西山雨”两句对仗极为工整和自然。 |
C.最后一句以景作结,与李白诗句“唯见长江天际流”的意境相似,有异曲同工之妙。 |
D.这首诗融情于景,抒发了人生盛衰无常而宇宙永恒的感慨。诗的基调虽然抑郁,但不消沉。 |
3.文言文阅读- (共1题)
5.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各题。
【小题2】下列句子中,不属于陶渊明自免去职的原因的一项是( )
【小题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小题4】把下列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
(2)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3)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
(4)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乙巳岁十一月也。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耕植不足以自给 给:供应 |
B.生生所资,未见其术 生:维持 |
C.彭泽去家百里 去:返回 |
D.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 稔:谷物成熟 |
A.风波未静,心惮远役 |
B.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 |
C.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 |
D.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 |
A.小序可分三层,先述自己因家贫而出仕的经历,再写弃官归田的原因,最后交代写作《归去来兮辞》的原因和时间。 |
B.尽管因诸侯爱惜人才使陶渊明得以出仕,但陶都只是“见用于小邑”,从中也能看出其宏大志向无从施展的苦衷。 |
C.从结尾处写作《归去来兮辞》的原因和“序”的写作时间“乙巳岁十一月”可以推断,作者是先写辞文,后写序文。 |
D.序辞关系密切,但谋篇之法不同。序是对半生出仕的省思,侧重实录;辞是弃官后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侧重虚拟。 |
(1)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
(2)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3)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
(4)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
4.现代文阅读- (共2题)
6.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各题。
小人物 契诃夫
“尊敬的阁下,父亲,恩人!”文官涅维拉齐莫夫在起草一封贺信,“祝您在这个复活节及未来的岁月中身体健康、吉祥如意,并祝阖府安康……”
灯里的煤油快要烧干,冒着黑烟,发出焦臭味。桌子上,在涅维拉济莫夫写字的那只手旁边,一只迷途的蟑螂在慌张地跑来跑去。
“还得给他,那个混蛋,再写点什么呢?”涅维拉济莫夫这样思忖着,抬眼望着熏黑的天花板。这值班室让他感到像沙漠般荒凉,他不仅可怜起自己来,也可怜起那只蟑螂了……
“我值完班还能离开这里,可它却要一辈子在这里值班,”他伸着懒腰想道,“苦闷啊!”
看门人巴拉蒙已经不擦皮靴了……他一手拿着刷子,一手画着十字,站在通风小窗前听着……“打钟了,先生。”他对涅维拉济莫夫小声说。
涅维拉济莫夫把耳朵凑到小窗口,也倾听起来。复活节的钟声随同春天的清新空气,一齐从窗口涌进室内。各处的教堂钟声齐呜,大街上来来往往的马车辘辘作响,“人真多啊!”涅维拉齐莫夫看了看下面的街道,叹口气说,“有多少笑声和谈话声!只有我倒霉透了,这种日子还得在这里坐着。而且每年都是如此!”
“谁叫您拿人家的钱呢?要知道今天不该您值班,是扎斯杜波夫雇您当替身。别人都去玩乐了,您却在这里替人值班……这是贪财啊!”
