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5题)

(1)简述图示区域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点。(2分)
(2)简要分析A地降水较多的主要原因。(4分)
(3)简述该地的气候特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4分)

(1)简述图示地区河流的水文特征。(4分)
(2)简析敦煌地区旅游资源开发的不利条件。(4分)
(3)有一游客从北京出发乘火车经包头到敦煌旅游,依次写出沿途要经过的铁路线名称。(3分)

(1)简要分析有利于A城市形成的自然区位条件。
(2)简述B岛屿的形成过程。
(3)京杭大运河正在申报“世界遗产”。说出京杭大运河申请的遗产类型及突出价值。
2.单选题- (共3题)
水资源开发利用率是指流域或区域用水量占水资源可利用量的比率。国际上一般认为,一条河流的合理开发限度为40%,而当利用率超过40%时,即表明严重缺水,可能制约经济发展,并导致社会稳定和环境安全问题。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关于我国水资源开发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水资源可利用量高于世界平均值 | B.水资源最紧缺的地区是准噶尔盆地 |
C.解决水资源问题的核心是提高利用率 | D.解决水资源问题的根本措施是调水 |
A.降水总量小 | B.降水年际变化大 |
C.浪费严重 | D.水资源需求量大 |
3.选择题- (共10题)
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借“{#blank#}1{#/blank#} ,{#blank#}2{#/blank#}”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对百姓忘却国耻,安于异族统治的沉痛之情。
面对妻子、妾、客人的赞美,邹忌没有轻易相信,看到徐公,认为自己不如徐公美,然后“{#blank#}1{#/blank#},{#blank#}2{#/blank#}。”又“{#blank#}3{#/blank#},”从而悟出了治国之道。《邹忌讽齐王纳谏》)
面对妻子、妾、客人的赞美,邹忌没有轻易相信,看到徐公,认为自己不如徐公美,然后“{#blank#}1{#/blank#},{#blank#}2{#/blank#}。”又“{#blank#}3{#/blank#},”从而悟出了治国之道。《邹忌讽齐王纳谏》)
面对妻子、妾、客人的赞美,邹忌没有轻易相信,看到徐公,认为自己不如徐公美,然后“{#blank#}1{#/blank#},{#blank#}2{#/blank#}。”又“{#blank#}3{#/blank#},”从而悟出了治国之道。《邹忌讽齐王纳谏》)
易水诀别中,既有对群体人物的描写,也有对主人公的直接描写,其中荆轲用唱词“{#blank#}1{#/blank#},{#blank#}2{#/blank#}”直接表达了自己对刺杀秦王一事的悲壮心情。(《荆轲刺秦王》)
易水诀别中,既有对群体人物的描写,也有对主人公的直接描写,其中荆轲用唱词“{#blank#}1{#/blank#},{#blank#}2{#/blank#}”直接表达了自己对刺杀秦王一事的悲壮心情。(《荆轲刺秦王》)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5道)
单选题:(3道)
选择题:(1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