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6题)
1.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愆(qiān)期 纤(qiān)细 守拙(zhuó) 风靡(mĭ)一时 熏陶渐(jiān)染 |
B.契(qì)阔 荫(yìn)庇 侘傺(chà) 不遑启处(chù) 大腹便便(pián) |
C.芰(jì)荷 鲑(xié)珍 否(pĭ)泰 象弭(mĭ)鱼服 虚与委蛇(yí) |
D.伫(zhù)立 伶俜(pīn) 裙襦(rú) 载饥载(zài)渴 绕树三匝(zhā) |
2.
下列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垝垣 修姱 槃石 义愤填膺 其黄而殒 |
B.玳瑁 兰皋 自缢 朝谇夕替 态度暧昧 |
C.赍钱 嘻戏 窈窕 鼓瑟吹笙 自我俎尔 |
D.溘然 鸷鸟 杂揉 尔卜尔筮 忍尤攘垢 |
3.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冬至这天,南下的冷空气与北上的暖湿气流完成了一次完美的邂逅,我市迎来 一场铺天盖地、洋洋洒洒的大雪,到处银装素裹,分外美丽。 |
B.先秦哲学起源于对人生、对社会的忧患,先秦诸子周游列国,到处奔波,大多席不暇暖,以谋求天下以“无道”转变为“有道”的格局。 |
C.“慧眼”卫星遨游太空,C919 大型客机飞上蓝天,量子计算机研制成功,首次海域可燃冰试采成功……中国创造的辉煌连西方各国也只能望其项背。 |
D.在对《诗经》的翻译上,有些译者试图抛开原诗的格律,采用早已过时的英译格律,削足适履,结果适得其反,既丢弃了原诗作的精神,也吓跑了新时代的 读者。 |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二孩政策在全面放开后,“能不能生二孩”“该不该生二孩”“生二孩后怎么 办”之类的话题一直被民众热烈讨论。 |
B.陈凯歌的电影《妖猫传》试图再现长安盛景,花了 6 年时间在湖北襄阳建了一 座“唐城”,来开掘与时代气象相结合的内容。 |
C.复方丹参滴丸成分是丹参、三七、冰片配制而成的棕色的薄膜衣滴丸,除去包 衣后显黄棕色至棕色:气香,味微苦。 |
D.总长 55 公里的港珠澳大桥,实现了主体工程全线贯通。它被誉为桥梁界的“珠 穆朗玛峰”,是中国从桥梁大国走向桥梁强国的里程碑之作。 |
5.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高中毕业前夕,小宇挑选了一张印有竹海水韵图案的贺卡打算送给语文老师,并写下祝福:“愿恩师芳华长青,弟子垂念。” |
B.王教授向现场数百名听众鞠躬致敬后,登台开始做学术报告,他的第一句话讲道:“愚见浅陋,还望方家以批评指正。” |
C.某知名作家与儿子同日在东南书城召开新书发布会,该作家的一位朋友闻讯后发去手机短信:“令郎拙作付梓,可喜可贺! |
D.慈善晚会结束之际,某民营企业负责人走到受捐助大学生面前,郑重承诺:“兴教助学企业义不容辞,我们必当鼎力相助。” |
6.
将下列几句话按顺序组成一段通顺的文字,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诗歌创作的优良传统一直延续不断,成为我们今天引以为豪的精神财富。
②中国诗歌历史悠久,如果从《诗经》算起,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
③中国诗坛涌现出众多杰出的诗人和优美、感人的作品。
④中国是诗歌的国度。
⑤在漫长的岁月中,诗歌一直和中国人的日常生活、情感世界紧密相关。
①诗歌创作的优良传统一直延续不断,成为我们今天引以为豪的精神财富。
②中国诗歌历史悠久,如果从《诗经》算起,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
③中国诗坛涌现出众多杰出的诗人和优美、感人的作品。
④中国是诗歌的国度。
⑤在漫长的岁月中,诗歌一直和中国人的日常生活、情感世界紧密相关。
A.④②⑤③① | B.⑤①③④② | C.④②①③⑤ | D.⑤④①②③ |
2.诗歌鉴赏- (共1题)
7.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小题2】词的下阕是怎样赞颂陶渊明的?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
鹧鸪天·读渊明诗不能去手,戏作小词以送之
辛弃疾
晚岁躬耕不怨贫,只鸡斗酒聚比邻。都无晋宋之间事,自是羲皇以上人。
千载后,百篇存,更无一字不清真。若教王谢诸郎在,未抵柴桑①陌上尘!