“见鬼,这怎么叫贪财呢?统共才两个卢布,外加一条领带……是贫穷,而不是贪财!要是能跟大伙儿一道去做晨祷,然后开斋,那该多好啊……喝上那么几杯,吃点冷荤菜,然后躺下睡他一觉……这时你会感到自己是个人……唉……我这一辈子算完了!你瞧,有个骗子坐着四轮马车招摇过市了,可你却不得不待在这里。”
“各人有各人的造化。上帝保佑,您也会升官晋级,日后坐上四轮马车的。”
“我?嘿,不行,伙计,你开玩笑。即使拼了命,我这九品文官也上不去了……我没有受过教育。”
“我们的将军也没有受过教育,可是……”
“嘿,我们的将军,他在做将军之前,早偷盗了十万公款。他那副派头,伙计,我可比不上……凭我这副模样也不会有什么出息!连姓也糟透了:涅维拉济莫夫①!总而言之,伙计,这种处境是没有出路的。你愿意,就活下去;你不愿意--那就去上吊……”
涅维拉济莫夫离开通风小窗,苦恼地在各个房间里转来转去。钟声变得越来越响……
“要不要从值班室溜走?”涅维拉济莫夫想。不过,这种逃跑不会有什么好结果……就算复活节这一天他过得很好,很舒服,可是往后又怎样呢?依旧是阴暗的四壁,依旧要受雇于人代人值班,依旧要写这种贺信……
他热切地想突然出现在大街上,汇入热闹的人群中,参加节日的庆典……他想起了刚才一位太太乘坐的四轮马车,想起了庶务官穿了就神气活现的那件大衣……他想起了勋章,新皮靴、暖和的床铺和袖子没有磨破的文官制服……他之所以想起这些,是因为所有这些东西他都没有……
“要不要去偷?”他又想,“据说,一些人带着赃物都逃往美洲,不过鬼知道这个美洲在什么地方!看来要能偷会盗,还得受过教育哩。”
钟声停了。此刻只能听到远处的马车声和巴拉蒙的咳嗽声,可是涅维拉齐莫夫的满腔愁苦和愤恨,却变得越来越强烈,越来越难以忍受。
“写告密信呢,普罗什金一次告密,日后就步步高升……”涅维拉济莫夫坐在自己桌前,陷入沉思。灯里的煤油已经烧干,冒着浓烟,眼看就要熄灭。迷途的蟑螂还在桌上爬来爬去,找不到安身之处…… “告密怎么行!这种东西一写,日后我定会受到申斥,我这个笨蛋只能见鬼去!”
于是目光又落在他起草的那封贺信上。这信是写给一个他十分憎恨又怕惧的人的,十年来,他一直向这个人请求把他从十六卢布的职位提升到十八卢布的职位上……
“啊……你还在这里跑,鬼东西!”他愤恨地一巴掌拍在那只不幸让他看到的蟑螂身上,“真讨厌!”
蟑螂仰面躺在那里,拼命蹬着细腿……涅维拉济莫夫捏住它的一条腿,把它扔进玻璃灯罩里,灯罩里突然起火,发出劈劈啪啪的声响。
涅维拉济莫夫这才感到略为轻松些。
一八八五年三月二十三日
[注]①在俄语中,这个姓与“衬裤”的发音相近。
【小题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E. 小说结构的特点是以人物对话贯穿全篇。对话揭示了涅维拉济莫夫替人值班的情节,描绘了形象,表现了人物的身份、地位及性格特征。
【小题2】小说的主人公涅维拉济莫夫的个性特征是怎样的?请结合本文简要分析。
【小题3】请指出文中运用了哪些描写手法,并分别说出其表达作用。
【小题4】请结合文本,探究“蟑螂”在小说中的作用。
小人物 契诃夫
“尊敬的阁下,父亲,恩人!”文官涅维拉齐莫夫在起草一封贺信,“祝您在这个复活节及未来的岁月中身体健康、吉祥如意,并祝阖府安康……”
灯里的煤油快要烧干,冒着黑烟,发出焦臭味。桌子上,在涅维拉济莫夫写字的那只手旁边,一只迷途的蟑螂在慌张地跑来跑去。
“还得给他,那个混蛋,再写点什么呢?”涅维拉济莫夫这样思忖着,抬眼望着熏黑的天花板。这值班室让他感到像沙漠般荒凉,他不仅可怜起自己来,也可怜起那只蟑螂了……
“我值完班还能离开这里,可它却要一辈子在这里值班,”他伸着懒腰想道,“苦闷啊!”
看门人巴拉蒙已经不擦皮靴了……他一手拿着刷子,一手画着十字,站在通风小窗前听着……“打钟了,先生。”他对涅维拉济莫夫小声说。
涅维拉济莫夫把耳朵凑到小窗口,也倾听起来。复活节的钟声随同春天的清新空气,一齐从窗口涌进室内。各处的教堂钟声齐呜,大街上来来往往的马车辘辘作响,“人真多啊!”涅维拉齐莫夫看了看下面的街道,叹口气说,“有多少笑声和谈话声!只有我倒霉透了,这种日子还得在这里坐着。而且每年都是如此!”
“谁叫您拿人家的钱呢?要知道今天不该您值班,是扎斯杜波夫雇您当替身。别人都去玩乐了,您却在这里替人值班……这是贪财啊!”
