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大连市第二十四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98286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8/11/4

1.选择题(共2题)

1.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
①孔子和孟子一为至圣,一为亚圣:孔曰成仁,孟曰取义:二者可谓形影相吊,相得益彰。
②面对现代社会,我们需要强大的自制力,即使在各式各样的诱惑面前,也要不扶自直,而决不能随波逐流。
③中国大型工程建设近年来异军突起,在高铁铺设、桥梁建设、船舶建造等方面全面开花,中国有望在美国、欧洲等高端市场连续获得订单。
④伊朗总统鲁哈尼宣布,在国际力量的联合打击下,在中东兴风作浪的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已经被剿灭。
⑤“光盘行动”开展五年来,倡导厉行节约,反对一饭千金式的铺张浪费,得到从中央到民众的广泛支持。
⑥《奋斗》以真实的画面,展示出市场经济大潮冲击下中国企业家的创业史与奋斗史,可谓力透纸背
A.①③⑥B.②④⑤C.③④⑥D.①②⑤
2.
下列句子的句式类型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相如闻,不肯与会。B.寓形宇内复几时?
C.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D.而彼且奚适也?

2.诗歌鉴赏(共1题)

3.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灞上秋居
马戴
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
寄卧郊扉久,何门致此身。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
A.首联描绘了灞原上撩人秋思的秋风秋雨直到傍晚才停歇下来,接连不断的雁群自北向南急急飞过的清新明丽的画面。
B.第三句不禁让人想起“落叶归根”这个成语,作者这时看到他乡落叶顿有自己羁留外地、盼回故乡之感。
C.第四句中“寒”字写出了深秋已至,寒意重重。在寒气包围中,一灯如豆,无法取暖,贫寒交迫的生活让作者难以维系。
D.第五句运用以动衬静的手法写出自己思潮起伏、长夜无眠,第六句写与自己为邻的只有一个野僧,写出自己被抛出世外的孤寂。
E. 这首诗写景,不借浮词雕饰;写情,不作无病呻吟。因此,尽管题材并不新鲜,却仍有相当的艺术感染力。
【小题2】这首诗刻画了诗人怎样的形象?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3.文言文阅读(共2题)

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王邦瑞,字惟贤,宜阳人。早有器识。为诸生,山东盗起,上剿寇十四策于知府。正德十二年成进士。改庶吉士。与王府有连,出为广穗知州。

嘉靖初,祖忧去。补滁州。屡迁南京吏部郎中,出为陕西提学佥事。坐岁贡不中式五名以上,贬滨州知州。再迁固原兵备副使。泾、邻巨盗李孟春,流劫河东、西,剿平之。以祖母忧去。服除,复提学陕西,转参政。母忧解职。起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宁夏。寇乘冰入犯,设伏败之。改南京大理卿。未上,召为兵部右侍郎。改吏部,进左。

俺答犯都城,命邦瑞总督九门。邦瑞屯禁军郭外,以巡捕军营东、西长安街,大启郭门,纳四郊避寇者。兵部尚书丁汝夔下狱,命邦瑞撮其事,兼督团营。寇退,请治诸将功罪,且浚九门濠堑,皆报可。邦瑞见营制久弛,极陈其弊。遂罢十二团营,悉归三大营,以成宁侯仇鸾统之。邦瑞亦改兵部左侍郎,专督营务。复条上兴革六事。中言宦官典兵,古今大患,请尽撤提督监枪者。帝报从之。

仇鸾构邦瑞于帝,帝眷渐移。会鸾奏革蓟州总兵官李凤鸣、大同总兵官徐珏任,而荐京营副将成勋代凤鸣,密云副将徐仁代珏。旨从中下。邦瑞言:朝廷易置将帅,必采之公卿,断自震衷,所以慎防杜渐,示臣下不敢专也。且京营大将与列镇将不相统摄,何缘京营,乃黜陟各镇。今曲徇鸾请,臣恐九边将帅悉奔走托附,非国之福也。帝不悦,下旨谯让。鸾又欲节制边将,罢筑蓟镇边垣。邦端皆烈为不可。鸾大憾,益肆谗构。会邦瑞复陈安攘大计,递严旨落职,以冠带办事。居数日,大计自陈。竟除名,以赵锦代。

