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1月月考地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98619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1/10

1.综合题(共1题)

1.
下图为我国某省区部分图。某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对该图中区域进行实地考察,并查阅了相关资料,发现近三十年来此区域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下表示意此区域的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读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示省级行政区的简称是_____ 。描述图中所示省区的地形特征并说明理由。
(2)根据材料分析此区域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的原因和对乙河水文特征的影响。
(3)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请你就此区域农业发展方向阐述自己的观点。

2.单选题(共15题)

2.
下图为某区域的年等降水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②地降水量(    )
A.小于100 mmB.小于200 mm
C.小于50 mmD.大于50 mm
【小题2】关于②所在区域河流的水文特征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多内流河、时令河
B.流量的季节变化大
C.河流有结冰期
D.有夏汛,主要原因是夏季降水量大
3.
读我国东部季风区、东北地区、西北内陆、南部沿海地区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上面四幅图中,表示东南沿海地区河流流量过程曲线的是(   )
A.①B.②
C.③D.④
【小题2】②③图中河流1-2月断流的原因是(   )
A.降水少B.气温低
C.用水量大D.地下水补给少
【小题3】上述四个地区的河水补给来源中都有的是(   )
①大气降水补给    ②地下水补给少
③冰雪融水补给    ④湖泊水补给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①④
4.
下图为我国东部季风区四地气温统计资料。据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仅考虑纬度因素的前提下,四地纬度由低到高的排列依次是( )
A.①③②④B.②③④①C.③②①④D.④②③①
【小题2】如果②地的纬度比④地低,则②地最可能位于
A.四川盆地B.青藏高原C.东南丘陵D.华北平原
【小题3】为了探究霜冻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小组成员在棉花试验田上铺了一层粗砂进行试验。与不铺砂的棉田相比,铺砂棉田的( )
A.霜冻发生几率增加B.霜冻发生几率减少C.棉花花期不变D.棉花花期滞后
【小题4】下列地理事物的排列顺序中,反映我国东部季风区热量自北向南变化规律的是
A.针叶林-针阔混交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B.冬小麦-玉米-春小麦-水稻
C.热带荒漠-热带草原-热带雨林D.一年一熟-一年两熟-两年三熟-一年三熟
5.
甲、乙、丙、丁所示景观均为世界文化遗产。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有关各地自然环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甲所在地形区的植被以针叶林为主
B. 乙所在地形区东临太平洋,地震活动较频繁
C. 丙所在地形区海拔最高,气压低,光热较充足
D. 丁沿线以北植被少,荒漠化严重
【小题2】对甲所在地区人们的农业生产活动叙述正确的是(  )
A. 粮食生产以种植水稻为主 B. 主要从事旱地耕作
C. 畜牧活动是主要农业活动 D. 经济作物的种植以大豆和油菜为主
6.
读中国区域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有关四大区域农业发展主要制约因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a——洪涝灾害B.b——土壤肥力
C.c——灌溉水源D.d——生长积温
【小题2】有关四大区域主要能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a——水能B.b——煤
C.C——水能D.d——水能
7.
下图为“我国棉花的两大优势生产基地及两地气温降水资料示意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该农产品的集中产区,在甲基地呈点状分布,在乙基地主要成片分布。形成这种分布差异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
A. 水源、地形    B. 气候、土壤    C. 交通线、市场 D. 劳动力、土地
【小题2】与乙基地相比,甲基地棉花生产最明显的优势是 (  )
A. 耕地面积大    B. 热量条件好    C. 光照条件好    D. 机械化水平高
8.
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城市布局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①、②、③、④四处中,布局最不合理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小题2】经过论证,该城市在⑤处布局了一个大型仓储区,主要理由是该处(  )
A.交通便利,地价较低B.环境优美,污染较轻
C.地形平坦,工程量小D.方便职工上下班
9.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判断图中甲山脉的名称
A.昆仑山B.太行山C.贺兰山D.祁连山
【小题2】与长三角相比,乙地发展农业的区位优势
