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5题)
作为我国唯一的热带滨海旅游城市,2015年起,三亚开始在全国率先开展“生态修复、城市修补”试点工作。抱坡岭是三亚市一座山体裸露、地形起伏较大的废弃石灰岩矿山,自开展“生态修复、城市修复”以来,抱坡岭成为首批山林修复试点之一。相关部门采用了削坡退台、设置V型槽等综合治理办法恢复山体的生态环境。下图为该山体示意图。

试从景观、地质灾害、生态破坏等方面,分析该废弃石灰岩矿山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危害,并针对该山体生态修复提出合理整改措施。
位于东非之角的吉布提,是世界上最不发达国家之一,东临红海进入印度洋的要冲曼德海峡,被称为“炽热的海滨之国”。国内的阿萨勒湖湖面低于海平面157米,是非洲最低点,地下裂隙发育,被荒漠包围,几乎全年无雨,没有一条河流注入,但湖泊面积一直保持稳定。国内自然资源贫乏,工农业基础薄弱,港口业是吉布提的支柱产业。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大批民营企业接踵而至,中国某民企被授权在该国投资建设“经济特区”。

(1)分析该国为“炽热的海滨之国”的原因。
(2)推测阿萨勒湖面一直保持稳定的原因。
(3)说明港口业被确定为吉布提支柱产业的理由。
近年来,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各行各业的大发展都需要有数据中心的支撑。数据中心是指在一个物理空间内实现信息的集中处理、存储、传输、交换和管理,它包括数万台计算机设备、服务器设备、网络设备、存储设备、供电系统和冷却系统等。
美国达尔斯市(如下图所示)位于哥伦比亚河峡谷的出口处,是因兴建电站而发展起来的小镇。2005年初,当地政府批准谷歌公司以187万美元购买12万平方米土地,兴建全球数据处理能力最强的超大型数据中心。

(1)根据数据中心设备运行的特点,指出其选址的自然条件。
(2)分析数据中心落户达尔斯市的原因。
(3)为适应绿色环保发展的要求,推测全球数据中心布局的发展趋势。
水电占全球发电总量的164,其中超过70%来自拉丁美洲。近十几年来,亚马逊流域内各国涌现水电开发热潮。在亚马逊河的安第斯山脉支流上已经有48座装机量超过2兆瓦的水电站,未来的20年里还计划修建150座。在亚马逊平原地区,建水电站需要修建大型水坝,产生足够强力的落差,如乌阿图玛河的巴尔比那水电站和托坎廷斯河的图库鲁伊大型水电站。左下图示意亚马逊流域水电站分布,右下图示意亚马逊流域多年平均气候资料。

(1)分析亚马逊流域内各国涌现水电开发热潮的原因。
(2)简述亚马逊流域降水特征及其对发电量产生的影响。
(3)分析亚马逊流域水电开发对流域内自然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
大柴旦水上雅丹是青海柴达木盆地一片未开发的地区,它的四周是荒无人烟、一望无际的荒漠。但是,每年夏季该地区美丽的风景还是吸引了大量游客驱车260km从大柴旦镇前来,并在水上雅丹景区野营露宿。下图为大柴旦区域位置示意图。

分析水上雅丹区进行野营露宿需要做好的准备工作。
2.单选题- (共12题)
近50年来,黑龙江省土地利用空间分布发生了显著变化,东部、北部的沼泽分别逐渐被耕地、林地取代。土地利用的变化导致气温也发生了变化。研究发现,气温变化与地面反射率有关,各土地利用类型的年均地面反射率:林地<沼泽<水域<草地<耕地<建设用地,同类土地的地面反射率冬季最高。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小题1】该省东部、北部气温的变化趋势分别是
A.上升、上升 | B.上升、下降 |
C.下降、上升 | D.下降、下降 |
A.地温 | B.积雪 |
C.植被覆盖率 | D.日照时数 |
A.开垦湿地 | B.毁林开荒 |
C.填湖种草 | D.城市化 |

【小题1】影响我国干旱区水汽输入的最主要气流是
A.信风 | B.西风 |
C.东南季风 | D.东北季风 |
A.大西洋 | B.北冰洋 |
C.太平洋 | D.印度洋 |
A.河流 | B.湖泊 | C.冰川 | D.土壤 |