邦瑞去鸾益横明年诛死锦亦坐党比遣戍于是帝渐思之逾十年京营缺冬童日非邦瑞不可乃起故官。既至,疏便宜数事,悉允行。逾年卒,赠太子少保。谥襄毅,遣行人护丧归葬。邦瑞严毅有识量。历官四十年,以廉节著。

(节选自《明史·王邦瑞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邦瑞去/鸾益横/明年诛死/锦亦坐党比遣戍/于是帝渐思之/逾十年/京营缺人/帝曰/非邦瑞不可/乃起故官/
B.邦瑞去鸾/益横明年诛/死锦亦坐党/比遣戍于是/帝渐思之/逾十年/京营缺人帝/曰非邦瑞不可/乃起故官/
C.邦瑞去鸾/益横明年诛死/锦亦坐党比遣戍/于是帝渐思之逾十年/京营缺人/帝曰/非邦瑞不可/乃起故官/
D.邦瑞去/鸾益横/明年诛死/锦亦坐党/比遣戍于是/帝渐思之逾十年/京营缺人/帝曰/非邦瑞不可/乃起故官/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诸生,古代经考试录取而进入中央、府、州、县各级学校,包括太学学习的生员。
B.进士,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考试者。明清时,殿试及第者皆赐出身,且分为三甲:一甲,赐进士及第:二、三甲,分赐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
C.服除,即“除服”。亦称“除丧”、“脱服”。古代丧礼仪式之一。即除去丧礼之服。亲族中,按五服制度,各人所穿丧服不同,但除服时间一致。
D.谥,古代皇帝、贵族、大臣、杰出官员或其它有地位的人死后所加的带有褒贬意义的称号。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邦瑞轻时就有气量和才识。调任陕西提学佥事时,因贡入国子监的生员有五人以上考试不合格而获罪,被贬为滨州知州。
B.王邦瑞谙熟军务。他总督九门时,因兵部尚书丁汝夔下狱,由他代理兵部事务,他提出的很多合理建议,皇帝都同意了。
C.王邦瑞仕途坎坷。仇鸾向皇帝诬陷他,皇帝对他的信任渐渐转移。后因奏请革除李凤鸣、徐珏等人令皇帝不高兴,下诏书责备他。
D.王邦瑞能够审时度势,因地制宜。他到了京营以后,根据具体情况向皇帝上书,都被允许施行。
【小题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邦瑞见营制久弛,极陈其弊。遂罢十二团营,悉归三大营,以成宁侯仇鸾统之。
(2)朝廷易置将帅,必采之公卿,断自宸衷,所以慎防杜渐,示臣下不敢专也。
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羊欣,字敬元,泰山南城人也。曾祖忱,晋徐州刺史。祖权,黄门郎。父不疑,桂阳太守。欣少靖默,无竞于人,美言笑,善容止。泛览经籍,尤长隶书。不疑初为乌程令,欣时年十二,时王献之为吴兴太守,甚知爱之。献之尝夏月入县,欣著新绢裙昼寝,献之书裙数幅而去。欣本工书,因此弥善。起家辅国参军府解还家隆安中朝廷渐乱欣优游私门不复进仕会稽王世子元显每使欣书常辞不奉命,元显怒,乃以为其后军府舍人。此职本用来人,欣意貌恬然,不以高卓见色,论者称焉。欣尝诣领军将军谢混,混拂席改服,然后见之。时混族子灵运在坐,退告族兄瞻曰:“望蔡见羊欣,遂易衣改席。”欣由此益知名。

桓玄辅政,领平西将军,以欣为平西参军,仍转主簿,参预机要。欣欲自疏,时漏密事,玄觉其此意,愈重之,以为楚台殿中郎。谓曰“尚书政事之本,殿中礼乐所出。卿昔处股肱方此为轻也。”欣拜职少日,称病自免,屏居里巷,十余年不出。

义熙中,弟徽被遇于高祖,高祖谓咨议参军郑鲜之曰:“羊徽一时美器,世论犹在兄后,恨不识之。”即板欣补右将军刘藩司马,转长史,中军将军道怜谘议参军。出为新安太守。在郡四年,简惠著称。除临川王义庆辅国长史,庐陵王义真车骑谘议参军,并不就。太祖重之,以为新安太守,前后凡十三年,游玩山水,甚得适性。转在义兴,非其好也。顷之,又称病笃自免归。除中散大夫。