“见鬼,这怎么叫贪财呢?统共才两个卢布,外加一条领带……是贫穷,而不是贪财!要是能跟大伙儿一道去做晨祷,然后开斋,那该多好啊……喝上那么几杯,吃点冷荤菜,然后躺下睡他一觉……这时你会感到自己是个人……唉……我这一辈子算完了!你瞧,有个骗子坐着四轮马车招摇过市了,可你却不得不待在这里。”
“各人有各人的造化。上帝保佑,您也会升官晋级,日后坐上四轮马车的。”
“我?嘿,不行,伙计,你开玩笑。即使拼了命,我这九品文官也上不去了……我没有受过教育。”
“我们的将军也没有受过教育,可是……”
“嘿,我们的将军,他在做将军之前,早偷盗了十万公款。他那副派头,伙计,我可比不上……凭我这副模样也不会有什么出息!连姓也糟透了:涅维拉济莫夫①!总而言之,伙计,这种处境是没有出路的。你愿意,就活下去;你不愿意--那就去上吊……”
涅维拉济莫夫离开通风小窗,苦恼地在各个房间里转来转去。钟声变得越来越响……
“要不要从值班室溜走?”涅维拉济莫夫想。不过,这种逃跑不会有什么好结果……就算复活节这一天他过得很好,很舒服,可是往后又怎样呢?依旧是阴暗的四壁,依旧要受雇于人代人值班,依旧要写这种贺信……
他热切地想突然出现在大街上,汇入热闹的人群中,参加节日的庆典……他想起了刚才一位太太乘坐的四轮马车,想起了庶务官穿了就神气活现的那件大衣……他想起了勋章,新皮靴、暖和的床铺和袖子没有磨破的文官制服……他之所以想起这些,是因为所有这些东西他都没有……
“要不要去偷?”他又想,“据说,一些人带着赃物都逃往美洲,不过鬼知道这个美洲在什么地方!看来要能偷会盗,还得受过教育哩。”
钟声停了。此刻只能听到远处的马车声和巴拉蒙的咳嗽声,可是涅维拉齐莫夫的满腔愁苦和愤恨,却变得越来越强烈,越来越难以忍受。
“写告密信呢,普罗什金一次告密,日后就步步高升……”涅维拉济莫夫坐在自己桌前,陷入沉思。灯里的煤油已经烧干,冒着浓烟,眼看就要熄灭。迷途的蟑螂还在桌上爬来爬去,找不到安身之处…… “告密怎么行!这种东西一写,日后我定会受到申斥,我这个笨蛋只能见鬼去!”
于是目光又落在他起草的那封贺信上。这信是写给一个他十分憎恨又怕惧的人的,十年来,他一直向这个人请求把他从十六卢布的职位提升到十八卢布的职位上……
“啊……你还在这里跑,鬼东西!”他愤恨地一巴掌拍在那只不幸让他看到的蟑螂身上,“真讨厌!”
蟑螂仰面躺在那里,拼命蹬着细腿……涅维拉济莫夫捏住它的一条腿,把它扔进玻璃灯罩里,灯罩里突然起火,发出劈劈啪啪的声响。
涅维拉济莫夫这才感到略为轻松些。
一八八五年三月二十三日
[注]①在俄语中,这个姓与“衬裤”的发音相近。
【小题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小说以“小人物”为题,表现了这个九品文官社会地位的卑下,使这个形象具有了典型性,他的遭遇代表了广大劳动人民普遍的悲惨命运。 |
B.小说情节紧凑,所写事件是一个小公务员在复活节之夜,为了挣点小钱,辛辛苦苦替人值班,一边发牢骚,一边违心地给上司写节日贺信。 |
C.小说反映了19世纪80年代沙皇统治时期,坏人官运亨通,小公务员整日辛劳却永无出头之日的社会现实,有力地鞭挞了俄国官场的黑暗。 |
D.“依旧是阴暗的四壁”等三句,连用三个“依旧”,突出了主人公的无奈:即使逃跑了,也照样摆脱不掉当前这种无望而又可怜的生活现状。 |
【小题2】小说的主人公涅维拉济莫夫的个性特征是怎样的?请结合本文简要分析。
【小题3】请指出文中运用了哪些描写手法,并分别说出其表达作用。
【小题4】请结合文本,探究“蟑螂”在小说中的作用。
7.
