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辽河地处我国东北半干旱、半湿润地区,其干流水量主要来自东侧支流,泥沙则主要来自西侧支流,有 “东水西沙”之说。下图为辽河流域局部区域图。

(1)描述西辽河流域地势特征,并给出判断理由。
(2)分别说明辽河流域:“东水”和“西沙”形成的自然原因。
(3)目前辽河某些河段在枯水期出现地下水不再补给河水的现象,分析其原因。
辽河地处我国东北半干旱、半湿润地区,其干流水量主要来自东侧支流,泥沙则主要来自西侧支流,有 “东水西沙”之说。下图为辽河流域局部区域图。

(1)描述西辽河流域地势特征,并给出判断理由。
(2)分别说明辽河流域:“东水”和“西沙”形成的自然原因。
(3)目前辽河某些河段在枯水期出现地下水不再补给河水的现象,分析其原因。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西北局部地区区域图
材料二 2011年12月17日黄河乌海河段堤防决口,造成当时的2个乡镇5个村900余户4000多村民受灾,直接经济损失1.3亿元。
材料三 被誉为“塞上江南”的宁夏平原,大米是农产品的一块金字招牌。近年来,由于黄河来水减少,水稻种植面积已经由原来的150万亩压减到90万亩,不足灌溉面积的十分之一,大部分都种植在沿黄河两岸的堤防周边,成为宁夏沿黄河经济带的特色景观。
(1)甲河流出源地后,径流量沿程逐渐______(增多、减少),形成这种变化的自然因素除降水外还有______和______。
(2)简要说明图中水电站兴建的有利自然条件。
(3)根据材料二,此次黄河乌海河段的洪水灾害类型属于________,并简述其成因。
材料一 我国西北局部地区区域图

材料二 2011年12月17日黄河乌海河段堤防决口,造成当时的2个乡镇5个村900余户4000多村民受灾,直接经济损失1.3亿元。
材料三 被誉为“塞上江南”的宁夏平原,大米是农产品的一块金字招牌。近年来,由于黄河来水减少,水稻种植面积已经由原来的150万亩压减到90万亩,不足灌溉面积的十分之一,大部分都种植在沿黄河两岸的堤防周边,成为宁夏沿黄河经济带的特色景观。
(1)甲河流出源地后,径流量沿程逐渐______(增多、减少),形成这种变化的自然因素除降水外还有______和______。
(2)简要说明图中水电站兴建的有利自然条件。
(3)根据材料二,此次黄河乌海河段的洪水灾害类型属于________,并简述其成因。
2.单选题- (共13题)
3.
【小题1】据图分析甲处干燥度等值线弯曲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小题2】图中乙区域土地利用中出现的突出问题是( )
①土地荒漠化 ②土壤次生盐碱化 ③水土流失 ④土壤板结
【小题3】关于该区域干燥度分布及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干燥度是指可能蒸发量与降水量之比,表示气候的干燥程度。可能蒸发量指在下垫面足够湿润的条件下,水分保持充分供应的蒸发量。
【小题1】据图分析甲处干燥度等值线弯曲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海陆位置 | B.气温 | C.地形 | D.降水 |
①土地荒漠化 ②土壤次生盐碱化 ③水土流失 ④土壤板结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A.沿40°N纬线由西向东气候干燥程度逐渐升高 |
B.乙处比丙处干燥度变化慢 |
C.本区域干燥度自南向北递增 |
D.影响该区域干燥度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是海陆位置 |
4.
泰国香米主要产于泰国东北部。读泰国东北部气候资料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该地的气候类型属于
【小题2】该地最高气温没有出现在7月份的原因是

【小题1】该地的气候类型属于
A.热带雨林气候 | B.热带草原气候 | C.热带季风气候 | D.亚热带季风气候 |
A.纬度低 | B.地势低 | C.受反气旋影响明显 | D.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 |
5.

