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应县第一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98550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7/27

1.综合题(共3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作为长江干流上游河段,金沙江水能蕴藏量达1.12亿千瓦,约占全国水能蕴藏总量的16%,位居国家规划的12大水电基地之首。目前,金沙江下游河段在建和拟建的4座水电站装机总容量为3800万千瓦,年发电量为1744亿千瓦时(三峡水电站总容量为1820万千瓦,年发电量为847亿千瓦时)。
材料二成渝经济区是以成都、重庆两市为中心,包括四川省和重庆市33个不同规模、不同等级的城市,面积约16.8万平方公里,总人口近1亿。2011年被正式列为国家级开发区。
材料三西南部分地区图。(下图)

(1)图示区域有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成都平原,分析其发展的有利自然条件。
(2)与三峡工程(水电站)比较,金沙江水电基地建设的有利条件有哪些?
(3)西南地区是我国地质灾害多发区,试简述其自然原因。
2.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荒漠化是自然因素与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相互作用的产物,主要表现为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红色荒漠化和次生盐渍化等。其中,“石质荒漠化”主要是指我国西南喀斯特地貌区的土地退化现象;“红色荒漠化”主要是指在我国南方低山丘陵红壤分布区的土地荒漠化现象。下图是我国土地荒漠化地区分布示意图。


(1)说出甲、乙两地土地荒漠化相同的自然原因。
(2)指出造成甲、丙两地土地荒漠化外力作用的差异。
(3)说明乙地荒漠化带来的环境影响。
3.
(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阅读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乌镇位子浙江省桐乡市,是我国古镇开发的成功典范。乌镇一期定位于观光市场,一般只有半天的游程,观赏内容有限,客源数量有限,景区营收以门票为主,人均消费百元左右;乌镇二期定位于商务休闲市场,核心是把游客留下来,人均消费提高到上千元,逐步实现生态、经济、社会的和谐统一。

指出在乌镇的开发过程中,延长游程和提高景区接待能力的具体措施。

2.单选题(共12题)

4.
我国某地区的植被多呈斑块分布的特征。在自然降水条件下,该地区结皮斑块产生的径流、侵蚀产物、有机质、氮及溶解养分中大部分被位于下坡向的灌丛斑块截获。下图为该地区植被呈斑块状分布的山坡。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b处植被的作用主要是
A.增加湿度和地表径流B.减小风速和沙尘
C.阻止冰川和固沙D.拦截地表径流和泥沙
【小题2】从植被分布的格局看,该地区最可能位于
A.荒漠地区B.沿海地区C.湿润地区D.热带地区
5.
沟头防护工程是指为防止径流冲刷引起沟头前进和坡面蚕蚀而采取的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图为我国某地沟头防护工程平面布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沟头防护工程可以有效防止沟头的()
A. 侧蚀     B. 下蚀 C. 沟头崩塌 D. 溯源侵蚀
【小题2】沟头防护工程可以有效防治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A. 土地荒漠化    B. 水土流失 C. 土壤盐渍化    D. 生物多样性减少
【小题3】种植树木可以更有效配合防护埂,缓解该处的生态环境问题,图中四点中最适合种树的为()
A. A点 B. B点 C. C点 D. D点
6.
读“我国某地区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对图中所示地区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处西风带,气候温和湿润,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B.自然带类型为温带荒漠带,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C.全部为干旱区,自然带体现了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D.河流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径流年际变化大
【小题2】图中A地区降水的水汽主要来自(  )
①太平洋 ②大西洋 ③北冰洋 ④印度洋
A.①③B.②④
C.①②D.②③
【小题3】该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长绒棉生产基地,其最有利的自然条件是(  )
A.光照B.水源
C.地形D.土壤
7.
下图为西南某地将原始生态林改为橡胶林后的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与原始生态林相比,橡胶林(  )
①蒸发量增多 
②下渗量减少 
③径流量减少
④气候更加湿润
A.①②B.③④
C.②③D.①④
【小题2】由原始生态林改为橡胶林,可能带来的影响有(  )
①涵养水源能力变强 
②土壤肥力下降 
③生物多样性减少 
④自然灾害减少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8.
下图为中国风电场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图中我国东部沿海、北部地区风电场密布,两地利用风能资源的最佳季节分别是(  )
A.春季、夏季B.夏季、冬季
C.春季、秋季D.冬季、秋季
【小题2】丙地区风能资源丰富,风电场分布多,主要影响原因不包括(  )
A.人口众多,经济发达,需求量大B.替代能源欠缺
C.交通方便D.科技力量强
【小题3】关于图中甲、乙两地风能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四周有高山阻挡,交通不便,风能利用难度较大
B.乙地替代能源丰富,科技力量强,风能利用程度低
C.甲地人口稀少,科技力量弱,风能资源相对贫乏
D.乙地海拔高,人迹罕见,能源需求量少,风能利用程度低
9.
图为“我国江南丘陵某地地形结构和农业用地结构的饼状图”,回答23~24题。

