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材料一 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全国流动人口达2.21亿人。如图为我国1982~2010年流动人口数量统计图。

材料二 下表为八大经济板块吸收的流动人口占全国流动人口比重(单位:%)。
| 2005年 | 2010年 |
东北地区 | 6.95 | 6.20 |
北部沿海 | 11.97 | 13.22 |
大西北地区 | 3.13 | 4.13 |
黄河中游地区 | 7.98 | 11.14 |
大西南地区 | 10.98 | 13.53 |
长江中下游地区 | 9.71 | 11.01 |
东部沿海地区 | 20.58 | 19.85 |
南部沿海地区 | 28.70 | 20.91 |
(1)据材料一,分析我国流动人口的特点。
(2)据材料二,分析吸收流动人口最多的地区是_______,人口大量涌入给该地区带来哪些影响?
材料一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明确指出: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机制,着力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推进一体化,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下图为我国城市化“纳瑟姆”曲线图(含预测)。

材料二 下表为某城市市中心与郊区16时的气温差。
时间 | 1月 | 2月 | 7月 | 10月 | 全年 |
平均气温差/℃ | 5.2 | 6.0 | 5.4 | 6.0 | 5.5 |
(1)1995~2020年,我国城镇化进程处在哪一阶段? 并简述我国实施城乡一体化新格局的地理意义。
(2)据材料二表中数据,分析该城市在城镇化进程中城郊之间污染物迁移的方向与原因,并提出为改善城区空气质量在郊区应采取的有效措施。
材料一 乌克兰地处东欧平原南部,地势平坦,是世界三大黑土分布区之一,这种黑土地是在特定的气候条件下,地表植被死亡后经过长时间的腐蚀形成腐殖质后演化而成的。19世纪中期以后,这里逐步成为重要的农业区和商品粮生产基地。
材料二 如图为乌克兰植被和土壤分布图。

材料三 如图为卢茨克、基洛沃格勒、格尼切斯克三地的气候资料图。

(1)判断乌克兰农业地域类型并简述此地发展该农业的自然区位条件。
(2)据材料分析乌克兰黑土有机质含量丰富的原因,并阐述该地区农业开发可能对黑土产生的不利影响。
2.单选题- (共14题)

【小题1】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对区域水循环造成的主要影响是( )
A.蒸发量下降 | B.雨季地表径流量增加 |
C.降水量增加 | D.地下径流量增加 |
①减少土壤侵蚀 ②补充地下水 ③增加下渗量 ④解决城市内涝问题
A.①② | B.②④ | C.③④ | D.②③ |
南疆是我国重要的棉花产区,但近年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决定调整农业结构,压缩棉花种植面积,大力发展以核桃、红枣、葡萄为主的优质特色林果业。
读南疆局部地区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南疆种植棉花的最主要的优势自然条件为
A.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 B.光照强,有灌溉水源 |
C.气候温和,降水丰富 | D.市场广阔,交通便利 |
A.科技发展快 | B.地理位置优越 | C.市场需求大 | D.劳动力充足 |
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在河北省雄县、容城、安新三县设立雄安新区,规划初始人口规模在100万人左右。设立雄安新区,可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是中央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一项重大决策,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设立雄安新区的主要目的是( )
A.降低北京市人口密度 |
B.增加北京市服务功能 |
C.吸引国家和外企投资 |
D.减少北京市工业污染 |
①该地区基础设施完善,交通便利
②该地区农业历史悠久,基础好
③该地区开发程度低,用地充足
④新区的建设有利于带动河北发展,打造世界级城市群
A.①② | B.①③ | C.③④ | D.②④ |
A.服务业 | B.重工业 | C.建筑业 | D.农业 |