(题文)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各题。
琵琶武曲兴起于南北朝。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的大迁移进一步促进了音乐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中原音乐传承秦汉传统音乐并融合国内各民族音乐与外来音乐,形成了以汉族音乐为中心、包含多民族音乐特征的音乐文化。这时期的琵琶种类繁多,既有汉民族固有的秦琵琶和汉琵琶,又有发源于西亚、于南北朝时期传入我国的曲项琵琶和五弦琵琶。 据考证,曲项琵琶约在公元350年前后传入中国北方,并于公元551年前传到南方。曲项琵琶具有拨弹音量大和表现力丰富的特点,演奏的琵琶曲以描述边塞生活为主要内容,曲调悲哀凄凉,并保留了西域音乐原有的粗犷风格,可以说是琵琶武曲的最初形态。
琵琶武曲在隋唐最为繁荣。琵琶成为隋唐燕乐的主要伴奏乐器。隋唐时期,特别是唐贞观至开元的百余年间,国家政治稳定,经济发达,文化高度繁荣。由于采取了兼收并蓄的开放政策,优秀的外来及国内各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在中原大地得到广泛吸收和充分发扬。曲项琵琶在唐代歌舞音乐中倍受人们喜爱,此时得到了飞跃式的发展,不但形制有了改进,曲目更加丰富,而且涌现出大批琵琶演奏家。值得一提的是,“琵琶”一词在唐代成为了曲项琵琶的专称。 通过大量吸收外来和国内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精华,并与汉民族固有的传统音乐文化相互交融,唐代形成了一种新型的民族音乐,即我国音乐史上著名的“燕乐”。据《辽史》载:“右四旦二十八调,不用黍律”。以琵琶弦叶之。可见,琵琶业已成为燕乐乐队中独领风骚的的主奏和领奏乐器,其演奏艺术得到高度发展,从而迎来了琵琶艺术发展的第一个高峰。在燕乐大曲的伴奏乐队中,琵琶之所以处于核心地位,能够承担大型歌舞音乐的主要伴奏任务,其主要原因在于如下两个方面。一方面,琵琶客观上具有较大的音量。就曲项琵琶而言,其音箱体积较大,发音清亮,具有当时其他弹拨乐器无法比拟的音量。另一方面,琵琶的演奏风格比较适合歌舞表演。琵琶具有多种演奏技法和丰富的音乐表现力,符合歌舞音乐节奏复杂多变、转调移调迅速的演奏要求,这决定了它在歌舞音乐伴奏中的关键作用。
宋代是琵琶武曲的衰落时期。琵琶是胡乐的代表乐器。宋代,汉人本土文化复兴,官方极力贬抑胡乐的地位,致使琵琶发展受到抑制。另外,宋代工商业逐渐繁荣,且形成了很多大都市,唐代以宫廷为主的音乐便开始走向民间,以适应新兴的城市文化需要。而且,宋代以说唱音乐为主,乐队中使用的主奏乐器也随之发生变化,由吹奏乐器筚篥取代了原先琵琶在乐队中的地位。
元、明、清是琵琶武曲的复兴时期。宋代以后,词调音乐极其繁盛,琵琶独奏词调的器乐表演应运而生。尤其是,民间音乐中的各种说唱、戏曲表演多用琵琶伴奏,使琵琶演奏涉及到大量的民间曲牌,从而为琵琶独奏乐曲的形成和完善提供了重要的基础。琵琶武套多源于民间曲牌联套的大型声乐作品。在器乐化的演变过程中,一方面各曲牌原先具有的音乐性质、艺术情趣逐渐淡化;另一方面各曲牌紧紧围绕套曲特定的主题发展演变,使得武套结构更加完整且内容统一。随着武套逐渐发展成熟,尽管曲牌原有的相对独立的音乐特点越来越少,但曲牌之间的联系却愈加密切。
(摘编自朱苏华《琵琶武曲的历史发展轨迹》)
【小题1】(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小题2】(小题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小题3】(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琵琶武曲兴起于南北朝。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的大迁移进一步促进了音乐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中原音乐传承秦汉传统音乐并融合国内各民族音乐与外来音乐,形成了以汉族音乐为中心、包含多民族音乐特征的音乐文化。这时期的琵琶种类繁多,既有汉民族固有的秦琵琶和汉琵琶,又有发源于西亚、于南北朝时期传入我国的曲项琵琶和五弦琵琶。 据考证,曲项琵琶约在公元350年前后传入中国北方,并于公元551年前传到南方。曲项琵琶具有拨弹音量大和表现力丰富的特点,演奏的琵琶曲以描述边塞生活为主要内容,曲调悲哀凄凉,并保留了西域音乐原有的粗犷风格,可以说是琵琶武曲的最初形态。