注释:①柴桑,在今江西省九江市西南。是陶渊明的家乡,也是他晚年归耕之处。【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词作的上阕是对陶渊明晚年生活的描写,向我们展现了他躬耕田亩的清贫生活,也写出了他安贫乐道的乐观心态。 |
B.词中表现出词人对陶渊明诗作的熟稔,多处化用了陶渊明的诗句,如“躬耕”出自“躬耕非所叹”,“王谢”出自“旧时王谢堂前燕”。 |
C.“晋宋之间事”指晋宋时期不少人表面推崇清高,实际上却忙于谋取名利,词中的陶渊明不问名利,淡泊宁静。 |
D.“羲皇以上人”是说陶渊明像远古先民一样自足地生活,与“晋宋之间事”形成对比,突出了他在乱世中生活的恬淡、安宁。 |
E.词人表达了对陶渊明的喜爱,写陶渊明其实是写自己,表达出对陶渊明生活状态的羡慕和对自身无法摆脱世俗生活的烦恼。 |
3.文言文阅读- (共1题)
8.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盖勋字元固,敦煌广至人也。初举孝廉,为汉阳长史。时武威太守倚恃权势,恣 行贪横,从事苏正和案其罪。凉州刺史梁鹄欲杀正和以免其负,计未定。访之于勋,勋素与正和有仇,或劝勋可因此报隙。勋日:“不可。谋事杀良,非忠也;乘人之危,非仁也。”乃谏鹄,鹄从之。正和得免而诣勋求谢,勋不见,曰:“吾为梁使君谋, 不为苏正和也。”中平元年,北地羌胡寇乱陇右,使勋屯阿阳以拒贼锋。时叛羌围护 羌校尉夏育,勋与州郡合兵救育至狐盘为羌所破勋收余众百余人为鱼丽之阵羌精骑夹攻之急士卒多死。勋被三创,坚不动,乃指木表曰:“必尸我于此。”滇吾素为勋所厚,乃以兵捍众曰:“盖长史贤人,汝曹杀之者为负天。”勋仰骂曰:“死反虏,汝 何知?促来杀我!”众相视而惊。羌戎服其义勇,不敢加害,送还汉阳。 后刺史杨雍即表勋领汉阳太守。时人饥,相渔食,勋调谷廪之,先出家粮以率众,至活者千余 人。拜京兆尹。时长安令杨党,父为中常侍,恃势贪放。勋案得其赃千余万,贵戚咸为之请,勋不听,具以事闻,并连党父,有诏穷案,威震京师。时小黄门高望为尚药 监,幸于皇太子。太子因蹇硕属望子进为孝廉,勋不肯用。或曰:“皇太子副主,望 其所爱,硕帝之宠臣,而子违之,所谓三怨成府者也。”勋曰:“选贤所以报国也。
非贤不举,死亦何恨!”及帝崩,董卓废少帝,杀何太后。自公卿以下,莫不卑下于 卓,唯勋长揖争礼,见者皆为失色。勋虽强直不屈,而内厌于卓,不得意,疽发背卒, 时年五十一。
(节选自《后汉书•盖勋传》)
注:滇吾,烧当羌首领滇良之子。
【小题1】下列加点文言实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小题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小题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小题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访之于勋,勋素与正和有仇,或劝勋可因此报隙。
(2)勋曰:“选贤所以报国也。非贤不举,死亦何恨!”
盖勋字元固,敦煌广至人也。初举孝廉,为汉阳长史。时武威太守倚恃权势,恣 行贪横,从事苏正和案其罪。凉州刺史梁鹄欲杀正和以免其负,计未定。访之于勋,勋素与正和有仇,或劝勋可因此报隙。勋日:“不可。谋事杀良,非忠也;乘人之危,非仁也。”乃谏鹄,鹄从之。正和得免而诣勋求谢,勋不见,曰:“吾为梁使君谋, 不为苏正和也。”中平元年,北地羌胡寇乱陇右,使勋屯阿阳以拒贼锋。时叛羌围护 羌校尉夏育,勋与州郡合兵救育至狐盘为羌所破勋收余众百余人为鱼丽之阵羌精骑夹攻之急士卒多死。勋被三创,坚不动,乃指木表曰:“必尸我于此。”滇吾素为勋所厚,乃以兵捍众曰:“盖长史贤人,汝曹杀之者为负天。”勋仰骂曰:“死反虏,汝 何知?促来杀我!”众相视而惊。羌戎服其义勇,不敢加害,送还汉阳。 后刺史杨雍即表勋领汉阳太守。时人饥,相渔食,勋调谷廪之,先出家粮以率众,至活者千余 人。拜京兆尹。时长安令杨党,父为中常侍,恃势贪放。勋案得其赃千余万,贵戚咸为之请,勋不听,具以事闻,并连党父,有诏穷案,威震京师。时小黄门高望为尚药 监,幸于皇太子。太子因蹇硕属望子进为孝廉,勋不肯用。或曰:“皇太子副主,望 其所爱,硕帝之宠臣,而子违之,所谓三怨成府者也。”勋曰:“选贤所以报国也。
非贤不举,死亦何恨!”及帝崩,董卓废少帝,杀何太后。自公卿以下,莫不卑下于 卓,唯勋长揖争礼,见者皆为失色。勋虽强直不屈,而内厌于卓,不得意,疽发背卒, 时年五十一。
