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四校(襄州一中、枣阳一中、宜城一中、曾都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98952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4/23

1.综合题(共1题)

1.
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大豆,通称黄豆,是一种其种子含有丰富植物蛋白质的作物。大豆性喜暖,种子在10~12℃开始发芽,生长适温20~25℃,开花结荚期适温20~28 ℃。大豆的各个生长阶段的耗水量差异很大,播种到出苗时期,耗水量大约占总耗水量的5%;出苗到开花,耗水量约占总耗水量的30%;开花至鼓粒阶段,需水最多,约占总耗水量的45%。

材料二:国产大豆属蛋白质含量丰富的食用性型,2017年中国进口大豆累计9554万吨,主要是用作食用油和豆饼豆粕蛋白饲料生产原料。

材料三:中国大豆分布示意图和播种及收获时间表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季节说明图中我国东北主产区种植大豆的有利气候条件。
(2)说出我国黄淮海地区推行麦豆两熟轮作模式时,不利于大豆生长的气候条件。
(3)试从进口大豆用途角度,分析我国大豆进口量增加的原因。

2.单选题(共11题)

2.
读下面两区域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M、N两河共同的水文特征是(  )
A.有短暂的结冰期B.水位季节变化大
C.河网密布,支流众多D.水量丰富,无年际变化
【小题2】乙图中①、②两地的自然带及其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
A.①地:热带雨林带  纬度B.②地:热带雨林带  地形
C.①地:热带草原带  地形D.②地:热带草原带  洋流
【小题3】对两图所示地区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两地农业均面向国际市场,商品率高
B.两地均是世界天然橡胶最重要产区
C.甲地水热充沛,农业地域类型主要为季风水田农业
D.乙地草原广阔,农业地域类型主要为大牧场放牧业
3.

   白尼罗河流经尼罗河上游盆地时形成的苏德沼泽面积季节变化较大,最小时约3万平方千米,最大时可超过13万平方千米。沼泽航道较浅,水深变化大,水面布满植物,给航运造成了巨大的障碍。为改善航运条件,20世纪80年代某国修建了琼莱运河。

据此回答下列各问题。

【小题1】苏德沼泽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
A.蒸发较弱B.地形平坦
C.降水丰富D.地下水位高
【小题2】琼莱运河建成后(  )
A.尼罗河输沙量减小B.埃及水资源减少
C.尼罗河上游盆地耕地增加D.苏德沼泽水质改善
4.
读世界某局部区域示意图,图中甲国风力资源丰富,地势低平,平均海拔约30米,海岸线漫长曲折。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影响甲国风能资源丰富的主要因素是(  )
A.大气环流  地形B.纬度位置  大气环流
C.海陆分布  洋流D.纬度位置  海陆分布
【小题2】甲国和乙半岛西侧多峡湾地貌分布,其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冰川侵蚀  海浪侵蚀B.冰川侵蚀  流水侵蚀
C.海浪侵蚀  流水沉积D.海浪侵蚀  风力侵蚀
5.

   2017年12月5日,塞罕坝林场建设者获得联合国环保最高荣誉——“地球卫士奖”。2018年8月,取材于此的电视剧《最美的青春》开播。塞罕坝位于滦河的发源地,历史上由于过度采伐,土地退化严重。新中国成立后,三代造林人让贫瘠的沙地变成了绿水青山。下图为塞罕坝位置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塞罕坝植树造林适宜的树种类型是(  )
A.针阔混交林B.常绿阔叶林
C.常绿硬叶林D.热带季雨林
【小题2】林场建立之初,塞罕坝造林成活率不到8%的自然原因有(  )
①地处高原、山地,海拔高,热量不足   
②地处季风区边缘,降水少
③靠近冬季风源地,易受风沙危害
④野生动物数量多,破坏大
A.①②B.②③
C.①②③D.①②③④
6.
武汉已总体规划了6大放射状楔形绿色生态走廊,其中①为大东湖水系;②为武湖水系。结合“武汉城市规划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打通这些湿地风道可以(  )
A.缓解城市用水紧张的局面B.发展城区水上观光旅游
C.改善城市交通拥堵状况D.缓解城区热岛效应
【小题2】武汉市有众多的湖泊,这些湖泊的主要功能是(  )
①改善城市环境 
②调节径流减少洪灾 
③提供供水和航运之便 
④土地后备资源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小题3】武汉市夹“二江三岸”,有丰富的河滩地资源,对这些河滩地的科学开发是(  )
A.兴建高档观景(观江)建筑B.修建道路桥梁
C.给市民提供公共休闲空间D.兴建防洪设施
7.