【小题1】季节性冻土形成的最主要条件为
A.海拔 | B.纬度 |
C.气温 | D.土壤湿度 |
A.齐齐哈尔、绥化 | B.呼玛、伊春 |
C.嫩江、牡丹江 | D.哈尔滨、牡丹江 |
A.①地季节性冻土深度深主要是纬度高 |
B.②地季节性冻土深度较浅主要是湿度高 |
C.③地季节性冻土深度浅主要是地势低 |
D.④地季节性冻土深度深主要是海拔低 |
冰川学上的雪线是指降雪量与消融量达到平衡的界线。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西支)的上、下界高度分别为4486米和3810米。下图是四个时段冰川物质平衡分布统计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5-8月该冰川雪线的波动范围是
A.3810-3950米 | B.3950-4020米 |
C.4020-4120米 | D.4120-4210米 |
A.从3810-4486米递增 |
B.从3950米向上、下递增 |
C.从3950-4486米递减 |
D.从4210米向上、下递减 |
A.春季 | B.夏季 | C.秋季 | D.冬季 |
贺兰山地处我国自然环境的过渡地带,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该地区的植被受气候的影响尤为敏感。下图示意贺兰山位置及其中段植被类型分布。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①-④图例代表的植被类型分别是
A.草原化荒漠、针阔混交林、针叶林、荒漠化草原 |
B.草原化荒漠、针叶林、针阔混交林、荒漠化草原 |
C.荒漠化草原、针阔混交林、针叶林、草原化荒漠 |
D.荒漠化草原、针叶林、针阔混交林、草原化荒漠 |
A.光照 | B.降水 |
C.热量 | D.水分 |
A.积雪融水 | B.山地降水 |
C.冰川融水 | D.湖泊水 |
荷兰人在500多年前发明了木鞋,直到现在,农民和渔民仍有穿木鞋劳动的习惯。荷兰人酷爱木鞋和风车,因为它们对于荷兰人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实用价值。在历史上,木鞋和风车为荷兰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下图示意荷兰木鞋和风车。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荷兰木鞋的出现反映了当地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A.气候全年湿润 | B.红壤广布,土质黏重 |
C.高原地形,地势高峻 | D.河阔水深,水流湍急 |
A.常绿硬叶林 | B.常绿阔叶林 |
C.落叶阔叶林 | D.针叶林 |
A.排出低地积水 | B.碾磨谷物 |
C.压滚毛毡、造纸 | D.发电供能 |
土壤中排放的CO2主要来自生物残体分解和根系呼吸。受人类干扰,我国东北某山植被群落发生了逆行演替:红松阔叶林→阔叶杂木林→白桦林→灌木林→草本。下图示意该山不同演替阶段植被群落8月份土壤CO2排放通量时间变化。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该山植被群落从红松阔叶林向草本逆行演替过程中
A.草本物种数逐渐增加 | B.植被覆盖率逐渐下降 |
C.地上生物量逐渐减少 | D.群落内光照逐渐减弱 |
A.红松阔叶林 | B.阔叶杂木林 |
C.白桦林 | D.灌木林 |
A.土壤微生物 | B.地下生物量 |
C.表层凋落物 | D.土壤含水量 |
近年来,我国生猪养殖环保要求越来越严格,南方水网地区设置了“禁养区”“限养区”,福建、浙江、广东等地猪场拆迁潮涌现,许多养猪大企业纷纷向东北等地迁移,出现了“南猪北养”的局面。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小题1】引起“南猪北养”局面的最主要因素是
A.国家政策 | B.河网密度 |
C.市场需求 | D.生产规模 |
A.接近市场 | B.劳动力成本低 |
C.交通便利 | D.饲料原料丰富 |
A.气候寒冷,猪瘟等疫情较少 |
B.河流湖泊众多,利于排污 |
C.草场广阔,利于大规模放养 |
D.森林资源丰富,饲料充足 |
在川西和滇西北横断山区,藏族传统民居是人类适应环境的产物,其房屋四周墙壁多用毛石垒砌,最厚处甚至达1米,大多数墙壁上薄下厚,墙壁开窗甚少,整面墙呈梯形,依山而建者,内坡仍为垂直。单座建筑占地不大,但常为多层建筑,底层可以作牲畜的圈,二层可以做人的居室、储藏室等,三层可以作经堂,供佛像、点酥油灯等。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该地房屋墙体厚,开窗少的主要原因是
A.石材原料充足 | B.防风控温 |
C.宗教信仰的影响 | D.挡雨防水 |
A.寒冷的气候 | B.视线不广,登高望远 |
C.地质稳定 | D.平地少,向空中发展 |
大伦敦都市区是英国最重要的人口聚集区域。大伦敦都市区划分为内伦敦和外伦敦,下图示意大伦敦都市区1811—2011年间的人口增长变动情况。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时间段大伦敦都市区的人口数量最多的是
A.1861—1871年 | B.1931—1941年 |
C.1971—1981年 | D.1991—2001年 |
A.城市化起步 | B.逆城市化 |
C.郊区城市化 | D.再城市化 |
A.英国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
B.大量农村人口的迁入 |
C.当地死亡率进一步下降 |
D.青壮年国际移民迁入 |

【小题1】云南省葡萄种植相对于其他三省(区、市)具有的优势是
A.生产效益好 | B.上市时间早 |
C.种植面积大 | D.种植成本低 |
A.经济发达,市场价格高 | B.人口众多,劳动力丰富 |
C.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 D.科技发达,技术水平高 |
A.葡萄单产增长迅速,产品供应量增长 |
B.葡萄进口量不断增长,对国内葡萄市场形成冲击 |
C.避雨及温室等设施栽培技术在全国的不断普及 |
D.五大葡萄主产区葡萄种植自然环境适应性降低 |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5道)
单选题:(1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