【小题1】甲、乙、丙三条河流依次是
【小题2】依据表中信息判断,沿岸植被条件较差的是
【小题3】以上四条河流的共同特征是
该表为我国黑龙江、海河、闽江(福建境内)、伊犁河(内流河,发源于新疆)长度、径流量和含沙量情况。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甲、乙、丙三条河流依次是
A.海河、黑龙江、闽江 | B.闽江、黑龙江、海河 |
C.海河、闽江、黑龙江 | D.黑龙江、海河、闽江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A.都参与海陆间水循环 | B.流域植被覆盖率高 |
C.径流量主要受降水量影响 | D.夏季均出现丰水期 |
6.
读美国和中国东北地区农业分布示意图及,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唐代诗人白居易曾在一首诗中写到:“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垄黄。”诗中描写的农作物在美国也广泛种植,该种植区主要分布在左图中的( )
【小题2】图中的A,B,C三种粮食作物分别为( )
【小题3】关于两地谷物生产共同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

【小题1】唐代诗人白居易曾在一首诗中写到:“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垄黄。”诗中描写的农作物在美国也广泛种植,该种植区主要分布在左图中的(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马铃薯 玉米 小麦 | B.大豆 小麦 玉米 | C.小麦 棉花 水稻 | D.小麦 玉米 水稻 |
A.主要粮食作物都是小麦、玉米 | B.二者都是商品农业,商品率都很高 |
C.二者农场一般都是国有大型农场 | D.二者都实施或基本实现机械化生产,劳动生产率都很高 |
7.
下表是“1995~2000年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经济综合发展水平比较表”,阅读表中数据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从表中可以看出1995~2000年期间( )
A. 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均GDP增速超过了珠江三角洲
B. 长江三角洲地区外向型经济增速低于珠江三角洲
C. 长江三角洲地区实际利用外资总额比珠江三角洲少
D. 长江三角洲地区科技力量比珠江三角洲地区雄厚
【小题2】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的“出口依存度”低于珠江三角洲,可能的原因有( )
①长江三角洲地区科技实力比珠江三角洲地区雄厚
②受地形影响,珠江三角洲的国内市场比长江三角洲狭小
③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结构存在差异
④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基础比珠江三角洲地区薄弱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小题1】从表中可以看出1995~2000年期间( )
A. 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均GDP增速超过了珠江三角洲
B. 长江三角洲地区外向型经济增速低于珠江三角洲
C. 长江三角洲地区实际利用外资总额比珠江三角洲少
D. 长江三角洲地区科技力量比珠江三角洲地区雄厚
【小题2】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的“出口依存度”低于珠江三角洲,可能的原因有( )
①长江三角洲地区科技实力比珠江三角洲地区雄厚
②受地形影响,珠江三角洲的国内市场比长江三角洲狭小
③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结构存在差异
④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基础比珠江三角洲地区薄弱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8.
2016年11月7日是我国24节气中的立冬,立冬表示冬季自此始。但从气候学上讲,一般连续五天日平均气温在10℃以下算作冬季,下图为我国多年冬始日期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C地的冬始日期与同纬东部地区不同的主导因素是
【小题2】下列关于我国各地冬始日期分布及对应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1】C地的冬始日期与同纬东部地区不同的主导因素是
A.纬度位置 | B.海陆分布 | C.地形地势 | D.海陆位置 |
A.A地可见“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景象 | B.B地入冬日期可能为10月16日 |
C.C地入冬日期可能为12月5日 | D.岭南地区冬始时可见“无边落木萧萧下”的景象 |
9.
下图示意某年6月琼东沿海某地理事物分布(图甲)和海水表层等温线分布(图乙)。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6月,琼东沿海的盛行风是( )
【小题2】根据乙图推断甲图所示地理事物最可能是( )
【小题3】与甲图所示地理事物时空分布最相似的海区是( )

【小题1】6月,琼东沿海的盛行风是( )
A.东北风 | B.东南风 | C.西南风 | D.西北风 |
A.浮游生物 | B.降水总量 |
C.光照资源 | D.风能资源 |
A.澳大利亚西部沿海 | B.秘鲁西部沿海 |
C.索马里东部沿海 | D.美国东部沿海 |
10.
东北冷凉区既是我国重要的玉米集中产区,也是我国玉米结构调整的重点区域。随着玉米、水稻播种面积的扩大,其他农作物的面积不断减少。该区域粮食生产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专用品种少,市场竞争力不强的现象,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该区域种植玉米的不利自然条件是
【小题2】调减玉米的重点区域是
【小题3】该地区调减玉米播种面积的根本原因是