   2014年5月21日,中俄两国在上海签署了《中俄东线供气购销合同》。根据双方商定,从2018年起,俄罗斯开始通过中俄天然气管道东线向中国供气。下图为“中俄天然气东线管道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中俄天然气东线管道在俄罗斯境内向北弯曲,最主要原因是(  )
A.绕过冻土区域,便于施工B.缓解该地区能源紧缺状况
C.北部天然气产量大,气源充足D.保护贝加尔湖地区的生态环境
【小题2】图示天然气跨区域调配对中俄两国的影响,正确的是(  )
A.促进俄罗斯能源开发,有利于能源结构调整
B.减轻俄罗斯就业压力,可优化产业结构
C.增加我国清洁能源比重,消除大气环境污染
D.缓解我国能源供需矛盾,有利于国家能源安全
8.

   我国“十二五”规划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未来我国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以上划分的指标是(  )
A.自然指标B.单一指标
C.综合指标D.地理位置
【小题2】关于所划分功能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各区域都有一定的面积和范围B.各区域内部的特征完全一致
C.各区域间都有十分明确的界线D.各区域开发政策和措施完全一样
9.
下图为我国某省部分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调查发现,图示区域的古长城损毁严重,其主要的自然原因是(  )
A.风力侵蚀作用强B.流水侵蚀作用强
C.地震频繁导致破坏D.农民耕作活动的破坏
【小题2】下列说法属于图示区域经济发展落后的原因的是(  )
①资源贫乏  
②生态环境脆弱 
③水资源短缺  
④交通落后   
⑤劳动力短缺
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④⑤
【小题3】在延安地区经济发展中,针对其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适宜的治理措施是(  )
A.加强人工草场建设B.建设防护林体系
C.小流域综合治理D.利用“鱼塘—台田”模式发展农业
10.
读两大洲热带雨林气候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A,B两地区形成热带雨林气候的共同原因有(  )
①地处赤道地区,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②受东南信风影响 
③沿岸有暖流流经,增温增湿作用明显
④山地或高原迎风坡的抬升作用 
⑤地形以平原或盆地为主
A.①③⑤B.②③④
C.③④⑤D.①②④
【小题2】甲、乙两地区是世界上面积广阔的两个原始热带雨林分布区,热带雨林的保护越来越受到全球的关注。热带雨林的生态环境效应主要体现在(  )
① 调节大气中的碳氧含量,稳定大气成分  
②稳定全球气候,减缓全球变暖步伐 
③保护地球生物多样性   
④减缓水循环运动,维持热带地区的水资源储量
A.①②③B.①③④
C.②③④D.①②④
11.
山西是我国举足轻重的能源基地,下图为山西1952~2002年煤炭产量。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表示的是山西在加强能源基地建设方面采取的哪项措施(  )
A.扩大煤炭开采量B.提高晋煤外运能力
C.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D.提高能源工业的经济效益
【小题2】关于输煤好还是输电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  )
A.从保护水资源考虑,输煤比输电更好
B.从运输成本考虑,输电的成本较低,运输煤炭的成本较高
C.从经济效益考虑,山西省向外输电比输煤炭能获得更高的收入
D.从环境效益考虑,对山西省输电比输煤更有利于环保
12.

   “哭泣曲线图”示意制造业优势条件丧失的过程。低人力成本的优势丧失,企业成本提高,利润下降。近年来,跨国企业将业务撤离中国,搬回本国或者移师东南亚、非洲已经渐成趋势。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中国制造业企业要摆脱此类困境最好应该(  )
①依靠政府的资金和技术支持
②重视科技,提高自主创新水平
③调整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
④降低能耗、工资和土地成本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小题2】根据“哭泣曲线”的原理,最有可能撤离中国的外资企业是(  )
A.纺织业与高级服装设计B.可口可乐饮料与服装加工业
C.陶瓷杯制造与汽车制造业D.服装加工业与电子产品组装厂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单选题:(1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