素好黄老,常手自书章,有病不服药,饮符水而已。兼善医术,撰《药方》十卷。欣以不堪拜伏,辞不朝觐,高祖、太祖并恨不识之。自非寻省近亲,不妄行诣,行必由城外,未尝入六关。元嘉十九年,卒,时年七十三。

(节选自《宋书·羊欣传》)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美言笑,善容止 止:举止B.欣本工书,因此弥善  工:擅长
C.欣欲自疏,时漏密事   疏:上书D.又称病笃自免归 笃:严重
【小题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起家辅国参军/府解还家/隆安中/朝廷渐乱/欣优游私门/不复进仕/会稽王世子元显每使欣书/常辞不奉命
B.起家辅国参军府/解还家/隆安中/朝廷渐乱/欣优游/私门不复进仕/会稽王世子/元显每使欣书/常辞不奉命
C.起家辅国参军/府解还家/隆安中/朝廷渐乱/欣优游私门/不复进仕/会稽王世子/元显每使欣书/常辞不奉命
D.起家辅国参军府/解还家/隆安中/朝廷渐乱/欣优游/私门不复进仕/会稽王世子元显每使欣书/常辞不奉命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羊欣年少时性格沉静,言笑和美,容貌举止俱佳,泛览经籍又擅长书法,深得时任吴兴太守的王献之的赏识。
B.羊欣清高自守,不畏权贵,他拒绝为会稽王世子元显写字,遭其报复,被任命为后军府舍人,却泰然自若,并不因高门任卑职而怒形于色。
C.羊欣广有贤名,深受重用,出任新安太守,以政治宽闲、爱护百姓著称。不久,他又称病重,从新安太守任上辞职回家。
D.羊欣喜好黄老之学,经常手抄典籍,有病不吃药,喝符水。他还擅长医术,撰写了十卷药方。

