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材料一作为长江干流上游河段,金沙江水能蕴藏量达1.12亿千瓦,约占全国水能蕴藏总量的16%,位居国家规划的12大水电基地之首。目前,金沙江下游河段在建和拟建的4座水电站装机总容量为3800万千瓦,年发电量为1744亿千瓦时(三峡水电站总容量为1820万千瓦,年发电量为847亿千瓦时)。
材料二成渝经济区是以成都、重庆两市为中心,包括四川省和重庆市33个不同规模、不同等级的城市,面积约16.8万平方公里,总人口近1亿。2011年被正式列为国家级开发区。
材料三西南部分地区图。(下图)

(1)图示区域有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成都平原,分析其发展的有利自然条件。
(2)与三峡工程(水电站)比较,金沙江水电基地建设的有利条件有哪些?
(3)西南地区是我国地质灾害多发区,试简述其自然原因。
材料 荒漠化是自然因素与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相互作用的产物,主要表现为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红色荒漠化和次生盐渍化等。其中,“石质荒漠化”主要是指我国西南喀斯特地貌区的土地退化现象;“红色荒漠化”主要是指在我国南方低山丘陵红壤分布区的土地荒漠化现象。下图是我国土地荒漠化地区分布示意图。

(1)说出甲、乙两地土地荒漠化相同的自然原因。
(2)指出造成甲、丙两地土地荒漠化外力作用的差异。
(3)说明乙地荒漠化带来的环境影响。
乌镇位子浙江省桐乡市,是我国古镇开发的成功典范。乌镇一期定位于观光市场,一般只有半天的游程,观赏内容有限,客源数量有限,景区营收以门票为主,人均消费百元左右;乌镇二期定位于商务休闲市场,核心是把游客留下来,人均消费提高到上千元,逐步实现生态、经济、社会的和谐统一。
指出在乌镇的开发过程中,延长游程和提高景区接待能力的具体措施。2.单选题- (共12题)

【小题1】b处植被的作用主要是
A.增加湿度和地表径流 | B.减小风速和沙尘 |
C.阻止冰川和固沙 | D.拦截地表径流和泥沙 |
A.荒漠地区 | B.沿海地区 | C.湿润地区 | D.热带地区 |

【小题1】沟头防护工程可以有效防止沟头的()
A. 侧蚀 B. 下蚀 C. 沟头崩塌 D. 溯源侵蚀
【小题2】沟头防护工程可以有效防治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A. 土地荒漠化 B. 水土流失 C. 土壤盐渍化 D. 生物多样性减少
【小题3】种植树木可以更有效配合防护埂,缓解该处的生态环境问题,图中四点中最适合种树的为()
A. A点 B. B点 C. C点 D. D点

【小题1】对图中所示地区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处西风带,气候温和湿润,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
B.自然带类型为温带荒漠带,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
C.全部为干旱区,自然带体现了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
D.河流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径流年际变化大 |
①太平洋 ②大西洋 ③北冰洋 ④印度洋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② | D.②③ |
A.光照 | B.水源 |
C.地形 | D.土壤 |

【小题1】与原始生态林相比,橡胶林( )
①蒸发量增多
②下渗量减少
③径流量减少
④气候更加湿润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 | D.①④ |
①涵养水源能力变强
②土壤肥力下降
③生物多样性减少
④自然灾害减少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 | D.①④ |

【小题1】图中我国东部沿海、北部地区风电场密布,两地利用风能资源的最佳季节分别是( )
A.春季、夏季 | B.夏季、冬季 |
C.春季、秋季 | D.冬季、秋季 |
A.人口众多,经济发达,需求量大 | B.替代能源欠缺 |
C.交通方便 | D.科技力量强 |
A.甲地四周有高山阻挡,交通不便,风能利用难度较大 |
B.乙地替代能源丰富,科技力量强,风能利用程度低 |
C.甲地人口稀少,科技力量弱,风能资源相对贫乏 |
D.乙地海拔高,人迹罕见,能源需求量少,风能利用程度低 |

【小题1】造成该地农业用地结构不合理的主要原因是
A.过度开垦 | B.过度放牧 | C.过度围垦 | D.过度养殖 |
A.缓坡退耕,发展大牧场放牧业 |
B.修建梯田,扩大水稻种植面积 |
C.全面封山育林,改善生态环境 |
D.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立体农业 |
由于精确农业优点多,其发展前景十分广阔,目前已在美国、英国、德国、荷兰、意大利等西方发达国家蓬勃兴起。下图为“精确农业系统工作示意图”。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主要反映出:
A.工业基础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程度增强 | B.土壤肥力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程度增强 |
C.市场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程度增强 | D.技术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程度增强 |
A.合理施肥 | B.农产品品质鉴定 | C.作物估产 | D.土壤状况调查 |
A.GPS | B.GIS | C.RS | D.数字地球 |

【小题1】甲、乙、丙三地汽车产业向丁地转移的主要原因是
A.先进的技术 | B.廉价的劳动力 | C.广阔的市场 | D.丰富的资源 |
A.提高甲地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产业升级 |
B.优化乙地产业结构,缓解其就业压力 |
C.促进丙地产业和人口集聚,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 |
D.加强丁地环境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 |
昌九一体化是我江西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南昌是江西省的行政中心城市,九江是江西省的门户城市,两城地缘相接,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双核”。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A. 南昌市应发挥资金、技术优势,进行产业升级
B. 九江市应发挥交通区位优势,融入长江经济带
C. 昌九发展轴应发挥地缘优势,承接产业转移
D. 生态“蓝肺”应发挥空气质量优势,发展光伏产业
【小题2】下列关于昌九一体化积极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有利于区域产业合理布局,促进工业化
②有利于构建长江下游城市群,推进城市化
③有利于发挥聚集效应,提升区域竞争力
④有利于全省均衡发展,增强区域辐射力
A. ①③ B. ①④C. ②③ D. ②④
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促使深圳迅速发展和崛起的主要因素是( )
A.大力推进工业化 | B.改革开放的政策 |
C.大量的外来民工 | D.香港的产业转移 |
A.珠海的服务范围比广州大 |
B.香港与广州相比,金融、贸易、商业的服务范围更大 |
C.与国内大都市圈相比,珠三角都市圈地理位置最优,腹地最广 |
D.与国际大都市圈相比,珠三角都市圈没有核心城市,市场小 |

【小题1】根据图1所示规律,发达国家重点发展的是哪一阶段的产业( )
A.a | B.c |
C.d | D.b |
A.设计 | B.加工 |
C.营销 | D.设计+加工 |

【小题1】箭头①可能表示( )
A.技术输出 | B.资金输出 |
C.劳动力输出 | D.土地输出 |
①改善生态环境
②降低生产成本
③促进城市化发展
④增加就业机会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3.选择题- (共2题)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12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