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说出①代表的功能区,并说明判断理由。
(2)a、b、c、d四区域哪一区域宜建高级住宅区,说明其原因。
(3)近年来,该市发现了一大型铁矿,计划在甲、乙、丙、丁四地中选择一处建设钢铁工业基地,指出最合适的选址,并阐述理由。

(1)A处的农业地域类型为_____;B处农业的基本特征是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处是典型的混合农业;E处的______草原是世界_________(农业地域类型)的杰出代表。
(2)C地农业区位条件是①______(自然条件);②_________(社会经济条件)
(3)F地以________工业为主导,为世界电子工业中心。
2.单选题- (共22题)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2015年4月开始,“海绵城市”建设在我国16个城市开始试点。“海绵城市”通过一系列的“绿色”措施滞水、蓄水、净水和排水,将有望缓解一系列城市问题。下图为“海绵城市简图”。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海绵城市建设对水循环的影响是( )
A. 增加下渗 B. 减少蒸发
C. 增加地表径流 D. 减少地下径流
【小题2】海绵城市建设将有利于缓解城市( )
①淡水不足 ②雨季内涝 ③用地紧张 ④热岛效应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小题1】图示地区
A.湖泊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 B.面临严重的水体污染问题 |
C.湖泊直接参与了海陆间的水循环 | D.湖面面积因围湖造田而减小 |
①气候湿润,降水丰富 ②地势平坦,排水不畅 ③永久性冻土层广布 ④湖水对河水顶托作用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②④ |
A.水土流失 | B.沙尘暴 | C.土地盐碱化 | D.洪涝灾害 |
有一些干涸湖底,常因干缩龟裂,定向风沿裂隙处进行侵蚀,使之日益增大,使原来平坦的地面形成许多不规则的浅槽和槽间垄脊,这种地貌称雅丹地貌。
A.东南丘陵 | B.塔里木盆地 | C.四川盆地 | D.黄土高原 |

【小题1】我国东北玉米带和美国玉米带所共同具备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
①热量丰富,生长期长
②地广人稀
③夏季降水丰富,且灌溉水源充足
④地势平坦
⑤土壤肥沃
A.①④⑤ | B.②③④ | C.②④⑤ | D.③④⑤ |
①劳动力充足
②机械化程度高
③市场广大
④复种指数高
⑤交通运输便利
A.①③⑤ | B.②④⑤ | C.②③⑤ | D.①③⑤ |

【小题1】有关三个地区农业地域类型判断正确的是( )
A. ①地区为乳畜业
B. ②地区为商品谷物农业
C. ③地区为大牧场放牧业
D. 三地均为传统农业
【小题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美国东北部农业地域类型与①地区相似
B. ②地区畜牧业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为草场面积
C. 大力发展种植业是③地区今后发展的主要方向
D. 建设高质量的人工草场是③地区提高土地载畜量的合理措施
【小题1】影响人口“孔雀东南飞”的主导因素是
A.家庭因素 | B.气候因素 | C.经济因素 | D.政策因素 |
A.机器人厂 | B.电子装配厂 | C.普通服装厂 | D.皮鞋厂 |
①提供更多就业岗位,促进区域经济发展②有利于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
③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④推动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小题1】10年来,该国15~29岁年龄段劳动力比重保持稳定的最主要原因是
A.降低就业年龄 | B.鼓励妇女就业 | C.人口迁移 | D.出生率稳定 |
A.老龄化严重 | B.死亡率较低 | C.人口迁移 | D.出生率过低 |

【小题1】由图可以看出,川渝地区从2000年到2010年人口老龄化发展较快,其原因有
①中、青年人大量外迁②出生率上升③老年人口寿命延长④二孩政策的推进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② | D.③④ |
A.青藏地区 | B.东北地区 | C.西北地区 | D.云贵地区 |
①老龄化程度整体加深②深度老龄化地区由分散到集中连片③浅度老龄化地区由分散到集中连片④未达老龄化地区稳定、变化小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④ | D.①③ |

【小题1】甲、乙、丙、丁四处最合适建高级住宅区的是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A.位于河流交汇处,水源充足,水运便利 | B.有高速公路经过,交通便利 |
C.土壤肥沃,便于农耕 | D.地形平坦,便于城市建设 |
A.普通公路、批发市场 | B.高速公路、工业区 |
C.批发市场、高速公路 | D.高速公路、普通公路 |

【小题1】造成图中局部地区地租分布等值线由中心向外凸出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条件 | B.交通条件 |
C.人口分布状况 | D.早期商业活动 |
A.位于城市外缘,环境质量好 | B.接近公路线,商贸活动便利 |
C.地势开阔,便于建立工业区 | D.位于河流附近,取水方便 |