【小题1】四地区所属的农业地域类型及其分布区可能是( )
A.①—游牧业—内蒙古高原 |
B.②—商品谷物农业—珠江三角洲 |
C.③—季风水田农业—恒河三角洲 |
D.④—商品谷物农业—城市近郊 |
①地牲畜以牛、羊为主,为粗放农业
②地市场适应性强,形成良性生态系统
③地农业生产规模小,专业化程度低
④地产品运输对冷藏保鲜技术要求高
A.②③ | B.①② | C.①③ | D.②④ |
【小题1】下列属于目前人口超过1亿且政府仍然大力推广鼓励生育政策的国家是( )
A.日本 | B.中国 |
C.印度 | D.美国 |
A.高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
B.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
C.低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
D.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

【小题1】湖北省高考报考人数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出国留学人数增加 | B.人口大量迁出 |
C.适龄学生数量减少 | D.自然灾害频发 |
A.老年人口比重下降 | B.不利于产业结构升级 |
C.劳动力素质下降 | D.环境污染严重 |
A.提高人口素质 | B.平衡性别比例 |
C.全面放开二孩 | D.延迟退休 |

【小题1】如图中四个国家人口增长特点与如图人口增长阶段对应正确的是( )
A.甲—① | B.丁—④ | C.乙—② | D.丙—③ |
①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②人口受教育程度较低
③人们的生育意愿较低
④医疗卫生水平较低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小题1】表中信息反映的影响人口容量的主导因素是( )
A.科技水平 | B.消费水平 | C.地区开放程度 | D.自然资源 |
①地域广大,资源丰富,人口容量大 ②地处内陆,气候湿热,人口容量小
③生态脆弱,环境人口容量小 ④可充分利用该地区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增大环境人口容量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② | D.③④ |

【小题1】甲、乙、丙、丁依次表示的省市是( )
A.北京、广东、云南、河南 | B.云南、河南、广东、北京 |
C.广东、河南、云南、北京 | D.北京、广东、河南、云南 |
A.交通条件 | B.国家政策 | C.资源状况 | D.经济发展水平 |

【小题1】图中甲、乙、丙、丁四处最适合建高级住宅区的是 (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A.工业区、批发市场 | B.高速公路、普通公路 |
C.批发市场、普通公路 | D.高速公路、工业区 |
从江侗乡位于贵州省东南部,其“稻鱼鸭系统”已有上千年历史。当地根据多山少地、降水充沛的自然条件,形成了在水稻田中“种植一季稻、放养一批鱼、饲养一群鸭”的农业生产方式。该耕作方式不使用农药、化肥。如图示意稻鱼鸭耕作模式及其农事安排。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影响“稻鱼鸭系统”农业生产方式的主要自然条件是
A.地形 | B.气温 |
C.土壤 | D.水源 |
A.能够根除病虫害 | B.稻米的品质优良 |
C.一年三熟产量大 | D.可自由调整农事安排 |

【小题1】下列区位条件中,不属于甲、乙两牧区发展畜牧业共同具备的条件的是
A.土地辽阔,地势平坦 | B.夏季气候温暖 |
C.草类茂盛 | D.临近海港,便于出口 |
A.甲牧区产品主要靠铁路运输;乙牧区产品主要靠航空运输 |
B.甲牧区主要为城市提供肉、奶、禽、蛋等;乙牧区主要出口羊肉到北美 |
C.甲牧区产品主要面向国际市场;乙牧区产品主要面向国内市场 |
D.甲牧区生产依赖天然草场,“超载放牧”严重;乙牧区种植饲料作物或牧草,补充天然牧草的不足 |
自20世纪90年代初,浙江温州的一些瓜农到海南岛承包土地,种植西瓜,产品销往全国各地。他们每年8月底到海南岛种西瓜,次年5月中旬返回温州。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小题1】温州瓜农选择在海南岛种植西瓜,是因为海南岛( )
A.市场需求大 | B.种植利润高 | C.种植成本低 | D.西瓜品种优 |
A.瓜地休耕以恢复肥力 | B.海南岛西瓜竞争力弱 |
C.温州正值农忙季节 | D.海南岛不宜种植西瓜 |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1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