【小题1】该区域种植玉米的不利自然条件是
A.土壤贫瘠 | B.气候干旱、降水少 | C.日照时数少,光照不足 | D.无霜期短,热量不足 |
A.辽宁辽河流域 | B.吉林松花江流域 | C.黑龙江北部地区 | D.内蒙古南部地区 |
A.生态环境恶化 | B.劳动力不足 | C.市场需求饱和 | D.国际优质玉米的竞争 |
11.
读某地区的经纬网和等高线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图中甲地区土地盐碱化较轻、耕地质量较好的自然原因是()
【小题2】图中乙地区的经济作物和林木主要为()

【小题1】图中甲地区土地盐碱化较轻、耕地质量较好的自然原因是()
A.人类长期耕作,形成了肥沃的水稻土 |
B.多为紫色土,冲积土壤比较肥沃 |
C.土壤中水、肥、气、热条件协调较好,肥力高 |
D.土壤中含钙质较多,黑土分布广 |
A.甘蔗、柑橘 | B.甜菜、柑橘 |
C.花生、苹果 | D.棉花、茶树 |
12.
下图中,甲图是我国某平原地区地下水位年内变化示意图,乙图是该地区不同年代地下水位与年均气温、年降水量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该平原最有可能是
【小题2】该平原地区地下水位下降的原因主要是
①气温逐渐升高 ②径流量小③地下水开采量加大 ④降水量逐渐增大
【小题3】该平原地区的农作物易出现“生理干旱”现象,与之现象相关的环境问题在该地和江淮地区都会发生。则在此地区和江淮地区,上述环境问题发生最严重的季节分别是

【小题1】该平原最有可能是
A.河套平原 | B.三江平原 | C.鄱阳湖平原 | D.华北平原 |
①气温逐渐升高 ②径流量小③地下水开采量加大 ④降水量逐渐增大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④ |
A.春季 春季 | B.夏季 夏季 | C.春季 夏季 | D.冬季 夏季 |
13.
羊卓雍错是青藏高原南部最大的一个封闭型内陆湖,湖面海拔约4450m,湖水主要以降水补给为主,水位季节变化较大,近年来羊卓雍错水位逐年呈波动下降趋势。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羊卓雍错流域图1974-2009年羊卓雍错水位年内变化特征

【小题1】羊卓雍错流域
【小题2】下列月份中,羊卓雍错流域降水量最多的月份是

羊卓雍错流域图1974-2009年羊卓雍错水位年内变化特征

【小题1】羊卓雍错流域
A.北部支流比南部支流长 | B.湖泊北部盐度高于南部 |
C.湖水主要来自冰川融水 | D.自然带为常绿阔叶林带 |
A.二月 | B.五月 | C.八月 | D.十月 |
14.
某旅行社组织了“重走霞客路”大型旅游考察活动,下图为考察路线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旅行社在本次考察中设计了下列主题活动,其中可能实现的是( )
【小题2】旅行团在黄山、衡山、泰山、华山考察中都能见到的自然带是( )

【小题1】旅行社在本次考察中设计了下列主题活动,其中可能实现的是( )
A.a—c垂直地带多样性之旅 | B.c—d:江南黑土、麦海之旅 |
C.d—f:近海山地、峡谷之旅 | D.g—f:少数民族风情之旅 |
A.山地常绿阔叶林带 | B.山地针叶林带 |
C.山地落叶阔叶林带 | D.山地冰雪带 |
15.
下图是我国中西部某地产业链结构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促使该地产业链成型的主导因素是( )
【小题2】近年来,该地煤炭输出比重降低而电力输出比重提升,其带来的积极影响有( )

【小题1】促使该地产业链成型的主导因素是( )
A.市场 | B.劳动力 |
C.原料 | D.交通 |
A.发展新兴产业,优化产业结构 |
B.降低运输成本,缓解交通压力 |
C.降低大气污染,改善生态环境 |
D.实现产业升级,减轻用工数量 |
3.选择题- (共4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13道)
选择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