【小题1】人类活动对影响农业生产的自然因素改造比较明显的是
A.农业机械、化肥 | B.饲料加工、科技 |
C.灌溉水源、大棚 | D.优良品种、城市 |
A.消费市场的扩大 | B.国家政策的调整 |
C.交通运输的改善 | D.科学技术的进步 |
内地某大型铁矿区附近有炼焦煤、石灰石、粘土矿和丰富的地下水资源,该地区接近河流和铁路干线,周围是棉花、麦产区。
【小题1】随着大型铁矿的开发该地将建立焦化厂、钢铁厂、发电厂和水泥厂(图中用A,B,C,D表示),这四个工厂对应正确的是
A.A-钢铁厂 | B.B-发电厂 | C.C-焦化厂 | D.D-水泥厂 |
A.精密仪表厂 | B.家具制造厂 | C.电子组装厂 | D.食品加工厂 |

【小题1】形成此种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
A.交通便利 | B.市场需求 | C.地势平坦 | D.气候适宜 |
A.商品谷物农业 | B.混合农业 | C.大牧场放牧业 | D.季风水田农业 |
德国鲁尔区从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经济结构进行了大规模地调整。下图为鲁尔区产业结构图(图中①表示1958年,②表示1995年)。
【小题1】图中反映鲁尔区经济结构调整前后的明显变化是
①重工业比重上升,轻工业比重下降②第三产业迅速发展③园艺业比重增大④钢铁工业比重下降,化学工业比重上升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②③ |
A.北部 | B.南部 | C.东部 | D.西部 |
“中国龙”——黄河孕育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但其身体上也存在许多“病症”(如下图所示)。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黄河各河段的“病症”、主要成因及对症的“药方”搭配正确的是
A.“大量脱发”——气候寒冷干燥——加高、加固堤坝 |
B.“动脉阻塞”——过度放牧与垦殖——建立自然保护区 |
C.“腹泻”——地表植被破坏——退耕还林、还草 |
D.“脚肿”——黄土高原土质疏松,地表崎岖——在下游修筑梯田 |
A.地处我国地势的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 |
B.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大 |
C.地势平坦,水量大,水流平缓 |
D.地处北方地区,气温高,蒸发旺盛 |
沙漠治理是干旱区的重要课题。传统工程治沙主要是利用人工设置沙障(如草方格)来阻止沙子移动。近年来,某研究团队发明了一种化学黏合剂,可增强沙粒间的约束力,从而逐步使沙漠土壤化在治理后的沙地上,西瓜、西红柿等长势喜人。
【小题1】草方格沙障可以
A.黏合沙粒 | B.吸取地下水 | C.拦截水分 | D.减少下渗 |
A.技术难度小 | B.成土时间短 | C.环境污染小 | D.资金投人少 |
A.土层厚 | B.温差大 | C.降水多 | D.风力大 |
下图为我国黄河三角洲示意图。黄河三角洲是世界上暖温带保存最完善的湿地生态系统。近年来,该三角洲土地面积增长速度缓慢。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黄河三角洲土地面积增长速度缓慢的原因不可能是( )
A.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程度减轻 | B.毁林开荒,植被覆盖率降低 |
C.干支流兴修水库,拦蓄大量泥沙 | D.人类过度引水,使下游水量减少 |
A.保护野生的动植物,维护生物多样性 | B.净化水质为城市提供直接饮用水源 |
C.调节气候,改变气候特征与气候类型 | D.涵养水源,大量削减土壤中的盐碱量 |

【小题1】引发珠江三角洲向粤北、粤东、粤西进行产业转移的主导因素是
A. 地价和工人工资 B. 交通和科技 C. 资金和市场 D. 环境和能源
【小题2】该战略的实施会
A. 使省内各地区之间经济差距拉大 B. 造成珠江三角洲劳动力更加密集
C. 提高东西两翼及粤北地区城市化水平 D. 使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潜力下降
【小题3】在该战略中的产业转移实施过程中,面临的困难主要是
A. 东西两翼及粤北地区基础设施落后 B. 珠江三角洲的技术力量较弱
C. 东西两翼及粤北地区环境污染严重 D. 珠江三角洲的产业协作能力较弱

【小题1】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
A.多季节性河流 | B.地形以高原为主 |
C.以综合指标划分 | D.因资源差异可划分为南疆和北疆 |
A.石漠化 | B.盐渍化 | C.沙漠化 | D.红漠化 |
A.恢复地表植被 | B.营造常绿阔叶林 | C.推广草方格沙障 | D.合理利用水资源 |

【小题1】鲁尔区位于图中的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河流水量 | B.人口分布 | C.地形分布 | D.河流流向 |
①美化环境 ②保持生物多样性 ③旅游观光 ④涵养水源 ⑤改善航运
A.①②③ | B.②③⑤ | C.①②④ | D.③④⑤ |
3.选择题- (共1题)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22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