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49833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8/4/21

1.选择题(共3题)

1.
依次填入下面文字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又过端午节, 的芦苇带着一春濡湿的水汽,电视里传出 的古韵,慈眉善目的外婆仿佛就在我的面前。这甜而不腻的粽子,这 的感觉永远都埋藏在心灵深处,无论岁月走过多少年,我们都会与外婆一起过端午节。
A.翠绿清香 简淡高洁 温暖芳香
B.温暖芳香 简淡高沽 翠绿清香
C.翠绿清香 温暖芳香 简淡高洁
D.简淡高洁 温暖芳香 翠绿清香
2.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电视剧《人民的名义》的热播,引发了人们对官员腐败问题的热潮。
B.名著是优秀文化的结晶,阅读名著是学生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
C.有没有规范的天气预报机制,是保证恶性自然灾害不断发生的关键。
D.通过中国诗词大会,使同学们开阔了眼界,提高了古诗词理解能力。
3.
下列加点的文言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策之不以其道:鞭打,驱使   (韩愈《马说》)
B.文理有疏密:纹理,质地 (沈括《活板》)
C.大苏泛赤壁云:广泛,到处   (魏学洢《核舟记》)
D.楼上人往来屑屑:忙碌的样子 (蒲松龄《山市》)

2.字词书写(共1题)

4.
将下列短语认真誊写在方格内。
妙手偶得 咫尺天涯 海市蜃楼 
 
 
 
 
 
 
 
 
 
 
 
 
 

3.诗歌鉴赏(共1题)

5.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小题。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小题1】诗句“抽刀断水水更流”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好在哪里?
【小题2】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文言文阅读(共1题)

6.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陋室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链接】子曰:“吾与回(颜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选自《论语》)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有仙则名
(2)谈笑有鸿儒
(3)可以调素琴
(4)人不堪其忧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
【小题3】课文在写法上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____;颜回课上采用________________的学习方法,课下巩固、发挥;他安心于尊师悟道,将学问做好做透。
【小题4】课文中的刘禹锡和链接短文中的颜回有哪些共同点?请结合内容写出两点。

5.现代文阅读(共1题)