琵琶武曲在隋唐最为繁荣。琵琶成为隋唐燕乐的主要伴奏乐器。隋唐时期,特别是唐贞观至开元的百余年间,国家政治稳定,经济发达,文化高度繁荣。由于采取了兼收并蓄的开放政策,优秀的外来及国内各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在中原大地得到广泛吸收和充分发扬。曲项琵琶在唐代歌舞音乐中倍受人们喜爱,此时得到了飞跃式的发展,不但形制有了改进,曲目更加丰富,而且涌现出大批琵琶演奏家。值得一提的是,“琵琶”一词在唐代成为了曲项琵琶的专称。 通过大量吸收外来和国内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精华,并与汉民族固有的传统音乐文化相互交融,唐代形成了一种新型的民族音乐,即我国音乐史上著名的“燕乐”。据《辽史》载:“右四旦二十八调,不用黍律”。以琵琶弦叶之。可见,琵琶业已成为燕乐乐队中独领风骚的的主奏和领奏乐器,其演奏艺术得到高度发展,从而迎来了琵琶艺术发展的第一个高峰。在燕乐大曲的伴奏乐队中,琵琶之所以处于核心地位,能够承担大型歌舞音乐的主要伴奏任务,其主要原因在于如下两个方面。一方面,琵琶客观上具有较大的音量。就曲项琵琶而言,其音箱体积较大,发音清亮,具有当时其他弹拨乐器无法比拟的音量。另一方面,琵琶的演奏风格比较适合歌舞表演。琵琶具有多种演奏技法和丰富的音乐表现力,符合歌舞音乐节奏复杂多变、转调移调迅速的演奏要求,这决定了它在歌舞音乐伴奏中的关键作用。
宋代是琵琶武曲的衰落时期。琵琶是胡乐的代表乐器。宋代,汉人本土文化复兴,官方极力贬抑胡乐的地位,致使琵琶发展受到抑制。另外,宋代工商业逐渐繁荣,且形成了很多大都市,唐代以宫廷为主的音乐便开始走向民间,以适应新兴的城市文化需要。而且,宋代以说唱音乐为主,乐队中使用的主奏乐器也随之发生变化,由吹奏乐器筚篥取代了原先琵琶在乐队中的地位。
元、明、清是琵琶武曲的复兴时期。宋代以后,词调音乐极其繁盛,琵琶独奏词调的器乐表演应运而生。尤其是,民间音乐中的各种说唱、戏曲表演多用琵琶伴奏,使琵琶演奏涉及到大量的民间曲牌,从而为琵琶独奏乐曲的形成和完善提供了重要的基础。琵琶武套多源于民间曲牌联套的大型声乐作品。在器乐化的演变过程中,一方面各曲牌原先具有的音乐性质、艺术情趣逐渐淡化;另一方面各曲牌紧紧围绕套曲特定的主题发展演变,使得武套结构更加完整且内容统一。随着武套逐渐发展成熟,尽管曲牌原有的相对独立的音乐特点越来越少,但曲牌之间的联系却愈加密切。
(摘编自朱苏华《琵琶武曲的历史发展轨迹》)
【小题1】(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南北朝时期,我国的音乐文化主要是外来音乐和国内各少数民族音乐融合形成的。 |
B.琵琶武曲最初主要描述边塞生活,体现了西域音乐曲调悲哀、风格粗犷的特点 |
C.唐代,曲项琵琶发展迅速,涌现出很多演奏家,这得益于当时兼收并蓄的开放政策。 |
D.因为唐代是琵琶艺术发展的高峰,所以此时琵琶成为燕乐乐队的主奏乐器。 |
A.文章按照时间顺序论述了琵琶武曲的兴起、繁荣、衰落、复兴,重点论述了琵琶武曲的繁荣。 |
B.文章引用“右四旦二十八调,不用黍律,以琵琶弦叶之”来证明琵琶在燕乐大曲伴奏乐队中的核心地位。 |
C.文章从本土文化复兴、城市文化需要、音乐形式变化三方面论述了琵琶武曲在宋代衰落的原因。 |
D.文章从两方面对器乐化演变过程逐层进行分析,得出琵琶武套多源于民间曲牌联套的大型声乐作品的结论。 |
A.如果唐代有一种乐器有较大音量,演奏风格适合歌舞表演,它就有可能替代琵琶承担大型歌舞音乐的主要伴奏任务。 |
B.元、明、清时期,琵琶独奏成为一种器乐表演形式,琵琶独奏乐曲也逐步形和宗善,这得益于词调音乐的繁盛。 |
C.由琵琶武曲在宋代的衰落可知,一种音乐形式的发展与宏观的社会环境有关与当时具体的音乐风尚联系紧密。 |
D.魏晋南北朝时期,琵琶种类繁多,既有本土的,也有外来的,如有秦琵琶、汉琵琶、曲项琵琶、五弦琵琶,但后世流传下来的只有曲项琵琶。 |
5.情景默写- (共1题)
8.