A.地势低平B.光照充足C.水源充足D.土壤肥沃
【小题3】该地区适宜发展的农业生产类型是(   )
A.商品谷物农业B.大牧场放牧业C.灌溉农业D.畜牧业
【小题4】该地区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带来的最严重的生态问题是 (   )
A.水土流失B.土地盐碱化C.土壤酸化D.水资源遭受污染
10.
读“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的耕地和人口数柱状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甲、乙、丙、丁四省区依次是 (  )
A.上海、湖北、四川、西藏B.上海、四川、湖北、西藏
C.西藏、湖北、四川、上海D.西藏、四川、湖北、上海
【小题2】据上题,对甲、丁两省区的分析,正确的是 (  )
A.两省区自然条件恶劣,耕地少
B.两省区行政区范围小,人口密度大,人地矛盾尖锐
C.甲省区人多地少,经济构成以二、三产业为主
D.丁省区人均耕地多,多大型农场
【小题3】丁地农业主要分布区进行农业生产的主导因素是
A.光照强B.水源充足C.热量D.土壤肥沃
11.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与太湖平原、珠江三角洲等地区相比,图示平原地区粮食产量低,但粮食商品率高的主要原因是(   )
A.单位面积产量高B.人均耕地面积大
C.交通发达D.水热条件好
【小题2】城市Q某家具厂生产的实木家具销往全国许多地方影响该厂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
A.原料产地B.消费市场
C.廉价劳动力D.高素质的技术开发人员
12.
读我国两个三角洲略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工业基地与其所在三角洲的组合中,正确的是(   )
A.京津唐工业基地——甲三角洲B.沪宁杭工业基地——乙三角洲
C.珠江三角洲轻工业基地——乙三角洲D.辽中南重工业基地——甲三角洲
【小题2】甲、乙两个三角洲相同之处是(   )
A.两处对应的工业基地发展中都存在能源缺乏的问题
B.交通便利,运进矿产资源,发展重化工
C.利用森林资源发展造纸业
D.都有发达的棉纺织工业
【小题3】乙三角洲不同于甲三角洲的地理环境条件是(   )
A.地形平坦、多河湖B.热量更丰富
C.科技发展水平高D.土壤为肥力较高的水稻土
13.
近年来,新疆铁路建设进入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时期,预计到2020年新疆铁路营运里程将从目前的近3 000公里增加到10 000公里以上,到时将形成新疆铁路网。下图是新疆拟建的5条铁路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对新疆重视铁路建设的地理背景的描述,错误的是 (  )
A.新疆地处我国西北边陲,具有沿边优势
B.新疆自然资源丰富,对交通运输的潜在需求大
C.新疆地域辽阔,适宜发展铁路运输
D.新疆地形单一,发展铁路工程量小
【小题2】新疆铁路建设面临的主要障碍是 (  )
A.高寒缺氧和沙漠戈壁广布B.地形复杂多样
C.山河相间,地形破碎D.资金匮乏,技术落后
【小题3】在新疆铁路网建设以前,我国首先建设了纵横我国东西的陇海—兰新线,关于陇海—兰新线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是第二亚欧大陆桥的重要组成部分,沟通了我国的东西部地区
B.对于西部地区而言,方便资源的开发和输出,促进就业和基础设施的建设
C.对于东部地区而言,有利于从西部能源的输入,缓解能源紧张状况
D.该线路的选址最需要考虑的影响因素是沿线自然条件的优劣
14.
下图是我国中西部某地产业链结构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促使该地产业链成型的主导因素是(  )
A.市场B.劳动力
C.原料D.交通
【小题2】近年来,该地煤炭输出比重降低而电力输出比重提升,其带来的积极影响有(  )
A.发展新兴产业,优化产业结构
B.降低运输成本,缓解交通压力
C.降低大气污染,改善生态环境
D.实现产业升级,减轻用工数量
15.
下图是我国南方某地区不同坡度地形比例图和能源消费结构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从图中推断,本地区主要的环境问题是
A.大气污染B.土地荒漠化C.水土流失D.水污染
【小题2】解决本地区上述环境问题的主要途径是
①开发小水电 ②用矿物燃料替代薪柴、秸秆等生物能 
③封山育林、禁止采伐 ④进行炉灶革新,提高能源利用率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6.
IC产业(集成电路产业)是电子信息产业的基础,一般由设计、制造、封装三个环节构成,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最重要的IC产业基地。下图为2001—2007年我国IC产业产值(亿元)结构变化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2001—2007年我国IC产业
A.产值变化不大,结构变化明显
B.封装环节产值及其比重逐年下降
C.产值增幅最大的是制造环节
D.各环节产值均逐年上升
【小题2】2001—2007年我国IC产业产值结构的变化,反映了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地区的IC产业
A.由劳动力导向型向技术导向型转变
B.由原料导向型向市场导向型转变
C.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
D.产品的附加值越来越低

3.选择题(共2题)

17.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幼体的发育必须在{#blank#}1{#/blank#}完成,幼体要经过{#blank#}2{#/blank#}发育才能上陆地生活。
18.

{#blank#}1{#/blank#}条

{#blank#}2{#/blank#}条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单选题:(15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