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某市空气污染结构以“煤烟型”为主,首要污染物是二氧化硫,其次为可吸入颗粒物。该市在取暖期空气污染最严重;春季气温回升,二氧化硫污染程度开始下降,但由于天气干燥,扬尘量急剧增加,造成总悬浮颗粒和降尘的浓度升高,综合污染指数依然保持较高水平。
简述为减轻该市的大气污染,政府可采取的措施。啤酒花是一种多年生攀援草本植物,喜冷凉,耐寒畏热,喜光,不择土壤,花为酿造啤酒的原料。甘肃玉门从1981年开始种植啤酒花,到2008年鲜花年产量已占全国的1/3。受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玉门啤酒花产量和质量处于不稳定状态。近年来,当地政府重点扶持和培育啤酒花产业龙头企业,实现啤酒花生产、加工、销售的有机结合,加快推进啤酒花的产业化进程。左图示意玉门多年年平均气温和降水量变化趋势,右图示意玉门多年啤酒花产量和甲酸含量变化趋势。2000年以后,玉门在啤酒花种植区逐渐推广膜下滴灌技术,即在滴灌带或滴灌毛管上覆盖一层地膜。这种技术是通过可控管道系统供水,将加压的水和水溶性肥料融合,进入输水干管一支管一毛管(铺设在地膜下方的灌溉带),再由毛管上的滴水器均匀、定时、定量浸润作物根系发育区。
(2)分析玉门加快推进啤酒花产业化进程可取得的效益。
(3)简述与传统灌溉方式相比,膜下滴灌方式所具有的优点。
阿特拉斯造山带位于阿尔及利亚北部,地中海与撒哈拉地台之间,从北向南可以划分为5个构造带:内带、泰勒隆起带、前渊带、大高原和撒哈拉阿特拉斯构造带。新生代时期构造带的地质变化促使阿特拉斯山脉形成,隆起的阿特拉斯山脉像一道绿色的屏障,使山脉东南和西北两侧形成截然不同的自然环境。图1为阿尔及利亚北部阿特拉斯造山带构造分带图,图2为沿AB线的阿特拉斯造山带构造演化剖面图。

(1)简述阿特拉斯造山带形成的地质过程。
(2)说明阿特拉斯山脉隆起对其东南和西北两侧自然环境差异的影响。
(3)请分别指出阿尔及利亚开发风能、太阳能的有利条件。
“一带一路”建设致力于沿线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政策沟通、民心相通、资金融通、道路联通以及贸易畅通,这符合滇越双边旅游合作协定的基本内容,有利于云南省与越南旅游的合作与发展。越南旅游业起步比较晚,直到 1986 年实行革新开放政策以后,越南的旅游业才真正步入正轨,而且发展速度相当快。目前云南省各旅行社之间存在明显的竞价现象,承办中越边境旅游业务的旅行社管理混乱,经营“中越边境游”业务的利润较低。
在“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请为加强我国云南省与越南的旅游合作提出合理化建议。2.单选题- (共4题)
20世纪90年代以前,第聂伯河夏、秋季径流量约为年总径流量的24%,冬季径流量约为年总径流量的15%。20世纪90年代以后,该河夏、秋季径流量约为年总径流量的32%,冬季径流量约为年总径流量的30%,但总径流量变化较小。下图为第聂伯河部分流域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第聂伯河的主要补给类型是( )
A.高山冰雪融水补给 |
B.雨水补给 |
C.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
D.地下水补给 |
A.流域降水量增加 | B.全球气候变暖 |
C.农业灌溉面积减少 | D.大量修建水库 |
坦桑尼亚(如图所示)工业化水平低,工业对GDP贡献不足13%。2000年以来,该国平均人口增速保持在3.1%,人口分布呈现”南疏北密”的特点,集中分布在东北沿海、维多利亚湖(淡水湖)沿岸和中部地区。2002-2012年达累斯萨拉姆市人口偏移(指区域内部子区域人口增长速度偏离区域平均增长速度的增长,其值为正,说明子区域的人口增长速度快于区域平均增长;其值为负,说明子区域的人口增长速度慢于区域平均增长)正增长位居全国首位,而以政治职能为主的新首都多多马市的人口一直为偏移负增长。
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2000年以来坦桑尼亚的人口增长趋势带来的影响是
A.社会养老负担加重 | B.自然资源开发不足 |
C.基础设施压力增大 | D.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
A.南部地区工业发达 | B.东北沿海对外贸易较发达 |
C.中部地区金融业高度发达 | D.维多利亚湖盐业资源丰富 |
A.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人口迁入量大 |
B.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人口迁出量大 |
C.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人口自然增长速度快 |
D.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人口自然增长速度慢 |
归一化植被指数是用来对遥感资料进行分析,以确定被观测的目标区是否被绿色植物覆盖,以及植被覆盖程度的指标值。其值大小主要受植被类型、生长状态和植被覆盖度的影响,也受地表水、积雪、枯叶等因素干扰,该指数值越大表示植被的覆盖度越好。2010-2014年,黑龙江流城归一化植被指数总体呈现增长趋势,但2013年却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降,2014年其值恢复并呈现增长趋势。下图为我国部分区域示意图。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甲、乙、丙三地归一化植被指数由高到低依次为
A.甲、乙、丙 | B.甲、丙、乙 |
C.丙、乙、甲 | D.乙、丙、甲 |
A.深居内陆,沙漠广布 | B.山地迎风坡,降水多 |
C.气候寒冷,积雪期长 | D.海拔低,气温年较差小 |
A.夏季降水异常偏多 | B.冬季气温异常偏低 |
C.水土流失加剧 | D.土地荒漠化加剧 |
我国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发生的明显变化(如下图所示)表明:近几年,我国经济发展处于新的转折点,我国正由快速发展的传统经济模式步入以稳定且适宜的增长速度发展的新常态经济发展模式,我国正处于从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转变的关键阶段。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2006年以来,我国
A.东部地区工业GDP占全国比重呈下降趋势 |
B.中部地区工业总产值较东部地区高 |
C.东、中、西部工业总产值均呈减小趋势 |
D.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呈现“东快西慢”的格局 |
A.生产规模缩小 | B.传统工业逐渐衰落 |
C.生产成本降低 | D.技术创新能力提升 |
A.国内市场萎缩 | B.资源利用率下降 |
C.经济增长速度过快 | D.产业转型困难 |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单选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7