【小题1】造成该地农业用地结构不合理的主要原因是
A.过度开垦B.过度放牧C.过度围垦D.过度养殖
【小题2】该地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出路在于
A.缓坡退耕,发展大牧场放牧业
B.修建梯田,扩大水稻种植面积
C.全面封山育林,改善生态环境
D.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立体农业
10.

   由于精确农业优点多,其发展前景十分广阔,目前已在美国、英国、德国、荷兰、意大利等西方发达国家蓬勃兴起。下图为“精确农业系统工作示意图”。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主要反映出:
A.工业基础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程度增强B.土壤肥力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程度增强
C.市场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程度增强D.技术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程度增强
【小题2】下列目的,借助精确农业系统不能实现的是
A.合理施肥B.农产品品质鉴定C.作物估产D.土壤状况调查
【小题3】根据“肥力电子图”对农田进行“精确施肥”,从图中可以看出其借助的重要手段是:
A.GPSB.GISC.RSD.数字地球
11.
下图表示当今世界汽车产业转移的一种趋势。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甲、乙、丙三地汽车产业向丁地转移的主要原因是
A.先进的技术B.廉价的劳动力C.广阔的市场D.丰富的资源
【小题2】汽车产业转移到丁地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是有利于
A.提高甲地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产业升级
B.优化乙地产业结构,缓解其就业压力
C.促进丙地产业和人口集聚,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
D.加强丁地环境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
12.

   昌九一体化是我江西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南昌是江西省的行政中心城市,九江是江西省的门户城市,两城地缘相接,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双核”。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下列关于昌九区域经济发展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
A. 南昌市应发挥资金、技术优势,进行产业升级
B. 九江市应发挥交通区位优势,融入长江经济带
C. 昌九发展轴应发挥地缘优势,承接产业转移
D. 生态“蓝肺”应发挥空气质量优势,发展光伏产业
【小题2】下列关于昌九一体化积极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有利于区域产业合理布局,促进工业化

②有利于构建长江下游城市群,推进城市化

③有利于发挥聚集效应,提升区域竞争力

④有利于全省均衡发展,增强区域辐射力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3.
“要敢于叫板世界名城!”这是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对深圳提出的要求。读珠三角都市圈示意图。
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促使深圳迅速发展和崛起的主要因素是(   )
A.大力推进工业化B.改革开放的政策
C.大量的外来民工D.香港的产业转移
【小题2】下列关于珠三角都市圈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珠海的服务范围比广州大
B.香港与广州相比,金融、贸易、商业的服务范围更大
C.与国内大都市圈相比,珠三角都市圈地理位置最优,腹地最广
D.与国际大都市圈相比,珠三角都市圈没有核心城市,市场小
14.
根据典型产品在生命周期中的不同阶段,可以把产业分为开发期(a)、增长期(b)、成熟期(c)和衰退期(d)四个发展阶段(如图1)。读图1和图2,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根据图1所示规律,发达国家重点发展的是哪一阶段的产业(  )
A.aB.c
C.dD.b
【小题2】按图2所示,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是产品的哪一环节(  )
A.设计B.加工
C.营销D.设计+加工
15.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箭头①可能表示(  )
A.技术输出B.资金输出
C.劳动力输出D.土地输出
【小题2】如果箭头②表示服装厂的迁移方向,则对迁入地产生的有利影响是 (  )
①改善生态环境 
②降低生产成本 
③促进城市化发展 
④增加就业机会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3.选择题(共2题)

16.

关于电流的形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7.

关于电流的形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12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