7.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田野上的白发
刘益善
①母亲50岁后,头发日渐白了。先是两鬓,后来是额前,再后来满头芦花,让我们感到心痛。
②父母都不愿离开家,家里有猪鸡水牛,有房子和责任田,上高中的小弟还要人照顾,患不治之症的父亲不能劳动,里里外外都是母亲一人操持,她头发还有不白的么?
③4月的一个晚上,我搭同事的便车回老家。想看看父母和小弟。到家时已是晚上11点多了,家里没人,门上挂了锁。奇怪,这么晚了,父母到哪去了呢?天气乍暖还寒,夜风吹过,身上有阵阵凉意。朝远处田野望去,怎么回事呀?空旷的田野上有灯火闪泺,不时有阵阵敲盆的声音传来,我信步朝田野走去。
④到了田边,我便被人使了定身法一般,呆立在夜色里。只见母亲一手提着脸盆,一手握根棒子,敲击着,发出当当的声响。母亲在田埂上蹒跚地转悠,田埂角上放着盏马灯,灯火如豆。田里是平整的秧圃,依稀可见撒下的稻种己经抽出嫩芽。母亲身上披了件破棉袄,手里不停地敲击着。我叫了声母亲,母亲见是我,停了下来,脸上溢着慈祥的微笑。在母亲停下的当儿,有一群黑乎乎的东西冲向秧圃。母亲一见,立刻又敲起来,那黑乎乎的便逃散而去。母亲说,今年是少有的奇怪,撒下的稻种一个晚上便被老鼠吃得精光。没有办法,她己经在田边守了三个昼夜了。
⑤母亲和我说话,手里还在敲盆,沿着田埂蹒跚而行。我跟在她后面,心里沉沉的。母亲,您该休息了,把田退了吧!您劳作了一辈子,难道不该享一享福么?我知道,我是劝不动母亲的,她离不开她的田野。平时我们劝她,她都说:你们不要管了,这田是不能退的,我做一天算一天,也好照顾你爹和你弟。
⑥那个夜晚,我陪着母亲在田野上敲盆赶鼠。母亲的身影在田埂上晃动着,夜色里,只有母亲的白发看得清楚。夜风吹着,母亲的白发在田野上飘拂,飘拂,飘拂出我一脸泪花,飘拂出我又一段回忆。
⑦父亲病倒时,正是乡下大忙季节。母亲忍着悲痛,半夜里起来拔好秧,运到水田里。一早回家服侍父亲吃药,再赶到田里插秧。一大块白晃晃的水田里,只有母亲孤单的身影在移动。随着母亲身影的移动,水田里嫩绿的秧苗一行行地立起来,整齐匀称,像块绿色的地毯。母亲是高明的织工,织着绿色;母亲是勤劳的春蚕,吐着绿丝。
⑧我赶回家帮母亲插秧,到田边时,一块大田,母亲己插完一大半。她太累了,体力不支,己不是弯腰在田里移动,而是双膝在泥水里,艰难爬行。母亲的衣裤没一处干的地方,全身是汗渍泥水。母亲跪在田里插完一行,又插一行。我含着泪水冲到田里,喊着:妈,您不该这样拼命!
⑨母亲见是我,想站想来,努力了两次却未站起来。我一把抱起母亲,感到母亲己瘦得皮包骨头。母亲脸上仍是慈祥的微笑,白发被汗水湿透了,沾在额上脸上脖子上。我为母亲拂了拂头发,一阵风吹来,白发在田野里飘拂起来。母亲说:抢季节要紧啦。这秧早插一天,就能多收一成。我没说话,把母亲送回家,就跑到田里,没命地插起秧来。我累得腰酸背痛,但一想到母亲的白发在眼前飘拂,想到母亲跪在田里的身影,便觉得不累了,腰也不酸了。我一口气插完大田的秧,哭了……
⑩母亲离开我们三年了,但我忘不了母亲的白发。她的青丝变白发,是岁月的辛劳所染。母亲的白发,装点着故乡的田野,温暖了我的心灵。
啊,母亲的白发哟,还在田野上飘拂么!
(选自《语文网》)
【小题1】请用简明的语言,概述文中让“我”心痛的两件事情。
【小题2】文中划横线的语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表达效果?
【小题3】结合原文内容,分析“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写出两点。
【小题4】本文着力描写母亲的白发,请简要分析“白发”在文中的作用。
【小题5】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①段中“后来满头芦花”一句用乡村常见的芦花来形容母亲的,白发,突出母亲头发斑白的特征,切合母亲农妇的身份。
B.第③段中“空旷的田野上有灯火闪烁,不时有阵阵敲盆的声音传来”一句看似闲笔,实则为后文的情节发展作了铺垫。
C.第④段中“在母亲停下的当儿,有一群黑乎乎的东西冲向秧圃”一句,既写出了老鼠的猖獗,又侧面表现出母亲的辛劳。
D.第段中以“母亲的白发哟,还在田野上飘拂么”一句结束全文,言有尽而意无穷,含蓄地抒发了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

6.综合性学习(共2题)

8.
阅读下面语句,按要求答题。
①大海抓住闪电的箭光,把它们熄灭在自己的深渊里。这些闪电的影子,活象一条条火蛇,在大海里蜿yán游动,一晃就消失了。(高尔基《海燕》)
当它是中性的时候,则是紫色。万紫千红,红篮交辉,都是花青素在不同的酸碱反映中所显示出来的。(贾祖璋《花儿为什么这么红》)
③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接受工作时挑拣轻易的,害怕繁重的,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纪念白求恩》)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深渊________    蜿yán________    一晃________   
(2)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______改为 ______ ______改为 ________
(3)将划横线的语句概括为一个成语:___________
9.
学习了“鸟”专题,相信你一定会有不少收获,请成下面的任务。
(1)文学社准备出一期“爱鸟”专刊,请你设计一个栏目,并简述设计理由。
(2)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为你喜爱的一种鸟写一段“赞美词”。
【示例】啄木鸟:你不知疲倦地在树干上啄食害虫,以母亲的情怀守护着森林。
(3)学校“爱鸟护鸟”小分队来到“鸟语林”活动,李华同学发现他的邻居张叔叔正准备打鸟,这时李华该如何劝张叔叔呢?

7.作文(共1题)

10.
请以“起步”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1)补全题目;(2)诗歌除外,文体不限;(3)600字以上;(4)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3道)

    字词书写:(1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综合性学习:(2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