(节选自《后汉书•盖勋传》)
注:滇吾,烧当羌首领滇良之子。
【小题1】下列加点文言实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事苏正和案其罪 案:通“按”,调察,查办 |
B.滇吾素为勋所厚 厚:厚待 |
C.乃以兵捍众 捍:捍卫,保护 |
D.有诏穷案 穷:穷尽 |
A.勋与州郡合兵救育/至/狐盘为羌所破/勋收余众/百余人为鱼丽之阵/羌精 骑夹攻之/急士卒多死/ |
B.勋与州郡合兵救育/至狐盘/为羌所破/勋收余众/百余人为鱼丽之阵/羌精 骑夹攻之急/士卒多死/ |
C.勋与州郡合兵救育/至/狐盘为羌所破/勋收余众百余人/为鱼丽之阵/羌精 骑夹攻之急/士卒多死/ |
D.勋与州郡合兵救育/至狐盘/为羌所破/勋收余众百余人/为鱼丽之阵/羌精 骑夹攻之急/士卒多死/ |
A.孝廉,汉代以来荐举人才的一种科目。举孝顺父母、品行方正的人。后来变成明清两朝对举人的雅称。 |
B.使君,汉代指太守刺史。汉以后用作对州郡长官的尊称。有时也用作对对方派出的使节或信使的尊称。 |
C.表,是古代臣下写给帝王的一种文书。表可言事可议论可抒情,著名的表有《陈情表》《出师表》等。 |
D.长揖,拱手高举,处上而下。即抱拳举过头顶鞠躬。只能用于下级对上级,小辈对长辈所施的隆重礼节。 |
A.盖勋为人正直。他任汉阳长史时,凉州刺史想杀死苏正和向他示好,但他认为不可。谋划杀害好人是不忠诚的,乘人之危是不仁义的。 |
B.盖勋誓死不屈。在羌族叛乱围攻护羌校尉夏育时,他率兵救助,即使身受多处刀伤,仍然坚守不降。叛军佩服其忠义勇敢,并未加害。 |
C.盖勋秉公执法。他不听贵戚说情,将长安令杨党倚仗权势、胡作非为、贪赃枉法的犯罪事实全部上报,奉诏追查到底,声名震于首都。 |
D.盖勋刚直不阿。他为国选材,唯贤是举,坚守标准,不畏皇权,不顾三怨成府,拒绝了宠臣蹇硕想让尚药监高望之子成为孝廉的要求。 |
(1)访之于勋,勋素与正和有仇,或劝勋可因此报隙。
(2)勋曰:“选贤所以报国也。非贤不举,死亦何恨!”
4.情景默写- (共1题)
9.
补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空缺的部分。
(1)《氓》中用河与湿地的有界来喻示爱情的终结和痛苦的无边的句子是: “____,_____”
(2)《短歌行》中借用诗经中的诗句表达曹操对贤才渴求之情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
(3)《归园田居》中用比喻的手法委婉表明自己厌倦官场,向往自由的对偶句是: “___,____”
(4)《离骚》中小人因嫉恨屈原而用“_____”来诋毁他。
(1)《氓》中用河与湿地的有界来喻示爱情的终结和痛苦的无边的句子是: “____,_____”
(2)《短歌行》中借用诗经中的诗句表达曹操对贤才渴求之情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
(3)《归园田居》中用比喻的手法委婉表明自己厌倦官场,向往自由的对偶句是: “___,____”
(4)《离骚》中小人因嫉恨屈原而用“_____”来诋毁他。
5.语言表达- (共1题)
10.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人有双眼,不止流连于观日与赏月之间,正如李太白的抒怀;人有两足,①______,就像范仲淹的忧虑。魏晋风流里,既有王羲之借山水以游目骋怀,寄托人生之感;②______,破解羁绊之慨。文人们在独特的语境中,不但没有屈从于现实的泥淖,③______,从而直抵逍遥的北冥。
人有双眼,不止流连于观日与赏月之间,正如李太白的抒怀;人有两足,①______,就像范仲淹的忧虑。魏晋风流里,既有王羲之借山水以游目骋怀,寄托人生之感;②______,破解羁绊之慨。文人们在独特的语境中,不但没有屈从于现实的泥淖,③______,从而直抵逍遥的北冥。
6.命题作文-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6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情景默写:(1道)
语言表达:(1道)
命题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