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滕王阁序》中作者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描写出水天相接、浑然天成的景色,将景物描写推向高潮,而被视为千古绝唱。
(2)《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以云、鸟为喻自然形象地概括了自己的入世和出世,对仕宦道路做了适当的终结。
(3)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作者顺随自然变化、乐天知命而尽其余年的人生态度。
(4)《滕王阁序》中描写山光水色,被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们经常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来表达过去不可挽回,未来则可把握。
( 6 )傍晚时分,一叶叶小渔船飘荡在鄱阳湖的水面上,船歌相呼应和,悠长而辽远。此景此情正应了王勃《滕王阁序》中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王勃在《滕王阁序》中表达自己不因年华流逝和处境困顿而自暴自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滕王阁序》中作者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描写出水天相接、浑然天成的景色,将景物描写推向高潮,而被视为千古绝唱。
(2)《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以云、鸟为喻自然形象地概括了自己的入世和出世,对仕宦道路做了适当的终结。
(3)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作者顺随自然变化、乐天知命而尽其余年的人生态度。
(4)《滕王阁序》中描写山光水色,被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们经常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来表达过去不可挽回,未来则可把握。
( 6 )傍晚时分,一叶叶小渔船飘荡在鄱阳湖的水面上,船歌相呼应和,悠长而辽远。此景此情正应了王勃《滕王阁序》中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王勃在《滕王阁序》中表达自己不因年华流逝和处境困顿而自暴自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材料作文- (共1题)
9.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①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曹操《短歌行》
②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沁园春·长沙》
③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苏轼《定风波》
④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陶渊明《归园田居》
读了以上句子,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则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①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曹操《短歌行》
②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沁园春·长沙》
③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苏轼《定风波》
④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陶渊明《归园田居》
读了以上句子,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则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7.语言表达- (共1题)
10.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农业文明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血缘、亲情等概念随之牢牢扎根于民族灵魂深处,内化为注重伦理道德的社会心理基石。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①_________________,如因循守旧、重农抑商的思维模式等,同时由于农业过度开发,②_____________,文明衰落的例子屡见不鲜。随着工业文明的出现,一种人本主义文化强势袭来,追求个人自我价值的实现,笃信“人定胜天”,向大自然无限攫取生产资料。伴随环境的逐渐恶化,③____________。在此背景下,生态文明作为一种崭新文明形态应运而生。
农业文明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血缘、亲情等概念随之牢牢扎根于民族灵魂深处,内化为注重伦理道德的社会心理基石。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①_________________,如因循守旧、重农抑商的思维模式等,同时由于农业过度开发,②_____________,文明衰落的例子屡见不鲜。随着工业文明的出现,一种人本主义文化强势袭来,追求个人自我价值的实现,笃信“人定胜天”,向大自然无限攫取生产资料。伴随环境的逐渐恶化,③____________。在此背景下,生态文明作为一种崭新文明形态应运而生。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3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2道)
情景默写:(1道)
材料作文:(1道)
语言表达:(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