4.现代文阅读(共1题)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洗染人生
王和声
三十年代的岳州,城池不大,却因地处水陆通衢之地,上长沙下汉口,商贾百业很是繁荣,惟有洗染这个行业由王氏家族独揽其艺。
王氏家族先是在城陵矶发展,二十年代后曾经有过一段家道中落。到了王公康成手里,从当店员、挑货郎担做起,惨淡经营十余年,家业又渐渐兴旺起来。至日本投降岳州光复,王氏“丽成洗染店”在最繁华的南正街开得很有了些规模。
开洗染店既要技术又要劳力。什么料子用酸性染料,什么料子用碱性染料,很有讲究。染好的物件要一担担挑到洞庭湖边去漂洗,马虎不得。几口海大的煮锅,几只海大的染缸,老板、老板娘,崽崽女女,再加上帮工学徒,都在煮锅边上薰,染缸里搅。洗制服洗旗袍洗礼帽,染绸缎染呢绒染布匹,双双手伸出来都是颜料色,碱水一浸,粗皮粗肉。旧衣旧帽进了染坊,不几天,新衣新帽就挂在了衣架上,也是一种美化生活的行当。
那时节,能够有像样的衣帽拿到洗染店来洗来染的,也不是什么平常人家。虽说王老板大字不识几箩,在岳州商界说起王康爹,也算得个人物。
却说有位李先生,游手好闲没个什么正当职业,人称“甩手爷”。此人识得些文墨,又长有三寸不烂之舌,谁家有个笔墨诉讼,了难官司,找到他的头上,这甩手爷就神气起来了。因此,在小小的岳州城里,这李先生也是不好惹的角色。刚刚光复的那一年,甩手爷不知从哪儿弄了一套黄狗皮校官服穿在身上,斜皮带一抹,从南门逛到北门,很是风光。
这天,甩手爷逛到了王老板的丽成洗染店,王老板当然是看座沏茶张烟,惟恐招待不周。甩手爷往太师椅上一靠,正正经经地说:“王老板,我这里有几十匹白官机布,只要到你的染缸里渌一下,染成军黄色,就是对倍的利润,我与你二一添作五,如何?”
“有军差公文么?”
“有公文还找你王老板!”
“做不得,做不得。莫害我。”
这甩手爷“嚯”地从裤裆里掏出一把“六子连”,往柜台上一扳:“清白点,这是有来头的,不染就请你吃‘花生米’。”
王老板是个灯芯落下来怕砸破脑壳的人,利润虽厚,哪个敢犯军法,便把眼睛一闭,心一横,一家大小九口的身家性命这下摊上了:不染,要人一个,要命一条!
这一犟,犟得王老板到厘金局吃了几天官司。甩手爷又做人做鬼,出面说情,交一千块大洋所得税才犯人赎出来。
转眼到了1949年8月,岳州城外地声隆隆,当官的有钱的拖家带眷往乡下躲。王老板心想,这国民党共产党当兵吃粮的都是一身黄皮,分得清谁好谁不好?为人不做亏心事,半夜敲门心不惊。躲什么!
不躲,偏偏就有人半夜来敲门,是甩手爷李先生。
甩手爷进门就往地上跪:“王老板,你要救我一命。”
“此话怎讲?”
“光复那年的事,是我害苦了你老人家,从中得的好处钱我加倍吐出来,千万要帮我多担待。那身黄狗皮是我花钱买来的,那把‘六子连’是把废枪,打不响的,我只在你的府上拿出来现过一眼,旁人都不晓得的。”
“这事与我何干?”
“共产党来了,肯定要查我在国民党里的事。我没当半点职务,只贪了点钱财。问起那身黄狗皮,就说是在你店里买的逃兵的旧衣,那把枪早就丢到洞庭湖里去了。只要你包瞒点,就保了我一条命。我一家六口的身家性命全托把你了。我给你下跪,给你叩头,救我一命,救我一命!”
王老板摸着还残留在柜台上的扳枪凹印,“唉”地叹一口气,什么话也没有说。
解放了,天亮了,王老板仍然开他的丽成洗染店,几只大海锅,几口大海缸,老板、老板娘,崽崽女女,帮工学徙仍在煮锅边上薰,仍在染缸里搅,手染黑了,心是亮的。
在社会这口大染缸里,谁不染成五颜六色?王老板,一位洗洗染染的手艺人,从染缸里讨生活,在染缸里洗人生,青是青,白是白。
王老板,吾父也。
【小题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点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交代了故事发生的环境,交通便利、商业发达,为下面的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发展张本。
B.小说中的甩手爷先是厚颜无耻地对王老板借机敲诈,在世事变化后又卑躬屈膝地向王老板求情。他的形象对王老板的形象起到了鲜明的反衬和烘托作用。
C.小说结尾的“王老板,吾父也”等文字可以看出,这是作者追述自己家族历史的文字,字里行间流露出对自己父亲的赞美之情。
D.小说的语言诙谐幽默,口语化色彩浓,多处运用了生动的细节描写,使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小题2】简要分析概括文中王老板的性格特点。
【小题3】结合文本谈谈划线语段的含义和作用。

5.情景默写(共1题)

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离骚》中,屈原以“____,____”表明虽然身处浊世,但自己光明纯洁的本质不会有丝毫减损,表现了他洁身自好的品格。
(2)白居易在《琵琶行》中以“____,____”写出了琵琶女弹奏暂时停歇时给人带来的深切感受,余音袅袅,令人拍案叫绝。
(3)李商隐在《锦瑟》一诗中回环曲折地表达了自己的惆怅苦痛,让人为之哀叹不己的句子是“____?____”。
(4)《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两句写了诗人洒酒祭月,寄托了自己对人生的感慨。
(5)《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回想宋武帝刘裕挥戈北伐、收复失地的威猛气势,以“____,____”两句表现出刘裕的英雄气概。
(6)杜甫在《登高》中发出“____,____”的感慨,抒发了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惆怅之情,也蕴含着与生命的衰弱顽强抗争的精神。

6.材料作文(共1题)

8.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无论教育如何“现代”,都别漏掉一点:培养孩子的“身世感”,即在精神、文化、情怀和风物记忆上,做一个有“祖”的人。
对于以上的话你有怎样的认识,请自拟题目、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字,文体不限。

7.语言表达(共1题)

9.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真正的贵族精神,_____。一是文化的教养,不以享乐为人生目的,培养高贵的道德情操与文化精神; _____,作为社会精英,严于自律,珍惜荣誉,扶助弱势群体;_____,在权利与金钱面前敢于说不,超越时尚与潮流,不为强权与多数人的意见所奴役。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2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2道)

    现代文阅读:(1道)

    情景默写:(1道)

    材料作文:(1道)

    语言表达:(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